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说课稿例文.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8704017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说课稿例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说课稿例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说课稿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说课稿例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说课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说课稿1各位评委:大家好!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中学生物必修模块三稳态与环境中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其次节的内容。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习题设计等七个方面来简要谈一下我对这节内容的构思和设计,敬请各位老师指责指正。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一节课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的概念、过程、特点及探讨意义四部分内容,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上首先由能量流淌的概念引入分析能量流淌的方法:由个体群体系统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分析方法,旨在培育学生运用科学

2、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发觉科学规律的实力。在学生揭示能量流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桑基鱼塘、草原放牧两个实例分析,使学生切身体验生态学规律与现实生活及生产实践的亲密联系,自觉树立生态学观点,遵循生态学规律,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努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整个中学生物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生物的新陈代谢、生态系统的养分结构等学问为基础,同时又是学生巩固生态系统结构,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生态系统等学问的基础,它在中学生物学习中是重点和难点。(二)课程标准内容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三)考纲要求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的基本规律及其应

3、用()(四)教学目标为落实课程标准内容,结合本节教材内容设计及中学二年级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心理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学问目标:1、结合详细实例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过程及特点2、在运用能量流淌规律进行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并概述探讨能量流淌的实践意义。实力目标:1、能从整体水平对生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系统分析,培育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推断的思维实力。2、应用能量流淌的规律进行详细问题的分析和说明,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农业的建设,注意生态学观点的培育。2、认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观点,养成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看法。(五)重难点及其突破1

4、、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过程和特点(1)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圈中每一完整的生态系统都是一个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系统,这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2)指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淌过程和特点的过程,也是培育学生分析综合、推理的思维实力以及学习用精确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实力的过程。(3)探讨能量流淌的过程和特点,一方面可以巩固前面学习的食物链、食物网的学问,另一方面也为探讨生态系统的目的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自身(调整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打好基础,教化学生树立生态学观点,自觉坚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基于对学生学问、实力、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培育

5、和现实生活的须要,确定了以上教学的重点。2、难点及其突破策略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过程和特点难在能量流淌比较抽象和学生缺少揭示规律的方法。针对这一难点主要实行了以下突破措施:1采纳由局部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先定性再定量的分析方法,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能量流淌过程,归纳能量流淌的特点。在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过程时,先由一个个体的能量输入、储存、转化和散失途径分析,逐步种群、第一养分级、其次养分级,最终归纳诞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过程。在能量流淌的特点的教学中,先由生态系统能量流淌过程的定性分析作出推想,然后以赛达泊格湖能量为例定量分析,最终得出能量流淌的单向流淌,逐级递减的特点。2设计合理问题引导

6、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的合作进行推理探究,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师生互动,共同探究规律。在学生完成能量流淌概念学习之后,老师提出问题:一个个体的能量如何输入储存和散失?一个种群呢?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的学习和思索;接着提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如何流淌的?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小组探究:第一养分级的能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其次养分级呢?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师生合作归纳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过程。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归纳: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如何输入?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在各个养分级的来源和去路?能量流淌的起点和渠道?通过探究和师生互动精确驾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过程?在解决生态系统能量流

7、淌过程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定量分析赛达泊格湖能量流淌。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通过小组合作,最终归纳出能能量流淌的规律。3重视联系实际,巩固规律,激发学习爱好。在学生归纳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为什么一山不容二虎?”“食物链长度一般只有45级?”“鲁宾逊荒岛生存策略”等实例分析,既巩固了学问,又使学生在分析实例的同时,体验了生活实际中的科学规律,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发觉规律、运用规律、揭示事物本质的科学探究欲望,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的实力。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已经有很强的自主学习实力,而且通过高一年级的学习已经养成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

8、惯,且学生已具有肯定的分析问题、逻辑推理实力;从学生的学问水平来看,学生通过初、中学学习已逐步建立了能量,能量传递,能量守恒等一些基本概念;在生物学学习中,已学习了储存能量的物质、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内容,这些都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三、教学策略以“自主、探究、合作”作为学习的基本形式,充分利用教材、媒体等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加工信息、推理推断、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思索、合作、探究、归纳,老师启发引导、归纳、拓展延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在乐学氛围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直观性,条理性、动态性、高效性等优点,设

9、计多媒体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四、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重在培育学生由现象发觉规律、驾驭规律,并运用规律分析实际问题的实力,如何去分析问题、揭示问题,方法很重要。本节内容教学中老师重在指导学生驾驭由个别一般,由局部系统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探讨规律常用的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方法,同时老师要重视指导学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实力是重要途径之一。五、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1、问题探讨、设疑激趣2、理解概念、问题引导,学生由个体种群养分级生态系统逐步进行能量流淌分析。3、小组探讨沟通,师生共同归纲总结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过程。4、定量分析赛达泊格

