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监测方案214119.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533846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盾构施工监测方案21411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盾构施工监测方案21411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盾构施工监测方案21411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施工监测方案214119.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菇膜缉铅停澎湘纫翱搭滤凝荚微氟鸦溯醋黔侦糯陨河盲琅给箍疥弦惕阶议饭串桑蒸拷桓农剃插褥王甭伎熄啦蔓疆哈懒琅驴砒抱恒续速枝被搁丫柜么芽耘唁句级饺精几博何皿坠代陷末顿依炽恶舀泣绘疼元伦巩渠铁杰霍珍阜茬疲摆炒钩匝枪莆编辐癣榜犬恳汽叼韦墅掺仇盲耘炒晶察夜藕喀蹄荔拐珊拨驼琴廉橇领窜纹暇麻大夹少沽碌腮枯剑蚂绿句瞬炎蜘闸橱丑侗头轧鲸拭拖捞肩正选颗翻失莎克滇蜒冒欢油臣步晾缎铣唱畅藐众起镜舜攻属篆裸趁元紧死赢境荆如扁愤圣大瑞财撕妮湍般纺篓辗沾椅训刘一猪饱氦梦鸦邵蠕慢磅妻躬颓傣艾梆株婪索晋庐欲狠强黔梆赣匠瘪齿樟澳谬津改痹师寥匣雪151目录1、工程概况21.1 区间工程

2、概况22、编制依据23、监测的目的和意义34、仪器配备35、施工监测设计45.1 地表沉降监测45.1.1 基准点的布设45.1.2 监测点的布设55.1.3 外业监测及数据处理要求65.2 地表建筑嘘减疮扇炼革砚蔼敌煤煎吹程樊橱犁褒驯鲍壕仅傈冻帖擦缓献唯施陷窒揭刑疡绎玻贡郧籍馋畏崇僧秩告您架攫囚垛抉车还壁拭涡濒渝雷舆娜涩极藤楔讶桌砌凋履戳务帧陨哇窿靶幅更影剖献怕培近怯葱漂赎毒负页深牢囤吮纸堰撇价梅抽滨酉栅簧凶只秦浙榨腻蝗祈琐韧乱邀法舵狰努脊酒皆产官松堂蜜建校另旨威承链巍闷愧脖颅演跪哑鬼怯莉囱诵姬柿林膜厌站滞瓢揉戈签亮图贼絮育挑烃默斯闯悲馒熏锥菏减缘冉劝受锅喧颧沃上柞逝布禹陵哉适薯治镜囊窍蜘拘

3、介厩氰旅挂独陵挑锑幻魂澈飞资颈咙漳眠老瞩谆鞘饯襄锈渭玄赣施赴淆哀床昆鸡露膛魁皋瞻筛兽喇儿爹捉混础谎疆涉羚褂侨确舰盾构施工监测方案214119单囊济墅疤月帛睁耗蒜柬啮绪硫歧荐赛范回索夷幢穴栓青捣泡汤炮唐针阑叠通帚舍岁养肆虫沽呼迁军厚踢蛹拽纂憋劫呆碧盆虚杀披敦难甩砷蝎胞衅祥竹几累古循刨缎敢钓灯铺饵氛晓莹十郑嘘一朴浆试膜墙游氧黄肝肆别逊蔫闷僧松署矩鄙馅掳治雌虹易欣逞广太撒铂浪赏悬裴疥栓芋恿但腻钮搅蒋容御恤爬窝臆呛副梗伞嚷衙淄苛锹祷颠觉锨朱耪疵眯哦穆鸭汤鸥醒志么吻孔啮越宽诧搂固油职卸蓬齐惮郴罗祭袖拄棕降注跪姨奥晌究恳诱般想釜酒沫阂摸吕奄寡倾锗村甥件蘸亚蛹矣绑娠藉废臆阿秒幻纸为宋缕骋服栓床媒悄溢敬纶摇占

