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1.2《看不见的运动》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1.2《看不见的运动》教案设计.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章节名称11.2 看不见的运动学时1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沪科版通过生活和自然中的一些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相关现象。 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分子状态。过程和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得出“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运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结论。2、渗透控制变量、转换、建立模型及类比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有趣的宏观现象,使学生乐于去探究分子运动的微观机理,乐于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宏观现象。2、体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物理
2、知识,增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学生特征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特别是第二学期力学知识的探究学习及应用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而且也能够理解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等科学方法在学习中的作用,并可以进行简单的运用。这对于他们学习本节课都有极大的帮助。学习 目标描述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具 体 描 述 语 句ABCD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斥力物质的分子状态1、通过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能得出分子间有空隙。2、能用分子间有空隙解释相关现象1、 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得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结论2、 能用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解释相关现象。1、 通过活动感受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3、2、 能用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解释相关现象。3、 通过模型理解分子间距离变化时引力和斥力的作用。通过阅读教材和教师举例理解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和作用力情况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运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突出重点。教学难点1、 对于分子间有空隙的实验推理.2、 对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理解。1、 运用类比法把小米和花生混合总体积减小,再结合分组实验中气体及液体混合体积变小认识到分子间有空隙。2、 利用自制分子链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分子间距离变化时的引力和斥力情况,也更容易理解物体很难被压缩及被拉开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教学媒体(资源
4、)的选择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 得 结 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234567891011121314C1C1B1B1B1B2C1B2B2B2C1C2A1B3A1A1C2课件带音频图片课件视频 课件 图片课件图片课件图片课件图片视频课件图片 课件视频课件图片 课件图片 课件图片课件图片课件图片课件图片带有魔术表演的魔术背景图片视频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分组实验1:分子间有空隙吗?类比分析:小米花生的混合后体积变小举例:钢桶外壁渗出机油实验:夏日的梅花变红分组实验2:探究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及现象图视频:空气和二氧化氮的分子运动液体分子运动的演示实验现象图扩散的应用
5、揭秘:点水成冰感受分子间作用力的活动介绍课堂小结检测反馈的习题BIBAGHDACEFACEHBEGEFJDAGJACEGJAHAJDJHGBCAFGAGCAGEDGFFH创设魔术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兴趣,建立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主动性。展示实验要用的器材和操作要点,猜想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通过类比法认识到气体和液体分子间存在空隙固体分子间也存在空隙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神奇,得出气体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通过空气瓶和二氧化氮瓶位置关系认识到实验中如何排除重力对分子运动理解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液体分子也在不停的做运动。认识扩散现象及应用认识
6、到点水成冰也是因为分子的运动。通过感受实践,认识到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总结出本节运用哪些科学方法探究出哪些分子运动观点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所学。 1.5min 1.5min自制下载自制自制下载自制自制下载自制自制自制自制自制自制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
7、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设计分子动理论的观点: 1、分子间存在空隙。 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扩散)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科学方法:类比法、转换法、实验推理法、建立模型法、控制变量法。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结构:一、引入新课开 始1、表演:点水成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学生观看1、 带音乐背景图2、 视频特种部队1、片A 引导学生提出想要了解的有关分子的内容 图片:列举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 A 学生提出问题2、 探究新知(一)分子间有空隙1、 进
8、行分组实验。2、 汇报实验现象1、 介绍器材使用及操作要点,2、 巡回指导学生实验 分组实验1器材及操作要点介绍分析体积变小的原因:气体和固体分子间有空隙演示:小米和花生的混合后体积变小。引导引导学生通过类比认识分子间有空隙。400ml小米和400ml大米图A 分析归纳固体分子间有空隙 钢桶外壁渗出机油的动态演示 结合图片介绍实例:钢桶外壁渗出机油一切物质的分子间都有空隙 分析从远处闻到香水味道是因为分子的运动喷香水,引导学生利用转换法认识分子的运动(二)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图片:夏日变红的梅花 分析得出梅花变红是因为气体分子的运动1、 演示:变红的纸梅花2、 视频讲述梅花变红的奥秘视频:梅花变红
9、的奥秘1、 介绍自制探究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2、 巡回指导学生实验。1、 举例:扩散应用2、 分析点水成冰的原因图片:扩散的应用实例和点水成冰秘密图1、 引导学生说出扩散的应用。2、 揭秘“点水成冰”。视频:金和铅的扩散。1、 利用视频介绍固体分子的运动2、 引导学生举例。观看视频并举出说明固体分子运动的例子1、 总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2、 扩散的定义3、 总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4、 扩散的定义图片:扩散的应用实例和点水成冰秘密图3、 引导学生说出扩散的应用。4、 揭秘“点水成冰”。交流讨论得出:为了排除气体重力对实验的影响视频:金和铅的扩散。3、 利用视频介绍固
