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题库高一习题-生物必修三1-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题库高一习题-生物必修三1-1、2.doc(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精选题库高一习题-生物必修三1-1、2高一习题 生物必修三1-1、2必修三 第1章 第1、2节1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水解成氨基酸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解析:人体细胞代谢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后可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
2、酸可转化为CO2和水排出体外。B和C所述生理过程均在细胞内完成,而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是在消化道内完成的,不属于内环境中完成的化学反应。答案:D2人体剧烈运动,当肌肉细胞缺氧时,pH是降低还是升高?pH的这种变化是由哪种物质引起的?需何种缓冲物质进行调节()A降低、CO2、NaHCO3 B升高、CO2、H2CO3C降低、乳酸、NaHCO3 D升高、乳酸、NaHCO3解析:本题考查了人体内维持pH相对稳定的机制,当肌肉进行无氧呼吸时会产生乳酸,从而使pH下降,而NaHCO3可以与酸反应产生CO2,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从而维持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答案:C3脂质物质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开始,一直
3、到被输送到各部分组织细胞,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组织液A BC D解析:脂质物质经组织液进入上皮细胞,然后被小肠绒毛毛细淋巴管吸收,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再进入组织液。答案:D4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解析: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代谢产物增加时,就使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使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增大,促进组织液的生成增加。由于淋巴是组织液渗透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的,且单向汇入血液循环,所以随组织液的增加,淋巴的生成也增加。答案:A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
4、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解析: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它们在物质组成上相似,都含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尿素以及激素等,因此选项A、B正确。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中血浆和组织液间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间以及淋巴和血浆间的交换是单向的,因此选项C正确。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小肠壁的肌细胞不能从消化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只能从组织液中吸收。答案:D6口
5、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A淋巴 B组织液C血浆 D唾液解析:细胞外液是指细胞生存的外界液体环境,也叫内环境,主要指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种。血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为血浆,淋巴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为淋巴,其余细胞为组织细胞,其所处的细胞外液全为组织液。答案:B7高等动物细胞获得的O2,由体外到细胞内的途径是()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A BC D解析:进入高等动物细胞的O2,经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内环境而进入细胞内。答案:D8动物体内的物质代谢主要发生在()A胃内 B小肠内C肝脏内 D细胞内解析:动物体内的物质代谢主要在组织细胞中发生。答案:D9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
6、的是()血红蛋白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A BC D解析:血红蛋白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其余为细胞外液成分即内环境组成部分。答案:B10人体发生酒精过敏时,身体的某些部位(如颈部)出现红肿,原因是细胞释放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并且促使()A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减少B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增加C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增加D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减少解析: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细胞释放组织胺,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血浆蛋白渗出,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的浓度增大,组织液的量增加。答案:B1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
7、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化中,所以说内环境的稳定是相对的。反射弧是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所以并不是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只有存在神经调节的活动才有反射弧的参与。答案:B12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
8、脏随尿排出体外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A BC D解析: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弱酸盐组成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钠,而过多的碳酸氢钠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答案:C13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的体液名称:表示_;表
9、示在淋巴管内的_;表示在毛细血管内的_;表示组织间隙的_。(2)以上、合称_液,它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_。(3)人体内的细胞通过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则对新陈代谢起着_作用。解析:考查内环境的概念,明确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回答。答案:(1)细胞内液淋巴血浆组织液(2)细胞外内环境(3)内环境调节14下图为人体对水的摄入、吸收、分泌和排出的示意图,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胃肠道的水分通过_方式进入内环境。(2)内环境的水分以_的形式(物质形式)进入胃肠道内。(3)内环境的水分通过_作用成为_的主要成分,其中大部分的水
10、分又通过_作用进入内环境。(4)内环境的水分通过皮肤的_结构排出体外。(5)若内环境的水分减少,细胞内液的水分_。解析: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约占人体的60%90%,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体内的养分和代谢废物都必须溶解于水才能被运输。胃、肠等消化道中的水分是通过渗透(自由扩散)的方式被吸收到血浆中进入内环境的。细胞从内环境获得水分,这些水分参与了细胞内的物质代谢过程,其中也包括各种消化腺上皮细胞用来合成消化液,然后又分泌到胃肠道内用于消化食物。血液流过肾小球时,把内环境中的水分通过滤过作用成为原尿的主要成分。原尿流过肾小管时,又把大部分的水分通过重吸收作用进入血液。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分通过皮肤
11、的汗腺排出体外。答案:(1)渗透(2)消化液(3)滤过,原尿,重吸收(4)汗腺(5)外渗15为探究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试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材料及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模拟人体血浆内导致pH变化的主要物质是_。此外,还必须以_作实验用具。(2)实验步骤设置A、B两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先向A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_,再依次滴入等量_,测量pH并记录填表。对B组_。(3)结果预测A组:_。B组:_。(4)从以上两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答案:(1)Na2CO3、乳酸pH试纸、滴管(2)等量的蒸馏水、缓冲液、家兔的血浆乳酸(或Na2CO3)3支试管按A组操作依次加入等量的3种物质后,再滴加等量的Na2CO3(或乳酸)(3)试管1 pH变化明显,pH明显降低(或升高),2、3试管pH变化不明显试管1 pH变化明显,pH明显升高(或降低),2、3试管pH变化不明显(4)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