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548577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内容摘要: 读懂学生是实现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步骤,要读懂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发展规律的水平、已有数学活动的体验和经验以及实现数学化的过程和要素。那如何读懂学生,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以教学片断剖析为载体,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对读懂学生进行解读:课前访

2、谈、问卷;经验与分析;学会等待,保证思考时间;展示与追问。关 键 词:读懂学生 活动经验 真实想法 课堂有效性 读懂学生是新课程背景下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步骤。 标准指出:课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无论是认知规律、心理特征,还是学生已有的经验,这些在新的数学课程里,都被看得非常重。要“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这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读懂学生是顺利推进新课程、保证课堂高效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只有读懂学生,读懂受

3、教育的对象,才能真正实施对他们的科学教育,才能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读懂学生什么1、心理特征。心理特征实际不那么复杂。如成人写东西或者看书的时候,外面就算是打雷、下雨或者邻居家吵架,根本影响不了。但小孩不一样,教室外面飞过一只小鸟,他们会齐刷刷地伸头去瞅这就是心理特征。孩子的心理特征和成人的心理特征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对我们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都是非常有利的。2认知发展规律和水平。这是需要研究的。每个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到了什么水平,这个水平有几个维度,都是需要研究的,老师自己也可研究。如果教四年级,他们认知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大体有几种水平,其实自己调研分析一下

4、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成果。3已有的数学活动体验和经验。孩子还没有学分数,他就不懂分数吗?显然不是这样的,部分和整体的概念孩子已经有了。那他们是怎么看待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呢,有属于他们自己对分数的刻画,这个就叫经验,就是属于孩子已有的活动经验。作为数学老师了解这些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也是我们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应有的意识。4学生的生活实际,周围的世界。每个孩子生活的环境不同,每天接触到的量也不同,解决和量有关的问题的方法也不同,这就是学生和数学有关的生活世界。作为老师,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把他们每个人的想法和问题进行大体的搜集和基本的评估,其实也就把他们差不多读懂了。5实现数学化的过程和要索。其实我们

5、教孩子数学不只是让他们记住几个公式、学会几种算法而是要从根本上教会他们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孩子们是如何实现数学化的在这个过程里有哪些要素,这个过程大体遵循一个什么样的规律,就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就是一个相当精彩的“读懂”。二、怎样读懂学生 1、课前访谈、问卷读懂学生的基础对于新课来说,“前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学习怎么想的?学生的已有基础就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通过“前测”能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我所用。题目的选取很重要,关系到教师对教材、课标等的把握情况。去年上了一节,三年级上册的吨的认识,这节课大部分老师都感觉难上。因为“吨”是一个比

6、较大的质量单位,只有在测量比较重的物体时才用“吨”作单位。要让学生认识距离生活太远的“1吨”谈何容易!于是我对全年级6个班的学生都作了一个前测: 问题 结果1桶纯净水约重多少千克?95%的学生回答在20千克左右,5%的学生有点离谱。听说过吨吗?100%的学生听过。哪些物体大约重1吨?10%的学生有初步认识。答案有:我们班最胖的大胖子、一条桌子、1台电视机、10袋大米、一捆钢筋、一座西山、一头大象、一头猪、一辆汽车、几包水泥学生们可爱之极啊!同样是估计“1吨”,竟然分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同学的体重和一座西山的份量,这简直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竟被同时估为“1吨”。2、经验与分析读懂学生已有

7、数学活动的体验和经验有了前测的结果,我们就可及时对每班不同的学情进行认真地分析,根据学生在检测表中反映的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体验和经验,确定出相应的重、难点,围绕重点去组织学习素材,选择怎样学习方式。从前测结果,可看出:三年级学生已有大量的关于“克”与“千克”物体的活动经验,对于“1吨”的认识几乎像是“一张白纸”。如果课堂上没有真切的自我体验,没有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没有参照物作对比,恐怕掌握的也仅仅是“1吨=1000千克”这样的进率罢了。难保学生课后还会举出一些可笑的例子来。基于以上分析我把吨的认识的教学重点、难点定为:体验1吨。要做到这些,必需充分唤醒、利用学生已有的活动体验。于是

8、我设计了三次体验活动,分别是“搬大米”、“估纯净水”、“算人的体重”。【案例一】吨的认识认识1吨的“搬大米”教学片段师说:4人一组,轮流抱一袋大米,说说感受,并估计有多重。生:重,约1020千克。板书:10千克。师问:你最多能抱几袋?生:上台抱,一袋袋往上压,每压一袋说一次感觉,直到说重为止。(3袋)师:请3个大力士,把米搬到墙边。搬完后说说感觉?生:太累了!很重!师问:墙边共几袋大米?重吗?有1吨吗?猜猜1吨有这样的几袋呢?生:师:课件出示,先10千克10千克到100千克后,再整百出示。中间问几次有1吨了吗?师再问:现在有1吨了吗?师:像这样的1000千克,我们也把它称为1吨。现在知道1吨米

