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生化和血清学试验标准操作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生化和血清学试验标准操作规程.doc(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生化和血清学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97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98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凝固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99微生物检验实验室DNA 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00微生物检验实验室CAMP 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0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Optochin 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02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七叶苷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03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卫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04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糖(醇、苷)类发酵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05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三糖铁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06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葡萄糖o/f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08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甲基红试验标准操
2、作规程109微生物检验实验室VP 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10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吲哚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1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硝酸盐还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12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脲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13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赖氨酸脱羧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14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鸟氨酸脱羧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15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精氨酸脱羧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16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17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枸橼酸盐利用标准操作规程118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丙二酸盐利用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19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硫化氢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20微生物检验实验室ONPG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2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沙门菌血
3、清学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22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志贺菌血清学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23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学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24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霍乱弧菌血清学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25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血清牙管形成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26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解脲脲原体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27微生物检验实验室G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28微生物检验实验室GM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30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隐球菌抗原检测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32微生物检验实验室T-SPOT.TB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34X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作业指导书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JY-CZ-WSW-0528版本:20140601生效日期:
4、20140615共 1 页 1目的规范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2原理具有触酶(过氧化氢酶)的细菌,能催化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态氧,继而形成分子氧,出现气泡。3试剂3%过氧化氢溶液。 4质控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阳性,肺炎链球菌ATCC49619阴性。5.操作步骤取3%过氧化氢溶液0.5ml,滴加于不含血液的细菌琼脂培养物上,或取13ml滴加入盐水菌落悬液中。6.结果判断培养物出现气泡者为阳性。7.注意事项7.1 细菌要求新鲜。7.2 不宜用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作触酶试验,因红细胞内含有触酶,可能出现假阳性。7.3 需用已知阳性菌和阴性菌作对照。8.临床意义在革兰阳性球菌中,链球菌触酶试验阴
5、性,葡萄球菌及微球菌均阳性,因此可用于革兰阳性球菌的初步分群。参考文献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王钦升,周正明,高屹主编.实用医学培养基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周庭银)编写人: 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 批准人: X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作业指导书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JY-CZ-WSW-0529版本:20140601生效日期:20140615共 1 页 1目的规范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2原理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是细胞色素酶呼吸系统的酶。具有氧化酶的细菌,首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
6、,再由氧化型细胞色素C使对苯二胺氧化,生成有色的琨类化合物。3试剂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或四甲基对苯二胺)0.1g加蒸馏水10ml,置棕色瓶内可用一周。冰箱保存,或分装于棕色瓶内密封。 4质控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阳性,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阴性。5.操作步骤取洁净的滤纸一小块,蘸取菌苔少许,加1滴10gL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溶液于菌落上,观察颜色变化。6.结果判断立即呈粉红色并迅速转为紫红色者为阳性。7.注意事项7.1 试剂在空气中易氧化,故应经常更换新试剂,或配制时试剂内加入0.1%维生素C以减少自身氧化。7.2 不宜采用含葡萄糖培养基上的菌落(葡萄糖发酵可抑制氧化酶活性)。7.
