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针教案课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针教案课程.doc(1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 心理健康与成才发展本章要点: 1、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功发展的必备素质2、心理健康的有关理论3、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4、积极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一节心理健康大学生成功发展的必备素质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不良情绪易于引发生理疾病和“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癌症等。巴甫洛夫说:一切沉重顽固的焦虑和忧郁足以给各种疾病打开大门。不良情绪易于导致心理障碍。过度的或长期的不良情绪会使人的大脑功能严重失调,易于引发生理疾病和“心身疾病”,导致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病。例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严重者会导致自杀行为的产生。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一)现代社会
2、要求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拥有开创、自信、进取、合作精神,使个体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二)变革社会要求人才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现代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社会的迅速变革,每个人都会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迎接挑战,战胜压力,要不断调调个人心理,使之与环境相适应。大学生要在现代社会中发展,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功发展的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当一个人拥有自信,情绪积极乐观
3、、意志品质坚强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当一个人处于自卑、愤怒、抑郁、焦虑、紧张等消极状态时,人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就会下降,从而限制自己潜能的发挥。健康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对人的智力发展和成就的取得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相反,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性格存有明显缺陷的人,在事业上也往往到处碰壁,其智能的发展亦同样会受到阻抑。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有关理论一、心理健康及其评定标准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拥有一个积极、自信、乐观、平和的心态,能够促进自己身心健康的发展,能够促进个人潜能的开发,能够赢取人生的成功。(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世界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4、;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二)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1、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2、能与他人合作,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3、能够恰当控制和管理自己情绪,使自己基本上能够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心态4、独立自主,学会选择,学会做决定,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5、有较强的意志品质,能够承受挫折6、热爱生活和学习,能在生活和学习种获得幸福感7、在学习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潜力,有创新能力8、人格完善和谐9、智力正常(IQ80)10、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符合(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2、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3、有良好的适应能力4、具
5、有顽强的意志5、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6、具有完整和谐的健康人格 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一、心理问题概述(一)、心理问题及其类型1、心理问题的含义: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心理的“正常”和“异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和绝对的界限,一般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谱。因此,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即人的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2、心理问题的类型通常把心理问题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精神病。(1)心理困扰:主要是指各种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2)
6、情绪及行为障碍:主要是指焦虑障碍、性心理障碍和人格异常等轻度心理失调。(3)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是所有心理障碍中最严重的疾病,这些障碍包括心境障碍中的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妄想性障碍。3、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1)心理异常的标准a、从社会文化意义上讲,心理异常是对某一文化常模或社会准则的偏离,指行为是对社会准则的破坏,或行为无法预测。b、从统计意义上讲,心理异常是指与某个确定的常模的偏离。c、从个人经验上讲,个体的不舒适感。这个标准依据人们自己感觉的判断,如果他自己倍感压力或者抑郁等不适,那么他就需要治疗。d.、从生活适应上讲,行为适应不良。个体是否能够运用他的方式来适应生活,比如能够自如地应
