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汽轮机燃气轮机事故重点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汽轮机燃气轮机事故重点要求.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防止汽轮机燃气轮机事故重点要求1.1防止汽轮机超速事故1.1.1在额定蒸汽参数下,调节系统应能维持汽轮机在额定转速下稳定运行,甩负荷后能将机组转速控制在超速保护动作值转速以下。1.1.2各种超速保护均应正常投入运行,超速保护不能可靠动作时,禁止机组运行。1.1.3机组重要运行监视表计,尤其是转速表,显示不正确或失效,严禁机组启动。运行中的机组,在无任何有效监视手段的情况下,必须停止运行。1.1.4透平油和抗燃油的油质应合格。油质不合格的情况下,严禁机组启动。1.1.5机组大修后,必须按规程要求进行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止试验或仿真试验,确认调节系统工作正常。在调节部套有卡涩、调节系统工作不正常的情况
2、下,严禁机组启动。1.1.6机组停机时,应先将发电机有功、无功功率减至零,检查确认有功功率到零,电能表停转或逆转以后,再将发电机与系统解列,或采用汽轮机手动打闸或锅炉手动主燃料跳闸联跳汽轮机,发电机逆功率保护动作解列。严禁带负荷解列。1.1.7机组正常启动或停机过程中,应严格按运行规程要求投入汽轮机旁路系统,尤其是低压旁路;在机组甩负荷或事故状态下,应开启旁路系统。机组再次启动时,再热蒸汽压力不得大于制造商规定的压力值。1.1.8在任何情况下绝不可强行挂闸。1.1.9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应安装两套转速监测装置,并分别装设在不同的转子上。1.1.10抽汽供热机组的抽汽逆止门关闭应迅速、严密,连锁动作
3、应可靠,布置应靠近抽汽口,并必须设置有能快速关闭的抽汽截止门,以防止抽汽倒流引起超速。1.1.11对新投产机组或汽轮机调节系统经重大改造后的机组必须进行甩负荷试验。1.1.12坚持按规程要求进行汽门关闭时间测试、抽汽逆止门关闭时间测试、汽门严密性试验、超速保护试验、阀门活动试验。1.1.13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一般为额定转速的11O%1%。1.1.14进行危急保安器试验时,在满足试验条件下,主蒸汽和再热蒸汽压力尽量取低值。1.1.15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应设有完善的机组启动逻辑和严格的限制启动条件;对机械液压调节系统的机组,也应有明确的限制条件。1.1.16汽轮机专业人员,必须熟知数字式
4、电液控制系统的控制逻辑、功能及运行操作,参与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改造方案的确定及功能设计,以确保系统实用、安全、可靠。1.1.17电液伺服阀(包括各类型电液转换器)的性能必须符合要求,否则不得投入运行。运行中要严密监视其运行状态,不卡涩、不泄漏和系统稳定。大修中要进行清洗、检测等维护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更换。备用伺服阀应按制造商的要求条件妥善保管。1.1.18主油泵轴与汽轮机主轴间具有齿型联轴器或类似联轴器的机组,应定期检查联轴器的润滑和磨损情况,其两轴中心标高、左右偏差应严格按制造商的规定安装。1.1.19要慎重对待调节系统的重大改造,应在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进行全面的、充分的论
