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让数学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522346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度学习-让数学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深度学习-让数学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度学习-让数学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度学习-让数学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深度学习: 让数学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内容摘要:数学学习是一个学生自我数学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学会知识,学会思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素养,发展数学思维。本文就一线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浅层学习现象,结合课例谈教学中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深层学习。关键词:深度学习求真求新求联深度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美国学者Ference M anon和R oger Sa

2、在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一文,最早提出了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和浅层学习(Surface Learnig)这两个相对应的学习概念。i课程改革到今天,我们提倡数学教学从儿童出发,以儿童的立场教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在教学形式上做了很多的改进和尝试,但是在实际一线教学中依然存在浅层学习的问题和现象。1、形式化。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公开课课堂,当堂开展小组研究探索,短时间内就有多种解法,小组汇报时每人的方法都不同,有条有理,个个都具有代表性。细细想想,这样的儿童真实吗?这样的课堂可能吗?2、程式化。老师们在教学中完全依赖教材,不求变,不求思,每天教学就是走教材流程。没有期待的

3、数学课堂会有深度学习吗?。3、碎片化。教学缺乏整体性,不能对教学素材进行有机整合和有效沟通,不挖掘教学中基于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的隐性教学内容,浅表化的教学,使得学生学习如同散沙一般,呈碎片状。学生的数学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必须有深度学习,在深度学习中不断建构自己的数学体系,在深度学习中体会思考的乐趣。一、“求真”深度学习的保鲜剂学习情境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场域。学习情境的真实展现,学生学习过程的真实展开,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结构的必备条件,只有真正经历用已有数学活动经验,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学生的深度学习才有生命力。1、开展真研究利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组织学生研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方式,但

4、在课堂上往往受时空的限制,有时很难有效地完成,要么蜻蜓点水,要么变成个别同学的研究,最终使研究演变成假研究。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明确任务,把研究放在合适的时间,比如有一定难度的研究可以放在课前,教师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展开教学,在课堂上组织交流分享,碰撞研究火花,课堂上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基础上,与同伴在共赢共进中进行深度学习。六下认识圆柱、圆锥对于圆柱特征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是请学生用带来的圆柱体物体观察交流,总结特征。从课堂教学来看,有一部分学生是没有参与到研究中来的。换一个角度去考虑,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引发思考、启迪思维,真正感受圆柱的特征,课堂交流研讨就

5、会更有质量,对圆柱的认识就会更深刻。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做有以下几种情况:1、手工型:用数学书后面给好的模板做。2、模仿型:用长方形纸卷出一个上下一样粗的圆筒,然后用圆筒一头按在纸上画出大小一样的两个圆作为圆柱的底,用胶带粘上。3、创做型:先画出两个大小一样的圆,算出圆的周长,用这个长度作为长方形的一条边长,剪出一个长方形作为圆柱的侧面,最后粘成一个圆柱。这三种做法反应学生思维的三个层次,但是无论哪种做法都能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和感受圆柱的特征,在体验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交流,自我对比,自我反思的意识会更强烈,取长补短,调出小我,看大大我,不断优化自己对圆柱的认识。2、落实真经历。学习中的真经历一

6、定是遵循认知规律的,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亲历“重蹈人类思维发展中的那些关键性步子”,学生才会进行深度学习。前段时间听了小数的意义一课,在最后一个环节“我收集”中,教师组织把学生课前收集的小数的信息进行交流。有一个学生收集的是“一张桌子的宽是0 .5米”,该生解释为“0.5米就是分米”。也许这样的问题的出现在课的结尾是个别现象,不具有代表性,那我们是否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出现了问题。回顾这位教师的教学,再看看她的板书,不难寻找到问题的根源。板书: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0.1=0.01=0.001=0.3=0.04=0.005=整个板书都是不带单位的,教师在教学时虽然依托

7、情境,但是板书时,却是老师自己代替了学生的抽象,把单位屏蔽掉,直接写出等式,就缺乏这一点点学生抽象的经历,自然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脱节导致问题暴露也在情理之中。如果在例题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学生带着单位名称的算式,摘录在黑板上,比如0.1米=米,0.04厘米=厘米,组织学生读一读,充分感悟小数与分数联系,发现单位相同,然后再把黑板上的单位擦掉,那将会事半功倍。二、“求新”深度学习的催化剂数学课堂应是学生期待的课堂,每天都有新鲜事,每天都有新发现,每天都有新收获,老师就像一个魔术师,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灵动,有活力,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数学课堂,催化学习的深度展开,1、任务驱动思考教材的