7、付工作,与家人朋友和睦相处等。(2)心理异常鉴别方法判断是否有心理问题,特别是判断是否有某种心理障碍或精神病,实质上是一个心理评估与诊断问题,需要专业人员,如临床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等,运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根据严格的诊断标准,按照严格的程序去实施的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通常所使用的评估和诊断方法主要有:a、观察法:观察其行为是否异常b、会谈法:在会谈中了解其思维、情感是否异常c、测验法:用科学标准化心理测量量表测查是否偏离常模(3)正确使用鉴别方法是否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不能仅根据一些情绪或躯体现象就轻易做出判断,更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出现一些
8、情绪反应和躯体症状,本来属于正常现象,可有些学生却盲目给自己“诊断”为某种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这对降低紧张情绪和缓解心理痛苦是很不利的,这种消极的暗示作用有时还会使情绪和躯体反应进一步加重,反而给身心调整带来障碍。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事实上,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病的学生极少,多数学生遇到的都是一般性心理困扰。但是,即使一般性心理困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按照其严重性,可以分为一般困扰、情绪及行为障碍和精神障碍几个方面。(一)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1、生活适应问题。这一问题在刚入大学的新生中较为常见。新生来到大学后,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
9、境等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适应。由于目前大学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普遍较弱,所以,在大学生中,生活适应问题广泛存在。2、学习问题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学习问题,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考试焦虑等。3、人际关系问题进入大学后,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甚至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回避的。总的来说,
10、大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对性发育成熟缺乏心理准备,对异性的神密感、恐惧感和渴望交织在一起,由此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还导致心理障碍,如失恋、单相思等。(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与行为障碍大学生常见的情绪与行为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焦虑障碍(1)特定对象恐惧症:指对个体对某个或某些物体或场所强烈的、持续的恐惧,尽管知道它实际上并不具有威胁,如对蛇、猫等动物,或对高处、黑暗、空旷的场所、飞机和电梯等特定情景恐惧。(2)社交焦虑症:就是对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注视的一个或多个社交场合产生持续、显著的畏惧。(3)强迫症:是以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为临床特征
11、的一种心理障碍。强迫症往往包括两类症状: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比如有的病人出门后总是不放心门是否关好;有的病人寄出信之后常担心地址是否写错。患者明知这些想法毫无意义,但又非想不可,因此焦虑不安,非常痛苦。强迫行为,其目的旨在缓解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比如强迫性反复洗手,强迫性计数,强迫性礼仪动作等。(4)广泛性焦虑,广泛焦虑障碍的基本特征为广泛性和持续性焦虑,常伴有头晕、胸闷、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紧张,但其紧张不安与恐慌程度与现实处境很不相称。(5)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由异乎寻常的痛苦事件引发的精神障碍,也即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或持久的反应。
12、它能够诱发恐惧、无助或对损伤、死亡威胁反映出的恐怖。典型表现是有与痛苦记忆或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噩梦,试图避免引发创伤的线索以及生理性唤醒的提高。2、性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也称性行为变态,是指与生殖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和方式上与常人不同,且违反社会习俗。常见的性行为变态有性欲倒错,比如恋物癖、裸露癖、窥视癖、异装癖和施虐癖等。还有一种性心理障碍叫性别认同障碍,指具有与一个人自身生物性别相反的性别认同或性别感。3、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人格障碍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
13、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人格障碍常开始于幼年,青年期定型。持续至成年期或者终生。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边缘型人格、依赖型人格等。(1)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表现出普通性猜疑,不信任或者怀疑他人忠诚,过分警惕与防卫;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有将周围发生的事件解释为“阴谋”、不符合现实的先占观念;过分自负,认为自己正确,将挫折和失败归咎于他人;容易产生病理性嫉妒;对挫折和拒绝特别敏感,不能谅解别人,长期耿耿于怀,常与人发生争执或沉湎于诉讼,人际关系不良。(2)强迫型人格障碍,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希望遵循一种他所熟悉
14、的常规,认为万无一失,无法适应新的变更。缺乏想象,不会利用时机,做事过分谨慎与刻板,事先反复计划,事后反复检查,不厌其烦。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也是其特点之一。(3)回避型人格障碍,此类人的特征是长期和全面的脱离社会关系。他们回避社交,特别是涉及较多人际交往的职业活动,害怕被取笑、嘲弄和羞辱。自感无能,过分焦虑和担心,怕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拒绝。4、心境障碍包括在情绪与行为障碍中的心境障碍主要指抑郁症,其中自杀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1)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每十位男性中就有一位可能患有抑郁; 而女性则每五位中就有一位患有抑郁。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
