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阅读答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思》阅读答案精选.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秋思阅读答案秋思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两首散曲,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两首元曲,回答下列题。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1请分别说出“轻烟老树寒鸦”的“寒”字、“枯藤老树昏鸦”的“昏”字的妙处。2。请简要分析这两首元曲的不同之处。参考答案1。“轻烟老树寒鸦”的“寒”字,突出了深秋的特点,渲染了冷寂的气氛,表达了惆怅之情。“枯藤老树昏鸦”的“昏”字,点明白时间日渐黄昏,与“夕阳西下”相呼应,引发了作者的羁旅之愁。2。不同点有:秋表达了孤寂惆怅之情,这种惆怅失落之情在后来好
2、像得到了些许劝慰;而秋思主要表达了羁旅之愁。从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看,秋比较含蓄蕴藉;而秋思则有直抒胸臆的内容。秋的写景依次为由远及近;而秋思的写景依次是由近及远。秋思的意境比秋更为凄清阔远。秋思阅读答案2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伤。全诗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爽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偏僻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
3、的意境,为偏僻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芜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奇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终一句断肠人在天际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际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芜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明珠暗投的悲凉情怀。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干脆的景象是:枯藤 、老树 、西风;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昏鸦_,与天际相呼应的是:_古道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人家
4、_。 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_断肠人在天际_。2、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 的心情。答:在旅途中孤独悲凉的心情。3、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显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答: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显明的对比,反衬天际人的思乡愁绪。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索。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孤独、悲凉的感觉。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细致想去,却更增加了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际即极远的地方。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此
5、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B.其次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安静的景象,更加使人感到孤独。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D.从今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6、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建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际游子怎样的心情?答:这首小令极其精彩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秋思阅读答案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秋思陆游半年闭户废登临,直自春残病至今。帐外昏灯伴孤梦,檐前暴雨滴愁心。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忧勤德泽深。遥想遗民垂
6、泣处,大梁城阙又秋砧列圣:指历代帝王。大梁:北宋都城开封的古称。秋砧:秋日捣衣声。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叙事,作者说自己秋日里不去登高望远,而在这半年中始终闭门养病,引起人们阅读的爱好。B.首联两句作者采纳倒装的写法,次句点明自己“半年闭户废登临”的缘由:从晚春至今都抱病在身。C.颔联描绘了一幅画面感强的秋夜难眠图,用昏灯伴寒雨滴衬托了作者的孤老之状和愁苦之深。D.颈联写中原山河壮丽,地势险要,希望南宋朝廷像历代明君那样忧劳国事,守住中原,恩泽天下。15. 这首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阅读答案:14.D.“守住中原,恩泽天下”分析错误,南宋
7、朝廷己偏居江南,中原己被金国占据。颈联陆游所写是希望南宋收复中原大好河山。15.(1)想象中原遗民被外敌侵占,处于悲苦流泣之中;秋日季节,北宋的故都大梁城外的捣衣声,让人思念流离失所的亲人。(2)表达了诗人的故国之思(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希望南宋朝廷能够复原中原的愿望。秋思阅读答案4渔家做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有人认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一说。(2分)(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干嶂里,
