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安全.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28647103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校园安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小学校园安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校园安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园安全.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小学校园安全一、引言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高原地区,地形多山、农村学校分散、办学条件差,校园安全问题比拟突出。(云南省学校师生非正常伤亡统计表)显示:全省平均每月丧失一个中等规模的教学班,在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中,7岁16岁学生均占到85%以上。大量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无法愈合的创伤。怎样摸清边疆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各方面现状,讨论出一系列对策措施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全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论文是教育部/英国政府“双边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研究项目之“云南省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在综合考虑了地理位置、人口密度、

2、校园安全问题急迫程度等因素之后,我们确定了云南省X地区作为课题研究点,通过对能够代表全区并覆盖城区、坝区、山区安全现状的三个乡镇(11所学校)的基线调研(包括座谈、访谈、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明确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对其做出归因分析。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对策措施并切实行动,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全区安全事故的发生。推广课题施行得出的成功经历,以促进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二、X地区安全问题研究1.试点乡镇基线调研结果城区、坝区和山区的三个试点乡镇分别用A办事处、B镇和C乡来代替,排除自然灾祸,从校内和校外两个角度将基线调研得出的安全问题和隐患描绘如下:(1)校内基础设施:危房

3、问题突出。A办事处中小学校舍占地面积为24449平方米,其中,危房有9001平方米,约占总校舍面积的三分之一;C乡中小学校舍占地面积为24748平方米,其中,危房有12478平方米(全部集中在小学),约占总校舍面积的二分之一;B镇居于二者之间。部分学校教学楼的走道女儿墙高度低于国际标准120CM,学生有跌落的可能。教学楼的楼道较窄,学生在课间操、下课、放学时候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件。大部分学校消防设施配备缺乏,无安全通道标志,无应急照明设施。食品卫生:多数中小学校食堂硬件设施严重滞后,远远达不到食品卫生环境管理的硬件设施要求,食堂从业人员不经培训、无证上岗,导致不规范操作。学校保卫:由于经费缺乏

4、,多数学校无力聘请专门的保卫人员,只能由老师轮班执勤,容易造成管理上的疏漏;C乡大部分学校没有围墙和大门,难以管理外来人员。青少年校园暴力、老师体罚和变相体罚、体育运动损伤等现象时有发生。(2)校外交通安全:A办事处车辆较多,B镇逢赶集日便会交通拥堵,C乡学生私自乘坐非客运车辆,三个试点乡镇的学生上、下学路途中均存在交通安全隐患。食品卫生:校外“三无(无工商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饭馆及流动摊点占道经营,阻碍交通,食品质量不堪一提,却治而不止。校外劫持:不法青年校外拦路抢劫,学生的财产安全难以保障。部分学校附近农户私自将房屋出租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了饮酒、打架斗殴的场所。网吧、录像厅、游戏室

5、等娱乐场所为求暴力而留宿非住校学生。靠近水库、河流学校的学生存在溺水隐患。2.对安全问题和隐患的归因分析(1)投入缺乏投入主要包括财力和人力。“排危工作的顺利进行,消防设备、照明设施和食堂硬件设施的添置及保卫人员和医务人员的聘请、学校大门和围墙的建设无不与经费有着直接的联络。在对184名试点学校老师的问卷调查中90.2%的老师以为学校安全工作还需要投入财力。某些校园安全管理的疏漏是由于没有做到专人管理,责任到人。校外周边环境(主要包括流动摊点、娱乐场所、交通等)的整治,需要工商、卫生、交通等部门人员的协助。(2)安全意识薄弱大部分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私自游泳、乘坐非客运车辆、租赁民房、夜不归家、

6、购买“三无食品等现象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老师问卷中有93.5%的老师以为“学生安全意识差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100%的家长与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然而,仍有4.9%的家长以为安全管理是学校的事,他们不愿意介入到学校的安全工作中,介入的家长有96.7%也只是通过“家长会,形式单一。此外,极少数老师及校长的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安全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有6%的学校未组织学习(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3)自救自护能力弱2004年2005年,全区中小学校非正常死亡主要源于溺水和交通事故,分别占死亡总人数的53%和90%,溺水死亡人数居于首位,平均约占死亡总人数的77%。据调查:全区有98%的中