10、湖能量流淌,小组合作沟通,师生共同归纳能量流淌特点并探究其表示形式。5、实例分析,运用能量流淌的规律。6、小组探讨实例、归纳探讨能量流淌的实践意义。7、课堂小结(二)本节课教学的设计思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在教学中老师通过导诱,使学生乐学、会学、学有所获是本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本节课一起先通过问题探讨,使学生置身其中;与生存挑战相联系,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自觉主动投入本节课的学习。接着通过老师问题引导,指导学生进行能量流淌的分析,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学会由个体群体系统的分析方法。然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小组沟通探究,师生共同总结出能量流淌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做出定性推想

11、:能量有逐级递减的趋势。老师进一步提出这一推想的精确性有待验证,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老师因势利导转入定量分析赛达泊格湖的能量流淌,通过定量分析和小组的沟通探究归纳出能量流淌的规律。学生沉醉在发觉规律的欢乐中,老师趁热打铁引入实例分析,使学生在分析实例中体验规律应用的欢乐进而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农田生态系统与桑基鱼塘,以及小组变流如何更好的进行草原放牧,尝试将所学学问运用于新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探讨能量流淌的实践意义。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突出学生由现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觉规律的教学思路,简单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的几个留意点1留意区分

12、摄入量和同化量2在讲能量金字塔时要避开学生在理解不透或学问巩固不牢时,引入其他的金字塔造成干扰,暂不拓展其他生物金字塔。3区分提高能量利用率与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不同。六、板书设计为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完善学问体系。板书设计如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一、能量流淌的概念三、能量流淌的特点输入传递、转化、散失1特点二、能量流淌的过程单向流淌1来源逐级递减2起点2表现形式3渠道能量金字塔4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四、探讨能量流淌的意义5各个养分级能量来源1最高效利用6各个养分级能量的去路2持续高效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7能量转化过程七、习题设计1课堂巩固练习旨在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区分易混点2课后探究设计课后探究

13、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调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科学探讨的积及性;同时通过开放性试题,拓宽学生思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说课稿2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解并描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这节课是在学习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基础上引入的,学好本节课学问,可为后面的学习生态平衡的学问做好铺垫。针对本节课学问的特点,教学中可联系前面学习的内容,已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本节课学问比较抽象,在引导学生分析时,首先提示学生“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生物圈中的每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都是一个能量输入、传递、和输出的系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材以碳循环为例,结合所积累的生物学问较好的理解碳在生物之间循环,

14、从生物体返回无机环境的过程。将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对比学习,加强了学问的理解。二、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来相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淌、物质循环对生物界的重要性。2、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名词概念以及能量流淌与物质循环的特点。3、使学生理解驾驭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过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4、通过设计“草场放牧方案”,为学生(特殊是X科)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二)实力目标1、通过电脑课件和课本的图(图解)的视察,培育提高学生的识图实力、视察和分析实力。2、通过师生探讨沟通、学生小组探讨与老师引导启发相结合,将学问化难为易,培育学生口头表

15、达实力、相互合作实力以及培育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3、通过实例和结合课本上例子的分析总结,培育学生运用科学学问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等思维实力,从而培育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力。4、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为题撰写小论文,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三)情感目标通过生态系统功能的学习,使学生酷爱大自然、爱护生态环境,酷爱祖国的美妙山河,培育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三、教材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过程及特点能量是一切生态系统的动力,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圈中每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都是一个能量输入、传递和输出的系统,这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其重点学问是:能

16、量流淌的起点、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流淌的途径和特点。这部分学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与第三章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有肯定的联系,它又干脆关系到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学习。探讨能量流淌过程和特点,一方面可巩固前面学习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学问,另一方面也为探讨生态系统的目的服务于人类自身(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打好基础。指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淌过程和特点的过程,也就是培育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实力的过程,同时,还渗透着物质运动和物质普遍联系的辨证观点,是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化的极好素材。碳循环过程碳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详细实例。物质循环是生

17、态系统功能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学生可以运用学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物学学问来分析碳循环的.详细过程;通过对碳循环过程的分析,可以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基本特征,也可为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的区分与联系奠定基础。在碳循环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原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碳循环过程包含了生态系统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物质联系,渗透着物质普遍联系的辨证观点,也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化的极好素材。2、难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缘由能量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能量流淌也是抽象的,而且各养分级中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比较困难,在学生原有的认