8、长烟落日孤城闭”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3分)答(1)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它揭示出词人和征人们的冲突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战事未平、军功未建。这一冲突心理正是词作所揭示的主题。(2分,观点、理由各1分)(2)参考示例:西北边塞荒芜萧索,边地的悲凉之声和着营地的号角从四面八方传入耳中,重重叠叠的山嶂里,长烟直上天空,落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3分,要求:意象正确,画面内容描述生动形象且语意通畅。如干脆翻译扣1分)秋思阅读答案5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14-15题。(共4分)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春(元)马致远 (元)白朴枯藤老树昏鸦, 春山暖日和风,小桥流水人家, 阑干楼阁帘栊,古
9、道西风瘦马。 杨柳秋千院中。夕阳西下, 啼莺舞燕,断肠人在天际。 小桥流水飞红。注:帘栊(lng)带帘子的窗户。飞红花瓣飘舞,指落花。14.关于以上两首元曲,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曲牌是曲子的调名,又叫曲调。“天净沙”就是曲牌名,“秋思”和“春”则分别是两首小令的题目。B.天净沙秋思中出现了多个景物,其中“夕阳”为全诗覆盖上一层暖和的色调,让游子凄凉的心得到劝慰。C.天净沙秋思中的景象相互衬托: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相映,动态的“西风”与静态的“古道”相映。D.天净沙春的首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的春色图:“山”春意盎然,“日”暖意融融,“风”和煦温情。15.两首元曲中都有“小
10、桥流水”,请你结合作品,说说“小桥流水”的图景分别蕴含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情感。(2分)答案:(共4分)14.答案:B(2分)15.答案示例: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妙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或:表达了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白朴在天净沙春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对春天的宠爱之情。(2分。每首元曲的情感各1分)秋思阅读答案6秋思寄子由黄庭坚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为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诗人因
11、秋而思,触景生情,有慰勉苏子由之意。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1)其次句中催字用得非常传神,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答:(2)在黄庭坚的诗中常常出现岁寒三友的形象,结合全诗,赏析本诗中老松的形象。(4分)答:参考答案:14. 答:催有督促之意,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写出晚秋天凉,促织鸣声四起,督促妇女织布,赶制裘衣。(1分)今又到了晚秋的季节,光阴徒催人老,(1分)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当年也曾想要干一番事业而至今落魄,一事无成的郁闷心境(1分)答:在草木凋零、小虫鸣叫的晚秋季节,唯有一棵老松安卧云壑,冷眼静观,只有沧江挽纤的万牛才能把老松拉走。(2分)老松正是看透炎凉世态、不与世俗合
12、污、意志坚决的诗人形象的象征。(2分)秋思阅读答案7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岳阳楼记范仲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
13、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说明秋思词中和岳阳楼记文加点词的意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 (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至若春和景明, ( ) 微斯人,吾谁与归 ( )2依据你的比较阅读体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秋思词中写道“塞下秋来风景异”,请概括塞下
14、这一“异”风景的特点?“异”中暗含着感情基调是什么?岳阳楼记文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的详细内容是什么?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志向?3“酒”这一意象在古代诗文中很常见,如秋思词中“浊酒一杯家万里”;岳阳楼记文中“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借助它构成诗文深远的意境。请你再举出一句与“酒”有关的诗句,并揣摩揣摩诗人借“酒”蕴含着怎样的深意?诗句: ;蕴意: 。4秋思词中和岳阳楼记文中都有精彩的景物描写,尽管是同一作者,但表达的意图明显不同。请作一简要的比较辨析。参考答案:1 景色 日光 回家 归依2寒冷、萧瑟 哀伤、悲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示例:“劝君
15、更尽一杯酒” 惜别、爱护、祝福4秋思中描写的是边塞荒芜的秋景,为写战事紧急,戒备森严的背景,为下阕的抒情作铺垫;岳阳楼记中分别写了洞庭湖一阴一晴之景,旨在引出“迁客骚人”的一悲一喜览物之情,导出古仁人之心并与之作对比秋思阅读答案8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天冷;声杂;城孤。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情景,有何作用、?景物: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关闭城门的情景,写出了塞外的奇异风光。作
16、用;点名了战事吃紧;戒 备 森 严 的 特 殊 背 景,反 映宋朝守军力气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3这首诗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慨叹功业未立,思念家乡4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持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抒发了他们因功业未立,归期无计又思念家乡的困难感情。(1)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雁去(限2个字)。(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B.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
17、境相像。C.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显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困难感情?答: a、 慨叹功业未立; b、思念家乡。(2)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持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3)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答: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气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答: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