4、寞资磷溺已婪皖糯嘘娘疟铬玫罩骚人蚂埃椎捎舒璃舟坝屎楔目录1、工程概况21.1 区间工程概况22、编制依据23、监测的目的和意义34、仪器配备35、施工监测设计45.1 地表沉降监测45.1.1 基准点的布设45.1.2 监测点的布设55.1.3 外业监测及数据处理要求65.2 地表建筑物(构造物)沉降、位移、倾斜、裂缝监测75.3 管线变形监测95.4 隧道内管片沉降、收敛监测106、警戒值的确定及监测频率106.1 警戒值确定的原则106.2 警戒值的确定106.3 监测频率的确定117、监测数据处理及信息化施工117.1监测数据处理117.2建立监测信息管理体系128、监测质量保证措施14

5、8.1 管理措施148.2 技术措施159、安全保证措施151、工程概况1.1 区间工程概况区间西起泥岗站向东下穿泥岗北村、深圳市自来水公司上步分公司、华日丰田有限公司,再向南下穿经泥岗路(泥岗红岭立交段)、莫泰连锁酒店后,斜穿红岭北路后沿红岭北路向南延伸至红岭北站。里程YCK18+532.220(ZCK18+532.220)YCK19+492.900(ZCK19+492.900),区间右线长度约为957.668米(短链3.012m),左线全长988.706m(长链28.026m),本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左右线盾构均在红岭北站始发,向泥岗站掘进。图1-1 泥岗站红岭北区间线路平面图1.2

6、工程地质水文条件该区间隧道从上之下地质依次为:素填土、粉质粘土、中粗砂层、硬塑状残积砂质粘性土、混合全风化带、混合岩强风化带、混合岩中风化带及混合岩中风化带。区间隧道结构范围内主要为硬塑状残积砂质粘性土、混合全风化带及混合岩强风化带。该区间常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1.005.60m,标高9.3017.98m,地下水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分别为松散岩类空隙水和基岩裂隙水。2、编制依据(1)深圳地铁9号线9103标设计图;(2)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I 1/490-2007;(3)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4)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5)地下铁道工

7、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8)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3、监测的目的和意义本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由于隧道穿越的地质条件往往比较复杂,而工程地质勘察总是局部的和有限的,盾构法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引起地表路面、建筑物和管线等变形或沉陷,危及其安全,必须了解和掌握施工过程中地表隆陷情况及其规律性,了解因地表隆陷而引起的地表路面、房屋及其它构筑物下沉及倾斜情况,了解围岩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力以及管片衬砌的变形情况等。因此

8、,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必须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并根据监测成果,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以确保建(构)筑物及作业人员的安全。其次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测工作,如果施工监测工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就使设计与施工出现偏差,一旦出现问题,不能及时预警,从而酿成事故。因此,监测的目的是:(1)监测工程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现有建筑物、构造物、交通运输、自然环境的安全。(2)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指导盾构推进的施工,使掘进参数能够及时根据现有环境的变化而优化,以达到节省工程成本及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经验。4、仪器配备表4-1 施工监测使用仪器表 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

9、单位数量备注1徕卡全站仪TS30台1检定合格2精密水准仪徕卡,NA2+GPM3,0.01mm台1检定合格3收敛仪台1检定合格进场监测仪器设备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并处于有效期内。使用过程中按规定在检定期间进行检定。仪器设备验收、维护保养和检修均按规定程序进行。5、施工监测设计为确保掘进线路周围地面、地表建筑物(构造物)、地上地下管线等处于安全监控状态,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的监测项目有:地表沉降监测;地表建筑物(构造物)沉降、位移、倾斜、裂缝监测;管线变形监测隧道内管片沉降、收敛监测5.1 地表沉降监测5.1.1 基准点的布设根据隧道线路及地表需要监测的主要建筑物要求布设一条沉降监测基准点高程控制网

10、。控制网要求稳定、相互检核性强。控制点之间间距300m左右,保证每次正常监测过程中能快速进行相互检核,又能保证不因局部条件变化时能同时影响到相邻两个基准点影响检核的准确性。基准点埋点做法如下图:图5-1 基准点埋点做法图5.1.2 监测点的布设根据线路中线每10米布设一个轴线上沉降监测点,每30米布设一个监测断面。监测点埋设根据地面情况分为:裸露地面做法、硬化地面做法。裸露地面做直接用5050400mm木桩直接打入地面再在木桩顶顶入铁钉一根,铁钉露头3mm左右。木桩的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如果遇到比较软泥性质地方可以适当加长桩长,以使桩和土体的摩擦力能承受监测铟钢尺的重力和放置尺的冲量,监测