15、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抑郁症患者心境不良,情绪消沉,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丧失愉快感,精力减退,严重者感到绝望无助大部分患者有着结束自己生命的意念,患者思维缓慢,自我评价降低,精神运动明显抑制,联想困难,言语减少,语音低沉,行动缓慢。(2)自杀:在中国,据推算每年约有二十八点七万人自杀死亡、两百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是第五位最重要的死亡原因。在十五至三十四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死因,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百分之十九。自杀问题是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三)大学生常见的精神障碍1、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狂抑郁症,是一种涉及一次或多次严重的躁狂和抑郁发作的疾病。这种疾病使人的情绪
16、摇摆于极度高涨(或者易怒,或二者兼有)和悲伤失望之间,在这两种状态之间会存在情绪正常的时间。双相情感障碍是可以治疗的,并且康复是可能的。具有双相情感障碍可以保持成功的人际关系,和从事有意义的工作。2、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由于大脑功能出现问题,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病。患者的思想、情感、行为与现实脱节,不能分辨幻想与现实,因而丧失或减低自理及在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它是属于重性精神病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工作、社交、生活及自我照顾的能力。三、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既有
17、遗传和生理因素,又有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一)个体原因从人的发展阶段上来看,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青年期是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期,或者说是由儿童期走向成人期的转变期。青年期是脱离儿童期的稳定世界以后,进入成人期的固定的心理结构之前的不稳定的时期。因此,心理学家将青年期称为人生发展过程中“狂风骤雨”的时期,也称为人生的“第二次断乳”。在心理发展历程中,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着艰巨的心理发展课题,自我接纳、社会适应、人际关系、异性交往、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而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们,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心理冲突时有发生,很容易产生适应不良,从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
18、在完成自身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发展课题方面遇到了困难而产生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数是发展性问题。(二)学校教育原因长期以来,中学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在诸多身心发展方面应受到的教育和培养受到严重制约和影响,致使学生的许多发展课题延缓到了大学,心理素质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无形中又增大了学生在大学的成长负担,主要表现为自我管理能力差,人际沟通能力差,过于单纯和幼稚,情绪不稳定,性格懦弱,意志比较薄弱,挫折承受力低等等。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负担过重、专业选择不当、大学生活不适应、业余生活单调等因素,加上大学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使得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三)社会原因许多心理问题是由于对环境适应不良而引
19、起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改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竞争机制的导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西文化交叉,多种价值观冲突,大学生常常感到盲然、疑虑、混乱;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带来的消极的影响,阻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四)家庭原因一些大学生的家庭过度保护或过度严厉者,导致依赖、被动、胆怯、任性等心理倾向或冷漠、盲从、不灵活和缺乏自尊自信的心理倾向。在大学生的各种典型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中常常可以看到家庭影响的痕迹。此外,遗传因素和突发性事件也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特别是一些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第四节 积极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一、正确掌握心理健康知识1
20、、阅读相应的书籍、报刊杂志,浏览网络媒体。2、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 3、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听讲座和参加各项心理培训、团体辅导等。二、对自我进行积极调整(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可以使人心胸宽广,人生态度积极进取,心理健康。(二)充分认识自己与接纳自己1、大学生要对自己有正确的估价既不能自轻自贱、自惭自卑,也不能自骄自傲、自我中心, 自尊、自信、自立、自制、自强、自爱。2、不盲目与人他人比较欣赏自己的独特性,同他人比较的标准恰当。3、有适当的抱负水平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目标,注重享受实现目标的过程。(三)进行积极的人际交往1、尊重他人,真
