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届高三实战模拟考试(二诊)语文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市届高三实战模拟考试(二诊)语文试卷.doc(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甘肃省兰州市2019届高三实战模拟考试(二诊)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诗便是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诗的传播呈现一时的一致性,诗与乐、舞在从典礼祭祀到宴飨礼仪的广泛场合中承担着告慰先祖、合乐亲亲的实际作用。在礼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乐舞,诗在其中承载的内容意义并不彰显。与其它方式相比,仪式的特殊性在于它能够原原本本地把曾经有过的秩序加以再现。在祭祀仪式中以诗乐舞的形式叙述和再现祖辈的丰功伟业,通过重复某些颂或雅诗篇目一方面实现宗族的认同,另一方面也明确了一种既定的等级制度。这种借助仪式来传承宗法观念
2、与文德武功思想的形式,使得周民族获得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种集体认同。正是这种集体认同,使得周人在取代殷商政权及其后很长一段统治时间内能够持续保持民族的自信心与凝聚力。 到春秋时期,乐舞制度发生了新的变化。诗与乐舞逐渐分离,并最终促使仪式一致性的解体。与仪式的逐渐解体同时发生的是仪式背后所体现的周礼的陌生化。僭礼、违礼这种“礼崩乐坏”现象普遍发生,这就可能带来文化一致性的消解。在周代礼乐制度的变革中,诗开始承担起独立的价值。与之前仪式中歌诗不同,春秋时人用诗,对诗文本意义给予了更大的重视,在赋诗、引诗中需要直接依托的便是诗的文本意义。但当时,对诗的权成性解读尚未产生,其文本一致性尚未出现,这就容易
3、使诗所承载的宗法思想与文德观念出现传承上的断裂现象。恰恰是春秋赋诗中遵循的相关原则,暂时承担了文化传承的责任。 “赋诗断章”是春秋赋诗最突出特点,用诗者只选择适用自己的章节进行某种意义的传达。与“赋诗断章”这一方法密切相关的是春秋赋诗的目的,即“赋诗言志”。用诗者借助诗表达自己的态度。通过分析春秋用诗的事例可以发现,这一时期赋诗所言的“志”并非赋诗者个人的情感,而多是其所属的集团或国家的群体态度与心声。从实际来看,与仪式化用诗的内容相似,仍然不出西周礼乐所讲究的宗法观念与文德武功思想。另外,伴随着赋诗出现了大量解诗、评诗现象。这些解诗、评诗者多是具有丰厚素养的诗礼名家,他们的解诗、评诗在一定程
4、度上是对诗的文本意义进行限定,在避免诗文本意义的多样化解读的同时,也对维护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一致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这个时期没有有效的传播机制将这些解诗、评诗话语传播开来,或传承下去。诗所承载的礼乐文化的一致性传播尚需经典阐释与经典传播机制的出现。而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则肩负起了诗文本意义传承的责任,不断尝试对其进行经典化阐释,并以学派的机制承担起传承周代礼制背后的宗族观念与文德思想的担子,为构建诗文本的一致性而不懈努力。直至诗的经典化阐释出现,诗上升为诗经,诗才具有了文本一致性,才能独立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沉重责任。 (摘编自刘彦青、张新科仪式向文本的过渡春秋赋诗的诗学传播价值
5、)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乐舞仪式中“麻烦”改为“敬请”; “绕道走”改为“绕行”; “请大家多担待”改为“敬请见谅”。 【详解】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允许”“到点”“麻烦”“绕道走”“请大家多担待”口语化过于严重,不适用于通知这种正规的文本,改为相应的书面语。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匠人”是人们对把某项手艺或职业做到极致的能工巧匠的尊称,比如木匠、钢匠、铁匠、石匠、簸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图
6、景定下了可鉴底色。根据匠人一书中的定义,“匠人精神”就是那种“纯粹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的欲望”。培育“匠人精神”,成为时代的呼唤。但也有人认为,在新经济时代,提倡“匠人精神”不合时宜。因为匠人在不断重复的工作中,很有可能养成某种固定的思维习惯,这种固定的思维习惯就是技术本身带给人的局限,越是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的,就越有可能成为“改革”的阻力。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匠人精神”。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解析】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顺民心”是先秦诸子对于如
