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摘要:介绍了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建议防治草原虫害鼠害,封沙育林;提高牧民生态意识;围栏封育,实行轮牧,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改变经营方式,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关键词: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建议;青海省我国草原总面积近4亿hm2,居世界第二,占全球草原面积的13%,占国土面积的41.7%。草原兼备生态、经济等多重功能,是我国最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青海省深居内陆,常年高寒,高海拔,而畜牧业是青海省支柱产业。过去,牧民生活条件艰辛,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业生产水平低下,导致生态畜牧业发展异常困难,随着改革开放,国家对生态畜牧业乃至整个畜牧业都投入非常多的精神,加
2、大了对畜牧业的整体投资。如今青海省生态畜牧业总体以较好态势发展,但还是存在很多缺乏之处。本文通过分析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更好地发展青海省生态畜牧业。1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青海省深居内陆,地处高原,气候严寒,自然灾祸频繁,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全省共有9个草地类型,以高寒高海拔草甸为主,面积2948.16万hm2。青海省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可利用草场面积0.316亿hm2,据相关报道,1999年全省各类退化草地面积约为987万hm2,占全省草地面积的27.14%,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1.34%,江河源的青南地区最为严重,常年风蚀雨蚀,风寒侵蚀,再加上各
3、种自然灾祸使草地大量有机质流失1。2008年青海省畜牧业总产值到达89.11亿元,占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8%,近年来草原载畜量不断超载,致使草原生态退化严重。青海草地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青藏高原特殊的高寒高海拔气候条件使得草原保护难度增加,草地生态环境失衡严重,环境循环恶化,多年来草地利用都是竭泽而渔,轻建设、轻保护,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退化草地1633.33万hm2,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51.67%,重度退化草地435.6万hm2,主要分布在青南地区和长江上段;中度退化草地1197.7万hm2,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及周边,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3340万hm2,草地肥力严重下降2
4、。2存在的问题1草场急剧退化,生态环境不合理。青海省草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由于受传统因素影响,牧民逐水草而居。截至2008年青海省家畜存栏数比1980年、1993年分别增长了133.37%、189.38%。草地退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85%,沙化面积35.6%,潜在沙化面积占47.7%,碱化面积5.7%,鼠害占46%,虫害80%以上3。加上粗放经营的游牧方式,草地载畜量严重超载,草地退化是草群构造矮化、弱化,生物种群减少,食物链缩短,生态功能退化,生产力减弱等各种退化,无休无止地放牧使得草原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生态环境严重失衡。2草原毁坏严重,生态环境不协调。草原退化一般可分为
5、3个阶段,草群变矮,盖度、产量下降,植被组成成分发生变化,劣质低质杂草及毒草大量滋生,生草土层被完全毁坏,这时植物成分和环境都发生变化,草群构造也发生变化,生态环境不协调与自然再生产构造不协调使维护生态生产安全的成本越大,掠夺式的操作对畜牧业构造威胁也越大,愈加导致了生态灾祸的加剧,使得草地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资源失衡。3生物资源毁坏严重。青藏高原草地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唯一的高寒种质资源库,在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里,生物具有超强大的抗逆基因,青藏高原唯一无二的气候条件也造就了多种无比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近年来由于人类的滥垦乱挖、滥采乱伐,再加上恶劣的气候环境,各种虫害、鼠害的毁坏,使得各种
6、珍稀动植物种类普遍减少,生物多样性随之减少,生物链变短,各种草畜矛盾突出,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1防治草原虫害、鼠害,封沙育林。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和草原鼠害进行较量,鼠害呈爆发性增长态势,规律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适应新的条件,继续危害草原,而虫害也是致使草原生态退化的根本原因。青海省目前防鼠全部都用C型肉毒杀鼠剂,该毒素残效期短,分解快,不污染环境,无二次中毒,在施用鼠害药期间加大草原建设,进行封沙育林,防止水土流失,防草原沙化,使草原得到休养生息的时间和时机,构成良性循环。2提高牧民生态意识,全民保护草原生态。青海省基本上都是靠天养畜,传统放牧形式经营方式粗放,土地利用率不高,因而,通过培训
7、牧民,增加牧民的收入和技术水平,提高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的意识,让每一个牧民都介入草原生态的保护,为进一步治理草原生态环境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3围栏封育,实行轮牧,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无休无止的超载过牧使草原生态负荷过重,应采取封育加灭鼠等综合治理方法,实行季节性轮牧、补饲加放牧的饲养方式,追求草原和谐可持续发展。利用现有的设施和设备,引导农牧民向生态可持续畜牧业发展,根据内部因素对牧民进行分析,找准使草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加大对牧户的投入,让资源分配得以平等、平衡,缩小贫富差距,各地区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推进草地资源共管机制,加强建立健全各种草原生态法规,探索合适当地的草地管理制度,使草原生
8、态畜牧业更易施行和更易推动。4改变经营方式,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以建立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为重点,通过组织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促进草畜平衡、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和谐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其根本途径在于,通过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两减、“两增,即减少农牧业人口、减少草原载畜数量,增加畜牧业产值、增加农牧民收入。其主要内容,一是以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市场引导生产,用成本核算效益,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二是以建立健全效益增长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为关键,依靠经济利益关系链接生产和经营,提高牧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经营集约化程度;三是以减人、减畜和科学放牧为要务,建立实现草畜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