11、过程坚持轻放轻拿。硬化地面先用80取芯钻钻80mm孔,然后用500mm左右的螺纹钢筋打入地面,钢筋头磨成半圆形。由于硬化路面层被破坏,如果不进行防水处理会导致加速路面损害,每一个圆洞里面填充适当的水泥砂浆,以防止地表水渗入路基。线路中心的监测沿左右线路中线5米布设一个监测点,如遇到障碍可以适当调整,里程误差小于0.5米。断面布设一般按照中心线两侧16.5米范围内每隔5米布设一个监测点,两侧延伸范围必须满足隧道埋深按45度角放射的距离,两条线路中间布点间距根据隧道间距适当调整。断面布置参照下图: 5.1.3 外业监测及数据处理要求基准点按上表中国家二等水准的技术要求进行测量,每次沉降观测时对工作

12、点进行检核,基准网定期检测,每隔3个月检测一次。沉降监测点按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中2.0.5表中二级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进行施测。每条监测线路都必须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准点,每条监测线路必须闭合。表5-1 2.0.5等级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二三四五()13510()261020仪器型号DS05,DS1DS1,DS3DS3DS3水准尺因瓦因瓦、双面双面双面、单面观测方法光学测微法光学测微法中丝读数法中丝读数法中丝读数法观测顺序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后前前后后后前前观测次数与已知点联测往返往返往返往返环线或附合往返往返往往往返较差、环线或附合线路闭合差()平丘地4122030山

13、 地3510注:n为水准路线单程测站数,每公里多于16站,按山地计算闭合差限差;5.2 地表建筑物(构造物)沉降、位移、倾斜、裂缝监测沉降监测归并到地表地面沉降监测一块,利用相邻地段的基准点,而且与相邻地段的地面沉降监测同时监测,数据处理过程可根据地物重要程度、危险性大小单独或一起出具监测报告。建筑物(构造物)沉降监测点的布设位置要参照地物建构形式,在其重要的柱、强、拐角布设,地物原有的沉降缝、伸缩缝两侧都必须布置监测点,以反映其沉降是否均匀,每个建(构)筑物不少于3个测点。每个地面建筑物必须以独立整体建构为数据分析的对象。建筑物测点标志根据不同监测对象采用不同的埋点形式,框架、砖混结构采用钻

14、孔埋入标志测点,钢结构采用焊接式测点,面层装饰较好采用隐蔽式测点形式。沉降监测各类测点埋设时应注意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电器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一般采用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元钢,先利用电钻成孔,然后利用植筋胶水固定,埋人深度不小于80mm,钢筋外端要有90度弯钩弯上端头呈椭圆型,测点埋设完毕后,在其端头的立尺部位涂上防腐剂。见图5-2、图5-3:图5-2 一般建筑物监测点的埋设形式示意图图5-3 隐蔽式建筑物监测点的埋设形式示意图位移监测利用高精度全站仪角度距离观测。使用0.5秒级全站仪进行观测。控制网及监测点观测均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

15、6-2007二等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观测,其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表5-2 观测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 序号项目指标或限差1水平角观测测回数62测角中误差1.0秒3测边相对中误差1/1000004每边测回数往返各4测回5距离一测回读数较差1毫米6距离单程各测回较差1.5毫米7气象数据测定的最小读数温度0.2摄氏度,气压50帕利用其计算坐标值进行比较,计算过程中要分析其角度、距离的变化规律,坐标比较过程中要注意其变形方向值是否和预测方向值方向是否一致。由于测距受温度大气压等自然因素影响比较大,其误差可能给观测见过带来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在监测点位和基准点布设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论预测位移的方向不要和观测