7、何治理国家而制定的一条重要的原则。但他们对于“民心”的理解又有所不同,只是将其作为一个理所当然的依据。对“民心”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于如何治理国家产生了不同意见。 在春秋战国时期,“民”的范围应是指“国人”宗族之人(包括贵族),或者“庶人”社会上所有的一般民众。论语子路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可见,孔子对于“民心”的理解,首先是“富”,其次是“礼”。“礼”是社会的秩序,是百姓遵守社会等级与统治者爱护百姓的一种约定。百姓对于统治者与社会秩序的信心决定了他们是否愿意来到这个国家,所以有了“礼”的保障,百姓就会“既
8、来之,则安之”。而同时,“富”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孔子出身贵族,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有礼的文明社会当中。 老子是史官,一向主张“无为”,他的论述时常是建立在君主的立场上;而百姓,在他看来就像“羊”一样是可以驾驭驱使的。百姓的心会被统治者所导向,所以统治者不能够使百姓生起异心。在老子的眼里,百姓的意志是会随着天下形势不断地变化的,而且并不能做出自我判断。百姓最舒服的政治姿态就是符合“道”运行的政治姿态,这是最自然的不被打扰的状态。百姓少税少役,少受指令的限制,君主不矜功好战,自然就会积累财富。同时君主还应对百姓一视同仁,百姓愿意生活在一个平等公正的社会当中。
9、xa0; 法家韩非子的思想主要是为君主服务,而非为百姓着想,由此与老子所言称之“以百姓心为心”的平等之思想不同。韩非子认为百姓所希望的理想社会,是君主圣人能够公正审判是非,要公正平等,要治乱饬邪,制止淫荡泛滥。有明法严刑可以让百姓规范自己,杜绝恶的行为,杜绝僭越,使国家富强。韩非子是贵族出身,对于百姓的生活并未体贴过多,他所理解的民意,是从理论逻辑出发去推想的,把行法令、定是非、去奸邪放在第一。 墨子在论述当中经常用人民死亡来说明儒家过于注重礼、排场,以此来证明政教不可行。 在其他诸子的论述当中,并没有一家,有如此多的民众死亡事例。墨子身处人民大众之中,深知他们的难处,所
10、以他提出节用、节葬,都是为了提供更多的物质需求,满足更多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墨子认为顺民心者,能够得到鬼神的祐助,并以此作为应该爱惜民意的依据。 (摘编自江咏先秦诸子“民心”说内涵之差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道家、墨家都将“顺民心”作为治理国家的依据,但他们对“民心”的理解有所不同。 B.使百姓富足并不是最终目的,使百姓知礼才是孔子所认为的接近理想的状态。 C.老子站在统治者的立场,建议统治者像驾驭驱使羊一样役使百姓,不使其生异心。 D.韩非子所认为的平等是法制上的平等,这与老子认为对百姓一视同仁的平等思想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11、的一项是() A.儒家的民心思想是达到“富”与“礼”,文中冉有与孔子的对话就直接佐证了这一观点。 B.第三段侧重论述道家主张的统治者要“无为”而治,顺“道”而为,同时兼顾公正。 C.法家的民心思想是法令公正,第四段侧重叙述韩非子的法制思想是为君主服务。 D.末段论述了墨家的“顺民心”的思想,与儒家对民心思想的论述形成对比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认为民心随势而变,但百姓并不能做出自我判断,因而统治者要顺其自然。 B.儒、道、墨三家因自身的社会地位不同,从而对“民心”的理解也产生了差异。 C.儒家、道家、法家与墨家都认为君主要坚持顺民心的原则,国家才能治理得好
12、。 D.孔子的先“富”、老子的“少税少役”、墨子的“节用”都体现了对百姓的关注。【答案解析】1.C2.D3.A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 本题C项中“建议统治者像驾驭驱使羊一样役使百姓”错,文中第三段说老子主张“无为”,建议统治者对百姓要“少税少役”,少一些“指令的限制”,使百姓处在一种“不被打扰的状态”。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并找出文
13、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本题D项中“对比关系”错,墨家的“顺民心”与儒家的民心思想在论述上是并列关系。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通过分析比对,得出答案。“统治者要顺其自然”错,歪曲原意,从原文第三段“百姓的心会被统治者所导向,所以统治者不能够使百姓生起异心”一句来看,老子主张对民意要恰当地引导,不干扰,不限制,否则会使百姓生起异心,而不是“顺其自然”。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
14、,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
15、“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
