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 认识分子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黄****学 文档编号:2878225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 认识分子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 认识分子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 认识分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 认识分子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0.1 认识分子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了解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了解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过程和方法:通过对宏观物质及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了解人类认识物质结构的过程,运用猜想、实验和计算的方法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不变的最小微粒,了解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看图和自己动手做实验和计算,使学生初步体会微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推理、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分子的概念 对分子概念及其直径的理

2、解,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教法: 阅读法、实验与讨论法 重点 难点:什么是分子及分子的大小 教具 量筒、水、酒精、高锰酸钾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新课引入: 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来引入课题,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多姿多彩,千奇百怪,例如:屋檐滴水时间长了,为什么能“水滴石穿”呢?如书104页图10-2所示,铁铲用久了为什么会变薄呢?当我们走近花园时又为什么能闻到花香呢?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对于这些问题,人类很早就在探究其原因。你是怎么想的呢?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节“认识分子”。 二、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分子 活动1

3、 :用炭素笔在白纸上画一笔,再用放大镜或低倍的显微镜对笔迹进行仔细观察,会看到些什么?(虽然实验没有做,但你可以凭你的经验和想象进行一次合理的推测。) 可能会看到十分细小的石灰的颗粒。 活动2:将高锰酸钾的颗粒放入水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并回答看到的现象。 学 生 活 动: 思考 观察 备 注 看到高锰酸钾的颗粒放入水中马上开始溶化,不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 活动3:用两个量筒中分别注入50cm3 水和50cm3酒精。然后将50cm3酒精倒入50cm3 水的量筒中,用棒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再观察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是否还是100 cm3(也可以用黄豆和大米相混合进行实验,操作的效果更加

4、明显。) 水和酒精的总体积会变小。 教师:科学家们根据上述的现象,设想了三种物理模型。 模型1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 模型2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 模型3 固体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去。 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最合理的模型,对上述和现象2和3进行解释。(讨论2分钟后回答) 选择模型2,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高锰酸钾在水中溶化成十分微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和水充分的混合后使水的颜色变红。 选择模型2,由于颗粒之间有空隙,所以水的微粒和酒精的颗粒互相进入了对方的空隙中,所以混

5、合以后的总体积小于原来的体积之和。 如学生选择另两种模型可以问其他学生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对于其他的模型也应进行鼓励,但应给学生指明模型2是最合理的。 活动4:阅读课本,了解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小结:科学家们经过世世代代的研究发现,物质的确可以分成十分细小的微粒,但如果一直的分下去,物质就会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如水分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失去了水的性质了,也就是说水已经不是水了)于是科学家们就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分子。 活动5:阅读第105页什么是分子。 (二)、分子的大小 1、我们学习了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知道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那么这个大量倒底有多少呢?一粒沙是由大

6、量 分子组成,那么一个沙分子又有多大呢?春节的时候,我们很多同学喜欢买气球,买回家过几天后,你看到什么现象?气球瘪了,里面的气体分子跑掉了一些。 我们不是把口扎紧了的吗?为什么气体分子还能跑掉呢?原来它们从缝隙中跑掉了,那气体分子肯定要比这些缝隙要小的多了,到底有小到什么程度呢? 2、介绍“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方法)把1滴油酸滴入盘中的水面,让其充分展开,形成单分子油膜,若把分子看成球形,则单分子油膜的厚度就可认为是油酸分子的直径,我们只要测出一滴油酸分子的体积,再测出油酸展开后的面积就可算出油膜的厚度,即为分子直径; 观看“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电脑动画。 当然,这个实验要做些简化处理: (1

7、)把分子看成一个个小球; (2)油分子一个紧挨一个整齐排列; (3)认为油膜厚度等于分子直径。 经过测量和计算,我们算出单分子油膜的厚度,也就是分子的直径为1010m。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测其它物质分子的直径。我们看到书上105页的图10-3,这里分别是DNA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金原子的结构图。 3、介绍分子的大小 科学家们发现分子是十分小的,小到什么程度。用肉眼肯定无法看到,用一般的显微镜也无法看到,要用放大几千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依稀可见。 如果把2500万个水分子排成一行,只有一厘米;若把分子和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和地球相比。如果把1 cm3气体装在一个容器中,每秒钟从容器中跑出1亿个气体分子,要跑9000年才能跑完。 (三)、小结:物质由分子所组成,分子的体积十分小,而且分子之间有空隙。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从微观角度去了解物质的构成,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那么有没有比分子更小的微粒呢?是什么微粒呢?本节课的探究方法有没有给你什么启示,应该怎么样去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