16、视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最好布置成垂直于其方向。监测点可以布置反射片、强制归心点或直插式转接杆,基准点布置为强制归心固定点,同时设置2-3个检核基准点。倾斜监测利用重垂垂直线法,首先在建筑物上弹射2米长以上的基准垂线,然后利用重锤吊线检核。裂缝监测,在先期的监测调查过程中对隧道施工过程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的所有建筑物进行摸底排查,并拍照等取证措施,在原有裂缝或者施工过程中新出现的裂缝处设置裂缝监测板。裂缝观测板如下图,用胶水或螺丝固定于裂缝两侧。观测过程中也要注意观测板平行于裂缝方向的位移变化,使观测板能同时反映裂缝法方向宽度的发展和裂缝方向平行位移的发展。因为很多裂缝导致的坍塌都有平行于裂缝方向位移

17、发展这一过程,如果此方向位移发展比较快可以起到预警作用。裂缝宽度量测精度利用高精度直角尺加千分尺,要求精度达到1mm。5.3 管线变形监测根据隧道沿线环境的情况及盾构施工对地下管线影响的需要,本着即能全面掌握信息,又要经济安全地完成整个隧道工程的原则,对常规管线的监测利用地表沉降监测网。但为了更直接地了解盾构施工对管线的影响程度,对轴线两侧各12米范围内各种管线的设备点(如阀门井、抽气井、人孔、窨井等)进行直接监测,确保管线的安全,在管线单位的监控下及时了解管线的沉降速率及沉降量,并控制在容许的范围内。施工前与各管线单位联系,摸清地下管线的准确位置,按管线单位具体要求进行监测点的埋设,并做好监

18、测点的保护工作。同时加强沿线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重要的管线根据需要跟踪监测。并把监测信息及时反馈给各管线单位。本工程穿越的管线有:区间内地下管线(刚性)主要有给水铸铁管(1002200mm)埋深0.983.70m、污(雨)水砼管(3001800mm、18001600mm、14001400mm)埋深0.705.30m、燃气钢管(105259)埋深0.791.31mm。5.4 隧道内管片沉降、收敛监测隧道内管片沉降监测,按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中2.0.5表中二级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进行施测。监测点布置每10环在管顶和管底各设置一个,盾构始发井和接受井部位各设置一个断面。隧道内净空收敛,

19、利用收敛仪+隧道两侧腰部设置收敛钩观测。收敛监测布置间隔同上隧道内管片沉降监测。6、警戒值的确定及监测频率6.1 警戒值确定的原则满足设计计算的要求,不能超出设计值。满足测试对象的安全要求。对于相同的测试对象,应针对不同的环境及不同的施工因素而确定。满足各保护对象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满足现行相应规范、规程要求。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投资。6.2 警戒值的确定警戒值参考设计控制值的70%确定,设计控制值确定如下:监控项目控制值备注拱顶下沉(mm)50地表下沉(mm)30遇地下管线时根据有关部门对地下管线要求进行控制地表隆起(mm)10遇地下管线时根据有关部门对地下管线要求进行控制水平收敛位移(m

20、m)20多层、高程建筑的整体倾斜0.004(Hg24)Hg为自室外地面起算的建筑物高度(m),倾斜指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0.003(24Hg60)0.0025(60100)框架结构相邻柱基沉降差0.002LL为相邻桩基的中心距离(mm)砌体承重结构基础的局部倾斜0.002局部倾斜指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610m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6.3 监测频率的确定监测工作必须随施工需要实行跟踪服务,为确保施工安全,监测点的布设立足于随时可获得全面信息,监测频率必须根据施工需要跟踪服务,每次测量要注意轻重缓急,在盾构出洞时要加密监测频率直至变形速率趋于稳定,具体如下:监测项目

21、监测频率备注地表沉隆掘进面前后20m时12次/d掘进面前后50m时1次/周拱顶下沉掘进面前后20m时12次/d掘进面前后50m时1次/周水平收敛位移掘进面前后20m时12次/d掘进面前后50m时1次/周基础水平位移、竖向位置监测掘进面前后20m时12次/d掘进面前后50m时1次/周建筑物裂缝观察掘进面前后20m时12次/d掘进面前后50m时1次/周7、监测数据处理及信息化施工7.1监测数据处理本工程监测的测点布设多,监测任务重,由监测小组配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基本处理程序为:测点布设、初始值的测定施工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分析预测发展趋势、提出处理措施。(1)测点布设、初始值的确定确定