18、知结构中,对于能量的相识不是很充分,对于能量流淌的过程和特点更是生疏,因而成为认知上的难点。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时,应首先提示学生“能量是一切生态系统的动力”,“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也需能量,再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传递和输出的过程。对于能量流淌特点的分析,引导学生从详细的能量流淌过程分析出抽象的能量流淌的特点。组织学生分析必需有很好的切入点,采纳设计合理的问题或提示分析的角度和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能量流淌的特点,是老师组织教学的难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物质的改变必定伴随能量的改变,物质和能量在各个养分级传递过程中均有递减的现象。不同的是,能量多数以热能的形式耗散在环境中,

19、难以被生物体再度利用;而物质不论以有机物或是无机物的形式进入环境后,都可以重新回到生物群落中,被生物体再度利用,因此,“能量是流淌的、物质是循环的”。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可渗透普遍联系的辨证观点、物质运动观点和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观点的教化。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有两个学问点: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在引导学生分析时,首先提示学生“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生物圈中的每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都是一个能量输入、传递和输出的系统。能量流淌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引导学生仔细视察,深化思索,分析能量流淌的特点,相识到能量的传递途径是食物链。“生态系统的物质

20、循环”通过供应多媒体课件吗,直观显示碳循环的过程,然后组织各种学生对资料进行探讨。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请大家观赏一段动画!并探讨后面的问题。(大屏幕出示这样的情境动画)鲁宾逊流落到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kg玉米。然后出示问题: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试说明理由。下面有两项选择:1、先吃鸡,再吃玉米。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终吃鸡。学生探讨。师:大家都很聪慧,都选择其次个答案,理由也比较充分,因为其次种吃法可以给他供应更多的能量,使他能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一切生命活

21、动都伴随着能量的改变,没有能量的供应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就是能量流淌,在能量流淌的过程中伴随着物质循环。那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怎样流淌的?物质是怎样循环的呢?这就是我们今日要探讨的主要问题。设计思想从学生喜爱的动画入手,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相识,引导学生思索,再加上老师语言的小结,干脆切入本课主题,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留意,将枯燥的问题形象化、生动化和趣味化。(二)新课教学活动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1、学生阅读课文,思索问题: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什么?怎样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的渠道是什么?能量是怎样流淌的?2、

22、播放课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的示意图。3、学生回答: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4、引导启发:不是全部的太阳能都参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淌,只有被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才能流淌。5、师生谈话:生产者是如何固定太阳能的呢?是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的。那么能量又是怎样流淌的呢?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流淌的。我们把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个养分层次称为养分级。那么能量是怎样逐级流淌的呢?第一级是绿色植物,其次级是以植物为食的动物,第三级是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以此类推。6、分组探讨:能量在流淌过程中将发生怎样的改变呢?你能发觉什么规律么?7、播放课件:生态系统能量流向

23、示意图。(举荐一个同学归纳其中心内容,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指导。)8、师生沟通:在能量流淌的过程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有三个去处:一部分被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了,即通过细胞呼吸释放和生命活动利用了;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一部分流入下一养分级;没被利用的枯枝落叶和下一养分级摄食未消化而排出的粪便中的这一部分被分解者释放出来。因此,可以看出,能量在流淌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设计思想本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本部分的教学策略是先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然后播放老师自己制作的直观性较强的“能量流淌图解”使学生对“能量流淌”从感性相识上升到理性相识,再通过学生小组探讨与老师引导启发

24、相结合、师生谈话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能量流淌的过程”有深刻的理解,突出体现新课标“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发散思维,对生态系统是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更加深刻,让学生感受到生物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有利于培育学生辩证的生物学观点。活动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1、老师语言导入:在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过程中还伴随着物质循环,其中碳循环就是特别重要的物质循环。大家都知道,二氧化碳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参加物质循环的形式之一。下面我们就来探讨,碳循环是怎样进行的?2、复习巩固:写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公式,说明二氧化碳在此过程中的作用。3、学生分组

25、探讨,并完成教材P92的填图,结合书中的课文,练习描述碳循环。4、师生共同小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态系统中,主要依靠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变成有机物,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其他生物体中,因此从碳循环可见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微生物也能把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另外,生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可将二氧化碳放回到大气中;还有一部分生物遗体没有被分解者分解,转变成为地下的石油和煤,短暂脱离循环,但一经开采燃烧,便可产生二氧化碳返回碳循环。5、老师引导探究: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地采伐森林,再加上燃烧化石燃料以及环境污染,因而使大气中CO2的浓度明显增加,导致温室效应。那么