18、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秋思阅读答案9乡愁(节选)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15.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详细可感的物象。诗寄予在邮票、船票、 、 等对应物上,诗则寄予在枯藤、老树等对应物上。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诗已将个人的家乡之思上升到了 。(3分)16.诗人用浅浅的描述海峡,并不符合客观事实。诗人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2分)17.诗中首句昏鸦的意象选择最有深意,最能表
19、现远方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这是为什么?(2分)参考答案:15.坟墓、海峡 家国之思 16.和诗人深切的故国家园之思相比,再深的海峡也变浅了。诗人这样写意在突出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情。17.昏鸦即黄昏时归巢的乌鸦,乌鸦尚可归巢,而人却不能归家,这个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远方游子对家乡的思念。秋思阅读答案10闽中秋思 杜荀鹤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写,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1.“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文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写内心情感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内容,从诗歌抒情方法入手加以分析,写一段赏析文字。2.后人评
20、说本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试作简析。(4分)3.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第一句中的“匀”字,极精确地勾画出雨的细密,雨的温柔。菊花经雨,滋润而明丽。B其次句中的“弄”字,以拟人的手法将“风”人格化。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别有一番情致。C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植物的描写,抓住了闽中秋天萧瑟多雨的特点。D第三句诗人拓开一笔,将笔触由近处延长到远处,高度地概括出闽中的地势特点。4.诗的最终一句是主旨所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之情。(1分)参考答案:1.示例一:本诗全篇的抒情手法是以乐景衬哀情。前三句写景,极尽明丽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然无北国秋日之
21、萧瑟。末句两个“堪”字,即构成心绪的对比。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解思乡之苦,作者乡思愈浓。诗歌无一句明言乡思,但曲致委婉之情,让全诗清爽自然,境界全出。示例二: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前三句写景,极尽明丽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无北国秋天之萧瑟。末一句两个“堪”字,则构成心绪的对比。作者客居福建,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安慰思乡之苦,诗歌无一句明言思乡,思乡之情却表现得淋漓尽致。(4分)2.上联当中“匀”“弄”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使“雨”与“风”情态毕现,极富情趣; “丛丛”与“叶叶”两词用叠字,增加了韵律感,朗朗上口,余味无穷。(4分)3.C。4.思乡(或愁闷、悲伤)(1分)秋思阅读答案1
22、1闽中秋思杜荀鹤注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注 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后人对其评价极高。(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试作简析。答:(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答:答案:(1)上两联中“匀”“弄”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使“雨”与“风”情态毕现,极富情趣;“丛丛”与“叶叶”两词用叠字,增加了韵律感,朗朗上口,余味无穷。(2)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前三句写景,极尽明丽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无北国秋天之萧瑟。末一句两个“堪”
23、字,则构成心绪的对比。作者客居福建,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安慰思乡之苦,诗歌无一句明言思乡,思乡之情却表现得淋漓尽致。秋思阅读答案12(二)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1415题。(共4分)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天净沙春(元)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小桥流水飞红。注:帘栊(lng)带帘子的窗户。飞红花瓣飘舞,指落花。14、关于以上两首元曲,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曲牌是曲子的调名,又叫曲调。“天净沙”就是曲牌名,“秋思”和“春”则分别是两首小令的题目。B、天净沙秋思中出现了多个景物,其中“夕阳”为全诗覆盖
24、上一层暖和的色调,让游子凄凉的心得到劝慰。C、天净沙秋思中的景象相互衬托: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相映,动态的“西风”与静态的“古道”相映。D、天净沙春的首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的春色图:“山”春意盎然,“日”暖意融融,“风”和煦温情。15、两首元曲中都有“小桥流水”,请你结合作品,说说“小桥流水”的图景分别蕴含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情感。(2分)(二)古诗词阅读(共4分)14、答案:B(2分)15、答案示例: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妙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或:表达了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白朴在天净沙春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对春天的