16、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诗词与音乐的碰撞,抑扬顿挫与绕梁三日的结合,经典咏流传的目的是经典永流传。这档探索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节目给诗词带来了不一样的演绎与解读。经典诗词的传承不应该只存
17、在于语文课本中,更不应该只存在于老师逐字逐句的解释之中。每首诗词都有自身独特的意境和韵味,僵硬的讲解会破坏这份美感。诗和歌的结合,是回归也是创新,这种结合赋予了传统诗词文化一种新的传承形式。 “寓教于乐”是教育工作者常常挂在嘴边的四个字,“教”是目的,而“乐”是手段,经典文化的传承也需要寓教于多种形式。传统文化有时离我们很远,远到反复朗读背诵,逐字逐句分析也觉得生僻晦涩,难以理解。传统文化有时又离我们很近,近到在一次游戏、一次欣赏风景或者是一次参观博物馆时就可以脱口而出。传统文化不应该只是在课堂与书本中,一些新颖独特的形式反而可以赋予文化新的生机,也更能唤起学生的兴趣。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
18、。看似毫无关联的文章和音乐,恰恰提供了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思索。正如贺拉斯所言:“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传统文化本身并不缺乏独特的魅力,而新颖独到的形式则可以让这种魅力大放异彩,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乐意去探索经典文化。新颖的形式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古与今的碰撞,可以激荡出耀眼的火花,赋予它新的活力。 (摘编自吴一鸣创新传承的形式,人民日报2018年5月13日) 材料二: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经过历史积淀的经典戏曲,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化殿堂里占有重要一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丰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地处东府的渭南,戏曲剧目繁多,素有“戏窝子”的美誉,
19、秦腔、碗碗腔等剧种在此十分流行。当年一部梁秋燕,可谓轰动一时,至今令人津津乐道。坊间有言:“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足见梁秋燕在当时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如今,临渭区为学生们编排了梁秋燕花木兰十二把镰刀等经典传统戏曲,并组织专家编撰戏曲教材,同时成立校园戏曲兴趣班、戏剧社团,开展中小学生戏曲大赛,这就为普及戏曲艺术课程,实现“戏曲进校园”活动常态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戏曲进校园,无疑对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增加艺术细胞、加强艺术修养,都有显而易见的好处。作为美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戏曲进校园让中小学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亲密接触,既能启迪思维,又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寓教于乐,把宣
20、传和思想教育渗透到娱乐活动之中,为中小学生“减负”助力。 (摘编自雷钟哲传承传统文化要跟上时代步伐,陕西日报2018年11月21日) 材料三: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五四”青年节前夕,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邀请到重庆国学院院长、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刘明华教授到校举办“国学传承与文化自信”讲座,并指导传统文化进高校的有关工作。 据了解,本次讲座是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五个一”系列活动之一。该学院已经连续五年举办“五个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每年以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为主题,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而形式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活动。 活动现场,刘明华教授从国学热的背景、国
