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经济发展及应对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经济发展及应对策略.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经济发展及应对策略引言:经济全球化,数年前就冲击着我们的耳膜,已经不再陌生引言:经济全球化,数年前就冲击着我们的耳膜,已经不再陌生。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推动了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有效流动和合理配置,使各国从中获得规模效益和国际分工的利益,可以说,它是“一艘不得不乘坐的船”。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令
2、人瞩目的成绩,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然而,居安思危,冷静下来思考,我们在这股浪潮中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世界工厂外资人口坎昆会议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一、持续高增长的背后面临“南北”两方的夹击 1979-2000年我国经济增长率达到9.5%,为世界之最,对外贸易蓬勃发展,贸易地位也由1979年的世界第27位上升至目前的第4位,并在2003年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进口国,吸引外资自1993年以来连续处在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首位,截至2003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5015.76亿美元。经济全球化在这如此骄人的“硕果”中所起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我们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
3、的基础上分得了经济利益的“蛋糕”。 然而,辉煌的背后我们却面临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南北两方的夹击。 自2001年尤其是9.11事件以后出现了世界性通货紧缩,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经济滞胀甚至出现下滑,就业压力增大,而中国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市场,加大了对国外产品的歧视力度,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采用了更为隐蔽的方式如环境保护措施、技术认证与安全标准、反倾销、保护知识产权等。作为始作俑者的发达国家将矛头大多对准发展中国家,近几年发达国家对中国提起了多起涉及倾销、环保、技术标准的出口贸易的诉讼案,这是我们不得不应对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已有大批发展中国家走上劳动密集
4、型产品出口发展战略,从而导致了一般制造业生产的生产能力过大和激烈竞争,这一发展战略走到了一个困难的阶段。比如印度近年来就备受关注,形成了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威胁,许多外国投资已由我国转向印度,发展中国家也在向我们提出挑战。 二、“世界工厂”让人欢喜让人忧 近两年我国由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强劲,再加上加入WTO带来的正面效应和全球生产转移效应,成为全球瞩目的外商投资首选地。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长足发展,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吸引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跨国投资,中国取代其他国家或地区承担起国际分工中的制造业,国际产业结构发生调整和转移。“中国制造”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以至于
5、中国被授予“世界工厂”的称号。 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目前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分工地位。中国的工业化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中国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在国际产业转移下和在外资大量流入下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毕竟处于国际分工的低层次地位和利益分配相对不利地位,仍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目前与其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如说只成为“世界车间”,因为中国主要承担的是加工,而不是从技术开发到市场营销的全过程。而就制造业整体看,无论是比重还是高端制造业产品目前仍然在发达国家,中国只有发展起现代知识经济,才能说真正实现现代化,才能像建设一个现代经济强国迈进。从长远看,中国也必须在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才
6、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说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既是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承认,也是对中国发展战略的一种警示。 三、外国直接投资的正负效应分析 跨国直接投资大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不是一场“零和游戏”,合作和资源配置优化创造了更高的效率,利用了闲置生产要素,形成了共赢。2002年我国创造了吸收外资数量第一位的纪录,超过500亿美元。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分析结果,1981年到2000年,在我国在我国GDP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来自利用外资的直接或间接贡献。另据计算,在1991-200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每增长一亿美元,可以促进GDP增长18.48亿美元,足以说明外资是保持我国经济增
7、长的重要因素。 诚然,外资有利于我国增加收入和创造就业岗位,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带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有利于国内市场竞争活力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国的外资利用存在的问题使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效应。 外商投资地区结构改善进展不快,地区倾斜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983年外国投资的比例东部占87.75%,中部8.96%,西部3.20%,2000年东部为86.97%,中部为9.09%,西部3.13%,可见这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极不协调,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区位优势发挥,不利于地区间的共同富裕。同样,外资的产业结构投向也存在失衡,第二产业尤其是一般制造
8、业占据了较大比重,加剧了我国产业投资结构偏差,导致我国出现结构性过剩,供给与需求结构错位,内需拉动乏力。 决定外资大量流入中国除了中国发展的良好环境与前景外,是地区间争夺外资激烈竞争所造成的地方政府的无限制让利。外资利用了中国这种地区间竞争获得了超额国民待遇和过高的优惠,再加上本来就容易发生的跨国公司转移利润行为因我们放松监管而更加严重,利用外资的效益被明显减少了。同时这种超国民待遇的存在也产生了外资对内资的“挤出效应”,近年来我国的居民储蓄居高不下投资不足与此不无关系。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四、出口贸易繁荣背后的人口压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出口了大量低价产品在一定
9、程度上取代了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然而,中国在吸引外资中的劳动力低价形成了出口优势也降低了出口收益,出口大发展中也付出了巨大的国民福利代价。从微观上讲,使劳动者的低工资;从宏观上讲,中国是在九亿农村人口养活四亿城市人口的经济结构下维持城市劳动力低成本的,其中付出的是城乡差别扩大,农村发展缓慢的长期成本。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承受着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压力,未来5-10年,全国每年新增的适龄劳动人口不下1000万加上现存的1400多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以及1.5亿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权宜之计,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传统产业并存的“二元产业结构”
10、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样一种产业梯度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失业。蓝领人才是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高级蓝领奇缺尤其是青年高级技能人才奇缺成为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瓶颈”。 五、应对策略 1、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 2、改变单纯的世界工厂地位,从一个大国的现实出发,以多元化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沿海发达地区应当致力于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分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则应在扩大开放和与沿海合作中承担起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工厂的职能。 3、吸引外资中更好的发挥市场的作用,减少政府配置资源要素的权力,对
11、各级政府所追求的目进行调整,弱化GDP、外资、出口增长率等指标的地位,强化税收、就业、人均可支配收入、收入分配平等水平程度的德等指标的作用。 4、强高级生产要素的培育,即知识性劳动力、科技人员、专利与专有技术等以改变一个目前主要靠赋予的然而却是低水平的劳动力要素参与国际分工的状况。 由于泡沫经济的崩溃和全球经济的低速增长,经济全球化进程出现了放缓的迹象。一方面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速度缓慢;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制度层面的进展受到阻碍。2003年10月墨西哥举行的坎昆会议失败,致使多哈谈判进程受阻,发展中国家首次以共同的声音质疑现行多边贸易规则的不合理性,反对发达国家把它们的意志强加给发展中国家,表明发展中国家开始重新反思全球化的收益分配问题。然而,经济全球化是不会终止的,也许在发展中国家挑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的“大蛋糕”和“小蛋糕”的“分配不公”会有所改善,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也会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经济全球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周春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全球化浪潮中国经济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抉择李勇军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