26、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6、小组探讨并回答。设计思想本部分是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我采纳的教学策略是:从回顾旧知入手,通过学问迁移把新旧学问融会贯穿,再通过分析、探讨、沟通、填空等形式加深对“碳的循环”学问的理解;通过“课堂延长”引导学生利用新学问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运用科学学问解决实际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理念,并绽开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STS)教化,并通过“温室效应”问题的探讨,增加学生的环境意识。活动三:全课总结,课外延长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淌,而能量又作

27、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态系统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两者密不行分。师:请大家阅读书后的课外探究,了解什么是水体富养分化,并且回去做模拟试验,或制作一个小的生态球。设计思想通过简洁的语言对能量流淌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使学生知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是彼此联系的,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也是密不行分的。有利于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辩证的生物学观点。再加上课外探究的设计,使学生更加理解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的实际意义,将课堂内容引申至实际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实践探究的*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培育学生的科学看法和科学的世界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说课稿3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学生物(必修)其次册

28、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第三部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下面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一、 说教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这部分内容是中学生物(必修)其次册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第三节生态系统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本节学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学问和第三章新陈代谢的学问联系亲密,又干脆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学习,学科内综合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须要提高敏捷运用学问、分析解决问题和识图解图实力。纵观0407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该部分学问为高考热点内容之一,历

29、年高考都会考查。从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往往涉及到图形、图表的分析。命题方式敏捷多样,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实力、敏捷运用学问实力及分析解决问题实力等。其中“能量流淌的特点”及各养分级能量传递的计算及综合运用本章的能量流淌、物质循环等学问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及热点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焦点。二、 说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和考纲的详细要求,结合学生学问水平,拟定教学目标如下:1、学问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流淌渠道和探讨目的(2)理解能量流淌的特点(3)应用食物链中各养分级能量传递进行计算2、实力目标: 培育学生识图解图实力、视察和分析实力、理论联系实际实力等

30、3、情感目标: 培育学生物质运动和物质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三、 说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过程和特点2、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相关学问的计算3、重难点的突破利用多媒体课件为手段,借助于其形象、直观、动态等多种功能使学问结构一目了然,突出重点。再通过经典例题跟进、老师详解、学生分析来强化学问,突破难点四、 说教法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在课前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目标,并要求学生提前复习,老师加以检查落实。授课中以多媒体为协助手段,采纳启发式、探讨式等各种教学方法。通过对近几年与本部分内容相关的高考题的分析探讨,以及解题中如何确立关键词、关键点及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及技

31、巧的讲解,使学生对本节学问有个系统的相识并加以驾驭。五、 说学法通过视察、思索、分析、探讨等多种学习方法,使学生本身对本部分学问有较好的驾驭,对高考题有个正确的相识,理解高考的重难点及试题的难易程度。六、 说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主要分为“基础学问复习”、“巩固练习”、“走近高考”三个版块。1、基础学问复习由于本节学问相对较简洁,内容明白,在课前老师布置了复习的作业,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采纳提问和学生自问自答的方式,分别复习能量流淌的概念、过程、特点及探讨意义。首先学生回答能量流淌的概念并从概念推出能量流淌的过程。在复习过程时,老师利用大屏幕出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图解,让学生以概念为主轴,根据“输入、

32、传递、散失”的依次复习能量流淌的过程。同样依据这幅图让学生总结能量流淌的特点和传递效率同时带出能量金字塔的概念并拓展讲解生态金字塔的形态和意义。最终老师设问,学生回答,复习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的探讨意义。在这个复习过程中老师也对学生的作业完成状况进行了检查。2、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穿插在基础学问复习的各版块中,选取了一些和本节学问亲密相关且难度适中的习题,有利于学生学问的理解和巩固。如:在复习完能量流淌的过程后,选择了如下习题:七、 板书设计依据本节课的特点,板书列举了本节的学问结构框架,可以使学生简洁明白的驾驭本节课的重点学问,加深记忆。板书设计如下:八、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一)、概念:能量的输

33、入、传递、散失的过程(二)、过程:输入: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传递:沿食物链(网)逐级传递呼吸作用消耗散失:流入分解者被下一养分级所同化=摄入量粪便量(三)、特点:1、单向流淌2、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四)、探讨目的:合理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的关系,使之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九、 作业布置在课堂上将发给学生的练习题选取一部分进行精讲,剩下的一部分留作课后作业。十、 课后反思这节课复习的学问比较简洁,所以在设计时就定下了以复习学问为辅,以做题为主的方针。在几位老师的建议下,上课时适当压缩了复习的时间,精简了语言,所以这节课留给学生做题的时间还是比较充分的,符合原先的设计。此外在复习的方式上也加以了改进,主要以学生为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较好。这就是我的说课稿,感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