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1重大意义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仅是苏南地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第三次转型的重大机遇,同时,对我国在新常态下创新经济增长动力和形式,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和当代化建设步伐,也具有战略意义。1.1有利于构成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为率先基本实现当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从区域发展规律来看,区域间不平衡发展使得我国东部沿海少数有条件地区能够率先基本实现当代化,其动力机制就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从苏南发展现状来看,破解目前面临的增长动力衰减、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的现实难题,最关键的是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建设苏南国
2、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主引擎,能够充分发挥苏南科教人才和开发开放优势,大力施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探索率先基本实现当代化的途径。1.2有利于加强协同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构建愈加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能够打破创新人才流动不畅、科技资源分享缺乏的束缚,通过构建产学研合作信誉制度、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破除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在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推动创新要素在城市之间、园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高效组合,提高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1.3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
3、加强综合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从我国产业发展来看,很多产业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低端,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技术和装备自给率低,加上构造不合理、发展不协调,严重影响了经济国际竞争力。苏南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能够有效聚集创新资源和要素,以全球视野和协同创新形式推动原始创新、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统筹新兴产业前瞻部署和空间布局,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并有效解决产业同质化问题,培育构成一批优势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群和创新型领军企业,提高苏南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4有利于在关键领域寻求突破,为我国科技
4、体制改革积累经历近年来,苏南在全国率先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体制改革,获得了显著成绩,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不断加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围绕科技与经济严密结合这一主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探索、寻求突破,能够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同时为全国科技体制改革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历。2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途径选择2.1目的定位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广东深圳等国家批准建设的自主创新示范区相比,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5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单元,在建设中迫切需要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体制障碍,
5、解决好创新资源碎片化、政策效应平面化、产业发展同质化等问题,走出一条要素集聚、功能集成、创新集群的发展之路。因而,苏南地区应牢牢把握国务院支持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机遇,立足全球科技经济竞争前沿,加强整体部署,凝聚各方气力,努力把示范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目的定位是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创新一体化先行区。2.1.1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突出科技创新在苏南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推广施行中关村鼓励创新先行先试政策,进一步激发全民十分是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严密结合,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6、,有效发挥科技创新战略支撑作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切实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之路。2.1.2打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深化改革,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根本上解决科技资源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让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等创新要素充分活跃并深度合作,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当代科技体制。2.1.3打造创新一体化先行区加强创新一体化布局,在示范区内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构建愈加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运用当代信息技术,建设区域性创新资源沟通、合作和示范平台,实现区域内乃至面向全球的协同创新,促进创新
7、要素在城市之间、园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活力释放,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创新型经济高地,构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型、生态型、智慧型城市集群。2.2建设途径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必须把握重点、捉住关键、寻求突破。2.2.1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整合苏南创新资源和要素,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着力构建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以5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为重点,根据“要素集聚、资源分享、错位竞争、联动发展的要求,强化区域创新协同效应,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服务功能,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以9个国家级高新区为核心,推
8、广应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相关政策措施,完善产业发展规划,调整考核导向,加快创新资源集聚和高端产业发展,建设苏南自主创新核心区。以强化支撑条件建设为抓手,着力争取将来网络实验设施、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超级计算中心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苏南,加快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构建开放分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推进自主创新奠定坚实基础。以提升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奉献度为目的,施行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建立科学决策、快速反响、协同运作的涉外知识产权争端应对机制,实现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
9、苏南制造向“苏南智造跨越。以发挥苏南开放优势为依托,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深化国际科技沟通合作,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健全科技创新、标准研制、产业发展协同机制,推动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成为全球标准,加快提升苏南在相关技术领域的国际“话语权。2.2.2推动产业高端发展,构建当代产业体系紧紧瞄准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目的,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当代服务业,促进苏南经济由大向强的转变。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以苏南大力发展的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
10、兴产业为重点,梳理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加强技术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引导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构成更多先进技术和人才储备。同时,整合已有产业技术研发气力,推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进高端技术研究前瞻性布局。面向国际前沿、苏南战略需求与将来产业发展,强化顶层设计,在一些高技术领域超前部署,统筹各类科技计划和资源,组织施行重大科学研究专项,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构成将来创新发展的技术先发优势。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下大力气吸引创新水平高、产业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到苏南转化和产业化,不断扩大新兴产业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推动高新技术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
