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归属感的营造与交往空间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归属感的营造与交往空间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社区归属感的营造与交往空间设计 摘 要:当前的城市社区中存在着归属感缺失的现象。交往活动是社区归属感形成的必要条件,交往空间为社区归属感的营造提供物质载体。研究交往空间的设计,应分析交往活动的特点,并将其作为设计的依据,提出与之相适应的空间设计原则。通过社区广场、宅前空间、道路、绿化等的设计,构建社区交往空间,培育社区归属感。 关键词:社区;社区归属感;交往空间;设计 检 索: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6-0064-03 The Building of Community Attachment
2、 and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Space JING Wei( Collage of Arts,Xinxiang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3, China) Abstract :There is a lack of a sense of belonging in the current urban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activity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to form the community attachment, and communication space provide
3、s material carrier for the building of community attachment. Therefore, if we want to make studies on the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space, we shoul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act it as a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ing principles of
4、space. We should build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space and develop community attachment by designing the community square, the space before the curtilage, roads and greening. Key words :community; community attachment; communication space; design Internet : 一、社区归属感的缺失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
5、不仅包括居住区的概念,更强调的是具有共同归属感的社会团体。这种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主要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情感。”居住区是一个城市规划学的概念,而“归属感”则赋予了居住区社会学意义,二者共同构成了“社区”的内涵。由此可见,社区建设不仅是构建物质环境,同样应注重心理环境的营造。 中国的社区是在政府机构改革和快速城镇化进程的双重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政府机构改革打破了“单位制”的居住结构,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大面积的旧城改造,导致了城市空间的变化和大量新城镇人口的涌入,这使得原先的城市中的“大院
6、”、“胡同”、“里弄”等成了历史,社区成为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当前的社区是承接新转移来的城镇居民的必然载体,存在着大量的“异质性”人口,居民之间缺乏原先“大院”、邻里之间所具有的共同价值与情感联系。在此背景下,如何重构“异质性”居民间的情感联接,产生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使社区真正成为人们“共同栖居的家园”,便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二、社区归属感与交往空间 社区归属感与交往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论中指出,“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需求。然而,“归属与爱”是需要通过与他人或群体的交往来实现的,这是交往产生的内在动力。同时,根据调查显示,“
7、居民在社区内社会关系的好坏与其社区归属感的形成呈正相关关系,即居民在社区里社会交往越广泛,邻里关系越亲密,社区归属感越强:邻里交往越少,社区情感越淡薄。”因此,交往活动是社区居民间的心理需要,也是产生社区归属感的必要条件。 所谓交往空间,就是利于交往活动适度发生和开展的空间形式。它包含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一定形式的物理空间,二是人的交往行为,这两种因素是相互依存、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然而,在过去的社区建设实践中,开发商大多重视单位土地的经济效益,更注重用绿化率、容积率、建筑风格等显性的经济技术指标来作为营销的卖点,使许多社区的公共空间并不支持交往行为的开展,仅仅具有观赏展示的功能,可谓“见物不见人
