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哲理小故事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哲理小故事优质.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历史哲理小故事中国历史哲理小故事1孟子有一次和弟子们一起探讨怎样才能在斗争中获胜的问题。有一个弟子说:“我认为,要想打胜仗,必需要顺应天时,即抓住有利的季节和天气不行。”另一个弟子立刻反对说:“我认为天时并不重要,地利才是最重要的。有了高墙深池,并凭借山川险阻,这样才会攻必克守必固。”说完,他看着孟子,认为孟子肯定会赞扬他的看法。孟子听了他们的话,用手敲着大腿,渐渐说道:“你们俩说的都是次要的因素,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没有抓住。从斗争全局来看,抓住天时不如占据有利地形,地形有利不如全军将士上下同心。这是个很简洁的道理。“比如有一座地形有利的城池,在围攻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很多合适的战机,但最终
2、没能攻克,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还有一座城池,地理形势险要,城墙高且坚实,粮草足够,但军心涣散,一听到敌人来进攻,都弃城不战而逃,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历史上这样的战例是许多的。这个道理同样可以用来治国,为什么这样说呢?保卫国家不必靠山川险阻,威行天下不必靠强兵利器。实行仁政的人,老百姓就会支持他。不实行仁政的人,就不会有百姓支持他,最终连亲戚挚友都要背叛他,那他的江山也就完了。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听了孟子的话,学生们都佩服不已。哲理点拨:“天时”在今日看来应当是历史潮流或机遇,“地利”指的是地理优势,“人和”指的是人际关系融洽和谐。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这三者缺一不行。中国历史哲
3、理小故事2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曾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挂六国相印。他在年轻时就已经是一个雄辩之士,并常常周游列国求仕,但却始终不为人所赏识。在贫困潦倒之际,他无奈只好返回家乡。他的嫂嫂见到他一副神色枯槁的样子,便对他说:“做一般百姓或去经商,都可以赚到钱来糊口,可你呢?终日游荡,无所事事,难怪落到今日这般地步。”一顿讽刺之后,他嫂嫂也不下厨给他做饭吃。苏秦受到自家嫂嫂的.如此冷眼相看,更加发奋学习,后来最终出人头地,衣锦还乡。哲理点拨:人不能安于现状,满意于现状,命运是可以变更的,时运和命运只能困住凡夫俗子,却困不住适时而变、主动进取的人。中国历史哲理小故事3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常常发生斗争,
4、斗争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于是许多国家聚在一起协商停战。为了让大家遵守停战协定,国与国之间通常都会交换太子相互作为人质。魏国和赵国达成了停战协议,魏国派遣大臣庞葱陪魏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临走之前,庞葱对魏王说:“大王,假如现在有一个人对大王说,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会信任吗?”魏王摇了摇头,说:“街上怎么会有老虎呢?我当然不会信任。”庞葱又说:“但是,假如现在有其次个人也对大王说,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会信任吗?”魏王想了想,说:“或许我会怀疑这是不是真的。”庞葱接着说:“假如这时又有第三个人对大王说街上出现了老虎,那么大王会信任吗?”魏王确定地说:“三个人都这样说,我当然会信任。”庞
5、葱说:“街上根本就不会有老虎,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假如有三个人都说街上有老虎,那么许多人就会信任。现在,我去了赵国,我想,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的人确定不止三个。希望大王能够保持醒悟,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魏王点头同意了。庞葱走后没有多久,果真有许多人在魏王面前说庞葱的坏话。一起先,魏王不信任这些谗言。然而,时间久了,魏王就信任了那些人的话。后来庞葱陪太子回到魏国,但魏王不再信任庞葱,所以再也没有召见他。其实庞葱根本没有做对不起魏国的事情,但魏王最终还是听信了谗言。我们做事、看问题要有主见,千万不要盲从。在冀州(在今河北境内)的南边,黄河的北岸,有两座很高的大山太行山和王屋山。大山的北面住着一
