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的饲养方法.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28735677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蜈蚣的饲养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蜈蚣的饲养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蜈蚣的饲养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蜈蚣的饲养方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蜈蚣的饲养方法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只要少量分布。每年惊蛰后,气温转暖,蜈蚣冬眠清醒,开场出土活动,善居于阴湿的杂草丛中或乱石沟里。但假如饲养蜈蚣的话应该怎么饲养呢?下面学习啦我就带大家一起来具体了解下吧。蜈蚣的饲养方法一、饲料蜈蚣为典型的食肉性昆虫,性较凶猛,凭着它具有能射出毒汁的颚爪,可捕食比它大得多的各类小型动物。蜈蚣食源广泛,从野外观察和试养观察结果,综合各地饲养经历,蜈蚣的饲料主要有下面几类:一类是各种昆虫,如蟋蟀、蝗虫、菸虫、金龟子、稻苞虫、牛,角虫、蝉、蚱蜢、蜻蜒、蜘蛛、蝇类和蜂类等的成虫、蛹、幼虫和卵。另一类是蠕虫、蚯蚓、蜗牛、蛤蝓等无脊椎动物及蛙、蛇、蜥蝎

2、、壁虎、麻雀、鼠、蝙蝠等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内脏等。再一类是在以上食源缺乏时,也食少量幼嫩的青草、枝梢、根尖和西瓜、黄瓜等瓜果以及蛋类、牛奶、面包等熟制品。此外,浙江人工饲养的蜈蚣主食泥鳅、黄鳝、小鱼、小虾和小蟹等。蜈蚣的食源固然广杂,但对食物要求新鲜,不吃腐臭之食。所以人工养殖时,必须每隔23天就应投一次新鲜饲料。投料前,要彻底去除前次剩余的食料。蜈蚣一次食量大,耐饥力强。饥饿时,一次进食量可达本身体重的1/53/5。食饱后,十天半月不给食物也不会饿死。同时,蜈蚣不耐渴,天天需饮水。因而饲养场内必须放置盛水器皿,并要定时换水,以保持饮水的新鲜、清洁。蜈蚣的饲养方法二、产卵与孵化每年春末夏初

3、,是蜈蚣的产卵期。每条雌性蜈蚣一般产卵量为2060粒,大多为4050粒,少数为10粒下面。产卵前蜈蚣腹部紧贴地面,自行挖掘浅的洞穴。产卵时,蜈蚣身体曲成S形,卵从生殖孔一粒一粒成串产在自行挖好的浅穴内。在无外界惊扰的情况下,产卵需23小时。产完后,随即侧转身体,用步足把卵托聚成团,抱在怀中孵化。蜈蚣产出的卵呈椭圆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径约33.5mm,米黄色,半透明,卵膜富有弹性。蜈蚣孵卵时间较长,一般需4350天。卵在孵化经过中,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都在随胚胎不断发育逐步变化。一个月后,卵内初具幼虫形态,体长约1.2cm,可见卵膜内幼虫的蠕功;3540天后,幼体体长约1.5Cm,已能上下爬行,但

4、尚不能离开母体;4345天后幼虫体长约2.5cm,能离开母体自行寻食。在整个孵卵期间,母体早已蓄足养料,不必给食,否则反而易造成卵或幼虫被食物污染而被母体食掉,影响孵出率和幼虫成活率。母体在孵卵期间,一直不离开卵团或幼体,精心孵化和守护。不时用触角左右摆动躯赶近身的其他小虫,并常用食爪拨弄或用口吮舔卵团或者幼体。据观察,这是母体食爪的基节腺或口腔腺分泌的液体在清洗卵团或幼体,以防止卵团或幼体遭细菌和其他污物的沾染。蜈蚣在产卵或孵卵期间,若受外界惊扰,就会停止产卵,并把已产出的卵或在孵化的卵全部吃掉,这就是所谓蜈蚣的保护性反响。蜈蚣食卵后,多能重新产卵和孵卵。但使蜈蚣的产卵期和孵化期大大推延,且

