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最新.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9134076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最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 篇1实习的详细技术要求1、水准测量:(1)方法是采纳“s 水准仪、中丝法、协作木质双面水准标尺、观测依次是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要求尺子三丝能读数。(2)每测段进行来回测。限差如下:1、仪器i角20。2、前后最大距离100m。3、前后视距差3m。4、每站的前后视距累积差10m。5、同一尺子黑红面读数之差(去尺常数)3mm。6、黑红面高差只差6mm。7、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5mm。8、测段来回测高差不符值限差20 mm。9、环线闭喝差限差25 mm。*表中公式的k是路途或环线的长度以公里计算。(3)留意事项:各测段采纳测站数必需是偶数站,观测时打伞,记录时须将观

2、测者、记录员、测站的起点及终点、日期书写清晰。前后尺读中丝时,须调平符合水准气泡,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相等,保证测站只有一次调焦。每站记录员计算完毕,确认无误后,允许观测仪器搬动,后尺方可前移,此时相应前尺变为下一站后尺,不得移动。在观测中,若确需设间歇点,则可选择坚实稳定的两个点,立尺(不放尺垫)并观测这两个点的高差并在手簿中注明间歇点字样。立尺人员不得离开尺子和尺垫,沿马路施测时,留意平安,要尽可能在路边立尺,当到达已知点起先返测时,前后两尺应互换。当天成果要由记录员和组进步行检查,测段成果交有指导老师刚好验收。(4)工作过程:验收仪器室外测段施测。手簿管理(路途长,各页测站高差累积注在页面下

3、方)来回测高差验收。根据水准网图,组成环线。构成平差图形,绘出图形标出高差及方向。内业解算完成过5秒点的高程成果成表。二、导线的观测:导线布设车逼和导线,导线变数6到8条边;边长观测采纳全站仪、(精度为一方向中误差2秒)及j(一方向中误差6秒)经纬仪,测导线按前进方向左角观测,记录要特殊留意,观测方向依次。3个以上方向半测回要归零,观测水平角之后,观测垂直角,二者分开进行,在手簿中肯定要记录清晰仪器高和觇标高(精确到毫米),导线连接角要观测两个测回,第一测回起始方向配置读盘为00若干秒。其次测回9000若干秒。j 观测时要求不同测回同一方向值较差小于25,同一测回不同方向的2c互差小于35,归

4、零差小于24。其主要工作过程:外业选点外业观测内业计算(观测整理、平差解算、求坐标形成成果表)。3、经纬仪导线:运用j 仪器观测一测回,连接角,两次较差不超过正负25秒。符合导线方位角闭合差不超过40 (n是导线折角个数)。导线相对闭合差小于1/xx。各导线边通过全站仪观测。其基本工程过程:外业选点(78个点,边长近似相等)外业观测(左右角度,边长,高差)内业计算求出坐标和高程。三、实习目标:较娴熟地驾驭经纬仪、水准仪的运用及检验方法;驾驭角度距离及高程的测定和测设方法。初步驾驭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依次和方法。驾驭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在实习中,要留意组内每个人都能参与各项工作的练习。留意培育我

5、们独立工作的实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精神和爱惜仪器的教化,使我们得到比较全面的熬炼和提高。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 篇2本次实习为期大约一个月,主要是对武汉高校信息学部和东湖分校进行数字地形图的测量,大二期末数字地形图测量实习总结。首先是信息学部测区,我们被支配到信息学部图书馆后面那一带,相比图书馆前面道主教的地方比较难测量,因为地形困难多了。虽然主教那边的人和车都比较多,但是因为我们所测的地方房屋多,而且树木简单遮挡视野,所以在进行碎步测量时会比较困难。我们起先在选取限制点的时候的确遇到很多大问题,因为许多点与点之间无法通视,房屋和拐角是主要的问题,遮挡视野。另外,选点的时候还须要考虑限制点的