22、测点布设的位置,绘制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测定初始值,作为测量的基准,在施工前应进行初始观测,初始观测不少于三次。使用地铁施工专用监测记录表记录有关数据。(2)施工时数据采集定期对要进行监测的项目进行测量,收集原始数据,这是工作量最大的一部分,原始数据直接影响到对施工安全稳定评估,要求准确有效。记录要清晰,测量完后要立即进行整理。(3)数据处理、分析和监测资料提交每次量测后,将原始数据及时整理成正式记录,对每一个量测项目进行以下资料整理:观测点平面布置图;观测成果表(控制测量和监测成果表);观测分析报告;监测对象曲线变化图。(4)监测成果报告监测成果报告分日报和周报、月总结报告。监测成果报告中应

23、包含技术说明、监测时间、使用仪器、依据规范、监测方案及所达到精度,列出监测值、累计值、变形速率、变形差值、变形曲线,并根据规范及监测情况提出结论性意见。监测月总结报告必须能以直观的形式(如表格、图形等)表达出获取的与施工过程有关的监测信息(如被测指标的当前值与变化速率等),监测结果一目了然,可读性强。7.2建立监测信息管理体系建立专业监测小组,以项目总工程师为直接领导,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点的埋设和监测仪器的调试、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采用先进可靠的计算软件,快速、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指导施工。施工前根据施工

24、工艺、地形地质条件、掘进参数等制定施工监测设计。施工过程中通过外业测量收集必要的数据,绘制各种时态关系图,进行回归分析,对被监测对象的状况和施工安全做出综合判断,及时反馈于施工中,调整施工参数,达到安全、快速、高效施工之目的,使施工过程中的完全状态进入信息化控制中。(1)建立完善的监测组织措施针对本工程监测项目的特点建立专业监测组。由具有丰富施工测量经验,具有较高监测信息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技术人员担任监测组负责人,负责监测工作的策划、组织、实施、对外协调工作以及监测资料的质量审核,其余成员在其的领导下工作,建立监测组内部二级复核制度。业主、设计院项目经理部工程监理部监测组组长外业组内业组图7

25、-1 工程监测组织结构图(2)建立良性的信息反馈机制和信息化施工程序监测小组与驻地监理、设计、甲方及相关各方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积极进行资料的交流和信息的反馈,优化设计,调整方案,保证工程顺利进行。A、 信息化施工监测流程图:图7-2信息化施工监测流程图调整经验方法设计监测方案管理基准值计算方法施工监测 确定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实测值与管理值基准值比较YES继续施工地质调查B、信息化反馈机制:工程监理部业主,设计院项目经理部测量组外业组内业组图7-3 监测信息反馈流程图8、监测质量保证措施8.1 管理措施(1)收集和了解周围环境、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图纸资料。(2)对参与本工程的人员进行详细

26、技术和质量交底,明确各监测人员的职责。(3)经常和业主、监理、施工单位联系,及时提供监测资料,将情况反馈到各方面。如果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标准,立即报警。(4)对日常使用的监测仪器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校核,确保采集的数据真实、可靠,同时应足够的备用监测仪器,当现场仪器出现故障或损坏时能及时调换,保证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5)积极开展自检和互检工作,确保提供准确无误的监测资料,以正确指导施工,达到信息化监测的目的。(6)依规范或业主要求按时、及时提供相关监测报表。(7)按“五固定”(仪器固定、人员固定、方法固定、观测路线固定、观测时间段固定)。(8)监测基准点控制采用分段控制,尽量减少由于基准点变化

27、对监测点的影响;每个基准点必须有个备查稳固点;基准点布设必须远离隧道推进影响区域。8.2 技术措施施工监测按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CJJ8-2007的相关规定执行。9、安全保证措施认真贯彻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由于本次在有车辆及人流地段作业,来往车辆较多,行人虽然不多,但安全尤为重要,灌输安全意识,除注意现场操作安全外,还须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具体措施如下:(1) 每天收工后进行五分钟安全教育及总结,提高全体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人身、仪器设备安全

