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陶渊明的一封信范例.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8768973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陶渊明的一封信范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给陶渊明的一封信范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陶渊明的一封信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陶渊明的一封信范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给陶渊明的一封信给陶渊明的一封信1敬重的陶渊明先生:您好!您前半生有“大济苍生”的宏愿,而后半生却“躬耕自资”。是官场的黑暗反衬了您“部位五斗米”的气节。您不慕荣利,安贫乐道,一生足矣!是桃花源记让我了解了您。你带着对美妙生活的追求和憧憬,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这其中就包括我,一个价值观尚未明确的少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多美妙的自然环境呀,俨然是人间仙境。更何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淳朴的民风,和谐的关系,华蜜的生活。这是您的期望和幻想呀,也是多少代人的期盼和追求啊。我喜爱您,喜爱您那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朴真。您的归园田居,字字句句都表现出您的安贫乐道,潇

2、洒自由。“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您内心超脱尘俗,自然不理睬世俗沉浮。我最爱您那句“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一个真正的隐士,必定沉醉于大自然的宏伟与灵秀。以景怡情,以情怡景,人与自然的和美统一,人生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我憧憬与您一样,悠悠地望着高高的青山,无论贫困或富有,无论胜利或失败,在大山面前都南无渺小,那么微乎其微,自然而然的忘乎无谓的哀痛与高兴。我钦佩您高尚的气节,您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趋炎附势。而是不卑不亢地面对权贵。富贵可以抛,气节不能丢!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憧憬,俨然超过了精神上的追求,若没有您,谁为我们做指路明灯?其实。我有事也在想,与其“独善其身”,不如救济天下

3、。我不知道,假如你主动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结局会不会一样。即使您没有胜利,但至少做出了努力。当然,您能的血液中就透着正气,与小人斗争,不符合您的气节。假如一天,我能和您见面,将无比欣喜。因为我盼望真实地走入您的世界,感受您的气息,感染我,沉醉我。现在,着仅是一个美妙的想象,我们的肉体跨不过时空的距离,但是我盼望饿的精神世界可以与您有点点交融。我更希望全部人的精神世界都可以与您交融,这样世界会变得更好。也不枉桃花源记的字字忠良。祝您恒久畅游桃花林!您忠诚的读者:xxx20xx年xx月xx日给陶渊明的一封信2写给陶渊明的一封信敬重的陶渊明先生:您好!我是您的一位读者,来自21世纪。近期,我读了您的桃

4、花源记,您营造了一个世人心驰神往的世外桃源,那平坦开阔的土地、炊烟袅袅的房屋、安静的小径、勤劳的人民,好一派田园风光!我想,作为一名诗人,您是别出心裁的,您的那份“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的恬淡有一种奇妙的力气,吸引着世上一切美妙的事物,进入您的诗词歌赋,从今,田园诗派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颗刺眼的明星,人们通过您的诗歌,进入了人间仙境,流连忘返,您拥有画家那敏锐的视察力,把乡间那怡然的氛围融入字里行间,您是大自然的使者,向人们描绘春暖花开,树影婆娑,泉水叮咚。在我印象中,您的文字透露着对隐居生活的憧憬、酷爱,我很钦佩您辞官的豁达,放弃荣华富贵,甘当田间的一位隐士,“晨光理荒秽

5、,带月荷锄归”这样的淡泊是世人无法比拟的。东晋末年,硝烟四起,民不聊生,我理解您对朝廷的不满,也理解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原则与不屈。您毅然离开,可曾想过百姓还在水深火热之中,苟政猛于虎,试问,一个堂堂男子汉怎能“躲成小楼成一统”,“两耳不闻天下事”呢?您选择归隐是因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但这只是消极地躲避罢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为何不选择学习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袤胸襟呢?虽然不肯定上战场冲锋陷阵,但您可以用手中的笔与权贵斗争,把百姓民生上书给天子,您内心也有过纠结与冲突,但您还是没有志气面对现实,躲进了田园,只留给后世世外桃源的梦境与志向。您是一代文豪,大笔一挥,写下流

6、传千古的名篇,您是不慕繁华的五柳先生,离开朝廷在乡间度过余生。您心中肯定有缺憾,不能望见自己心目中的志向社会,但我坚信,后人从您的为人与作品还是学到了很多,您将是中国文坛一尊不朽的丰碑!给陶渊明的一封信3敬重的陶渊明先生:您好!我是一名一般的中学生,近日在中学文言这一本书上看到您的经典之作-桃花源记。品读之后,深有感受。于是,便萌发了想与您聊一聊的念头。在你的笔下,桃花源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尼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好一派生气勃勃,风景美丽,生活安定祥和的旺盛景象呀!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桃花源里相比起来,也毫不逊色,依旧

