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精品.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9060463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4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精品.docx(6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数学学问点1扇形统计图的意义:1、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2、常用统计图的优点:(1)条形统计图直观显示每个数量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不仅直观显示数量的增减改变,还可清楚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3)扇形统计图直观显示部分和总量的关系。数学广角数与形:2+4+6+8+10+12+14+16+18+20=(110)规律:从2起先的n个连续偶数的和等于n(n+1)。10(10+1)=1011=110从1起先的连续奇数的和正好是这串数个数的平方。位置与方向:

2、1、什么是数对?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数对的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2、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先找观测点;(2)、再定方向(看方向夹角的度数);(3)、最终确定距离(看比例尺)。描绘路途图的关键是选好观测点,建立方向标,确定方向和路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在叙述两地的位置关系时,观测点不同,叙述的方向正好相反,而度数和距离正好相等。相对位置: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西。数学梯形面积与周长公式: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a+b)h2梯形的面积公式2:

3、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l表示中位线长度)另外对角线相互垂直的梯形:对角线对角线2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腰+腰,用字母表示:L=a+b+c+d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用字母表示:a+c+2b。数学分数的加减法学问点: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依次相同。在一个算式中,假如含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假如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六年级上册数学学问点2运算法则1.整数

4、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2.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3.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4.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假如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假如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5.小数乘法法则:先根据整数乘法的

5、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假如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6.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根据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假如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接着除。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根据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8.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9.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通分,然后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10.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

6、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及法则1.小数乘法意义: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例:3.54表示4个3.5相加是多少。或表示3.5的4倍是多少。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同,是求这个数的非常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例:250.17,表示25的百分之十七是多少。2.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例: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0.75和其中一个因数0.5,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或表示0.75是0.5的多少倍。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1.小数

7、乘法法则:(1)先根据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小数除法法则:(1)先根据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2)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接着除。代数初步学问一、用字母表示数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1)常见的数量关系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s=vt v=s/t t=s/v总价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用c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a=bc b=a/c c=a/b(2)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交换律:

8、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安排律:(a+b)c=ac+bc减法的性质:a-(b+c) =a-b-c(3)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2(a+b) s=ab正方形的边长a用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4a s=a2平行四边形的底a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s=ah/2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b用表示,高用h表示,s=(a+b)h/2小学数学梯形性质1.连结梯形对角线中点的

9、线段等于两底的一半。2.梯形ABCD中,ABCD,M为BC中点,MNAD于N,则S梯形ABCD=MNAD=2SAND。3.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角分别是40和70,则另一底与腰的和等于这个底的长。4.梯形同侧内角平分线交于另一腰中点,则上下底的和等于这一腰的长。5.?梯形上、下底中点的连线小于两腰和的一半。6.同一底上的两底角和为90的梯形,上下底中点的连线等于上下底中点的一半。小学数学数的互化学问点(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

10、一般保留三位小数。(3)化有限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假如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假如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六年级上册数学学问点31. 位置的表示方法: A(列,行)如:A(3,4)表示A点在第三列第四行。一般先看横的

11、数字,再看竖的数字,留意中间是逗号2.分数乘法的意义:一个数分数分数一个数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4.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5.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分数或整数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7.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兀来表示,兀3.148.有关圆的公式:C= 兀d = 2兀r S =兀r 2d=C兀 d=2 r r = d2 r = C兀2圆环的面积S = 兀 R 2-兀 r 29.原价折扣=现价 营业额税率=应纳税额 本金利率时间=利息10.条形统计图:

12、可以清晰的看出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的看出数据的增减改变趋势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晰的看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六年级数学下册学问点一、比例1、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比例里两内项积等于两外项积。2、用x 和 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肯定),那么正比例关系表示为:Y : x = k(肯定)3、用x 和 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肯定),那么反比例关系表示为:Xy=k(肯定)二、数与代数(复习)1、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13、、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4、数位:计数单位根据肯定的依次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6:倍数和因数:假如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7、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10。8、一个数的

14、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的倍数。9、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10、一个数,假如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11、一个数,假如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12、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

15、数就是合数。假如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13、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14、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例如12的因数有1、2、3、4、6、12;18的因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因数,6是它们的公因数。15、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状况:16、假如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17、假如两个数是互质数,

16、它们的公因数就是1。18、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3的倍数有3、6、9、12、15、18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19、假如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假如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20、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二)小数1、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非常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非

17、常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2、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3、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分数单位“非常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三)分数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3、

18、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4、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5、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6、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四) 约分和通分1、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2、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三 性质和规律

19、1、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2、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3、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3)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五)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

20、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六)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2. 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3. 被除数 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四 运算的意义(一)整数四则运算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一个因数 一个因数 =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二)运算定律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

21、a+(b+c) 。3.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 乘法安排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6. 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全部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三)运算法则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

22、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假如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假如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5. 小数乘法法则:先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假如位数不够,就用“0

23、”补足。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根据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假如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接着除。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根据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通分,然后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10.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整(一)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及法则1.