21、学的内涵、从大师风骨看文化自信三个角度,为大学生们解读了2017年发布的两办国学传承十八条,指出在这两个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被国学所吸引,意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他认为,国学的内涵就是传统文化,形式以文言为主,内容为经史子集,学科属于文史哲,中心内容是儒释道。他向大家介绍了以对繁体字的坚持表达文化自信的吴宓、被誉为“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两位国学大师的事迹,告诉同学们风骨源自于文化的力量,鼓励大学生为实现文化强国而努力。 (摘编自传统文化进校园,传承国学经典增强文化自信,华龙网2018年5月3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咏流传节目对传统诗词做了不一样的
22、演绎和解读,并告诉我们诗词的传承不能只靠课文,而应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形式。 B.让诗词和音乐结合是诗词传承的一种创新形式,旨在展现诗词的魅力,并吸引更多的学生去探索经典文化,进而传承发展。 C.渭南地区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成功推行说明,要让戏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人民的戏曲文化修养。 D.重庆工商大学举办“国学传承与文化自信”讲座,目的在于向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鼓励他们为实现文化强国梦而努力。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三中刘明华列举吴宓和梁漱溟的事例,意在说明两位大师都从国学中汲取了力量,鼓励大学生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B.经典诗词若
23、只是简单地依靠老师在课堂上逐字逐句生硬地讲解,那么它们本身所具有的意境和韵味就会受到破坏。 C.反复朗读背诵和逐字逐句分析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诗词会让人感到晦涩难解,这便加大了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难度。 D.素有“戏窝子”之称的渭南地区为学生编排了经典传统戏曲,邀请专家编写戏曲教材,实现了“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常态化。 6.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出传承传统文化措施有哪些。【答案解析】4.C5.D 6.“寓教于乐”,让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更多新颖的形式;在校园开展多种传统文化活动,让中小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亲密接触;加强宣传传统文化理论知识,并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4题详解】 本题
24、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 本题中C项“渭南地区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成功推行说明,要让戏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人民的戏曲文化修养。”表述错误。说法过于绝对,文中没有依据。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中,“实现了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常态化。”表述错误。材料二中正确的表述是“实现戏曲进校园活动常态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
25、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要求“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出传承传统文化的措施有哪些。”通读文章,可以从文章中筛选出如下信息: “寓教于乐”,让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更多新颖的形式;在校园开展多种传统文化活动,让中小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亲密接触;加强宣传传统文化理论知识,并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点睛】解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
26、征意识;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
27、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白雪猪头 苏童 我母亲凌晨就提着篮子去肉铺排队,可是她买不到猪头肉。人们明明看见肉联厂的小货车运来了八只猪头,八只猪头都冒着新鲜生猪特有的热气,我母亲排在第六位。可是等肉铺的门打开了,我母亲却看见柜台上只放着四个小号的猪头,另外四只大的不见了。我母亲踮着脚向张云兰的脚下看,看见的是张云兰紫红色的胶鞋。那只胶鞋突然抬起来,把什么东西踢到更隐蔽的地方去了。我母亲断定那是一只大猪头。 猪头售空