21、诚与人交往2、宽容他人,善解人意。3、主动与人交往。(四)学会管理和调整情绪1、建立理性的认知方式。2、学会以适当的方式管理情绪。3、丰富个人生活,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 (五)培养个人的自立能力1、生活上能够独立管理自己2、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三、寻求心理帮助1、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心理困扰人人有,只是程度不同。大学生活的不适应,考试焦虑,人际关系不协调,恋爱困扰,择业的迷惘,欠缺自信或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是大学生常有的心理困扰,都可以及时寻求心理帮助。产生中度以上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用科学态度对待,积极配合治疗。2、科学理解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咨
22、询员与来访者建立一种具有治疗性的关系,协助来访者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进而欣赏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使人生有丰富的发展。3、主动寻求心理咨询要去除“有病(精神病)才去咨询”的误解。学校的心理咨询不等同于医院的心理治疗。学校心理咨询主要是发展性的咨询,即帮助人们解决一般的心理困扰,协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开发潜能,使人获得更好的发展。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可以及时调整心态。第二章 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本章要点:1、自我意识的有关理论2、大学生自我意识变化的规律及特点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4、大学生掌握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和方法第一节 自我意识及对人的发展作用一、自我意识的有关理论(一)自我意识的含义自我
23、意识就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关于自我全部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自我意识的内涵包括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以及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1、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指对自己身高、体重、容貌、身材、性别等的认识以及生理病痛、温饱饥饿、劳累疲乏的感受等。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生理自我不能接纳,嫌自己个子矮、不漂亮、身材差,就会讨厌自己,表现出自卑,缺乏自信。2、个体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体评价指对自己知识、能力、情绪、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的认识和体验。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自我评价低,嫌自己能力差、
24、智商不高、情绪起伏太大、自制力差,就会否定自己。3、个体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与评价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自己和他人相互关系的认识、评价和体验。如果一个人认为周围的人不喜欢自己,不接纳自己,找不到知心朋友,就会感到很孤独、寂寞。影响个体自我意识的因素除了与人的自我态度、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有关以外,他人对我们评价,特别是生命中重要人物,例如父母、家人、老师、朋友、同学等对待我们的态度,会对我们的自我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自我意识的结构由于自我意识既是心理活动的主体,又是心理活动的客体,它是涉及认知、情感、意志过程的多层次、多纬度的心理现象,所以,自我意识的结构表现在自我认知、自我体
25、验和自我调控方面。1、自我认知自我认知主要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念、自我分析、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批评等。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属于情绪范畴,它以情绪体验的形式表现出人对自己的态度,它主要是一种自我的感受,以自尊、自爱、自信、自卑、自怜、自弃、自恃、自傲、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表现出来。 3、自我调节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人的意志行为,它监督、调节人的行为活动,调节、控制自己对自己的态度和对他人的态度,表现为自主、自立、自强、自制、自律、自卫等。(三)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1、自我意识的发展的有关学说人的自我意识是随着人生每一阶段的成长而逐渐发展的。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随着
26、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而发展,起始于婴幼儿时期,萌芽于少年童年期,形成于青春期,发展于青年期,完善于成年期。青少年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最重要的时期。(1)自我发展渐成说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但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核心课题。每个阶段都不可逾越,但时间早晚因人不同而异。自我在人生经历中不断获得或失去力量,保证个人适应环境,健康成长。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课题是“自我同一性”,即自我的建立和统合是青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2)自我发展三阶段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自我的发展有三个阶段:躯体我、社会我、精神我。躯体我指在人的躯体条件上形成的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身体
27、的意识,包括支配感、爱护感,是自我最原始的形态,大概在3岁时开始成熟。社会我指被他人了解的个体,即个体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意识,主要受他人的看法而影响,从3岁到青年期逐步形成。精神的我指个人内在的心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心理特征的意识,如性格、气质、情绪、智能、行为、理想等。(3)我国心理学界的理论我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即经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发展时期。一是生理自我。人初生时,物我不分;七八个月时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两岁左右的儿童,掌握第一人称“我”的使用,三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出现羞耻感、占有心。其行为是一种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来认识和投射外