7、小学校没有配备体育专业专职老师,导致学生缺乏游泳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自救自护能力较弱而导致溺水死亡。学生安全演练没有日常化,学生及家长问卷中有26%的学生回答学校没有经常开展各种安全演练。(4)心理障碍青春期这一特殊的人生发展阶段兼有儿童期和成年期的特征,青少年幼稚的心理状态使他们随时可能成为“越轨者,导致一些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有4%的学生以为学校经常发生打架斗殴事件。由于少数老师法制意识淡薄,无法承当学校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压力,变得性情烦躁,而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归责问题缺乏法律根据,各种纠纷不断,该调查中有97%的家长愿意通过协商调解的方式解除纠纷,然

8、而,学校筹集资金的方式单一,抗安全风险的能力极弱。3.对策措施的行动干涉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如下对策措施并切实行动:(1)投入保障从财力上,把安全投入列入区教育局的经费预算,构建了安全投入保障体系。每年定期召开四次安全会议,会议经费纳入教育局的工作经费预算。学校校长培训费、校方责任保险费等统一纳入各学校的公用经费预算。从人力上,区教育局成立了学校安全监督管理股,配备3名专职人员督查和指导学校安全工作,使安全监督日常化,聘请了508名专(兼)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分散到各学校,学校联合交通、卫生、工商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整治。(2)宣传教育与培训由于多数学生安全意识薄弱,自救自护能力弱,

9、教育部门在3月和9月两个“安全宣传月充分利用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对师生进行交通、消防、饮食卫生、用电等方面的教育,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安全演练活动和应对洪水、泥石流、火灾、地震、拥挤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训练,以加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针对家长介入学校安全工作形式单一这一问题,学校成立“家庭教育委员会,使家长与学校之间沟通良好;确立学校(园)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安全工作责任制,以催促少数不够重视安全工作的校长;对学校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和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为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求各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建

10、立心理健康协会,暂时没有条件的学校把“举报箱改成“知心话信箱,让教师及时把握学生心理的变化;关注工作和家庭生活压力过重的老师,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的问题;定期举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老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4)风险防备大力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制,以加强学校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案例:2006年10月19日下午2时30分,小学五年级学生杨某,课间休息时离校外出游泳,不慎溺水死亡。经当地司法所、村委会和死者家属共同协商,由学校赔偿死者家属2.66万元。因学校投了校方责任保险,2.66万元赔偿金由保险公司支付。4.措施干涉前后伤亡比拟该项目启动于2006年,我们以2006年为界对学生伤亡情况进行比拟(

11、如表1、表2所示)。措施干涉前:措施干涉后:02由表1、表2可知:干涉后两年死亡总人数减少了32%,其中,溺水死亡人数减少43.8%,交通死亡人数减少60%;干涉后万人死亡率连年下降,成绩显著:2005年上升3个百分点、2006年下降3个百分点、2007年下降5个百分点,表明采取的各项干涉措施切实有效,值得推广。三、结论与瞻望1.结论在X地区安全工作成功经历的基础上,笔者将做好校园安全工作的关键概括为:“建好机构、抓好制度、做好教育、关注心理和加强联动,详细来讲:建好机构,抓好队伍是前提。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到各中小学校,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使安全工作日常化。抓制度建设,

12、突出抓好痕迹管理是基础。出台(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学校安全管理办法)等纲领性文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台账制度,规范痕迹管理。强化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师生安全意识是关键。通过黑板报、讲座等形式对师生进行交通、饮食卫生、用电等方面的安全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各类安全演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关注心理健康,加强德育工作是根本。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源于德育工作的缺失。学校应当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各项以提高中小学生道德素质为目的的德育系列活动,构成家长、学校和社会互相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加强部门联动,改善法治环境是保障。中小学安全工作需要诸多部门的介入,在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法治效力的同时,有效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2.瞻望通过本研究发现,边疆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园安全工作还须从如下几方面来努力:加大校舍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尽快排除D级危房;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学校食堂和学生宿舍的硬件设施;解决寄宿制学校的校医编制问题;保证各校配备体育专业专职老师;城乡交通环境得以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