28、了,我母亲却倔,“我数过的,一共来了八只。”我母亲说,“还有四只,拿出来!你不拿我自己进来拿了。”我母亲以为正义在她一边,人就有点冲动,推推这人,拨拨那人,可是也不知是肉铺里人太多,或者干脆就是人家故意挡着我母亲的去路,她怎么也无法进入柜台里侧。她听见张云兰冷笑的声音,你算老几呀,自己进来拿,谁批准你进来了?一些纷乱的男女混杂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来,少数声音息事宁人,大多数声音却立场鲜明,表示他们站在张云兰的一边。见喜的母亲向我母亲耳语了几句,竟然就让她冷静下来了。她说,“张云兰记仇,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她,我跟你一样,有五个孩子,都是长身体的年龄,要吃肉的,怎么去得罪她呢?” 我们街上不公平的事
29、情很多,还是说猪头吧,有的人到了八点钟才去肉铺,却提着猪头从肉铺里出来了。比如我们家隔壁的小兵,那天我母亲看见小兵肩上扛着一只猪头往家里走,尽管天底下的猪头长相雷同,我母亲还是一眼认出来,那就是清晨时分在肉铺失踪的猪头之一。 小兵家没什么了不起的,他父亲在绸布店,母亲在杂货店,一个手里管着棉布,一个手里管着白糖,都是紧俏的凭票供应的东西,我母亲不是笨人,用不着问小兵就知道个究竟了。 我母亲平时善于与女邻居相处,她手巧,会裁剪,也会缝纫,小兵的母亲经常求上门来,让我母亲缝这个缝那个的,我母亲有求必应。当然女邻居也给予了一定的回报,主要是赠送各种票证,有煤票,草纸票,最好的是布票。我们家那么多人,
30、到了过年的时候,几乎不花钱,每人都有新衣服新裤子穿。 那天夜里我母亲带了一只崭新的假领子到小兵家去了。小兵的母亲是个聪明的女人,她说,张云兰也有四个孩子呢,你给她家的孩子做几条裤子嘛!为了孩子的肚子,你就别管你的面子了,你做好了裤子我给送去,保证你有好处,马上要过年了,这么和她僵下去,你还指望有什么好东西端给孩子们吃呀,张云兰那把刀是长眼睛的,你吃了她的亏都没地方去告她的状。女邻居把我母亲说动了心。母亲说,你替我捎个口信给张云兰,让她把料子拿来,以后她儿女的衣服我来做好了。 凡事都是趁热打铁的好,尤其在春节即将临近的时候。小兵的母亲第二天回家的时候带了一捆藏青色的布到我家来。此后的一个星期也许
31、是我母亲一生中最忙碌的日子。张云兰提供的一捆布要求做五条长裤子,都是男裤,长短不一。时间紧迫,只好挑灯夜战,我们在睡梦中听见缝纫机应和着窗外的北风在歌唱,声音有时流畅,有时迟疑,有时热情奔放,有时哀怨不已。 我母亲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张云兰家的五条裤子。整个事情的结局却出乎意料,张云兰从肉铺调到东风卤菜店去了!早不调晚不调,她偏偏在我母亲做好了那五条裤子以后调走了! 我们对于春节菜肴所有美好的想象,最终像个肥皂泡似的破灭了。 除夕前那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天色还早,其他人都没起床,我和我三哥计划在家门前堆雪人。我们在拉门栓的时候感觉到外面什么东西在轻轻撞着门,门打开了,有个裹红围巾穿男式工作棉袄的女
32、人正站在我们家门前,女人的手里提着两只猪头,左手一只,右手一只,都是我们从来没见过的大猪头,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女人的围巾和棉袄上落满了一层白色的雪花,两只大猪头的耳朵和脑袋上也覆盖着白雪,看上去风尘仆仆。 她一身寒气地挤进门来,把两只猪头放在了地上,说,你妈妈等会儿起来,告诉她张云兰来过了。你们记不住我的名字也没有关系,她看见猪头就会知道,我来过了。 听我母亲说,张云兰家后来也搬走了,她不在肉铺工作,大家自然便慢慢地淡忘了她。我母亲和张云兰后来没有交成朋友,但她有一次在红星路的杂品店遇见了张云兰,她们都看中了一把芦花扫帚,两个人的手差点撞起来,后来又都退让,谁也不去拿。我母亲说她和张云兰在杂
33、品店里见了面都很客气,两个人只顾说话,忘了扫帚的事情,结果那把质量上乘的芦花扫帚让别人捞去了。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和张云兰争执时,周围绝大多数人不让母亲进入店铺里检查张云兰是否私藏了猪头,都觉得母亲是无理取闹,选择站在张云兰一边。 B.”我们在睡梦中听见缝纫机应和着窗外的北风在歌唱,声音有时哀怨不已”一句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达出母亲给张云兰家做裤子时的复杂心情。 C.小说有明暗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母亲得罪张云兰后受到小兵母亲劝告,给张云兰家做裤子以期和解;另一条是张云兰接受母亲的和解并在除夕前用猪头予以回报。 D.小说表现了人们
34、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因迫于生计,为人处世显得有些势利,但内心深处依然保有着人性的温暖。 8.“我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9.有人认为最后一段杂品店相遇的情节去掉更好,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答案解析】7.A 8.勤劳手巧善持家。母亲为了让孩子们吃得好,凌晨就去肉铺排队;手巧善于缝纫。有点倔强但又懂变通。在肉铺与张云兰争执,后来接受小兵妈妈的劝告以做裤子的方式以期与张云兰和解。有生活智慧。知道小兵家的猪头是怎么来的;善于与女邻居相处,与邻居间投桃报李。 9.(1)不同意。情节上,这段文字真实、生活气息浓厚,丰富了小说内容。人物上,使人物形象更