6、视线范围广不广,这样就使选点的任务相当重要,点选好了可以事半功倍,选不好就会事倍功半。选点和画点我们选了将近三个小时。起先阶段,我们在测碎步点的时候站点过密,一些不规则的钩或房屋,包括一些已经断裂的地方,我们都去测,回去看点成图的时候才发觉点过密不但让成图变得困难,而且测了许多不必要的点。刚起先测量,对仪器不熟识的我们犯了许多错误,例如定向没定好,文件夹创建和存取的比较乱。其中一次把全站仪的数据全删除了,幸亏在之前就已经把数据导到电脑上,才避开了不开心的事情发生。后来慢慢地明白全站仪的运用后,前面文件创建紊乱及定向错误的事情不再发生。因为平常操作的不多,最初碎步点的站位比较没次序,加上速度较慢

7、,前两天所完成的进度很少。另外,由于天气燥热,组员难免出现懒散、心情闹问题的状况,但是最终得以很好调整解决。熟识一起操作及碎步测量步骤之后,加上了解了CASS成图的功能后,避开测量多余的点。例如大圆弧,受白纸测图的影响,起先碎步点点数过多,后来发觉成图时只须要三个点就足够。在一个点接一个点的测量中,我们突然发觉有些点重复了,这是草图没画好的缘由还有就是在比照的时候没有看细致,事实上草图是分许多张纸的,在比照的时候出错也难免。但小组成员在之后的草图比照中更加的细致和仔细。测量房角点的时候,常常会被各种地物拦住视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确定铺设支导线,因为在这种地物较多的地方,支导线是必需的。在

8、实际测量中,假如能避开是最好的,因为终归支导线对精度有肯定的影响,根据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支导线铺设,尽量削减其对整个地形图的影响,工作总结大二期末数字地形图测量实习总结。当然,在测量过程中有些点式没法观测的,这时一般是房屋,遇到这种状况,拉皮尺测量是必需的,尽管这样的精度并不高,但对于1:500的地形图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实习中会遇到众多的问题,这是无法避开的。主要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另外,或许测量当中由于一些问题没解决好组员之间会发生冲突,又或者是因为谁休息过多而引发其他组员的不满等状况,如何好好解决和限制自己的心情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天实习过后都应当把数据导入电脑,并计算以

9、测范围再推断还需的范围。测量完将全部数据进行处理,在CASS上面成图。其次个实习任务则是武大东湖分校,从前原来是确定去龙泉山,但由于一些缘由行程有变,最终选择了东湖分校。东湖分校总共有三座小山丘,树木比较多,测碎步点的时候被挡的几率太大,限制点不好选,即使在山顶依旧没法通视整座山。等高线的站点不同于地物,因为在CASS成图上,只须要一些重要的点就可以描绘出山丘的地貌。开头在一片山坡上站点也太多,而且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有些太短,因为没有详细的标记,跑点的同学简单遗忘已经站过的点,于是我们按Z字形的方法跑点,从一边到另一边,避开重复测点或者点间距离过短的状况。虽然以地貌为主,但因为旁边有地物的存在,

10、草图依旧很重要,地貌点可以也许标记,地物点则须要细致在草图上表示出来,为以后成图便利。山丘树木太多,一般测得到山丘上部分,下部分就完全被拦住。解决的方法则是在一块较为平坦的地面上选取一支点,再对山丘的下半部分和山脚下的道路进行测量。为时三天的测量时间,但事实上除去提前回校的时间,也许就只有两天的测量时间。因为在测信息学部的时候对仪器操作已经熟识,在有限时间里面我们小组还是提前完成了任务。碎步点测量莫过于视野被遮挡,解决的方法就是支导线,由于山顶到山脚视野相当不好,支两三条导线是常常地事情,这样精度也相对降低了很多,但对于地貌为主的数字地形图测量还是能满意要求,况且是临时该地点,没有详细的坐标起

11、始数据,定向也是自选方向,因此在最初精度要求就已经很低。东湖分校的三座山并不是连在一起,这对我们的测量非常不利,其中支导线过多是一方面,另外是点不好固定,因为山丘上基本都是泥土,很少水泥,只有在小路上可以找到相对固定的点。泥土因为会松软,点定好了过一段时间有可能就会移位,这就意味着仪器无法真正对中,对各个点的坐标影响比较大。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只能尽量的保证点不移位,测量的时候尽量的仔细和精确,每一个组员都仔细细致的进行测量。因为测完两座山丘后范围依旧不够,所以对山脚下的地物也进行了测量以满意任务要求。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 篇3实习的第一天也就是xx年8月31日,上午宋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这次实习