9、有几袋了吧!来,数一数。生:100袋10千克的大米重1吨。5、师:如果让你去搬这1吨重的大米,你感觉如何?生: 1吨太重了,压扁了,要用汽车去搬了。上到这儿,学生对“1吨”已体验得不错。到后来的选择合适单位,学生做得很好,而且还能用刚才的活动体验来说理。这正是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的结果。读懂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并为教学所用,应成每个数学老师应有的意识,以便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3、学会等待,保证思考时间读懂学生的需要“每个人都渴望成为探索者、发现者!”但老师往往不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总是迫不及待地打断

10、学生的思路。如果长期这样,学习的思维会缺乏广度、深度,变得浮躁,甚至对思考失去兴趣。【案例二】年、月、日教学片段师:读操作要求:同桌合作查看年历卡;分工合作记录1996年2008年中任意4年的每月天数(一人报一人记);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制作2009年的年历。 生:学生操作,老师下台巡视、指导。(3分钟后) 师:大家好了吗? 生:没好。师很着急。(又过了1分钟) 师:好了吗? 生:10个小组,3个小组示意完成。师:停下手中的活动,展示一小组的表格,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生:举手的学生廖廖无几,汇报的发现更是表面,肤浅。许多小组的学生竟然偷偷摸摸地做刚才未填完的表格,无心听讲。其它组大部分还没记录好

11、每月天数,更不用说发现规律了,何谈利用发现的规律制作2009年的年历。【案例三】等量替换教学片段师:已知2=3,求6+6=?,这题是什么意思?5秒后1人举手,10秒后5人举手,大部分学生表情疑惑。师:同桌说说看。1分钟后大部分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很多人跃跃欲试。生:条件是2=3,问题是6+6=?,首先要把6先换成几个,再相加。师:把你们的想法写在自己本上。生:独立练习(3分钟)师:已做好的同学整理思想准备汇报,不懂的小组交流。生1:先要算出6先换成?个,扩大了2倍也要扩大2倍 2=3 ?个=663=2 2 2=4(个) 再把4个+6个=10个 师:听清楚了吗? 生2:复述一次。 师:还

12、有不同意见吗? 生3:代数法。 生4:图示法。两个教学片段相比较,老师是否从学生的表情、神态中读懂了学生的需要,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学生听清问题要时间,理解问题的意思要时间,思考问题更需要时间,还有整理思路、把内心的想法用语言组织起来还要时间。只有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这才有了学生的清晰的思路,出彩的回答,有效的学习。4、展示与追问读懂学生的思路课堂就宛如一个棋局,千变万化,学生怎么想的?那怎样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并适时地引导呢?这就需要展示与追问。展示读懂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展示的过程也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智慧碰撞产生火花的过程,这个过

13、程是老师读懂学生想法的一个途径,但是大班额的教学的每个学生得到战士的机会太少,在一节有限的40分钟课堂上怎样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展示?: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的形式,多让同桌相说与小组交流;其次:学生的作品(错误的更好)要用各种形式展示出来,如板演、实物展台上展示、大屏幕布打出;最后是:多设黑板,省了时间,突破约束,让更多的人参与。(2)追问读懂学生深层思维。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 追问的艺术在课堂上很重要,它就像一个挖掘孩子思维的铁锨,往深里挖,而不仅仅是让她们的思维流于表面。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读懂学生的思维,并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及时合理的疏导、点拨。【

14、案例二】吨的认识体验后反思教学片段因为课前谈话中,一个大胖子、一座西山、一张桌子都被同时估作“1吨”。我就有理由怀疑:体验之后学生对于“1吨”真的会有新认识吗?于是在学生结束了体验活动之后,我忍不住追问道:师:“现在你对1吨大约有多重有感觉了吗?想一想刚才你举的例子哪些一定不是1吨?”生: 一张桌子我很轻松就能拎起来,一定远没有1吨!因为刚才30千克的米已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何况1吨是1000千克!生:“一座西山肯定超过1吨,因为50桶纯净水约1吨,难道一座山50次就能搬完?生:“王大胖子的体重到不了1吨,40个我合起来才重1吨。”师:,你到底有多重呢?大胖子说:“才没1吨呢,我才55千克!”师再一次追问:“同学们,像他这样要几个才大约重1吨呢?”生: “接近20个吧!”我认为这样的追问方式是有效的:因为它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举一反三,从而让思维变得深刻。我们每天都是在和学生的心理打交道,而学生的心理又是个变化而精密的体系,要以心换“心”,读懂学生的“心”。把全班学生的心抓住、读懂,就需要从教育、心理学从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体验出发去研究每个学生。 只有读懂学生,课堂才有根,我们的教学才能实现高效,让学生成为自己的铁杆粉丝!参考文献: 1、 小学教学数学版,08、6,孙晓天如何读懂学生2、 认知发展论皮亚杰3、 广西教育2007年34期,如何开展有效追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