28、部世界。二是社会自我。从三岁到青春期(314岁)这段时期,是个体在社会化中学习承担社会角色,少年开始积极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但他们主要从别人的观点去评价事物、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也服从于权威或同伴的评价。三是心理自我。自我意识经过分化、矛盾、统一趋于成熟。个体开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有明确的价值探索和追求,强烈要求独立,产生了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紧迫感和实现自我目标的驱力。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心理自我成熟的标志。以上三者互相联系、有机组合、完整统一、成为一个人个性中的核心内容。二、自我意识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导向作用目标是人才发展的导航机制。拥有健康自我意识的
29、人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规划自我,为自己制定适合的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发展方向,才会调动自身潜能,激发强大动力,个人价值得到最大实现。(二)自控作用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发挥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缺乏自我控制意识的人,将是一个情绪化的人、缺乏毅力的人、一事无成的人。一个能够控制自我的人,往往与环境适应良好,并能规范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容易实现自己的自标获取成功。(三)内省和归因作用有健康自我意识的人,能够对自己对他人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对自我有敏锐的觉察和反省,不断完善自我,在个体成长中进行的监督和自我教育。同时又不会将他人的问题归于自己,他与他人拥有良好的关系,但又能保持自我的独立性。一个有稳固基础
30、的自我形象是迈向个人成功的先决条件。个体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可,即有成熟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自我形象。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如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心身健康和成才发展。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变化及特点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一)自我意识的分化青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从明显的自我分化开始的。原来完整笼统的我被打破了,出现了两个我: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伴随着主我和客我的分化,“理想我”和“现实我”开始分化。自我意识分化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二)自我意识的矛盾自我意识的分化,带来了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斗争,呈现出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并且
31、加剧。表现出明显的内心冲突,甚至有很大的内心痛苦和激烈的不安感。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由于大学生活范围比较窄,自我认识有局限性,而社会对他们期望高,使大学生自我认识产生矛盾。2、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学生富于理想、成就欲望强,然而,他们较少接触社会,还不能很好地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3、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大学生独立意向增强,但他们在心理上又依赖成人,无法真正做到人格上的独立,造成成独立和依赖的矛盾。4、交往需要和自我闭锁的冲突大学生迫切需要友谊、渴望理解、寻求归属和爱。然而,大学生同时又存在着自我闭锁的趋向,使不少大学生常处于孤独感的煎熬中
32、。(三)自我意识的统一自我意识分化、矛盾所带来的痛苦不断促使大学生寻求方法以求得自我意识的统一,即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主要指主体我和客观我的统一、自我与客观环境的统一、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也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督的和谐统一。消除矛盾,获得自我统一的途径有三条:1、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逐渐接近理想自我;2、修正理想自我中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使之与现实自我趋近;3、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一)强烈关心自己的发展大学生围绕个人发展、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大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探索自我。能自觉地把自我的命运和集体、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二)自我评价能力
33、趋于客观由于各类知识增多,生活经验扩大,感性与理性趋于成熟,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分析、评价逐渐变得客观、全面。(三)自我体验丰富而复杂一般说来,大学生自我体验的情绪情感基调是积极的、健康的。大多数大学生喜欢自己、满意自己、自尊、自信、好胜。但是大学生自我体验也比较复杂,他们敏感、闭锁,且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性。(四)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大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很大提高,自觉性、坚持性、独立性和稳定性显著发展,有强烈的自我设计和自我规划的愿望,希望根据自我设计目标自觉调节行为。(五)自我意识水平存在年级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我的发展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大学一、三、四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随年级升高而发展,而