6、个叫愚公的老头,已经九十多岁了。由于大山挡在愚公家门前,所以每次出门和回家都要绕很远的路,特别不便利。一天,愚公召集全家人商议移走这两座大山。家人都表示赞同,但他妻子提出了疑问:“凭你的力气怎么可能移得走那么大的山呢?况且山上的泥土和石头又运到哪里去呢?”家人说:“可以把这些东西运到渤海边。”其次天,愚公就带领他的子孙们起先挖泥土、凿石头,其他人就用簸箕把泥土运到渤海边上。有的邻居看到这个情形,也赶来帮忙。有一个叫智叟的老头看到他们劳碌的身影,讪笑愚公说:“愚公啊!你真是太不自量力了!你年纪一大把了,还能再活几年呢?你还想移走大山,我看你想砍倒山上的一棵树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把山夷为平地了。”听
7、了智叟的话,愚公感叹地说:“你的思想真顽固!没错,我的力气很有限。但我还有那么多儿子和孙子,他们将来也会有儿子、孙子。子孙的繁衍是不会停止的,因此我们的力气会越来越强大。可是山却不会增高,我就不信不能把山铲平。”智叟摇了摇头,他虽然不理解愚公的行为,但也无法反对。后来,天帝听说了愚公移山的事情,被他的精神和诚意所感动,于是派了两个神仙将两座大山背走了。愚公一家的出行一下子变得特别便利了。愚公移山的做法看似很愚蠢,但他的观念却很值得我们学习。只要我们有他那种坚决的信念和坚韧的毅力,那么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都能做到。中国历史哲理小故事4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将来先磨刀。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
8、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消遣,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接着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惊奇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急,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消遣,你想想,假如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常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爱护自己了。”人生哲理:做事应当有备无患,居安思危,这样在危急突然驾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溢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埋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常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实
9、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懊悔莫及。中国历史哲理小故事5公元前684年春天,齐国重兵进犯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大将曹刿与鲁庄公坐一辆战车来到长勺迎战,到了长勺安营扎寨。其次天,探子回报:齐军旌旗森严,刀戟如林,一派杀气腾腾,打算厮杀的样子。果真,齐将首先下令进军。刹那间,鼓声动地,杀声四起。鲁庄公正打算擂鼓出营迎战,曹刿挡住说:“主公且稍安勿躁,时机未到。”齐军数万大军冲到鲁营寨前,见鲁营没有反应,似乎没有要出兵的意思,于是便安静下来。稍过一阵,齐军又战鼓大作,可是曹刿仍阻挡鲁军出战。待齐军三鼓擂过,曹刿才回头对庄公说:“时机已到,可以出击!”庄公下令擂战鼓出寨迎敌,方才鲁国兵将只见齐军骄横
10、的气焰,早就憋着义愤填膺,此时一听战鼓擂响,便犹如下山猛虎一般,呼喊着掩杀过去。齐军猝不及防,忽然大乱,漫山遍野地溃逃。鲁庄公大喜,便下令追击,曹刿又挡住说:“不行。”说完后他跳下战车,细致视察着泥地上齐军的脚印和车辙,又站在车栏上远眺一番,随后说:“可以追击了!”战役结束,鲁国大获全胜。班师回朝的路上,鲁庄公向曹刿询问得胜的缘由。曹刿回答:“打仗依靠士兵的志气,齐军擂一鼓的时候,士气正旺,其次鼓有所低落,第三鼓则精疲力竭,而我军严阵以待,士气却渐渐充盈,所以能够战胜齐军。同时,齐国是大国,其将领狡诈多端,我们要防备他们佯装败走,埋下伏兵,因此我要视察一番,发觉齐军车辙狼藉,旌旗靡乱,这是真正败逃的迹象,所以才下令追击,一举击溃。”哲理点拨: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我们首先要相识到自身的优势,同时也要看清对手的弱点,然后再实行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