7、是一派“怡然自乐”的旺盛景象。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旧中国相比较,条件非常优越,人们的生活不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也大为提升,大力提倡低碳生活,大力作环保。在您的作品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当然了,我们现在也正如您描述的那样;土地平整,绿水清山,掀、蒸蒸而上,充溢了田园之趣。在桃花源里,桃花源人:“设酒杀鸡作食,”二分好客。我们现在的人们也非常好客,但不是杀鸡摆酒,而是吃绿色食品。我们现在的中国,比您的那个时代要好的很多,没有斗争,不像桃花源人是为了“避秦时乱”而到桃花源里。我信与在的生活和平安定,蒸蒸而上。我们坐在宽敞光明的教室里学习,非常华蜜,但在一此国家:如利

8、比亚、依拉克、巴基斯坦等国家,他们的生活非常的担心定。随时都会发生斗争,炸毁了学校,炸死了很多儿童、老人死的都是无辜的贫民。在那一些国家,他们希望和平,反对斗争,保卫和平。即然我们的生活这么美妙,我们就应当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妙!祝福身体健康,万事顺心!一位一般的中学生:给陶渊明的一封信4尊敬的陶老先生,您好:我上初中的时候学过您的五柳先生传,知道您是一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廉君子,您脱离官场,隐居山林,过着“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的悠闲日子。那时候我是那么地崇敬您啊,高官厚禄也没能束缚住您憧憬自由、追逐真我的意念。宁可家徒四壁,您也不愿与他人同

9、流合污。而当我高校毕业,走上社会,经验了一些事,心思又起先飘漂浮荡地回溯曾经。这时候我又想起了您。相对于曾经的仰慕,我更多的是艳羡您了。记得您这样描述过您的生活环境,“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在我看来,您似乎生活在童话的世界。那里没有高涨的房价,不用蜗居;没有环境污染和转基因食品,放心吃水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用别人给您发工资,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就足以温饱;间或还可以闲情逸致地吟诗作赋,不用每天挤地铁、坐公交,忙得焦头烂额还常常迷失自我。您可能不知道,我这边的世界里有卫星、有火箭,有

10、电子产品、有因特网,我每天坐在家里,对着一个发光的屏幕,它就会告知我全世界刚刚发生了什么,坐着飞机不用一天我就能飞到地球的另一边。按理说,我应当感觉华蜜,可我并没有这样觉得。我拿着照相机四处拍风景,可感觉没有哪处景色走进了我心里。我是北漂一族,每天上班,月底发工资,吃饭倒是够了,就是感觉恒久也买不上个房子,也不知拿什么孝敬父母。我们的社会里多了一个叫做工业的东西,我们的衣食住行,它都能解决,可就是给不了我们欢乐,反而让我们更加乏累。我说了好多稀里糊涂的词是吧,您老肯定听不懂我的话吧,但我就想找个人唠唠嗑,您老就勉为其难地听听吧。或许无知如我,您要笑话我了,有什么好的建议不妨今晚在梦里告知我哈。

11、不知不觉接近子时了,打搅您休息了。晚安,好梦!给陶渊明的一封信5 敬重的陶渊明先生: 您好!我是一所中学的学生,在初二的其次学期我读了您的经典之作桃花源记。阅读之后,我深有感受。在您笔下,桃花源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好一个风景美丽,生气勃勃,生活安定祥和的旺盛景象啊!可是当时现实社会的黑暗,斗争不断,剥削人民,使人民苦不堪言。现在的我们的生活和桃花源记比起来真的是太像了,我们各家各户都过着“小康”生活,都显得“怡然自乐”。您当时的社会肯定很苦痛吧!您弃官隐居避世,过上了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留

12、下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那时您的内心肯定很苦痛吧!远大的志向无法实现,而最终不得不选择隐居,避开了腐败的官场,逃离了黑暗的社会,来到了家乡的田园之中,起先了新的生活。您老不用担忧,您所描述的“桃花源”,并没有被世人埋没,而是开启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食其力、和平融洽的社会,而这一切都是您在桃花源中所希望和幻想的美妙生活。陶渊明老先生,您大可不必担忧,现在我们这些后辈就是您的精神寄予,您的“桃花源”世界恒久不会灰飞烟灭。假如有一天我可以与您见面,将是无比欣喜,感受您的气息,从而感染我,沉醉我。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姚承佑20xx年3月16日给陶渊明的一封信6敬重的陶渊明先生:我