34、二年级是大学生自我意识最低,内心矛盾冲突最尖锐、思想斗争最激烈、回顾与展望时间最多的时期,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相对稳定阶段中的不稳定时期,但也是一次新的上升时期,因此也称之为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时期。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常见的问题及调适(一)过度自卑1、过度自卑的表现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否定的情感,往往是自尊心屡屡受挫的结果。这类人自我认识不客观,往往只看到自我缺点而忽略了自我的长处,不喜欢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否定、抱怨、指责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或夸大自己的不足,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人,处处低人一等,丧失信心,严重的还可能由自我否定发展为自我厌恶甚至走向自我毁灭。2、调适的方法为
35、了改变过度自卑,首先应对其危害有清醒的认识,有勇气和决心改变自己;其次,应客观、正确、自觉地认识自己、无条件接受自己,欣赏自己所长,接纳自己所短,做到扬长避短;第三,正确地表现自己,对自己的经验持开放态度,同化自我但有限度;第四,根据经验,调整对自己的期望、确立合适的抱负水平,区分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区分潜能和现在表现;第五,对外界影响相对独立,正确对待得失,勇于坚持正确的改正错误的。同时保持一定程度的容忍。(二)过度的自我接受1、过度自我接受的表现过度自我接受是有点自我扩张的人,他们高估自我,对自己的肯定评价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拿放大镜看自己的长处,甚至把缺点也视为长处,拿显微镜看他人的
36、短处,把别人细微的短处找出来,他们的人际交往模式是“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过度自我接受的人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以为是,不易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且过高评价滋生骄傲,对自己易提出过高要求,承担无法完成的任务、义务而导致失败。2、调适的方法自尊心和自信心、好胜心、独立感等诸多形式都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表现。要克服过度自我接受,首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也需要不断完善;其次,要看到他人的长处,欣赏他人的独特性;再次,多与他人交往,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和认真对待来自他人的反馈意见。(三)自我中心1、自我中心产生原因及表现自我中心的人凡事从自我出发,不能设身处地进行客观思考。只关心自己
37、,一是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不顾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他们往往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处事总认为自己对、别人错,好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人。因而他们不易赢得他人好感和信任,人际关系多不和谐,行为做事难得他人帮助,易遭挫折。2、克服自我中心的方法要克服自我中心,先得摆正自己的位置,既重视自己也不贬抑他人,自觉地把自己和他人、集体结合起来,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其次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估自己,既不高抬自大,也不低踩菲薄;最后要学会移情,多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人感受、关心他人。(四)过分追求完美1、过分追求完美的表现追求完美的大学生对自己持过高的要求,期望自己完美无缺,却不顾自己的实际状况。此外,
38、他们不能容忍自己“不完美”的表现,他们对自我十分苛刻,只接受自己理想中的“完美”的自我,不肯接纳现实中平凡的、或有缺点的自我,其后果往往适得其反,使其对自我的认识和适应更加困难。2、改善的途径与方法(1)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人不能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一个人应该接纳自己的,并肯定自己的价值,不自以为是也不妄自菲薄。(2)确立合理的评价参照体系和立足点人应该选择合适的标准,更重要的是以自己为标准,按照自己的条件评定自己的价值,应该立足自己的长处,明了、接受并尽力改进自己的短处。(3)目标合理恰当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对自己有恰当的目标和要求,目标符合自己的实际能力,不苛求自己,不被他人的要求
39、左右。(4)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人各有所长缩短,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欣赏自己的独特性,不断自我激励。第三节 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与方法一、良好自我意识的标准1、一个自我肯定、自我统合的人2、一个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协调一致的人3、一个独立的,同时又与外界保持协调的人4、一个主动发展自我、且自我具有灵活性的人5、一个不仅自己能健康发展,而且能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二、正确认识自我(一)乔韩窗口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和哈里提出了关于人自我认知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
40、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二)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有自知之明的人能从这些关系中用心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前途。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即我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大学生要善于从做事成败经验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3、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我”中去认识自己:自己眼中的我。别人眼中的我。自己心中的我。三、积极悦纳自我每个