8、”。众所周知,家的营造不是靠物质要素堆砌而成的,社区空间忽视了交往活动的意义,必然造成公共空间交往活动减少、人际关系淡漠、归属感的下降。基于此,有必要对社区交往空间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适宜交往活动的空间设计策略,为社区归属感的营造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三、社区交往活动分析 居民是社区空间的使用主体。研究交往空间的设计,应分析人的交往活动,并将其作为设计的依据,空间才会最大可能地被社区居民所接受。 (一)户外活动特点 社区的户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交往活动是其中的一种,它的发生与其他户外活动存在着伴生关系。扬?盖尔根据活动性质,将户外活动分为三种: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其中每一种
9、活动类型对物质环境的要求均有所不同。必要性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颇有些不由自主的意味,故而对物质环境几乎没有要求;自发性活动主要包括休闲活动,人们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所以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较高;社会性活动指的是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在社区中主要表现为交往活动,它的发生有赖于前两种活动产生的“连锁反应”。这就意味着,只要改善前两种活动的物质空间条件,就会间接地促进社区交往活动的开展。 (二)交往活动类型 交往活动按照人群的交流方式,可以分为网性交往和线性交往两大类。网性交往表现为参与人员相互没有特定的交流对象,常以群体的形式出现,交往范围宽泛,但层次较浅,譬如:文艺演出、群体健
10、身、围观等。线性交往表现为参与人员有特定的交流对象,参与人数较少,常见于熟人之间的交往,交往层次较深,且具有排他性,譬如:聊天、棋牌等。 (三)空间的公共性与私密性 不同类型的交往,对空间的公共性和私密性有着不同的要求。纽曼按照不同用途,将空间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共性半公共性(半私密性)私密性。并且,人们的交往层次和空间层次存在着对应关系,交往层次越深,对空间的私密性要求越高。因此,社区既要给居民提供公共性空间,以满足集体活动的需要,也要规划半公共空间,作为三五好友集聚之地。同时,交往活动毕竟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交往空间和家居空间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过渡,以保护单个家庭生活的私密性。 四、社区交往空
11、间设计原则与策略 (一)设计原则 根据交往活动的特点,交往空间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适应性。人使用空间的方式决定了空间的形式。适合的空间会吸引、促进人的行为,反之则抑制人的行为。交往空间应适应人们的交往活动特点。(2)复合性。交往活动是伴生的,决定了交往空间不是单独存在,而是存在于一个多功能、复合型的空间之中。在设计过程中,要以满足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为前提,吸引人的外出与停留,进而引发交往。(3)多样性。不同类型的交往活动对物理空间的设计要求亦不相同,需要与之相对应的空间形态、空间尺度与环境设施。(4)空间层次性。社区整体空间布局上建立公共性私密性空间层次,以满足不同程度的交往需要
12、,同时保护居家生活不受干扰。 (二)社区交往空间的构成 社区外部空间,主要由中心活动空间、宅前空间、道路与绿化构成。中心活动空间是社区的“客厅”,它不仅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设施,而且也为居民提供社区交往、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心理需要。中心活动空间是一个公共性空间,多种活动并存,便于人居聚集,是社区交往活动的主要场所。宅前空间是住宅建筑周围的空间,是家庭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过渡,具有半公共性,可主要作为深层交往活动开展的场所;道路不仅具有交通功能,它还具有休闲功能,对交往活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绿化是社区空间必备的环境要素,舒适的绿化环境,可以成为居民户外活动的动力。良好的社区交往空间将是以上
13、内容共同营造的结果。 (三)社区广场 社区广场是最普遍的社区中心活动空间。社区广场最大的特点是极度降低了城市性特征。它服务于社区居民,是休闲和交往场所。它的定位和功能相对简单,不像普通城市广场一样,需要成为城市标志性节点和开展大型群体活动,也就无需完整、庄重的空间形态和规模宏大的尺度,这就给设计带来更大的灵活性。(1)空间形态。总体上,应考虑多用一些不规则和灵活的构图方式。这样可以减少与周边建筑折线的冲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也边界带来具有许多“阴角”的小空间,产生更具层次感和多样化的空间形态。譬如,哥本哈根Superkilen社区的Den Rode广场,设计师采用了不规则的空间形态与周围的