7、3 实验时应避开含铁的培养基等含铁物质,因本试验过程中,遇铁时会出现假阳性。8.临床意义8.1 用于奈瑟氏菌、非发酵菌等细菌的鉴定。8.2 所有的革兰阴性菌均应进行氧化酶试验,如果肠杆菌科不进行本试验,则可能将氧化酶阳性的嗜水气单胞菌错误地鉴定为大肠埃希菌或沙雷菌。参考文献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王钦升,周正明,高屹主编.实用医学培养基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周庭银)编写人: 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 批准人: X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作业指导书凝固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JY-CZ-
8、WSW-0530版本:20140601生效日期:20140615共 1 页 1目的规范凝固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2原理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两种凝固酶。一种是结合凝固酶,结合在细胞壁上,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而附着于细菌表面,发生凝集,可用玻片测出。另一种是菌体生成后释放于培养基中的游离凝固酶,能使凝固酶原变成凝血酶类物质,从而使血浆凝固。3试剂新鲜人或兔血浆,生理盐水。 4质控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阳性,表皮葡萄球菌ATCC57625阴性。5.操作步骤5.1 玻片法 取兔或混合人血浆和盐水各一滴分别置清洁载玻片上,挑取待检菌菌落分别与血浆及盐水混合。如血浆中有明显的颗粒出现而
9、盐水中无自凝现象为阳性。5.2 试管法 取试管2支,分别加入0.5ml的血浆(经生理盐水1:4稀释),挑取菌落数个加入测定管中充分研磨混匀,用已知阳性菌株加入对照管,37水浴34小时。血浆凝固为阳性。6.结果判断玻片法:如血浆中有明显的颗粒出现而盐水中无自凝现象为阳性。试管法:血浆凝固为阳性。7.注意事项若被检细菌为陈旧的肉汤培养物(1824小时)或生长不良、凝固酶活性低的菌株往往出现假阴性。8.临床意义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为阳性,而表皮葡萄球菌及腐生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为阴性,故此试验对鉴别葡萄球菌有重要价值。参考文献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0、,20072 王钦升,周正明,高屹主编.实用医学培养基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周庭银)编写人: 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 批准人: X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作业指导书DNA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JY-CZ-WSW-0531版本:20140601生效日期:20140615共 1 页 1目的规范DNA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2原理某些细菌可产生细胞外DNA酶。DNA酶可水解DNA长链,形成数个单核甘酸组成的寡核苷酸链。长链DNA可被酸沉淀,而水解后形成的寡核苷酸则可溶于酸,当在菌落平板上加入酸后,若在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环,表示该菌具有DNA酶。3试剂3.
11、1 DNA琼脂成分DNA(脱氧核苷酸) 2.0g 胰蛋白胨 15gD大豆胨 5.0g 氯化钠 5.0g琼脂 20g 蒸馏水 1000mlpH 7.27.43.2 制备 将上述成分混合于蒸馏水中,加热溶解,校正pH,分装三角烧瓶,经115灭菌15分钟。倾注于灭菌平皿,冷藏备用。 4质控粘质沙雷菌ATCC14041阳性,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阴性。5.操作步骤将待检菌点状接种于DNA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小时,在细菌生长物上加一层1mol/L盐酸(使菌落浸没)。6.结果判断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环为阳性,无透明环为阴性。7.注意事项培养基表面凝固水需烘干,以免细菌呈蔓延状生长。也可在营养琼脂
12、的基础上增加0.2%DNA。8.临床意义肠杆菌科中的沙雷菌和变形杆菌可产生DNA酶,革兰阳性球菌中只有经黄色葡萄球菌产生DNA酶,因此可用于鉴定。参考文献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王钦升,周正明,高屹主编.实用医学培养基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周庭银)编写人: 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 批准人: X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作业指导书CAMP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JY-CZ-WSW-0532版本:20140601生效日期:20140615共 1 页 1目的规范CAMP试验标准操作规程。2原理
