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形式.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28591849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形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形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形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形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形式国际经济与贸易是近年来比拟热门的一个专业,下面是我J.L为大家共享的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之论文范文。摘要:我国日益发展的国际贸易活动,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高等职业院校怎样建立高效的人才培养形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关健所在。本文从人才培养定位和社会岗位需求出发,提出了从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双证制度、实验实训和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构建国际贾易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新思路。一、准确定位是人才培养的前提(一)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院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年均递增速度均在20%以上。200

2、8年我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036所,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还远未到位,现行的高考制度在政策导向上也轻视高职院校,大部分高中毕业生选择高等职业院校实属出于无奈,因而,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怎样在本科压缩型和岗位技能型中获得平衡,既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还注重学生后续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是探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形式的首要问题。(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是近年来比拟热门的一个专业,目前,我国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院校(本科)约380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约

3、490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约510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根据对相关用人单位的调查得知,吸收国际贸易专业的用人单位都希望录用能力强、上手快、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因而,应该以职业岗位来定位人才培养目的,突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校期间把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加强动手能力,缩短上岗周期,并兼顾学生的后续职业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加强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该培养目的能够扼要概括为:基本知识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能够直接从事国际商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二、把握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方向(一)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参加WTO(新外贸法)的公布,都促进了

4、我国国际贸易业务的迅猛增长,从贸易总量看.2006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再加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都选择来华投资,据保守估计,在将来几年内,我国需要150一200万的外贸人才,而从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便全部从事外贸工作,尚有100多万人才的宏大缺口。但市场的现实情况却是,外贸企业招工和毕业生找工作双难的局面,这就充分讲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在能力、素质上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断层和偏差。因而,我国引入了职业能力本位的指一导思想,提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思路。(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岗位(群)分析由表1

5、所示可知,国际贸易工作岗位的职位能力和素质要求能够简单的表示为: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十国际贸易单证等实务技能+国际货运知识十报检、关务知识+相应的外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一定的工作经历十学历。三、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的手段(一)教学模块是载体国际贸易教学应该摆脱原来的大纲本位的思想,建立起以职业分析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综合考虑职位的详细要求能够将国际贸易能力分为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外贸单证能为和综合应用能力三大模块。(二)校企合作是趋势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都讲明,校企合作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和形式.学校作为人才的输送方,企业作为人才的需求方,只要二者真正接轨,才能

6、保证学校培养的人才正是企业所需要的。校企合作中,企业可介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尤其是实训教材)的编写,担任实验及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的教授,提供实习时机等:校方可以指导企业的生产实践,选派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三)面向双证是关键由于财经类专业施行资格证书制度的范围较广,与财经类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标准齐全,因而职业资格标准融入院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可操作性较强。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如表3所示,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推行双证课程,即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与学校的日常教学、考核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四)加强实训

7、是突破实验实训形式的改革既是技能人才培养形式的亮点,也是突破点,更是难点。详细而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由课堂实践教学、校内模拟仿真训练和校外实训基地实习,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四大块组成。1、课堂实践教学。因课程而异,能够通过设计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读书报告等形式,结合真实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校内模拟仿真训练。依靠专业实验室和教学软件,构建国际贸易模拟实习平台外贸单证制作平台、外贸模拟练习系统、.进出口实务操作题库等仿真模拟实训,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和一系列进出口单证的缮制和修改以及海关、银行、货运代理、船运公司、保

8、险公司、商检部门等在国际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职责,培养学生胜任国际商务各岗位的职业能力。3、课外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性教学旨在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例如通过举办英语技能大赛,商务会谈大赛等以及鼓励学生积极介入社会调查,撰写实践报告等形式,帮助学生将课堂、校内、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帮助学生明确其将来职业选择的有效途径.4、校外实习。将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相结合,指定经历丰富的实习指导教师跟踪指导,提高学生实习质量和企业对实习学生的满意度,并以实习带动就业,提升实习留用就业率,进而提高本专业的总体就业水平。(五)提升师资是保障要想打破传统的理论灌输型的授课方式,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职业素质。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构建高职高专外贸专业立体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也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学校应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双师素质老师队伍的不断壮大。一方面,学校要请教师率先获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并定期轮流选派老师到企业一线熟悉业务,把握最新的外经贸动态;另一方面,学校可聘请外贸公司业务骨干不定期到校,或介入授课或举办讲座或指导实验实训,用真实案例分析外贸实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