14、道路、建筑相适应,同时将广场基面的色彩统一为红色,对不规则的空间形态加以整合,使广场在具有丰富空间形态的同时又不失整体感(图1)。(2)空间尺度。适宜交往的尺度与人的知觉有关。“视觉是人感知外界的主要方式,人在相距25米以内,能清晰地看见对方的面部表情,可以亲切自由地交流。当人们无法看清周围环境时就会失去心理上对环境的控制感,不愿多做停留。”可见,当空间中的人和物都在人们的视域之内时,人们更容易获得安全与放松。因此,较小尺度的空间更容易吸引社区居民的停留,增加交往频率。(3)空间构成。广场内部空间应具有包容性,使不同的交往活动可以共存于广场之中。网性交往需要硬质地面和较为开阔的场地,所以社区广
15、场应以硬质铺装为主,绿地为辅,中心宜采用具有向心感的图形(扇形、圆形),且不应有环境设施或绿化的阻隔,方便人们聚集。线性交往适合在广场的边界和“阴角”开展,辅以丰富的绿化,营造空间的安定感和舒适性,利用长时间停留,做有深度的交往,可以将网性交往活动空间置地于广场中心位置,将线性交往空间置于广场的周边或两侧,实现交往空间的层次性。 (四)宅前空间 宅前空间的大小基本等于楼间距,是由日照、通风等因素决定的,通常空间尺度较小。(1)空间限定。宅前空间应限制网性交往活动给居家生活的私密性带来的干扰。避免大面积硬质地面出现,空间基面应以绿地为主,局部用铺装限定出交往活动领域,用草坪、灌木丛等绿化手段来保
16、持交往活动与居家空间之间的距离。(2)空间营造。宅前空间宜化整为零,这样不仅适应了空间特征,而且符合线性交往活动的特点。用大树围椅,花台坐凳,廊亭等景观设施来建构既有景可观、又有座可享的线性交往空间。(图2) (五)道路设计 道路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而且,散步、骑行等休闲健身活动也为社区居民的会面创造了机会。(1)人车共存。机动车交通对人们的休闲和交往有着很大影响。资料显示,“车流量与人们的交往活动频率呈反比”。6所以,建立适合交往的道路环境,关键是建立人车共存的交通系统。实现人车共存,首先应限制车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要求,将车速限制在20KM/H以内,方可保证交通安全。因此,
17、设计中应避免过宽、笔直的道路出现,宜设置折线形或曲线形的道路,并尽量减小转弯半径,在交叉口设置绿化岛,利用一些手段压缩机动车加速的空间。其次,还应该规划多样化的车行路线,使车辆分流。(图3)(2)道路节点。道路节点是道路周边具有明确领域感的小尺度空间,如果设置舒适的座位,就能够吸引社区居民的逗留与休憩,根据交往活动的“连锁性”,它还是一处潜在的交往空间。 (六)绿化设计 绿化设计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们的交往。根据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公共空间自然元素较多时,使用群体也较多,年龄段也更为多样,从而促进了邻里交往。虽然许多住宅社区都将绿化环境作为宣传的重点,但是不能简单地将“绿化率”高就和交往空间划上等号
18、,还需要制定符合交往活动的设计策略。(1)绿化是营造交往空间的手段。孤植的乔木在空间中常常形成视觉的焦点,容易引发人们的聚集。树冠形成的伞状空间可以带来良好的微气候环境和一定的领域感,配以树下的座位,两种交往活动都适合在这里开展(图4);广场边界、道路节点可以用灌木构成的绿篱来营造,容易形成半公共性的交往空间。(2)标志性景观。绿化可以成为社区的标志性景观。武汉大学的樱花享有盛名,不光是武汉大学师生引以自豪的景观,还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如果在社区内大量种植有观赏价值、地域特色的苗木,吸引社区居民游赏,不仅能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还能成为大家共同的生活内容和记忆。 五、结语 在我国目前城市快速发展的
19、背景下,社区如果不能给居民带来归属感,那么新的社区居民就只是完成了地理上的城镇化而没有完成心理上的城镇化。所以,社区建设不仅要满足居民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还应是一个精神意义上的家园。交往空间设计是在社区功能空间设计基础上的深化,设计目标就是为社区居民的情感交流提供平台和载体,并通过社区交往培育社区归属感。而设计目标能否实现,需要依据交往活动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形态的空间,形成与交往活动特点相适应的设计策略。当然,社区归属感的建立不仅仅局限于交往空间设计,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还与社区文化、管理方式、制度安排、社区服务等有着重要关系,这些都是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注释: 中共中央
20、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J.中国民政,2001(1):4-6. 吴铎,丘士杰,李业甫等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李文茂,雷刚.社区概念与社区中的认同建构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9):78-82. 单菁菁.从社区归属感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6):125-131. 赵民.“社区营造”与城市规划的“社区指向”研究J.规划师.2013,29(9):5-10.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蔡永洁.城市广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精品文档】第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