25、宠爱之情。(2分。每首元曲的情感各1分)秋思阅读答案13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马致远_ (人名)。2.这首元曲抒发了诗人因思乡产生的孤寂愁苦的心情。 3.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C.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点明白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5.“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被穿插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以乐
26、景写哀情,反衬出离人思乡的孤寂愁苦心情。6.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用西下的夕阳衬托,又干脆抒发游子孤苦孤独的思乡之情。秋思阅读答案1414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6分)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白朴(1226-约1306)元代闻名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终身未仕。(1)白朴的天净沙秋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首曲子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分析。(4分)(2)两首天净沙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之处?(2分)答案:14(1)这是
27、一幅寂寥、萧瑟(1分)而又明朗、清丽(1分)的秋日黄昏图;写景特点:由远及近,从远处的孤村、落日、残霞写到次近的寒鸦、老树、飞鸿,再到四周的青山绿水,近处的白草、黄叶、红花;动静结合,动景:飞鸿,其他为静景;多种色调的搭配:青绿黄白红,使从前萧瑟、寂寥的秋景转而变为明朗、清丽;(答出随意一点并说明,2分)(2)白诗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闲适隐居生活的酷爱之情,马诗表现羁旅行客的孤独漂泊之苦及思乡之情。(2分)秋思阅读答案15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沉水。悠悠岁月天际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吹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
28、老几番尘世。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衣篝:熏衣用的竹熏笼。线袅蕙炉:香炉中的烟雾呈线状缓缓升起。沉水,一种珍贵的香料。15有人评价张词一分秋、一分憔悴一句看似平淡,实经熔炼,读来意蕴沉厚,耐人回味,这句诗妙在哪里,请简要分析。16秋夜静思,词人因为哪些愁绪而无寐?请结合全词分析。参考答案:15一分秋、一分憔悴形象地写出了眼前秋景的特点,憔悴双关,明写秋景凋残,暗写诗人的凄凉心境;一分本不多,但只一分秋就是一分憔悴,那么满眼的秋景定然让人满腔愁绪了。两句诗简洁凝练,生动传神,秋深一分,人的憔悴也添加一分,表达出诗人内心无限的孤独凄苦。16作者因秋雨、秋声、
29、秋风、秋气、秋露、秋月触发的悲秋之愁而无寐;悠悠岁月吹老作者因时间消逝,岁月蹉跎之恨而无寐;天际醉几番尘世作者因羁旅天际,奔波劳碌之苦而无寐;凄凉客里归兴千里,作者因客居他乡,千里思乡之恨而无寐。赏析张辑东泽绮语债词一卷,其词牌多以篇未之语另立新名。论者谓其新奇之过(杨慎词品)。这首疏帘淡月词,即桂枝香,屡为选家所录,当是张词的代表作。张辑尝学诗法于姜夔,其词亦具姜夔一体(朱彝尊静志居词话)。此词幽远清疏,自然风雅,似与北宋秦、周诸家更为接近。写秋夜的客愁,真实深挚,唱叹有情,末数语更是低回往复,无怪作者取以名调也。前三句,先写秋夕的风雨。细雨飘洒在梧桐叶上,汇合到叶边,一点一滴,滴向空阶,滴
30、向愁人的心上。这是诗词中常见的情景。可是被风惊碎四字便使语意新警。被惊碎的是细雨?是秋声?或许是风过雨停了?模糊的语义唤起了读者的想象。独宿孤馆的倦客,在这寒夜,唯恐也尝尽凄凉况味吧。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沉水,描写的是室内的环境:薰笼上烘着潮润的衣服,细细的烟气从烧着沉水香的炉子烟中袅袅升起。两句表面是景,实质是情,词人孤寂的形象已在炉烟中隐现出来了。二语工细,恐不让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周邦颜满庭芳)专美于前。用线字状烟之细,颇觉新巧。悠悠二句,发抒感慨。流转天际,华年空度,秋节到来,更触起了岁月的深悲。一醉字,意味着借酒销愁,而愁又是无法消退的,所以深来一分,人的惟悴也加添一分了。两句与上文
31、一虚一实,交互写来,尤其一分秋、一分惟悴,造语亦觉新奇,用意尤为深厚。紫箫三句补足文意,紫箫,即紫玉箫。箫声已断,欢事难追,客子更感孤独;只好提起笔来写封家信,心中充溢深切的愁恨。夜寒鸿起四字警炼,在写景中有无限的怨意。我们联想到苏轼笔下的孤鸿:惊起去回头,有恨无人省。(卜算子)思与境谐,给读者留下很宽敞的寻思余地。换头总束全文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自怨自艾,懊悔不已。杜甫曾在成都浣花溪畔筑草堂,李白也曾与孔巢父等在泰安徂徕山下的竹溪隐居,号竹溪六逸 作者借前贤之事,言自己的心志,即憧憬这种闲适生活,因此也用草堂、竹溪借指他家乡旧日游居之地;原委为了什么,竟辜负了美景闲情,而
32、终日在客途中仆仆风尘?下文随即将笔一转,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与上片头三名呼应。无情的西风,年年如是到来,仿佛在催人老去!吹老句颇为新警,有两重含义,一是时代变迁之悲,一是个人身世之感。西风几度,人世间又发生了多少变迁?在这里,词人或许怀着更深刻的家国的痛思吧。宋末词人邓剡南楼令词懊恨西风催世换,更随我,落天际,要为注脚。从前二句,指多年来已尝尽了流落天际的味道,如今听到悲凉的商歌,便勾起怀归之兴。商音凄厉,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词中的商歌,有感秋之意。可是故里迢遥,欲归不得,这怎能不令人憔悴、恨切呢?千里二字,含有多少难言的隐痛。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这是全词中最经意之笔。宿酒未销,早晨时风露侵衣。淡月透进疏帘,照着一宵无寐的愁人。三句意境甚佳,言有穷而情不尽,颇有烟水迷离之致。本词在结构上颇具匠心。景与情交互写来,虚实比照,前后呼应,有一波三折之妙。句与句之间,针线细密,融合无间。上下片首尾衔联,回环往复,全词成为完整的统一体。特殊是造语遣字别开生面,如秋声被风惊碎,线袅蕙炉,一分秋、一分憔悴,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看似平淡,事实上极为精炼,耐人回味,实为不易,在艺术手法上可谓深得周邦颜的三昧了。故王闿运湘绮楼评词说是:轻重得宜,再莽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