5、证。1.2防止汽轮机轴系断裂及损坏事故1.2.1机组主、辅设备的保护装置必须正常投入,已有振动监测保护装置的机组,振动超限跳机保护应投入运行;机组正常运行瓦振、轴振应达到有关标准的范围,并注意监视变化趋势。1.2.2运行lOOOO0h以上的机组,每隔35年应对转子进行一次检查。运行时间超过15年、转子寿命超过设计使用寿命、低压焊接转子、承担调峰启停频繁的转子,应适当缩短检查周期。1.2.3新机组投产前、已投产机组每次大修中,必须进行转子表面和中心孔探伤检查。按照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438-2009)相关规定对高温段应力集中部位可进行金相和探伤检查,选取不影响转子安全的部位进行硬
6、度试验。1.2.4不合格的转子绝不能使用,已经过主管部门批准并投入运行的有缺陷转子应进行技术评定,根据机组的具体情况、缺陷性质制定运行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1.2.5严格按超速试验规程的要求,机组冷态启动带10%25%额定负荷,运行34h后(或按制造商要求)立即进行超速试验。1.2.6新机组投产前和机组大修中,必须检查平衡块固定螺栓、风扇叶片固定螺栓、定子铁芯支架螺栓、各轴承和轴承座螺栓的紧固情况,保证各联轴器螺栓的紧固和配合间隙完好,并有完善的防松措施。1.2.7新机组投产前应对焊接隔板的主焊缝进行认真检查。大修中应检查隔板变形情况,最大变形量不得超过轴向间隙的1/3。1.2.8
7、为防止由于发电机非同期并网造成的汽轮机轴系断裂及损坏事故,应严格落实10.9条规定的各项措施。1.2.9建立机组试验档案,包括投产前的安装调试试验、大小修后的调整试验、常规试验和定期试验。1.2.10建立机组事故档案,无论大小事故均应建立档案,包括事故名称、性质、原因和防范措施。1.2.11建立转子技术档案,包括制造商提供的转子原始缺陷和材料特性等转子原始资料;历次转子检修检查资料;机组主要运行数据、运行累计时间、主要运行方式、冷热态启停次数、启停过程中的汽温汽压负荷变化率、超温超压运行累计时间、主要事故情况及原因和处理。1.3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1.3.1应具备和熟悉掌握的资料:(1)转子
8、安装原始弯曲的最大晃动值(双振幅),最大弯曲点的轴向位置及在圆周方向的位置。(2)大轴弯曲表测点安装位置转子的原始晃动值(双振幅),最高点在圆周方向的位置。(3)机组正常启动过程中的波德图和实测轴系临界转速。(4)正常情况下盘车电流和电流摆动值,以及相应的油温和顶轴油压。(5)正常停机过程的惰走曲线,以及相应的真空值和顶轴油泵的开启时间和紧急破坏真空停机过程的惰走曲线。(6)停机后,机组正常状态下的汽缸主要金属温度的下降曲线。(7)通流部分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8)应具有机组在各种状态下的典型启动曲线和停机曲线,并应全部纳入运行规程。(9)记录机组启停全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和状态。停机后定时记录
9、汽缸金属温度、大轴弯曲、盘车电流、汽缸膨胀、胀差等重要参数,直到机组下次热态启动或汽缸金属温度低于150为止。(10)系统进行改造、运行规程中尚未作具体规定的重要运行操作或试验,必须预先制订安全技术措施,经上级主管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后再执行。1.3.2汽轮机启动前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否则禁止启动:(1)大轴晃动(偏心)、串轴(轴向位移)、胀差、低油压和振动保护等表计显示正确,并正常投入。(2)大轴晃动值不超过制造商的规定值或原始值的0.02mm。(3)高压外缸上、下缸温差不超过50,高压内缸上、下缸温差不超过35。(4)蒸汽温度必须高于汽缸最高金属温度50,但不超过额定蒸汽温度,且蒸汽过热度不低