13、 B群链球菌具有“CAMP”因子,能促进葡萄球菌溶血素的活性,使两种细菌在划线处呈现箭头形透明溶血区。3试剂血琼脂平板,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4质控无乳链球菌ATCC13813阳性,化脓链球菌ATCC19615阴性。5.操作步骤先用产溶血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划一横线,再取待检的链球菌与前一划线作垂直划线接种,两者相距0.51cm。置35孵育1824小时,观察结果。6.结果判断在两种细菌划线的交界处,出现箭头形透明溶血区为阳性。7.注意事项被检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划线之间留出0.51cm距离,不得相接。8.临床意义主要用于鉴定B群链球菌(阳性),其他链球菌本试验阴性。参考文
14、献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王钦升,周正明,高屹主编.实用医学培养基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周庭银)编写人: 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 批准人: X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作业指导书Optochin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JY-CZ-WSW-0533版本:20140601生效日期:20140615共 1 页 1目的规范Optochin试验标准操作规程。2原理 Optochin(ethylhydrocupreine,乙基氢化去甲奎宁的商品名)可干扰肺炎链球菌叶酸的生物合成,抑制该菌的生长,故肺
15、炎链球菌对其敏感,而其他链球菌对其耐药。3试剂血琼脂平板,Optochin纸片(含药5ug).4质控肺炎链球菌ATCC49619阳性,粪链球菌ATCC9790阴性。5.操作步骤将待检的a溶血的链球菌均匀地涂布在血琼脂平板上,贴放Optochin纸片(含药5ug),35孵育1824小时,观察抑菌圈的大小。6.结果判断抑菌圈10mm为肺炎链球菌。7.注意事项7.1 做Optochin敏感试验的平板不能在CO2环境下培养,因其可使抑菌圈缩小。7.2 同一血琼脂平板可同时测定几株菌株,但不要超过4株被测菌。7.3 Optochin纸片可保存于冰箱中,一般可保存9个月。但如用已知敏感的肺炎链球菌检测为耐
16、药时,纸片应弃用。8.临床意义用于肺炎链球菌与其他链球菌之间的鉴别。肺炎链球菌对Optochin敏感,而其他链球菌则耐药。参考文献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王钦升,周正明,高屹主编.实用医学培养基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周庭银 陈险峰) 编写人: 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 批准人: X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作业指导书七叶苷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JY-CZ-WSW-0534版本:20140601生效日期:20140615共 1 页 1目的规范七叶苷试验标准操作规程。2原理 粪肠球菌能分解七
17、叶苷,其代谢产物与铁离子结合产生黑色沉淀,使培养基变黑。3试剂3.1 七叶苷琼脂成分 蛋白胨 5g 磷酸氢二钾 1g 牛肉膏 3g 七叶苷 1g 枸橼酸铁 0.5g 蒸馏水 1000mlpH 7.2 3.1 制备 上述各成分混合溶解后,调pH至7.2,分装试管,高压灭菌,冷藏备用,4质控粪肠球菌ATCC29219阳性,肺炎链球菌ATCC49619阴性。5.操作步骤将试验菌接种于七叶苷琼脂斜面上,经35孵育1824小时后取出,观察结果。6.结果判断培养基变黑色,为阳性。7.注意事项7.1 若接种七叶苷液体培养基,阳性者经过经35孵育36小时,培养基即可变黑。7.2 其他链球菌亦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
18、,但不变黑;肺炎链球菌不生长。8.临床意义主要用于鉴别D群链球菌与其他非D群链球菌。参考文献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王钦升,周正明,高屹主编.实用医学培养基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周庭银)编写人: 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 批准人: X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作业指导书卫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JY-CZ-WSW-0535版本:20140601生效日期:20140615共 1 页 1目的规范卫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2原理金黄色葡萄球菌会产生一种扩散蛋白CAMP因子(合成脱氢酶),并渗入培养