13、们都知道您是宏大的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具有“田园诗人”之称。虽然您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您对美妙生活的憧憬令我们惊羡,您在我们心中播下了人世间有“世外桃源”的想法,让我憧憬您想象的生活,在自己的“仙境”中生活。您知道吗?在我这个充溢向往的时代,每个人都对将来有一份美妙的憧憬,但是每一个人对憧憬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人没有了对将来的憧憬,身体就犹如一幅行尸走肉:没有知觉,没有血液,没有了人类所可以做的一切,在学过您的桃花源记之后,我心中始终有对“世外桃源”的美妙向往,想去感受一下“人间天堂”的感觉。您知道吗?我喜爱您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正应了“田园”这一词,您利用“田园”的漂亮来衬托您的美妙生活,您

14、写的诗也是那么的美丽,把田园的风情与乡村独有的特点写了出来,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会喜爱您的性格与写诗特点。我记得有一次在上您的作品桃花源记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在品析您的片段时,语气是那样的深厚,仿佛自己已经置身于此。在一片宁静的山谷里,有一群与世隔绝的人,他们不闻世事,只为过着自己的生活。这一切都写出了您对那种神仙般的生活,其实我也挺憧憬那种生活的,没有人打搅,没有那些所谓的官职来侵扰,我只为与世隔绝忘了一切。假如是那样的话,全世界的人都没有了忧愁,只有欢乐,我敬重您、喜爱您,喜爱您的作品!我对您的敬重赛过了一切,希望您的作品有更多人宠爱。此致敬礼给陶渊明的一封信7敬重的陶渊明先生:您好!当我

15、今日沉静下心来,又一次品读桃花源记后,突然眼前出现出一幅图画,片片桃花林一眼望去无穷无尽,层层叠叠的粉红,给人以梦幻的遐想,下面是象征生命的嫩绿,是田地。一阵风吹过,落下片片桃花瓣,淡淡的芳香迎面袭来,沁人心脾初次相识您,是在爱莲说中的“晋陶渊明独爱菊,自里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那时起,您就走入我心里,一位隐士,不求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安分分,渴望和平与安静,不愧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我也同样喜爱菊,却没您那样的觉悟和安静的心。您若一汪深潭,望不究竟,掷去一枚石子也无波无浪。生活在现在的中学生的我们压力都好大,要拼成果,写作业,放假了突然松懈下来,溃不成军,而上学时什么也听不进去

16、,老师的话行云流水左耳进右耳冒。如此恶性循环,信任后果只会是学习不好,作业不好,身体不好。生活没有任何质量而言。最初我的想法也很简洁梦幻:心中有同样美妙的“圣地”:大海多蓝多随意,浪花不知疲乏的拍打沙滩,好像是在揭示着事情都会随波而去。蓝天多满意,一碧如洗,洗涤着我的灵魂。山峦多神奇,高凹凸低,郁郁葱葱。这些幻想多美妙,可幻想终归是幻想,可望而不行即。终归生活在这样一个努力的年头,我还必需学会接受,学会随遇而安,但这并不代表安于现状,还是要挣扎,证明自己。突然感觉品到了您创作桃花源记的无奈,有些释怀。如若我们生活在一个年头就好了,或许我们会成为不加任何利益的,纯粹的“灵魂老友”。我们心中都有“

17、仙境”和“圣地”,我们也都在不停步的追寻,我信任,这样的地方肯定有的,只是短暂未找到罢了。待一日我如你般随遇而安,保持平常心态,平淡自然,超凡脱俗,纯真美妙,如你般强大,我想也许可以读懂你的灵魂,便可以彻底领会您心中那片净土,那份久违的美妙。此致,敬礼!20xx年2月15日您的学生王竹宁给陶渊明的一封信8陶元亮先生:久仰大名!冒昧打搅先生的清修生活,实属无奈之举,望先生见谅!晚辈乃公元20xx年某一高二学子,距先生生活的年头千余年,先生怕也没听说过。曾于国学书中读到先生的作品,深深折服,桃花源内“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更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诚斯美哉!寥