35、加立体,体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善良。主题上,正面交代了人物之间矛盾的化解,更好地反映了主题。(2)同意。从情节上看,小说情节已经很完整了,没有必要再加入杂品店这一部分。从艺术效果上看,送猪头后戛然而止更能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空间。从主题上看,以“白雪猪头”结尾,强化了这一意象,更好地照应了题目。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内容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根据文本内容分析概括,然后与选项作比对,得出答案。本题A项中概括错误;人们不让母亲进入店铺检查不是觉得母亲无理取闹,从后文见喜母亲的话来看,是怕得罪了张云兰;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人物形象分析能力。
36、分析概括人物小说形象,首先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文中有关这一人物形象的关键词、关键句以及相关事件进行筛选和提取,然后进行整合、提炼和概括。本题要求通读全文,概括“我母亲”的人物形象:母亲凌晨就提着篮子去排队买肉,擅长裁剪,为了孩子有肉吃整夜赶着给张云兰缝制裤子,说明母亲是个能干手巧,顾念家庭的人;母亲善于与女邻居相处,用自己的裁缝技巧与邻居们打好关系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说明母亲是个懂得变通,有生活智慧的人。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要求,从小说情节安排的合理性角度分析。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不能模棱两可。然后再结
37、合情节的作用从对主要人物、情节、主题三方面展开分析。最后得出答案。本题中可以开放式作答,可选同意亦可选不同意;选不同意,可从让张云兰的形象更完整,情节更真实,主题上更鲜明作答;选同意,可从张云兰送来猪头肉就已经塑造了她的形象,情节也已完整,主题也突显并照应了题目,而且有艺术留白的效果作答。 【点睛】本题考查小说人物形象分析能力。分析概括人物小说形象,首先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文中有关这一人物形象的关键词、关键句以及相关事件进行筛选和提取,然后进行整合、提炼和概括。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结合课本内容,完成各题。 冯勤字伟伯,魏郡繁阳人也。长八尺三寸。八岁善计。初为太守铫期功曹,有高能称
38、。期常从光武征伐,政事一以委勤。勤同县冯巡等举兵应光武,谋未成而为豪右焦廉等所反,勤乃率将老母兄弟及宗亲归期,期悉以为腹心,荐于光武。初未被用,后乃除为郎中,给事尚书。以图议军粮,在事精勤,遂见亲识。每引进,帝辄顾谓左右曰:“佳乎吏也!”由是使典诸侯封事。勤差量功次轻重,国土远近,地势丰薄,不相逾越,莫不厌服焉。自是封爵之制,非勤不定。帝益以为能,尚书众事,皆令总录之。司徒侯霸荐前梁令阎杨。杨素有讥议,帝常嫌之,既见霸奏,疑其有奸,大怒,赐霸玺书曰:“崇山、幽都何可偶,黄钺一下无处所。欲以身试法邪?将杀身以成仁邪?”使勤奉策至司徒府。勤还,陈霸本意,申释事理,帝意稍解,拜勤尚书仆射。职事十五年
39、,以勤劳赐爵关内侯。迁尚书令,拜大司农,三岁迁司徒。先是三公多见罪退,帝贤勤,欲令以善自终,乃因宴见从容戒之曰:“朱浮上不忠于君,下陵轹同列,竟以中伤至今,死生吉凶未可知,岂不惜哉!人臣放逐受诛,虽复追加赏赐赙祭,不足以偿不訾之身。忠臣孝子,览照前世,以为镜诫。能尽忠于国,事君无二,则爵赏光乎当世,功名列于不朽,可不勉哉!”勤愈恭约尽忠,号称任职。勤母年八十,每会见,诏敕勿拜,令御者扶上殿,顾谓诸王主曰:“使勤贵宠者,此母也。”其见亲重如此。中元元年,薨,帝悼惜之,使者吊祠,赐东园秘器,賵赠有加。 (节选自后汉书冯勤传) 10.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人能弘道
40、弘:阔大、广大。政事一以委勤委:托付 莫不厌服焉厌:满足 B.无適也,无莫也適:专主。期悉以为腹心悉:全部、都。 陈霸本意陈:陈述 C.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责:责备。举直错诸枉错:放置。 帝贤勤贤:贤德。 D.美目盼兮盼:盼望不贰过贰:两次。 帝益以为能益:越发、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豪右”指封建社会的富豪大族、世家大户,古代曾以右为尊上,故称“豪右”。 B.“宗亲”指同宗的亲属,它与姻亲有同有异,是姻亲中受古人重视的一部分。 C.“玺书”原指以泥封加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皇帝的诏书也称“制书”。 D.“薨”是古时对“死”的一种讳称,一