19、基中,刺激流感嗜血杆菌生长。3试剂血琼脂平板,金黄色葡萄球菌4质控流感嗜血杆菌ATCC10211阳性,卡他莫拉菌ATCC49226阴性。5.操作步骤挑取可疑菌落,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作浓密连续划线后,再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点种其上(24处),于37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6.结果判断如见葡萄球菌菌落邻近处的菌落较大,而远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处的菌落小,即为“卫星现象”阳性。可初步鉴定为流感嗜血杆菌。7.注意事项若产生大的新月形或箭头形溶血,则为CAMP阳性,即B型链球菌,而小区溶血及不溶血为阴性反应。8.临床意义用于流感嗜血杆菌与其他细菌的鉴别。参考文献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二
20、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王钦升,周正明,高屹主编.实用医学培养基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周庭银)编写人: 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 批准人: X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作业指导书糖(醇、苷)类发酵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JY-CZ-WSW-0536版本:20140601生效日期:20140615共 1 页 1目的规范糖(醇、苷)类发酵试验标准操作规程。2原理 不同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类的酶,分解糖的能力各不相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随细菌种类而异。观察细菌能分解各类单糖(葡萄糖等)、双糖(乳糖等)、多糖(淀粉等)和醇类(甘露醇)、糖苷(水
21、杨苷等),是否产酸或产气。3试剂3.1 成分蛋白胨 10g 牛肉膏 3g 氯化钠 5g 溴甲酚紫指示剂 10ml 蒸馏水 1000ml 3.2 制备 将上述成分混合后,加热使其溶解。校正pH至7.17.2,用滤纸过滤;根据需要,分别加需要的糖和醇;分装于试管,每管内3ml,置高压灭菌器内,经115灭菌10分钟。置4左右冰箱备用。4质控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阳性(加葡萄糖、乳糖、甘露醇、蔗糖),奥斯陆莫拉菌ATCC25829阴性。5.操作步骤将纯培养的细菌接种至各种糖培养管中,置一定条件下孵育后取出,观察结果。6.结果判断若细菌能分解此种糖类产酸,则指示剂呈酸性变化;不能分解此种糖类,则培
22、养基无变化。产气可使液体培养基中倒置的小管内出现气泡,或在半固体培养基内出现气泡或裂隙。7.注意事项糖发酵的基础培养基内必须不含有任何糖类何硝酸盐,以免出现假阳性反应。因有些细菌可使硝酸盐还原产生气体,而影响发酵糖类产气结果的观察。8.临床意义糖发酵试验是鉴定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中最主要的试验,不同细菌可发酵不同的糖类。参考文献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王钦升,周正明,高屹主编.实用医学培养基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周庭银)编写人: 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 批准人: X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作业指导
23、书三糖铁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JY-CZ-WSW-0537版本:20140601生效日期:20140615共 2 页 1目的规范三糖铁试验标准操作规程。2原理能发酵葡萄糖和乳糖的细菌产酸产气,使三糖铁的斜面和底层均呈黄色,并有气泡产生;只能发酵葡萄糖,不发酵乳糖的细菌,使斜面呈红色,而底层呈黄色;有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的含硫氨基酸,生成硫化氢,硫化氢遇铅或铁离子形成黑色的硫化铅或硫化铁沉淀;分解尿素,呈红色。3试剂3.1 三糖铁琼脂成分 上层:乳糖 10g 蔗糖 10g 葡萄糖 1g 硫酸亚铁 0.2g 蛋白胨 20g 琼脂 20g 硫代硫酸钠 0.2g 氯化钠 5g 0.2%酚红
24、 12.5ml 蒸馏水 1000ml 下层:牛肉膏 1.8g 酸性磷酸钾 1.2g 0.2%酚红 1.8ml 蛋白胨 6g 琼脂 3g 氯化钠 3g 尿素 12g 蒸馏水 600ml3.2 制备 上层制备: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校正pH至7.6,分装三角烧瓶内,115灭菌15分钟。 下层制备:下层成分(除尿素外)混合后,加热溶解,校正pH至7.2,然后加入尿素分装每管约1.5ml,115灭菌1520分钟。再取葡萄糖0.5g、0.1%酚红溶液10ml混入已溶解的琼脂中。充分摇匀,使其溶解,分装于试管中,每管约1.5ml,置高压灭菌器内,经115灭菌10分钟。取出后,待其直立凝固。下层凝固后,用无