18、寥几笔,一派简静、单纯的和谐景象,就彷如绕梁美梦一般,令晚辈我回味无穷,艳羡不已。然,梦终有破裂之日,何况黄粱之梦?先生莫慌,且听晚生细细道来。晚辈生活在21世纪中国的一个南方小城,此地亦有一小镇名为桃源,却断然与陶先生笔下的桃花源相差甚远。很多工厂拔地而起,所谓工厂,便是由机器代替人力工作的规模浩大的作坊。此类工厂,大抵都是些重金属工厂,排出令人不适的气体与污水,田地早不见从前的自然之美。没有往日嬉笑打闹的河畔小童,没有牛背上悠闲的笛声,没有夏日塘中戏鱼田田荷叶间,没有春日南飞燕儿的低语呢喃,晚辈亲见的,只是桃源河中漂移的废弃物,闪着毁灭光线的油污,田间隧然而起的厂房,乌黑的烟及刺目的白漆广

19、告如此凄寒又荒芜的场景,出现在众人眼中,令晚辈痛心疾首。每每思及至此,晚辈彻夜难眠啊!话到此处,先生若想说,环境尚可补救,问题不大。晚辈则肆意顶撞一句,若是人也污染了呢?莫说晚辈猖狂,其有迹可循:“屋舍俨然”昏暗的屋内赌博声音此起彼伏,“阡陌交通”左顾右望猛踩油门冲红灯,“黄发垂髫”打架斗殴诸如此类层出不穷。虽说不能完全杜绝恶劣风气,但是任其泛滥成灾亦不是许久之策。晚辈此番话并不是愤世嫉俗,而是有感而发,是对一个城市的担忧,对于人类文明的担忧与爱啊 后世之人给陶渊明的一封信9陶渊明先生你好桃花源记让我相识了你,让我知道了你内心的所憧憬;归园田居让我了解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及对大自然的无比酷爱,说明

20、他是一位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人。陶渊明带给我的都是主动的影响,给我的感觉总是那么的正直和清高,他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应当人人皆有耳闻,这也充分地体现了他自身全部的美妙品质。然而,我又觉得他的一生是那么的不如人愿,因为“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于是便有了“遂见用小邑”,做官并非是他自己的心愿,但是,由于这些外界因素的所驱使,他是别无选择。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假如让我们去做自己所不想做的事,那种心情该是多么的难受。陶渊明在归隐田居后写了很多以山水田园为题的题材的诗作,他应当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他写的每一首诗或词,语言都让人感到很质朴、简练。陶渊明,他的一生不知该用怎样的

21、词去描述,或悲或喜吧,这只有他本人所能领悟到的,但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留给后人的一批又一批的财宝文学。他的胜利和喜悦让我们一同陪他共享;他的失败和哀痛让我们一同陪他担当;至于他的一生中的缺憾,就让后人来弥补他吧!“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我想:陶渊明也在其中吧!给陶渊明的一封信10敬重的陶渊明先生:您好我们虽然同在中国大陆,但是我们并不在一个朝代中。您可能都不知道我是谁,但是您的大名却恒久留下了历史的脚印,留在世人的心中,今日我有幸能写信给你,真是人生一大乐事。陶先生您或许还不知道您被我们称作隐者,您不为五斗米折腰,来到乡下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日子,为的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去活着,坚持人生

22、的志向,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只愿做一位高洁傲岸淡泊名利的人。而当今社会的人只是一味的盲目的去追名逐利遗忘自己最初的志向。多想希望他们读了你的文章后能放下那追名逐利的心,做一个真真正正的自己。陶先生你的桃花源记里,我们有幸能观赏到了世外桃源,感受到了自然美景和渔人一同经验了这场美妙的幻想,同时也表现了您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反映出百姓厌恶斗争,追求美妙生活的愿望。您的这种特别愿望让我感受到您的和善和远大理想。在您的五柳先生传里,您虽然短褐穿结,箪瓢镂空,但是您依旧勤奋学习不曾放弃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而现在的我们并没有意味到我们自己有多好的条件去供我们学习,但是我们并不知足,我们并没有好好利用现在的一切去勤奋努力的学习,想想那时你是点着短短的蜡烛,在隆冬烈风中拿着毛笔去写字,有时还不肯定能填饱肚子。依旧那么勤奋的学习,想想我们真是惭愧不已。我是不是说太多了,就此搁笔吧。致此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