11、业相融合,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金融、购物、自媒体、虚拟社区等新兴业态。加快建设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培育构成一批千亿级、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重视整体规划、错位发展。根据“一区一战略产业的思路,有针对性地加大扶持力度,使苏南各地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抢占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制高点,构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努力解决区域产业同质化问题,不断提升苏南的产业国际竞争力。2.2.3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强则产业强、国家强。要努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真正成
12、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导者。在加强企业创新载体建设上下功夫。鼓励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引导企业活跃研发活动、提升研发水平,加快构成体系健全、功能完备、开放竞争、富有活力的企业研发网络。进一步加强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转化、融资服务、社会化人才服务四大平台建设,为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创新提供公共服务支撑。在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上下功夫。从体制层面、政策层面、利益层面采取愈加有力的措施,调动产学研各方面积极性,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参与高校院所早期研发,强化高校院所应用科研导向,构建利益共同体,构成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在培育创新
13、型企业上下功夫。在重点产业领域选择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处于行业骨干地位的规模企业,集成国家、地方及社会创新资源,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带动更多企业走上以创新为发展引擎的道路。在完善鼓励企业创新政策上下功夫。政府要纠正过去用行政手段包揽、直接参与或干涉科技创新活动的做法,把主要精神放到完善和落实鼓励创新政策、营造公平公正竞争环境上来,进一步鼓励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主动性。2.2.4加强创新型园区建设,构筑创新型经济发展主阵地创新型园区是集聚创新型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平台,是引领产业转型、承接海内外技术和人才转移的重要载体。苏南地区要加快推进高新区转型发展,
14、明确国家高新区和省级高新区新的发展定位,完善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加快提升内生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推动科教资源进入高新区,围绕创新型企业密集、创新型产业密集、创新型人才密集的目的,建设一批核心创新型园区;鼓励苏南9个国家高新区根据产业发展战略,与其他地区共建跨区域合作园区或产业合作联盟。加快建设特色科技产业园,根据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特色鲜明的要求,加强统筹规划、协同推进,集聚创新资源,研发和引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并加快转化产业化,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色科技产业园。同时,引导支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类园区向创新型园
15、区转型,努力实现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加快提升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新园、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建设水平,大力吸引高层次人才创办高科技企业,催生一批高科技新业态;重点建设一批规模大、功能完备、海外人才高度集聚的国际创业园;加强科技园、孵化园的配套服务和科学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营造愈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2.2.5面向全球集聚人才,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落实更有力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大、构造优、素质高的创新人才队伍,努力以人才优势
16、构筑创新发展新优势。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快建设苏南人才特区,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企业需求为重点,广泛吸引各类人才十分是科技领军人才、拔尖人才、紧缺人才和创新团队。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创新人才引进形式,根据“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地方的形式,支持地方、企业、科技园区与高校院所联合引进高层次人才。着力引导推动科技大军下基层,鼓励科技工作者深化基层、深化企业,开展科技创新,转化科技成果,创办科技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促进人才、项目、成果等创新要素向基层集聚流动,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积极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既要用事业激发人才创新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必要的物
17、质鼓励,使他们“名利双收。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让科技人员、创新人才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经过中,通过技术股权收益、期权确定、在资本市场上的变现增加合法收入。企业家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动力,要推动企业家积极投身创新事业,依法保护企业家的财产权和创新收益,消除其后顾之忧,激发其创新激情。3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机制保障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必须创新体制机制。要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智慧、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改革,破除一切束缚自主创新的制度障碍,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区域、城乡一体化统筹协调机制。在优化保障机制的经过中,要正确把
18、握和处理好下面四个方面的关系:3.1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的关系把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描绘的蓝图化为美妙的现实,要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个优势、两种作用,捉住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结合点,一方面建立权威、统一、高效的跨行政区决策、协调和监督机制,强化政府宏观引导和服务功能,完善创新政策法规体系,营造愈加公平、开放、包涵的创新环境;另一方面把科技资源配置的主导权交予市场,促进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让各类创新主体乃至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得以充分迸发。3.2整体规划与协调互动的关系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事关全局,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打破地区和市场分割,搭建国家、省和苏南五市创
19、新合作的联动平台,促进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又要坚持差异竞争、特色发展,鼓励支持苏南五市立足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面向国际市场,构筑各具特色、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合作互动、互利多赢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3.3科技创新与全面创新的关系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将创新驱动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倡导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营造勇于创新、敢于竞争、宽容失败的文化气氛,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让创新的“血液在全社会充分涌流。同时,要高度重视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形式创新,构建具有
20、苏南特色的自主创新制度和政策法规体系,将改革红利转化为制度红利,真正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向创新驱动的轨道。3.4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与发挥辐射示范作用的关系苏南在施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创新一体化先行区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产业梯度转移和合作共建科技园区等方面,对苏中苏北和中西部地区起辐射带动作用;作为区域性创新示范平台,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创新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为全国创造具有可拷贝性的经历;在城市集群联动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等方面,成为在全球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