10、于50。1.3.3机组启、停过程操作措施:1.3.3.1机组启动前连续盘车时间应执行制造商的有关规定,至少不得少于24h,热态启动不少于4h。若盘车中断应重新计时。1.3.3.2机组启动过程中因振动异常停机必须回到盘车状态,应全面检查、认真分析、查明原因。当机组已符合启动条件时,连续盘车不少于4h才能再次启动,严禁盲目启动。1.3.3.3停机后立即投入盘车。当盘车电流较正常值大、摆动或有异音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当汽封摩擦严重时,将转子高点置于最高位置,关闭与汽缸相连通的所有疏水(闷缸措施),保持上下缸温差,监视转子弯曲度,当确认转子弯曲度正常后,进行试投盘车,盘车投入后应连续盘车。当盘车盘
11、不动时,严禁用起重机强行盘车。1.3.3.4停机后因盘车装置故障或其他原因需要暂时停止盘车时,应采取闷缸措施,监视上下缸温差、转子弯曲度的变化,待盘车装置正常或暂停盘车的因素消除后及时投入连续盘车。1.3.3.5机组热态启动前应检查停机记录,并与正常停机曲线进行比较,若有异常应认真分析,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及时处理。1.3.3.6机组热态启动投轴封供汽时,应确认盘车装置运行正常,先向轴封供汽,后抽真空。停机后,凝汽器真空到零,方可停止轴封供汽。应根据缸温选择供汽汽源,以使供汽温度与金属温度相匹配。1.3.3.7疏水系统投入时,严格控制疏水系统各容器水位,注意保持凝汽器水位低于疏水联箱标高。供汽管
12、道应充分暖管、疏水,严防水或冷汽进入汽轮机。1.3.3.8停机后应认真监视凝汽器(排汽装置)、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水位和主蒸汽及再热冷段管道集水罐处温度,防止汽轮机进水。1.3.3.9启动或低负荷运行时,不得投入再热蒸汽减温器喷水。在锅炉熄火或机组甩负荷时,应及时切断减温水。1.3.3.10汽轮机在热状态下,锅炉不得进行打水压试验。1.3.4汽轮机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打闸停机:(1)机组启动过程中,在中速暖机之前,轴承振动超过0.03mm。(2)机组启动过程中,通过临界转速时,轴承振动超过0.1mm或相对轴振动值超过0.26mm,应立即打闸停机,严禁强行通过临界转速或降速暖机。(3)机组运
13、行中要求轴承振动不超过0.03mm或相对轴振动不超过0.08mm,超过时应设法消除,当相对轴振动大于0.26mm应立即打闸停机;当轴承振动或相对轴振动变化量超过报警值的25%,应查明原因设法消除,当轴承振动或相对轴振动突然增加报警值的100%,应立即打闸停机;或严格按照制造商的标准执行。(4)高压外缸上、下缸温差超过50,高压内缸上、下缸温差超过350。(5)机组正常运行时,主、再热蒸汽温度在lOmin内突然下降50。调峰型单层汽缸机组可根据制造商相关规定执行。1.3.5应采用良好的保温材料和施工工艺,保证机组正常停机后的上下缸温差不超过35,最大不超过50。1.3.6疏水系统应保证疏水畅通。
14、疏水联箱的标高应高于凝汽器热水井最高点标高。高、低压疏水联箱应分开,疏水管应按压力顺序接入联箱,并向低压侧倾斜45。疏水联箱或扩容器应保证在各疏水阀全开的情况下,其内部压力仍低于各疏水管内的最低压力。冷段再热蒸汽管的最低点应设有疏水点。防腐蚀汽管直径应不小于76mm。1.3.7减温水管路阀门应能关闭严密,自动装置可靠,并应设有截止阀。1.3.8门杆漏汽至除氧器管路,应设置逆止阀和截止阀。1.3.9高、低压加热器应装设紧急疏水阀,可远方操作和根据疏水水位自动开启。1.3.10高、低压轴封应分别供汽。特别注意高压轴封段或合缸机组的高中压轴封段,其供汽管路应有良好的疏水措施。1.3.11机组监测仪表
15、必须完好、准确,并定期进行校验。尤其是大轴弯曲表、振动表和汽缸金属温度表,应按热工监督条例进行统计考核。1.3.12凝汽器应有高水位报警并在停机后仍能正常投入。除氧器应有水位报警和高水位自动放水装置。1.3.13严格执行运行、检修操作规程,严防汽轮机进水、进冷汽。1.4防止汽轮机、燃气轮机轴瓦损坏事故1.4.1汽轮机、燃气轮机制造商或设计院应配制或设计足够容量的润滑油储能器(如高位油箱),一旦润滑油泵及系统发生故障,储能器能够保证机组安全停机,不发生轴瓦烧坏、轴径磨损。机组启动前,润滑油储能器及其系统必须具备投用条件,否则不得启动。未设计安装润滑油储能器的机组,应补设并在机组大修期间完成安装和
