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讨论(精品).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28668722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讨论(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讨论(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讨论(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讨论(精品).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讨论1引言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集信息采集、传输以及处理于一体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前景广阔,是目前比拟活跃的一个领域。WSN是一种由大量微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自组织网络,其向学者们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课题,拓扑控制是最基本问题之一。拓扑控制就是要研究怎样构成一个良好的网络拓扑构造,为数据融合、路由协议以及目的定位等其他技术提供支撑。WSN节点通常大规模部署并且具有随机性、自组织性,网络组织方式通常多种多样,节点能量非常有限,因而,在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时,要提高路由协议和MAC协议的效率,延长网络生存周期,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网络拓扑构造。目前主流的拓扑控制算法可分为:节点功率控

2、制型和层次型拓扑控制型。功率控制就是通过变化节点的发射功率来调整节点无线信号的覆盖区域大小,在此基础上调节网络的拓扑构造,最终目的是提高整个网络的连通性。层次型拓扑控制主要采用的是分簇机制,将整个网络划分成若干区域构成多个簇,选出骨干节点构成骨干网进行数据转发,而普通节点可择机关闭不必要的模块,以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消耗。2典型的拓扑控制算法2.1节点功率拓扑控制算法LMA和LMN算法是基于节点度的算法,通过不断的改变节点的发射功率来使得其度数处在一个适宜的范围,根据已经采集到的局部信息来调整邻居节点之间的连通性,最终使整个网络具有连通性。两种算法的一样点是分步骤、周期性地调整节点的发射功率,不同

3、点是它们有着不同的节点度数计算方法。这两种算法利用较少的局部信息就可确定节点功率的调节方式,而且对时钟同步、传感器节点要求均不高,但是在节点邻居节点判定上存在缺乏,所构成的网状拓扑构造不仅增大了网络复杂度,而且使网络开销增大了。DRNG和DLMST算法是基于邻近图的拓扑控制算法,所有节点调整发射功率至最大化构成一个拓扑构造图,再根据设定的邻居判别规则得出该图的邻近图,每个节点根据邻居中最远节点的距离来设定发射功率。这两种算法均以节点发射功率不一致为背景,基于邻近图RNG、最小生成树LMST理论,用距离最远的邻居节点所需的发射功率为标准,有效解决了发射功率不一致的问题,并通过增加删除操作来保证网

4、络拓扑的双向连通。但是这两个算法需要准确的定位信息。2.2层次型拓扑控制算法LEACH是最早的也是较典型的基于均匀分簇的拓扑控制算法,簇首通过分布式选举随机生成,剩余节点作为簇内成员节点。在网络运行中,簇首节点融合簇内所有节点的信息,以单跳方式发送至Sink节点。簇首节点和簇构造均周期性更新。相对于传统网络,LEACH使用簇构造,能有效提高节点能量利用率和网络寿命。但簇首节点和Sink节点之间的单跳通信可能因长距离数据传输而能耗过大;频繁的簇重增加了额外的通信开销;簇首节点的选择未考虑节点地理位置、剩余能量等因素。GAF是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分簇拓扑控制算法,首先将网络划分为固定数目的虚拟分区,

5、节点将本身地理位置信息与虚拟网格中某个点关联映射起来并计算本身所属的分区,每个区域内选出一个节点在某一时间段内处于活动状态来监测所在区域内的信息并报告数据给Sink节点。GAF使得构成的簇构造更均匀,但是在选择簇首时没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划分单元格时,若节点间的一跳通信距离较小单元格会比拟密集,而一跳通信距离较大分簇又比拟稀疏,这样的分簇反而会降低网络的效率。EEUC是一种分布式的、非均匀分簇算法,首先以概率T由算法预先设定在网络中选出一些节点作为候选簇首节点。簇首由候选簇首节点竞争产生,其他节点在簇首选举经过中处于休眠状态,其中竞争半径由候选簇首到Sink节点的距离决定。EEUC将整个网络分成规模各异的簇,簇的规模与离Sink节点的距离成反比,这样有效降低了簇首通信代价,避免了“热区问题,延长了网络周期。但EEUC单纯的考虑距离而没有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以及密度因素,而且没有考虑簇首节点在簇内的位置,可能造成网络能耗不平衡过早死亡的现象。3结语本文介绍了WSN拓扑控制的分类和几种经典的拓扑控制算法,分析了算法的优缺点。目前的大多数研究模型都比拟理想化,没有全面考虑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问题亟需进一步研究。将来拓扑控制研究的发展趋势应为:结合多种机制且更接近实际情况,网络的各种性能应被综合考虑进来,拓扑控制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应有所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