24、小数乘法意义: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例:3.54表示4个3.5相加是多少。或表示3.5的4倍是多少。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同,是求这个数的非常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例:250.17,表示25的百分之十七是多少。2.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例: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0.75和其中一个因数0.5,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或表示0.75是0.5的多少倍。(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1. 小数乘法法则:(1)先根据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

25、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 小数除法法则:(1)先根据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2)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接着除。二、 度量衡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

26、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1分=60秒 1时=3600秒代数初步学问一、用字母表示数1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1)常见的数量关系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s=vt v=s/t t=s/v总价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用c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a

27、=bc b=a/c c=a/b(2)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安排律:(a+b)c=ac+bc减法的性质:a-(b+c) =a-b-c(3)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2(a+b) s=ab正方形的边长a用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4a s=a2平行四边形的底a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s=ah/2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b用表示,高用h表示

28、, s=(a+b)h/2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3 、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 2底三角形底=面积 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s=ah7

29、 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8 圆形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1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d =2r13、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二)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1、分数加减法应用题:分数

30、加减法的应用题与整数加减法的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含有分数。2、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指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特征: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解题关键:精确推断单位“1”的量。找准要求问题所对应的分率,然后依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3、分数除法应用题:(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特征: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求分率或百分率,也就是求他们的倍数关系。解题关键:从问题入手,搞清把谁看作标准的数也

31、就是把谁看作了“单位一”,谁和单位一的量作比较,谁就作被除数。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是比较量,乙是标准量,用甲除以乙。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减乙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关系式:(甲数减乙数)/乙数或(甲数减乙数)/甲数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是多少 ,求这个数。特征:已知一个实际数量和它相对应的分率,求单位“1”的量。解题关键: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方程,或者依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算式,但必需找准和分率相对应的已知实际数量。4、百分率: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小麦的出粉率= 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100%产品的合格率=合

32、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100%职工的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5、工程问题:是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它与整数的工作问题有着亲密的联系。它是探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解题关键: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然后依据题目的详细状况,敏捷运用公式。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数学六年级学习方法首先:课前复习。就是上课前花两三分钟把书本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看一遍。仅仅是看一遍,过一遍。这样上课老师讲自己不但可以跟上老师节奏还可以再次巩固。其余不要干

33、其他多余的事。其次:上课时候肯定要用心听讲,假如觉得老师这里讲得都懂了的话可以自己翻书看后面的内容。做习题的时候肯定要一道一道往过做,不要越题做。因为对于课原来说这些都是基础,只有基础完全驾驭后才能做难题。上课过程中第一次接触到的学问点概念等,肯定肯定要当堂背过。不然以后很难背过,不要妄想考前抱佛教再背另外要把笔记记精确,知道自己须要记什么不须要记什么,憋一个劲地往书上搬。字不要求整齐,自己能看懂就行。课本资料书上有例题,多看多记方法。先看课本基础,在看资料书上着重的。例题的方法肯定肯定要理解,不要去背!接着下课再看笔记,只是略微巩固记住。数学六年级学习技巧养成良好的课前和课后学习习惯:在当前

34、中学数学学习中,培育正确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虽然有一种刻板印象的猜疑,但在中学数学学习真的是反复尝试和错误的。学生们不得不预习课本。我打算的数学教科书不是简洁的阅读,而是一个例子,至少非常钟的思索。在运用前不能通过学习学问解决问题的状况下,可以在教学内容中找到答案,然后在教材中考察问题的解决过程,驾驭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在课堂上支配笔记也是必要的。在中学数学探讨中,建议采纳两种形式的笔记,一种是课堂速记,另一种是课后笔记。这不仅提高了课堂记忆的汲取实力,而且有助于对笔记内容的查询。六年级上册数学学问点4一、选择1、用圆规画圆,圆规两脚的距离就是所画圆额(_)A、圆心B、半径C、直

35、径2、圆中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_)A、肯定是圆的半径B、肯定是圆的直径C、无法确定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的下水井盖一般都制成(_)。A、正方形B、长方形C、圆形4、在同一个圆中最长的一条线段是(_)。A、半径B、直径C、直线5、画一个直径为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_)A、5厘米B、10厘米C、2.5厘米二、推断并改错。1、全部的半径都相等,全部的直径都相等。(_)2、圆的半径越长,这个圆就越大。(_)3、画图时,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_)4、圆沿一条直线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_)5、两个圆的大小一样,它们的半径肯定相等。(_)6、一条直径可以分成两条半径,