16、冲洗,具备投用条件。1.4.2润滑油冷油器制造时,冷油器切换阀应有可靠的防止阀芯脱落的措施,避免阀芯脱落堵塞润滑油通道导致断油、烧瓦。1.4.3油系统严禁使用铸铁阀门,各阀门门芯应与地面水平安装。主要阀门应挂有“禁止操作”警示牌。主油箱事故放油阀应串联设置两个钢制截止阀,操作手轮设在距油箱5m以外的地方,且有两个以上通道,手轮应挂有“事故放油阀,禁止操作”标志牌,手轮不应加锁。润滑油管道中原则上不装设滤网,若装设滤网,必须采用激光打孔滤网,并有防止滤网堵塞和破损的措施。1.4.4安装和检修时要彻底清理油系统杂物,严防遗留杂物堵塞油泵入口或管道。1.4.5油系统油质应按规程要求定期进行化验,油质
17、劣化应及时处理。在油质不合格的情况下,严禁机组启动。1.4.6润滑油压低报警、联启油泵、跳闸保护、停止盘车定值及测点安装位置应按照制造商要求整定和安装,整定值应满足直流油泵联启的同时必须跳闸停机。对各压力开关应采用现场试验系统进行校验,润滑油压低时应能正确、可靠的联动交流、直流润滑油泵。1.4.7直流润滑油泵的直流电源系统应有足够的容量,其各级保险应合理配置,防止故障时熔断器熔断使直流润滑油泵失去电源。1.4.8交流润滑油泵电源的接触器,应采取低电压延时释放措施,同时要保证自投装置动作可靠。1.4.9应设置主油箱油位低跳机保护,必须采用测量可靠、稳定性好的液位测量方法,并采取三取二的方式,保护
18、动作值应考虑机组跳闸后的惰走时间。机组运行中发生油系统泄漏时,应申请停机处理,避免处理不当造成大量跑油,导致烧瓦。1.4.10油位计、油压表、油温表及相关的信号装置,必须按要求装设齐全、指示正确,并定期进行校验。1.4.11辅助油泵及其自启动装置,应按运行规程要求定期进行试验,保证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机组启动前辅助油泵必须处于联动状态。机组正常停机前,应进行辅助油泵的全容量启动试验。1.4.12油系统(如冷油器、辅助油泵、滤网等)进行切换操作时,应在指定人员的监护下按操作票顺序缓慢进行操作,操作中严密监视润滑油压的变化,严防切换操作过程中断油。1.4.13机组启动、停机和运行中要严密监视推力瓦
19、、轴瓦钨金温度和回油温度。当温度超过标准要求时,应按规程规定果断处理。1.4.14在机组启、停过程中,应按制造商规定的转速停止、启动顶轴油泵。1.4.15在运行中发生了可能引起轴瓦损坏的异常情况(如水冲击、瞬时断油、轴瓦温度急升超过120等),应在确认轴瓦未损坏之后,方可重新启动。1.4.16检修中应注意主油泵出口逆止阀的状态,防止停机过程中断油。1.4.17严格执行运行、检修操作规程,严防轴瓦断油。1.5防止燃气轮机超速事故1.5.1在设计天然气参数范围内,调节系统应能维持燃气轮机在额定转速下稳定运行,甩负荷后能将燃气轮机组转速控制在超速保护动作值以下。1.5.2燃气关断阀和燃气控制阀(包括
20、燃气压力和燃气流量调节阀)应能关闭严密,动作过程迅速且无卡涩现象。自检试验不合格,燃气轮机组严禁启动。1.5.3电液伺服阀(包括各类型电液转换器)的性能必须符合要求,否则不得投入运行。运行中要严密监视其运行状态,不卡涩、不泄漏和系统稳定。大修中要进行清洗、检测等维护工作。备用伺服阀应按照制造商的要求条件妥善保管。1.5.4燃气轮机组轴系应安装两套转速监测装置,并分别装设在不同的转子上。1.5.5燃气轮机组重要运行监视表计,尤其是转速表,显示不正确或失效,严禁机组启动。运行中的机组,在无任何有效监视手段的情况下,必须停止运行。1.5.6透平油和液压油的油质应合格。在油质不合格的情况下,严禁燃气轮
21、机组启动。1.5.7透平油、液压油品质应按规程要求定期化验。燃气轮机组投产初期,燃气轮机本体和油系统检修后,以及燃气轮机组油质劣化时,应缩短化验周期,1.5.8燃气轮机组电超速保护动作转速一般力额定转速的108%110%。运行期间电超速保护必须正常投入。超速保护不能可靠动作时,禁止燃气轮机组运行。燃气轮机组电超速保护应进行实际升速动作试验,保证其动作转速符合有关技术要求。1.5.9燃气轮机组大修后,必须按规程要求进行燃气轮机调节系统的静止试验或仿真试验,确认调节系统工作正常。否则,严禁机组启动。1.5.10机组停机时,联合循环单轴机组应先停运汽轮机,检查发电机有功、无功功率到零,再与系统解列;