41、人都是独特的,各有长处和短处。大学生要学会欣赏自己的长处,也能接纳自己的不足,做一个真实的自我。 四、有效控制自我自我控制是人主动走向地改变自己的心理品质、特征及行为的心理过程,是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确立合适的抱负水平,通过自我奋斗,达到最终利国利民利己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功。五、不断超越自我 大学生要不断勇于尝识,勇于实践,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斤人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沉重的代价,这是一个“新我”形成的过程,是从“小我”走向“大我”,从“昨天之我”向“今日之我”、“明日之我”迈进。珍惜已有的自我,追求更好更高的自我,做一个“自如的、独
42、特的、最好的自我”。第三章 良好的适应与发展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 1、适应与发展对大学生成才发展的意义2、中西方适应与发展的有关理论3、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第一节 适应与发展对大学生成才发展的意义一、健康生活的需要 适应是心理健康的一项最基本的标志,是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人生是一个不断使自己适应环境的过程。二、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每一个人从中学步入大学,从大学步入社会,从一种生活环境再进入另一种生活环境都是一种适应,都需要人们学会适应。三、成功人生的需要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生活的成功与否,要看适应能力与其内外机遇调剂熔合的难度是否相对应。” 积极的适应就是发展。面对着当今我国剧烈变
43、革着的社会,面对着无数的挑战和机遇,谁拥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谁就能够获取成功。 第二节 适应与发展的有关理论一、适应与发展的含义(一)什么是适应1、适应是一个人通过不断调整自身,使其个人需要能够在环境中得到满足的过程,适应也是自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 2、人与环境的适应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种是人自身做出改变,一种是环境改变。通常的情况下,人们选择环境、改变环境是有一定限度的。大多数的时候,人与环境的适应,要求人自身做出调节,适应既定的环境。3、人在环境中生活,总要与环境相适相宜,保持一种相互平衡的状态。由于我们生活的环境在不断地变化,因此人们的适应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人的一
44、生是一系列的适应阶段,而每一阶段都会对个人的长期调节产生影响。(二)什么是发展1、人的发展是指人生的发展,是人的身心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变化的过程。人的心理发展是伴随着人的身体发育成熟,人的认识、情感、能力和社会性等方面获得完善成长的过程,它是一个人整个一生中行为和心理的发展过程。2、人的发展是获得和丧失的结合,生命任何时候的发展都是成长和丧失的结合。任何发展都是新适应能力的获得,同时也包含着以前存在的部分能力的丧失;人就是在成功地完成每一个阶段的人生发展任务中,不断地走向完善,度过自己完美的生命历程。与此同时,人们充分地发挥每一阶段的潜力,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做出自己应
45、有的贡献;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塑造着人的个性,对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人不同于动物,人的发展不都被动地取决于环境,人的心理活动,人对自我的认识,人的个性特点,人的积极主动精神,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三)适应与发展的关系1、适应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发展是人对环境的积极的适应。 2、消极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人与环境的消极互动过程。个体认同、顺应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压抑了自身的积极因素及自身的潜能,违背了人的心理发展方向。3、积极适应:指个体在客观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与环境的不适应行为,增强个体在环境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自身得到发展。发展是人对环境的
46、积极的适应。任何环境中都存在着有利于个人成长的积极因素和不利于个人成长的消极因素。积极的适应是要正确地分析自身的特点及环境的特点,从对这二者的分析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马斯洛说:“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他和帮助他,使他自己的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环境并不赋予人潜能,是人自身以萌芽或胚胎的形态具有这些潜能,正如他的胚胎形成的胳膊和腿一样。创造性、自发性、个性、真诚、关心别人、爱的能力、向往真理全都是胚胎形成的潜能,属于人类全体成员,正如他的胳膊、腿、脑、眼睛一样。” 每个人都存在着潜能,环境只是才能发展的条件,而不是“种子”。潜能发挥的重要条件是个人的实践,个人在具体环境条件下能动的活
47、动。将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个性中的积极因素统一在自己能动的实践活动中,人就获得了一种积极的适应。二、适应与发展的主要理论(一)西方学者关于人的适应与发展的理论 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青年后期和成年早期阶段。大学生在这一时期适应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确立一个正确的自我概念。1、埃里克森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一生随年龄发展经历八个发展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产生不同的心理危机,即遇到不同的社会适应问题。这就需要人们不断地学习,在经验中调适自我,使自己不断地完成每一个阶段的适应任务,走向人生的不断发展。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期别年龄发展危机发展顺利者的心理特征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101岁信任对不信任对人信任,有安全感面对新环境时会焦虑不安213岁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能按社会要求表现目的性行为缺乏信心,行动畏首畏尾336岁自动自发对退缩愧疚主动好奇,行动有方向,开始有责任感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46青春期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5青年期自我统合对角色混乱有了明确的自我观念与自我追寻的方向生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