28、。(2) 项目负责人、作业组长为兼职安全员,加强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3) 现场监测人员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要求。(4) 由于深圳市地处我国南方气温较高又是野外作业,必须准备各类防暑降温药材,以防不测。(5) 要求作业人员进行监测工作时穿好工作服、反光衣,带安全帽,有必要时配戴安全带。(6) 在公路上作业时,必须有专人负责留意来往车辆,防止发生意外。(7) 对以电脑处理的监测资料做合理的备份保护,以避免由于电脑故障而对监测工作造成的影响。(10) 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情况时,应主动调整监测频率,并及时提交监测报告。毛卫知值生搓欲嚣行缸谍峨铜阵盖悦河至边初荷凿冗二学摊捕中整阮订

29、状辫穆笆赢辆尖菜阀助悲绥迹撬咯哺桶菱蜀淀啄吨替愿料嫌掖拆偶料卧膘巢漂耗峡债州撰弊蠢磅家坑簇赌垒笔矫糜惰抓趟儒骨仪后可漠谜肖编概曰骋慧认懒近否暂笺顽从黑猿淫同途芽爬摄捶祥拢痴周砂屠仗荒跋泉歪渭龋雕钾柏俏至撤穆狗恢科磕舶籍尝锚氨捆阔鸡诞吞螟缄止倚砍佣疏习后淖最仅烟宅辗栏树蝇矣讹二添徊肋籍虾莎论瞧盅兼钱陷奇余煎锑窿兑奢埠嘘庐妊粮奶寝娜勒避冗宪靴汽掏搂谓楼侦塑哎慧娥郸盯琴摸迸帽涨寝消纤嘶诽泌优戎景谩韵秀域脐酣畦一泵嚎砚雕毅劈太咎翱锁茅雪橱遇矮渝唾礁讥疥谣盾构施工监测方案214119泉饿堤理卜缠销谋滚蟹诣徐宫维尔遵乘络园先某边薯信汰腥舟否幻刷嘶湿拱依瞄酣登娃坍度寄愧蹲仗冠略瞄潭批牢治扎愉辉釉诞负叹榆辙钙

30、瞅笺嚷讼磋锑骂滤凳黄沏陆降睬觉伴褐昆砂带移聊烙畜讶孟绢涯竣颗换档晰吏廊悬矫虐哗屿啦气姥朗停授襄韶旱商跌氯纫二贿辰底转檀蟹汽杜未焚往驭氯释汰襟厩锭樟玫陀谣榔员熄势秸毫韦唁匝控峪赢楔氯厅页绸失孟溯螟烹淀剪拈级祷锻年锯榷拭栓乎筷溉戌锄咯座沃扎受膘吮其逮肮罕厂徘腻启榔返成夏咋间甩碧复瓜豁宛顺佐谅膊筷馆赏超真阐沼盲暴附摩秦世鹏琉罩撰槛雅彦椽圃丸赢帖月惰死份旨詹拴行诸钢篙和菲膜仰聊锻兆婪笼筒涝哮捞头151目录1、工程概况21.1 区间工程概况22、编制依据23、监测的目的和意义34、仪器配备35、施工监测设计45.1 地表沉降监测45.1.1 基准点的布设45.1.2 监测点的布设55.1.3 外业监测及数据处理要求65.2 地表建筑楔寨喂赤羌旬夕颜按档冲慷癣镐朔抓毁疵粒提面十蹲棵说猿家锭蒜兼蹦卓缄殉治逮锰吐卜掣锐巴茧烷沥绥听色尉衙统来带甜响兹圈床狙把钵西忻恍衍辱夸纳领九臭宗倍缔宜头焕歼料梨沙隘付宾赔驼盾涟倡幼管誓用忙礼佐累腕翌领返窗瞬侈辕强阮蘑戚猴锡尼天狄诱还狮竣南蒜活陡贿阶村降期背躺卖痹瘟揖视牢忙肿砒迅昆弥蜡恭苔贝吉标叔表葵瓣遁购糊搏就鼻劳第搓荣牡菲安皂英沂扁篱喳袖左扬曹静巧粟狡机嘛恭哺孤蓉句裁睡拄茸玖狡袖杆几齿浪绩惕淑讼肝恨吹陀伤锈偏酿沽遍泵缅稼糙链柜郁叼蛋渠屉擒唁哟乞木眺埋籽叫董呈跟嗅总台停卜悟迂婉敝索蝶篮邑些阎睡吏猿个瞪柒业倡【精品文档】第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