41、般称诸侯王公之死,也可称皇帝的嫔妃之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勤颇有才能。他八岁就擅长算术,初入仕途时担任太守铫期的功曹,展示过人的才能,被铫期推荐给光武帝。 B.冯勤聪明能干。他起初没有被光武帝重用,后来他因筹划军粮时处理事情精明勤勉而受到光武帝的亲近和赏识。 C.冯勤处事稳妥。掌管封赏事宜时,他综合衡量受封者的功劳大小、封地的远近、土地的肥沃贫瘠等因素,受封者都很信服。 D.冯勤忠心耿耿。因以前重臣多获罪被免,光武帝担心大臣们重蹈覆辙,便加以告诫,他自此便更加恭谨,尽职尽责。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引进,帝辄顾谓左右曰:“佳乎
42、吏也!”由是使典诸侯封事。(后汉书冯勤传) (2)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孟子离娄下) (3)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孟子梁惠王上)【答案解析】10.B11.B12.D 13.(1)(冯勤)每次被召见时,光武帝总是回头对身边的人说:“真是一位好官!”因此让冯勤掌管诸侯的封赏事宜。 (2)早上起来,斜行跟从着丈夫去往他所去的地方,整个都城中没有一个站住和他说话的人。 (3)如果以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掉国君而全部夺取他的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
43、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全部正确的一项”,A项中“弘”有误。正确的解释“使发扬光大”;C项中“贤”有误。正确的解释“认为有才能。”;D项“盼”解释有误,正确的解释“顾盼”;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中B项“宗亲指同宗的亲属,它与姻亲有同有异,是姻亲中受古人重视的一部分。”表述错误。宗亲和姻亲是有区别的。不是姻亲中的一部分。宗亲指本族亲戚,本性族人。而姻亲指历代结亲的亲戚,即外姓
44、亲戚。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中“光武帝担心大臣们重蹈覆辙,便加以告诫。”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帝贤勤,欲令以善自终,乃因宴见从容戒之曰”可知是“光武帝担心冯勤会犯错误,才宴请他,并加以告诫。”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
45、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引进”,“被召见”;“顾”,“回头看”;“由是”,“因此”(2)中“蚤”通“早”;“良人”,“丈夫”;“之”,“到”;(3)“苟”,“如果”;“后”,“以为后”;“先”,“以为先”;“餍”,“满足”。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哀郢二首(其二) 陆游 荆州十月早梅
46、春,徂岁真同下阪轮。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 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 【注】哀郢: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陆游借以为题。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附近。徂岁:言岁月流逝。下阪轮:下坡的车轮。章华:指章华台,楚国离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说荆州十月已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了,接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时光的流逝比作下坡的车轮。 B.颔联紧承首联,由岁月轮转联想到人事代谢,感叹有很多像屈原一样被放逐的人,但也认为天地不会困住有壮志的人。 C.颈联意境苍凉而悲壮,抒发了诗人心中那无法排解的报国无门
47、的孤独、怨愤、惆怅、苦闷,深化了颔联的悲情。 D.这首诗首联和尾联皆写景,遥相呼应,思路缜密,结构严谨;中间两联直抒胸臆,感情浓郁,情因景而发,主旨鲜明。 15.诗的尾联勾画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具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简要分析。【答案解析】14.B 15.尾联勾画出一幅荆榛满地、霜露侵袭的惨淡的废城景象。意蕴:尾联上下两句通过郢都古今盛衰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土沦丧的痛惜;尾联借景抒情,眼前之景的惨淡,透露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苦闷与孤独。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