25、菌手续,将上层培养基成热装于下层培养基上面。凝固后将其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如无杂菌污染,可存于冰箱中备用。4质控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三糖铁琼脂上、下层均为黄色,福氏志贺菌CMCC51573,三糖铁琼脂上层不变,下层为黄色。5.操作步骤挑取纯菌落接种于三糖铁琼脂上,35孵育1824小时。6.结果判断出现黑色沉淀物为硫化氢阴性。7.注意事项三糖铁琼脂上下层配制时,高压灭菌时掌握好温度和时间,以免培养基中的糖被分解。8.临床意义三糖铁琼脂用于观察细菌对糖的发酵能力,以及是否产生硫化氢,可初步鉴定细菌的种属。参考文献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
26、学技术出版社,20072 王钦升,周正明,高屹主编.实用医学培养基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周庭银)编写人: 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 批准人: X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作业指导书葡萄糖OF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JY-CZ-WSW-0538版本:20140601生效日期:20140615共 1 页 1.目的 规范OF试验标准操作规程。2.原理又称氧化发酵(OF)试验,观察细菌对葡萄糖分解过程中是利用分子氧(氧化型),还是无氧酵解(发酵型),或不分解葡萄糖(产碱型)。3.试剂3.1 OF基础培养基成分 葡萄糖 10g 溴甲酚紫(1.6%水溶液)1.0
27、ml 蛋白胨 20g 琼脂 3g 磷酸氢二钾0.2g 氯化钠 5g 蒸馏水 1000ml3.2 制备 上述成分除指示剂外加热溶解后校正pH至7.1,加入指示剂并分装13100mm的试管,每管23ml,置高压灭菌器内,经11515分钟的灭菌,即为OF基础培养基。最终糖浓度为1%。4.质控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开放管为黄色,封闭管为紫色;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开放管、封闭管均为黄色。5.操作步骤从平板上或斜面培养基上挑取少量细菌,同时穿刺接种于2支OF试验管,其中1支用滴加溶化的无菌凡士林(或液体石蜡)覆盖培养基液面0.30.5cm高度。经37培养48小时后,观察结果。6.结果判断仅
28、开放管产酸为氧化反应,两管都产酸为发酵反应,两管均不变为产碱型。7.注意事项有些细菌不能在OF培养基上生长,若出现此类情况,应在培养基中加入2%血清或0.1%酵母浸膏,重做OF试验。8.临床意义葡萄糖OF试验可用于葡萄球菌与微球菌的鉴别,前者为发酵型细菌,后者为氧化型细菌。更重要的是用于革兰阴性杆菌的鉴别,肠杆菌科的所有细菌为发酵型细菌,而绝大多数的非发酵菌则为氧化型或产碱型细菌。参考文献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王钦升,周正明,高屹主编.实用医学培养基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编写人: 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
29、 批准人: X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作业指导书甲基红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JY-CZ-WSW-0539版本:20140601生效日期:20140615共 1 页 1目的规范规范甲基红试验标准操作规程。2原理某些细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代谢分解为乳酸、甲酸、乙酸,使培养基的ph下降到4.5以下,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即显红色(甲基红变红的范围为ph4.46.0);某些细菌虽能分解葡萄糖,但产糖量少,培养基的ph在6.2以上,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黄色。3试剂3.1 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成分多价蛋白胨 7g 葡萄糖 5g磷酸氢二钾 5g 蒸馏水 1000mlPH 7.23
30、.2 制备 将上述成分混合溶解后,分装小试管,高压120灭菌15分钟。3.3 试剂甲基红 0.1g 95乙醇 300 ml蒸馏水 200ml4质控大肠埃希菌ACTT 25922为红色,阴沟肠杆菌ACTT 13047为黄色。5.操作步骤将待检菌接种至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35孵育12日,加入甲基红试剂2滴,立即观察结果。6.结果判断红色者为阳性,黄色者为阴性。7.注意事项7.1 培养基中的蛋白胨水可影响甲基红试验结果,在使用每批蛋白胨水之前用已知甲基红阳性菌和阴性菌做质量检测。7.2 甲基红反应并不因增加葡萄糖的浓度而加快。7.3 孵育时间不得少于48小时,若过早地判断结果,往往可造成假阴性。