5、产卵少,孵出率不高,影响蜈蚣的产量和质量。因而,在人工养殖蜈蚣时,在蜈蚣产卵和孵卵期间,应保持周围环境的平静,切忌惊扰,这是养殖管理中必须注意的事项。蜈蚣的饲养方法三、蜕皮与生长发育蜈蚣属甲壳类的节肢动物,体表覆盖有几丁质的甲壳,限制了本身的进一步生长发育。为了摆脱甲壳对进一步生长发育的限制,所以在生长发育经过中要蜕皮数次。每蜕一次皮,就明显的长大一次。在胚胎发育中要蜕皮三次,成体一般每年蜕一次,个别蜕二次。蜕皮多在盛夏或产卵后进行。蜕皮前体色改变,行动缓慢,不吃食物,视力和触角能力减弱。蜕皮时,由前向后逐节进行,最后蜕出尾足。蜕下的旧皮呈皱缩状,拉直时是一具完好的蜈蚣躯壳。蜕皮需约2小时左右

6、才能完成。蜕皮时切忌惊扰,否则会延长蜕皮时间。人工养殖的蜈蚣蜕皮时还要防止成群蚂蚁等对它趁机攻击,否则易被蚂蚁等咬死咬伤。蜈蚣发育的速度较慢,从第一年孵化的幼体到当年冬眠前体长仅约3.33.9cm,第二年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体长也只约4.96.6cm。所以蜈蚣从产出的幼体发育至成体性成熟一般需34年的时间。生长发育的速度与食料能否充足和进食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人工养殖中发现同一年产出的蜈蚣,室内养殖的比自然放养的生长发育得快。所以养殖时供应充足的新鲜饲料是提高其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蜈蚣的饲养方法四、越冬蜈蚣属变温动物,外界气温升降的变化对其生活有极大的影响。严寒的冬季威胁着它的生命。为了逃避严

7、寒冬季的威胁,它就钻入地下,以冬眠的方式越冬。冬眠期间不食不动,身体呈S形或L形。冬眠时钻入层的深度与气温、土温的高低直接相关。气温、土温越低,钻入土层则越深;气温、土温较高,则钻入土层较浅。在一般气温、土温条件下,多在土层1540cm处冬眠;气温、土温低时,可在土层80100cm处冬眠。若土温升高,不仅能够推延冬眠时间,而且可在土层浅处或土表冬眠。由此可见,土温的高低是影响蜈蚣冬眠时间长短、潜伏土层深浅的关键。因而在养殖中,人为的提高冬眠场所的土温,不仅能够缩短它冬眠的时间,使之安全越冬,而且可相对的增加蜈蚣正常的生活期,有利于提高养殖蜈蚣的产量。比方在蜈蚣越冬前夕,在养殖场开挖80100c

8、m深的坑,把挖出的泥土与采集的垃圾泥灰按2:1的比例拌和均匀,倒入坑内,把坑填平。然后铺上适量的砖瓦碎块放人蜈蚣。再盖一层细土,最后覆盖树枝枯草。这样改善了蜈蚣越冬的环境条件。越冬环境条件改善前,土温低,早、中、晚土温升降变化大,改善后土温大幅度升高。早、中、晚的温差变化小,能基本保持土温在同一天内无大的变化,有利于蜈蚣安全越冬。蜈蚣越冬环境条件改善后的好处很多,主要有:经过深翻,疏松了土壤,土层中空气流通,因土表盖有细土枯草,砖瓦碎块下的土中热量不易散失,加强了保温能力;并且土中热量易在砖瓦碎块间散发,缩小了一天内早、中、晚的温差。砖瓦碎块易吸水,造成了蜈蚣要求的阴湿环境,且砖瓦碎块间空隙较大,有利于蜈蚣的出入活动和栖息。垃圾泥灰与土壤拌和后,垃圾迅速腐烂、分解,散发出大量热能,使土温升高而较恒定,缩短蜈蚣冬眠的时间。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微生物,有利于各种小虫的繁衍,为蜈蚣增加了新鲜的天然食物,起到了为蜈蚣自然投食的作用。因而人为改善蜈蚣越冬场所的环境条件,是帮助其安全越冬的有效方法,应予推广。此外,蜈蚣越冬后,恢复了活动能力,要严密封闭饲养场所,防止蜈蚣外逃。看过蜈蚣的饲养方法的人还看了:1.蜈蚣的饲养方法2.蜈蚣的养殖方法3.饲养蜈蚣的方法4.不同季节蜈蚣的饲养管理方法有哪些5.怎样养殖蜈蚣6.怎样饲养一龄蜈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