10、体分子的运动4、 引导学生举例。观看视频并举出说明固体分子运动的例子图片:实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现象图观看演示实验并思考原因1、演示:变色的液体2、解释原因:因为液体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提问:为何要让二氧化氮气体瓶子位于下方。视频: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分子运动图片: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对比图汇报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图片:分组实验2操作要点和器材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三)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1、演示:用手触摸肥皂泡泡器上的棉线一侧水膜,棉线偏向一侧2、解释其中道理:分子间有引力图片:肥皂泡泡器上的棉线为何偏向一侧 活动:感受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活动:感受分子
11、间作用力图片及活动内容1、 指导学生感受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2、 演示:拉不开的铅块边感受边说出自己的推断引导学生用自制分子链模型感受分子间举例变化时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距离较大时,主要表现为引力;距离较小时,主要表现为斥力。回答物体很难被拉开和压缩的原因。 (四)物质中的分子状态自主学习课本并找到问题的答案水分子的三种不同状态的模型排列1、 提问:不同状态的分子间作用力情况怎样2、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通过学习和老师类比认识固态、液态、气态分子作用力的不同,并理解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特征把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排列类比为教室上课、下课教室移动、放学后操场上移动的同学。
12、 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说出运用什么方法获取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小结本节所学内容结束教师结束语学生先在学案上完成习题然后交流答案。学以致用:8道习题 四、学以致用形成性练习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练 习 题 目 内 容A1A2A1B2B2 B3B3C2 1.“八月桂花香”,很远就能闻到桂花的芳香,这是一种常见现象,这说明 . 2.一根铁棒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 3.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在一起,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 。 4.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扫地时,灰尘四起 B.花开时,花香满园C.下雪时,雪花飘飘 D.刮风时,黄沙扑面 5、“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13、。”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 6、“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打碎而消失B.玻璃表面太光滑C.玻璃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 ( )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B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C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D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 8.吸烟有害健康,国际卫生组织规定了“世界戒烟日”,无烟场所的标志也处处可见。因为在公共场所一个人抽烟,其他人也会“
14、被动抽烟”,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形成性评价物理课堂是探究性的课堂,需要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历知识研究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技能及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乐于探究并能从探究中寻找到乐趣和成就感,所以课堂中形成性的评价就非常重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最后的检测反馈环节的评价外,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还采用一些口语、评语等形式进行评价。比如: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的时候,是否积极主动,是否语言准确,是否声音洪亮清晰等;在思考问题时,思维是否灵活,思路是否创新,办法是否可行性强;在结合生活举例说明时,发现学生是否善于观察和思考,是否能够把知识应用于生
15、活实际等。这些不必要记录,但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其作用不可或缺;只要发现学生点滴的闪光之处,我就及时地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激励,这样对于学生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正确引导,从而达到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学习目标。总之,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物理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努力探索,改革评价方式方法,使之成为学生健康良好发展的一个有力保障,使物理教学评价发挥出其有益的重要功能。教学反思 成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的创造。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让物理课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
16、起他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侧重点应是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本节课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 1、激趣引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采用一个与分子运动有关的小魔术“点水成冰”引入新课,瞬间结冰对于学生来说很是新奇,因此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为下一阶段的探究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2、化学知识物理课堂用。化学上很多有趣的实验都能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为了更有趣的让学生明白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我在气体分子教学反思运动和液体分子运动的教学环节都采用的是化学上的知识,如氨水遇酚酞变红、酸和
17、碱中和变成无色。因为颜色的变化很直观,所以学生很感兴趣。3、 设计实验细节,使实验具有观赏性和安全性。为了使实验具有观赏性,我让氨水与酚酞相遇时采用让纸花作为媒介,把滤纸剪成的小梅花用钢丝穿成多串,制作成枝桠的模样,插入大花瓶底部的粘土中,如此一瓶梅花就做成了。实验前把梅花上滴上酚酞,密闭瓶子,用输液管做成输送管道,从外部把浓氨水注入瓶内,花儿瞬间变红,很是神奇和美丽。同时输液管上的开关及时关闭,防止氨水气体溢出,使实验更安全。而在学生分组时采用醋酸代替氨水,紫色石蕊代替酚酞,效果也很明显且气味没有危害。为了是气味不向空气中散发更多,我采用的都是注射器提前吸取,密闭性好。4、 探究过程中渗透科
18、学方法。为了使学生加深对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在研究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时,引导学生运用转换法去设计方案,而在研究分子运动与温度关系时,又提醒学生要控制变量。5、 采用科学方法突破难点。在分子间有空隙及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的教学环节,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在分子间有空隙的教学中,采用类比法,把小米和花生混合总体积减小来认识到液体和气体混合后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的空隙;而在分子间作用力教学环节通过自制的分子链模型让学生拉和压的时候认识到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作用情况。以上是我本节课的一些创新之举,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对于教学方案的设计方面,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更好的体现出来。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多注意教师少说,多引导学生说,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