36、两条半径也就是一条直径。(_)7、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平面图形中的直线图形。(_)8、经过一点可以画多数个圆。(_)9、经过圆心的线段肯定是直径。(_)10、圆心相同的圆,大小也相等。(_)三、按要求画图。1、画一个半径为1厘米的圆。2、以点O为圆心,分别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3、用你喜爱的方法画一个半圆,并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4、在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中各画一个的圆。r=(_)d=(_)四、填空。1、图中已学过的图形有(_)、(_)、(_)、(_)。2、正方形的周长是(_),小圆的直径是(_),半径是(_)。3、直角梯形的高与上底都是(_),下底是(_),面积是(_)。4、

37、大三角形的底边长是(_),高是(_),面积是(_)。五、解决问题1、在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中剪直径为3厘米的圆,你最多能剪多少个?2、芳芳家的餐桌面是圆形的,她妈妈要给餐桌配一块正方形桌布,量得桌面直径是1.5米,桌子高1.2米,要使正方形桌布的四角刚好接触地面,正方形桌布的对角线应是多少米?六年级上册数学学问点5一、填空(16分)1、圆的位置是由(_)确定的,圆的大小确定于(_)的长短。2、圆周率表示同一圆内(_)和(_)的倍数关系,它用字母(_)表示,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是(_)。3、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_)条直径;假如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10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间的距离应当是(_)厘米。4

38、、在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_),面积是(_)。5、一个圆环,外圆直径是6分米,圆环宽1分米,圆环的面积是(_)。6、甲圆直径长8厘米,是乙圆直径的40%。乙圆的周长是(_)。7、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直径,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_)倍,小圆周长是大圆周长的(_)。8、在一张长32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内画半径是4厘米的圆,这样的圆最多能画(_)个,这些圆的面积和是(_)。二、推断题。(8分)1、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倍。(_)2、圆的直径扩大4倍,圆的面积也扩大4倍。(_)3、半径为1厘米的圆的周长是3.14厘米。(_)4、一个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面积是1

39、2.56平方厘米。(_)5、圆的半径由6分米增加到9分米,圆的面积增加了45平方分米。(_)6、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_)7、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多数条对称轴。(_)8、半个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_)三、选择(9分)1、3.14(_)A、 = B、 C 3.147、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周长最短。8、几个直径和为n的圆的周长=直径为n的圆的周长几个直径和为n的圆的面积r;P在O上,PO=r;P在O内,0PO8.百分数的由来: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术一书中说,要想把7米长的一根绳子分成三等份是不行能的,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数来表示它

40、。假如我们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7/3米,就是一种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而后,人们在分数的基础上又以100做基数,独创了百分数。六年级上册数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多质疑、勤思索、好动手、重归纳、留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老师所传授的学问翻译成为自己的特别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包括课前自学、用心上课、刚好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刚好了解、驾驭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驾驭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探讨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驾驭详细的方

41、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在详细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视察与试验,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别,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得的。学习数学肯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记数学笔记,特殊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老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学问。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要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常简单出现错误的学问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

42、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化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缘由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六年级上册数学学习技巧1.“方程”思想数学是探讨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初中阶段最重要的数量关系是同等关系,其次是不同等关系。最常见的等价关系是“方程”。例如,在等速运动中,距离、速度和时间之间存在等价关系,可以建立相关方程:速度时间=距离。在这样的方程中,通常会有已知的量和未知量。含有这种未知量的方程是“方程”,它可以从方程中已知的量导出。未知量的过程是求解方程的过程。我们在小学时接触过简洁的方程,而在初中第一年,我们系统地学习解一变量的第一个方程,

43、并总结出解一变量的第一个方程的五个步骤。假如我们学习并驾驭这五个步骤,任何一个等式都能顺当地解决。在2年级和3年级,我们还将学习解决二次方程、二次方程和简洁三角方程。在中学,我们还学习指数方程、对数方程、线性方程、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等。求解这些方程的思想几乎是相同的。通过一些方法,将它们转化为一元一阶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然后通过求解一元一阶方程或求一元二次方程根公式的常用五步法求解。物理中的能量守恒、化学中的化学平衡方程以及大量实际应用都须要建立方程和求解方程才能得到结果。因此,学生必需学会如何解一维一阶方程和一维二阶方程,然后才能学好其他形式的方程。所谓的“方程”思想是数学问题,特殊是未知现实见面和已知数量的困难关系,擅长利用“方程”的观点建立相关方程,然后利用求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2.“数与形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