31、8.临床意义主要应用于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参考文献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王钦升,周正明,高屹主编.实用医学培养基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编写人: 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 批准人: X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作业指导书VP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JY-CZ-WSW-0540版本:20140601生效日期:20140615共 1 页 1目的规范规范VP试验标准操作规程。2原理某些细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代谢分解为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碱性环境下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为二乙酰,进而与
32、培养基中的精氨酸等所含的胍基结合,形成红色的化合物,即VP试验阳性。3试剂3.1 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成分多价蛋白胨 7g 葡萄糖 5g磷酸氢二钾 5g 蒸馏水 1000mlPH 7.23.2 制备 将上述成分混合溶解后,分装小试管,高压120灭菌15分钟。3.3 试剂甲液:6萘酚酒精溶液;乙液:40KOH溶液4质控大肠埃希菌ACTT 25922为无红色出现,肺炎克雷伯菌ACTT 13883为红色。5.操作步骤5.1 将待检菌接种至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35孵育12日。5.2 观察方法-贝氏(Barritt)法 观察时按每2ml培养液加甲液1ml、乙液0.4ml混合,置35,1530分钟出现
33、红色为阳性。若无红色,应置37,4小时后再判定,本法较奥氏法敏感。6.结果判断呈红色者为阳性。7.注意事项7.1 许多实验室工作人员有一个错误的印象,即VP试验阳性菌甲基红试验自然是阴性,或反之亦然。实际上,肠杆菌科的大多数细菌产生相反的反应(由于乙酰甲基甲醇形成碱性,导致甲基红试验阴性和VP试验阳性)。某些细菌如蜂房哈夫尼菌和奇异变形杆菌,35培养可产生甲基红试验和VP试验同时阳性反应,后者常延迟出现。7.2 萘酚酒精溶液易失效,试剂放室温暗处可保存1个月。KOH溶液可长期保存。国内多采用贝氏法。8.临床意义本试验常与甲基红试验一起使用,因为前者阳性的细菌,后者通常为阴性,反之亦然。如大肠埃
34、希菌、沙门菌等甲基红呈阳性反应,而VP试验则为阴性;相反,如沙雷菌、阴沟杆菌等,VP试验阳性,而甲基红反应为阴性。参考文献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王钦升,周正明,高屹主编.实用医学培养基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编写人: 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 批准人: X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作业指导书吲哚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JY-CZ-WSW-0541版本:20140601生效日期:20140615共 1 页 1目的规范规范吲哚试验标准操作规程。2原理某些细菌具有色氨酸酶,能分解培养基中的色氨酸,生成
35、吲哚,吲哚与试剂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作用,形成玫瑰吲哚而呈红色。3试剂3.1 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成分蛋白胨(或胰蛋白胨) 10g 氯化钠 5.0g蒸馏水 1000ml PH 7.23.2 制备 将上述成分溶于水中,校正PH至7.2,分装试管,每管23ml,置120灭菌15分钟备用。4质控大肠埃希菌ACTT 25922为红色,肺炎克雷伯菌ACTT 13883为无色。5.操作步骤将待检菌接种至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35孵育12日,沿管壁慢慢加入柯凡可(Kovacs)试剂0.5ml,即刻观察结果。6.结果判断两液面交界处呈红色者为阳性,无红色者为阴性。7.注意事项蛋白胨中应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否则不能
36、应用。8.临床意义主要应用于鉴别肠杆菌。参考文献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王钦升,周正明,高屹主编.实用医学培养基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编写人: 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 批准人: X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作业指导书硝酸盐还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JY-CZ-WSW-0542版本:20140601生效日期:20140615共 1 页 1目的规范规范硝酸盐还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2原理硝酸盐培养基中的硝酸盐可被某些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后者与乙酸作用生成亚硝酸。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作用,形成偶氮苯磺酸,再与奈胺结合成红色的N-奈胺偶氮苯磺酸。3试剂3.1 硝酸盐培养基成分蛋白胨 10g 硝酸钾(AR) 2g蒸馏水 1000ml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