12、的内容和一些在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留意事项。我们被分成14个小组,每组11个人,实习的内容就是每个小组完成一个1:500比例尺、范围200200m的地形图一张。领到器材之后,大家便兴致饱满地开赴实习场地,位置在我们所住的生活区。分头找到D组的十个限制点之后,大家商讨了一下测量的任务安排和方法,很快便在D10点起先了我们限制点高程测量的工作。我们这次四等水准测量采纳的方法是双面尺法,我负责的任务是后四站的数据记录、计算与检核工作。因为所用的.仪器是自动安平水准仪,粗平之后就可干脆读数,简洁便利。记录数据的同时便要进行计算,看本站的测量是否有效。比如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5m,前后视距累计差不得超过1

13、0m。双面尺法的观测依次是“后前前后”,测得的数据比较多,数据之间的关系肯定要清晰。尺子红、黑面有常数差K,两把尺子红面的起点不一样,计算时有固定的公式。其中比较简单混淆的是数据(17)和平均高差的计算,须要加(减)100mm,以消退红面起始点不同造成的影响。10站测完之后我便做了平差计算,环线闭合差为55mm,在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范围之内。下午短暂的休息之后,我们便在一起商议着水平角测量(导线网内角)和边长测量的如何操作。因为有11个组员,所以确定分组进行,我被分到测量水平角。为了绘制地形图,必需建立导线网,测定限制点的平面位置信息。我们所要建立的限制网是小区域限制网,水准面可以近似为水

14、平面,可以采纳直角坐标系干脆在平面上进行坐标的正算和反算。经纬仪对中的操作我们都没有做过,所以一上来大家有点不知所措,都依据自己对课本理论的理解做着尝试,为此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我们先在一个限制点上设站,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内角一测回。因为没有标杆的问题,我们便用两把水准尺代替,虽然问题解决了但还是比较的麻烦。其中我们遇到一个内角测得的角度和目测的尽然也有很大差距,才想到目标点的依次颠倒了,测得的是外角的度数。在傍晚时候老师过来辅导,教给我们一个简洁的对中整平的方法,也说了其他操作的留意点。因为尝试了失败所以更觉得受益匪浅。其次天(9月10日)早上6点大家便集合了,接着着昨天的测量工作。因为调整经纬

15、仪的同学对昨天老师的讲解有了体会,越来越顺手,我们测量的过程也变得很流畅。我们还用测钎代替水准尺,比之前定点更简洁精确了。赶到中午便结束了10个点的测量,最终的角度闭合差为84,没有超过限值。同时,量边的同学也结束了他们的工作。下午,我们进行导线网坐标的计算。这个过程比较麻烦,但我们也借此熟识了一下有关的计算,对那些数据的意义也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之后便是限制点的展绘,意外的是尽然有8个限制点在内,突然意识到我们所要测得范围原来也不小。晚上抓紧想了想碎部测量的方案,也将是最麻烦的了。第三天(9月2日),还是早上6点,大家依旧很有激情。因为之前没有碎部测量的学习,大家对老师所给的方法都有不同的理解,在经过激烈的争辩之后,最终达成一样,不过也花费了不少时间。我们一起先测的是D6点,我负责现场的绘图工作。架好经纬仪,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i,然后将水准尺立在所定点,使经纬仪中丝读数v和i相等,这样用计算高差的时候简洁。我们均运用视距法施测,以D5点为准,盘左顺时针测设各点。负责记录数据的同学登记上、中、下丝的数值和水平度盘、竖直度盘的度数,负责计算的同学计算出水平角和竖直角,用得到测站点至碎部点的距离。我依据水平角和距离画出碎部点的位置。上午的工作进展的很慢,到中午的时候仅仅测完两个限制点的碎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