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笔下的一些经典人物.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493279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鲁迅笔下的一些经典人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鲁迅笔下的一些经典人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鲁迅笔下的一些经典人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鲁迅笔下的一些经典人物.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浅析鲁迅笔下的一些经典人物 鲁迅先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和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他的创作题材主要有小说、杂文、散文三大类。在小说方面,鲁迅先生以力透纸背的笔力,简洁朴素的情节,精炼传神的语言,将他所处的黑暗的时代所造成的人性缺失和社会的阴暗刻画得入木三分,带给我们无限的震撼和思考;在杂文方面,他以犀利、尖锐、富有战斗性的语言,以发自内心的无比激动的呐喊,唤醒在睡梦中迷失自我的中国民众,作为与反动力量相抗争的有力的武器。在散文方面,很多篇目是蕴含着温情的美好的回忆,但更多的是战斗的呼声,是对残酷无情的黑暗社会的有力控诉,是对中国民众沉睡不醒的人性的

2、悲伤。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塑造了很多平凡无奇,但却非常有代表性并且生命力持久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带给我们无限震撼。(一)狂人日记中的狂人 狂人日记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处于五四运动的前一年。五四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而所谓的旧道德,主要体现在中国封建社会森严的封建礼教上。它通过家族制度,牢牢地控制着人们的思想,成为人们精神上沉重的枷锁。狂人日记正是对此进行了猛烈的抨击。通过狂人这个艺术形象,将文章的主题思想展现的淋漓尽致。 那么狂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该怎样理解狂人的性格呢?有人认为理解狂人,应该重点看他性格中清醒的一面。因为狂人的“狂”是富有深刻

3、的含义的。狂人的疯狂其实是正常的,不正常的反而是他身边那些被封建礼教所控制和毒害的人们。这种对比揭露了封建主义对人性的毒害。另一些人则认为狂人确实是个患有“迫害症”的精神病人。文中有很多明显的证据,例如他的神情始终是惊慌不安的:赵家的狗看了他两眼,他害怕;狼子村有人吃了个大恶人的心肝,他会担心别人也会吃掉他自己这样一个人,总是处于癫狂的状态,你很难将他划归于正常人的队伍之中。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但看法都是不全面的。狂人确实不是一个正常人,但他更不是一个简单的疯子。鲁迅先生所塑造的是一个有着癫狂者的外貌内心却无比清醒的战士的形象。既然被定义为狂人,他就必须在思想,行为,语言等各方面带

4、有疯狂的特征。所以他整日里仿佛在胡思乱想,语无伦次。但是,狂人的本质是一个战士,是反抗封建礼教、揭露封建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的战士。所以,狂人的荒唐的疯言疯语中透露着清醒的战斗力量。鲁迅先生借狂人的疯子身份,作出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所以,狂人是鲁迅先生精心塑造的披着狂人的外衣的清醒的反叛者的形象。(二)伤逝中的史涓生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极少涉及到爱情,伤逝是非常难得的一篇代表作。这也是鲁迅先生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道路进行的进一步探索。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都是受到五四思潮的影响而觉悟的青年。他们兴趣相投、相互理解,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大胆地挑战封建权威,冲破封建专制家庭的牢笼,争取婚姻自由。在这样一

5、个激烈的过程中,他们是义无反顾、勇敢无畏的。在这样一个阶段,涓生感到“说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可是,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中说道:“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是的,思想上的觉醒仅仅是一个起点,之后的路是漫长、迷茫而艰险的。甚至,很多人会迷失方向,找不到前进的路。短暂的幸福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各方面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涓生和子君在取得婚姻的自由之后,却毫无进展。他们和寻常人一样,卷缩在小家庭里享受所谓的“幸福”。子君和普通的主妇们一样,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在繁琐的家务事之中,再也没有追求思想上的进步。涓生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6、,终日为温饱而奔波。日子变得寡淡无味,之前的豪情千万、风花雪月都化作一场云烟。更致命的是涓生的免职,这个经济上的打击击垮了他们。正如鲁迅所写的“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面对这样的变故和打击,涓生脆弱地选择了退缩。他是“清醒”过来了。子君不是昔日的子君了,她早已不看什么书,不知道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所以,他要放弃子君,奋身孤往。他单纯地追求个性解放,追求婚姻自由,却没有能力承受来自社会的考验和压力,没认识到当时社会的本质与黑暗,导致最后无路可走。他身上有着当时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和悲剧性。(三)阿Q正传中的阿Q恩格斯说过:“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只有反映出时代的本质特点,才能称之为典型环境中