22、分轴机组应先检查发电机有功、无功功率到零,再与系统解列,严禁带负荷解列。1.5.11对新投产的燃气轮机组或调节系统进行重大改造后的燃气轮机组必须进行甩负荷试验。1.5.12要慎重对待调节系统的重大改造,应在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对燃气轮机制造商提供的改造方案进行全面充分的论证。1.6防止燃气轮机轴系断裂及损坏事故1.6.1燃气轮机组主、辅设备的保护装置必须正常投入,振动监测保护应投入运行;燃气轮机组正常运行瓦振、轴振应达到有关标准的优良范围,并注意监视变化趋势。1.6.2燃气轮机组应避免在燃烧模式切换负荷区域长时间运行。1.6.3严格按照燃气轮机制造商的要求,定期对燃气轮机孔探检查,定期
23、对转子进行表面检查或无损探伤。按照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438-2009)相关规定,对高温段应力集中部位可进行金相和探伤检查,若需要,可选取不影响转子安全的部位进行硬度试验。1.6.4不合格的转子绝不能使用,已经过制造商确认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投入运行的有缺陷转子应对其进行技术评定,根据燃气轮机组的具体情况、缺陷性质制订运行安全措施,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1.6.5严格按照超速试验规程进行超速试验。1.6.6为防止发电机非同期并网造成的燃气轮机轴系断裂及损坏事故,应严格落实第10.9条规定的各项措施。1.6.7加强燃气轮机排气温度、排气分散度、轮间温度、火焰强度等运行数据的综合分析,
24、及时找出设备异常的原因,防止局部过热燃烧引起的设备裂纹、涂层脱落、燃烧区位移等损坏。1.6.8新机组投产前和机组大修中,应重点检查:(1)轮盘拉杆螺栓紧固情况、轮盘之间错位、通流间隙、转子及各级叶片的冷却风道。(2)平衡块固定螺栓、风扇叶固定螺栓、定子铁芯支架螺栓,并应有完善的防松措施。绘制平衡块分布图。(3)各联轴器轴孔、轴销及间隙配合满足标准要求,对轮螺栓外观及金属探伤检验,紧固防松措施完好。(4)燃气轮机热通道内部紧固件与锁定片的装复工艺,防止因气流冲刷引起部件脱落进入喷嘴而损坏通道内的动静部件。1.6.9应按照制造商规范定期对压气机进行孔窥检查,防止空气悬浮物或滤后不洁物对叶片的冲刷磨
25、损,或压气机静叶调整垫片受疲劳而脱落。定期对压气机进行离线水洗或在线水洗。定期对压气机前级叶片进行无损探伤等检查。1.6.10燃气轮机停止运行投盘车时,严禁随意开启罩壳各处大门和随意增开燃气轮机间冷却风机,以防止因温差大引起缸体收缩而使压气机刮缸。在发生严重刮缸时,应立即停运盘车,采取闷缸措施48h后,尝试手动盘车,直至投入连续盘车。1.6.11机组发生紧急停机时,应严格按照制造商要求连续盘车若干小时以上,才允许重新启动点火,以防止冷热不均发生转子振动大或残余燃气引起爆燃而损坏部件。1.6.12发生下列情况之一,严禁机组启动:(l)在盘车状态听到有明显的刮缸声。(2)压气机进口滤网破损或压气机
26、进气道可能存在残留物。(3)机组转动部分有明显的摩擦声。(4)任一火焰探测器或点火装置故障。(5)燃气辅助关断阀、燃气关断阀、燃气控制阀任一阀门或其执行机构故障。(6)具有压气机进口导流叶片和压气机防喘阀活动试验功能的机组,压气机进口导流叶片和压气机防喘阀活动试验不合格。(7)燃气轮机排气温度故障测点数大于等于1个。(8)燃气轮机主保护故障。1.6.13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打闸停机:(l)运行参数超过保护值而保护拒动。(2)机组内部有金属摩擦声或轴承端部有摩擦产生火花。(3)压气机失速,发生喘振。(4)机组冒出大量黑烟。(5)机组运行中,要求轴承振动不超过0.03mm或相对轴振动不超过0.