8、编排体系是严密和螺旋上升的,但相同的情境重复出现,学生会产生学习的疲乏感。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适当地做一些剪裁,设计一些学生能够得着的挑战,他们有新鲜感,自然愿意投入学习。例如一年级下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教学,考虑到本学期在学习不进位加时,教材的编排都是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计算的模式,因而在教学这一课时内容时,我改变了一下学习情境,直接让学生接受计算挑战任务。任务一:1、照样子,自己编一道26+的加法算式。2、编完自己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学生实际数学计算能力的差异,有的学生编出了如26+2这样不进位的加法,有的同学编出了26+4得整十的

9、进位加,还有的同学编出如26+7这样的进位加。针对学生的差异,我分层进行处理,通过26+2,和学生一起复习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针对26+4和26+7,分别完成教材中例题1、例2的教学任务。教学中的所有素材来源于学生,学生一直在探讨和研究自己编出的算式,既有积极性,又有成就感,学习非常投入。2、创造建构新知数学的严谨性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砍去那些不合逻辑的错误东西,保持数学的纯洁性,同时教学中处理不好,它也会砍去数学中生动活泼的思想,窒息数学的生命。二年级认识厘米一课,为了让学生清晰建立厘米的概念,我设计了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4次操作,用手比划、闭眼想、再次比划、根据比划用小棒或尺子

10、验证的体验过程,让枯燥的概念化抽象的概念为可视的操作,动起来,玩起来,学起来,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其他长度单位“米、分米、毫米”做好了认识方法上的经验积累。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亲历“重蹈人类思维发展中的那些关键性步子”,我还改变了教材通过尺子认识厘米的方式,借助1厘米小棒,同座合作把各自1厘米的小棒连起来,认识2厘米。认识5厘米时,先估计,后用1厘米的小棒去量的,边量边用短竖线做记号,在不知不觉中纸条创造出了一把简易的尺子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不仅经历了尺子的演变和制作过程,感受到数学文化,更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神奇和意趣。三、“求联”深度学习的活性剂数学是逻辑性特别强的一个学科,数学教学要有一个横向的

11、透视,也要有纵向的穿透,寻求数学的源与流。在教学中力求呈现数学动态统一的、有机关联的、鲜活生动的形象,而不是片断局部的、彼此分割的知识条块和记忆库。ii1、整合建立联系课时教学中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数学素材,围绕教学目标,寻找它们的内在联系,并使之有机整合,建立合理有序地知识结构,在这样的深度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思维流畅缜密,学得有发展。三年级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第一课时,在教材中例题教学123,呈现了摆小棒、口算和列竖式三种方法,列竖式还有两种写法。这些教学素材,不能孤立的看待和教学,而是应该抓住学生的生成,建立联系。(1)小棒、口算应为笔算服务。为了计算123,有的同学可能摆小棒,有的同学可能口

12、算,还有的同学可能列竖式,在交流汇报中,结合摆小棒,进行针对性提问“你怎么能很快算出一共有多少根?”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单根是3个2,23=6,整捆是3个十,103=30,合起来是36,借助小棒为笔算的算理理解做好准备。教材呈现的口算方法是不断优化的过程,特别是最后一种和笔算的算理是一样的,都是把个位和十位分别乘3再相加。口算交流时,要有所侧重,重点说说最后一种口算方法,与笔算做好呼应。(2)笔算两种算法应沟通和比较。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这里的竖式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从实际教学来看绝大多数学生会用迁移的方法,列出一般算法,虽有摆小棒和口算的感悟,但竖式算理还是处

13、于需要点拨的状态。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列出竖式,结合摆小棒和口算的方法,让学生讲讲算理,结合讲算理的过程,展示竖式计算的完整过程,也就是第一种笔算竖式,清晰计算每一步的意义。最后比较两种竖式,“都算出是36,为什么你们都用第二种算?”“观察第一种竖式,为什么可以把它简化成第二种?”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把两种算法有效沟通,体会了第二种算法的优越性,建立笔算模型。(3)小棒、口算、笔算应梳理联系。小棒、口算、笔算三者密不可分,因此通过对比,整合思维,进一步沟通联系,小结时可以质疑“计算123,我们可以摆小棒算,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那么它们在计算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知识的梳理可以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同

14、时也渗透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思考方式。2、沟通构建整体单元之间的承续,单元中每个知识点的衔接,都是需要我们在备课和教学中多做思考的,教给孩子“打包”知识点的方法,他们能在学习知识的过程深入进去学会方法。比如在学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面积和体积时都是不断转化成已经学过图形的面积或体积来学习新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瞻前顾后的意识,这些知识点虽分散在不同的单元和年级,但是教学时教师要有板块意识、整体意识,让学生能有效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思考的方法。深度学习是对学生学习一种较高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深度钻研、深度反思,才能促成学生努力学习,学会学习、享受学习,最终达到深度学习的最佳状态,让学生真正在数学学习中,不知疲倦。参考文献:i阎乃胜.深度学习视野下的课堂情境J.教育发展研究,2013,(12):76-79ii季国栋.数学规定:理性对待智慧处理J.小学数学网,2014,(9)【精品文档】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