7、的典型人物” 阿Q这个形象刚刚诞生,就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震撼。随着时间的流逝,阿Q正传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阿Q这个名字成了一个标签,被广泛地运用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认真读过阿Q正传,我们可以透彻地了解阿Q的悲惨命运。尽管鲁迅先生是以一贯的诙谐讽刺的手法来描绘,只是更加突出了阿Q的不幸。他是无家无室的光棍一个,没有什么固定的职业,靠着给人家做短工来维持生活。他甚至连姓名都没有。有一次他仿佛姓赵了,可是刚刚宣布就被叫过去挨了有权有势的赵老太爷的巴掌“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本家么?”“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没错,处在那个社会最底层的阿Q连个名字也不配有。在未庄那个小小的地方,没有人留

8、心过这个太过渺小的人物。人们只是记得他作为一个劳动力还是有小小的作用,其余的一概没有印象了。所以他不独姓氏渺茫,形状也是渺茫的。在当时那个社会,阿Q这样的人太多太多。 但鲁迅先生塑造阿Q这一人物形象,重点并不是为了向世人揭露贫苦农民的悲惨生活,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在当时那个黑暗的社会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作品的重点应该放在阿Q思想上的麻木、落后和不觉悟上。阿Q的精神麻痹和他窘困的生活相互交织,于是他创造出了让他“存活下去”的精神胜利法。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是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来的。鲁迅先生是从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中挖掘出了阿Q这一人物形象,他是一个活生生的处于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民。而他赖以为生

9、的精神胜利法则是当时濒临崩溃的封建主义统治阶级的精神产物。当时帝国主义全面侵华,自高自大的清政府从闭关主义到被洋枪洋炮被迫打开国门,然后就是送去主义了。割地、赔款,泱泱大国已经没有了最基本的尊严。可是统治者和民众们无法正视这样的事实,于是想方设法地欺骗自己,创造奇妙的生存道路。阿Q这样一个光棍贫苦农民,性格上最突出的一点竟然是这种可耻的精神胜利法。我们可以在作品中看到这样一个阿Q:自高自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欺软怕硬,毫无尊严,不肯正视现实,只求在精神上取得自我安慰。精神胜利法也算是“无往不胜”的,阿Q在这种精神胜利法的支配下,不承认失败,而且感觉不到痛苦。例如,他被人揪住长辫子碰响头,却要

10、说:“我总算是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当别人硬要他承认“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时,他又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也不就是第一个吗?”由此可见,阿Q的精神麻木,到了非常可怕的地步。作者只能沉痛地写道:“他睡着了!”更加可怕的是,睡着的不仅仅是一个阿Q,不仅仅是和他一样命运的众多的穷苦农民,睡着的包括当时的中国大众。鲁迅先生正是因为在日本仙台医校观看录影时看到了里面中国人麻木地观看自己同胞被杀害的场景后,才决定弃医从文。他旨在挽救中国民众的精神。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一旦塑造成功,就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阿Q是一个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

11、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人物。鲁迅先生写的是辛亥革命时期落后的受时代残害的农民,但毫不夸张地说,阿Q现在仍然活着。不仅在中国,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可以找到他的踪迹。这是因为,阿Q这个典型人物所处的时代虽然过去,但他所体现的某种特征的社会影响力还是存在的。另外,生活中常常借用某一艺术形象的名称来称呼某种现象,尽管这与原来的形象不是非常相同,也许只有原来形象身上的某种特征。这绝不是鲁迅先生所愿意看见的,但是阿Q确确实实还活着。简练和朴素是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以个别的人物描写典型。狂人如此,史涓生如此,阿Q亦是如此。这些及其平凡的人物却有着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表现力,包含了巨大的思想深度和深刻的历史内容。【精品文档】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