27、08mm,超过时应设法消除,当相对轴振动大于0.25mm应立即打闸停机;当轴承振动或相对轴振动变化量超过报警值的25%,应查明原因设法消除,当轴承振动或相对轴振动突然增加报警值的100%,应立即打闸停机;或严格按照制造商的标准执行。(6)运行中发现燃气泄漏检测报警或检测到燃气浓度有突升,应立即停机检查。1.6.14调峰机组应按照制造商要求控制两次启动间隔时间,防止出现通流部分刮缸等异常情况。1.6.15应定期检查燃气轮机、压气机气缸周围的冷却水、水洗等管道、接头、泵压,防止运行中断裂造成冷水喷在高温气缸上,发生气缸变形、动静摩擦设备损坏事故。1.6.16燃气轮机热通道主要部件更换返修时,应对主
28、要部件焊缝、受力部位进行无损探伤,检查返修质量,防止运行中发生裂纹断裂等异常事故。1.6.17建立燃气轮机组试验档案,包括投产前的安装调试试验、计划检修的调整试验、常规试验和定期试验。1.6.18建立燃气轮机组事故档案,记录事故名称、性质、原因和防范措施。1.6.19建立转子技术档案,包括制造商提供的转子原始缺陷和材料特性等原始资料,历次转子检修检查资料;燃气轮机组主要运行数据、运行累计时间、主要运行方式、冷热态启停次数、启停过程中的负荷的变化率、主要事故情况的原因和处理;有关转子金属监督技术资料完备;根据转子档案记录,定期对转子进行分析评估,把握转子寿命状态;建立燃气轮机热通道部件返修使用记
29、录台账。1.7防止燃气轮机燃气系统泄漏爆炸事故1.7.1按燃气管理制度要求,做好燃气系统日常巡检、维护与检修工作。新安装或检修后的管道或设备应进行系统打压试验,确保燃气系统的严密性。1.7.2燃气泄漏量达到测量爆炸下限的20%时,不允许启动燃气轮机。1.7.3点火失败后,重新点火前必须进行足够时间的清吹,防止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通道内的燃气浓度在爆炸极限而产生爆燃事故。1.7.4加强对燃气泄漏探测器的定期维护,每季度进行一次校验,确保测量可靠,防止发生因测量偏差拒报而发生火灾爆炸。1.7.5严禁在运行中的燃气轮机周围进行燃气管系燃气排放与置换作业。1.7.6做好在役地下燃气管道防腐涂层的检查与维
30、护工作。正常情况下高压、次高压管道(0.4MPap4.OMPa)应每3年一次。10年以上的管道每2年一次。1.7.7严禁在燃气泄漏现场违规操作。消缺时必须使用专用铜制工具,防止处理事故中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爆炸。1.7.8燃气调压站内的防雷设施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每年雨季前应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测,确保其值在设计范围内,应每半年检测一次。1.7.9新安装的燃气管道应在24h之内检查一次,并应在通气后的第一周进行一次复查,确保管道系统燃气输送稳定安全可靠。1.7.10进入燃气系统区域(调压站、燃气轮机)前应先消除静电(设防静电球),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严禁携带火种、通信设备和电子产品。1.7.11在燃气
31、系统附近进行明火作业时,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火作业的地点所测量空气含天然气应不超过1%,并经批准后才能进行明火作业,同时按规定间隔时间做好动火区域危险气体含量检测。1.7.12燃气调压系统、前置站等燃气管系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按时检查和试验。1.7.13严格执行燃气轮机点火系统的管理制度,定期加强维护管理,防止点火器、高压点火电缆等设备因高温老化损坏而引起点火失败。1.7.14严禁燃气管道从管沟内敷设使用。对于从房内穿越的架空管道,必须做好穿墙套管的严密封堵,合理设置现场燃气泄漏检测器,防止燃气泄漏引起意外事故。1.7.15严禁未装设阻火器的汽车、摩托车、电瓶车等车辆在燃气轮机的警
32、示范围和调压站内行驶。1.7.16运行点检人员巡检燃气系统时,必须使用防爆型的照明工具、对讲机,操作阀门尽量用手操作,必要时应用铜制阀门把钩进行。严禁使用非防爆型工器具作业。1.7.17进入燃气禁区的外来参观人员不得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带铁掌的鞋,不准带移动电话及其他易燃、易爆品进入调压站、前置站。燃气区域严禁照相、摄影。1.7.18应结合机组检修,对燃气轮机仓及燃料阀组间天然气系统进行气密性试验,以对天然气管道进行全面检查。1.7.19停机后,禁止采用打开燃料阀直接向燃气轮机透平输送天然气的方法进行法兰找漏等试验检修工作。1.7.20在天然气管道系统部分投入天然气运行的情况下,与充入天然气相邻的、以阀门相隔断的管道部分必须充入氨气,且要进行常规的巡检查漏工作。1.7.21对于与天然气系统相邻的,自身不含天然气运行设备,但可通过地下排污管道等通道相连通的封闭区域,也应装设天然气泄漏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