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习惯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形成的经常性行为。一个人如果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将受益无穷。作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其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的成长。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摆上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教育习惯的培养上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2、老教育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用之。”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越来越强,“许多事情他都应该信任他自己的行动去应付,因为他不能永远受人监护;只有给他良好的原则与牢固的习惯,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所以也是最应该注重的,因为一切告诫和规则,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确实形成了习惯,会是不中用的。”辞海对“习惯”作这样的解释:“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这里包含两点:一是长时期里通过重复或练习逐渐养成的。二是一旦巩固下来就会变成需要并不容易改变。习惯一经养成,就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成为一种自
3、动化行为,不需意志努力,不需外界压力,不需别人提醒、督促,也就是习惯成自然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经过教育或兴趣的激发,是可以培养的。习惯的培养主要靠训练。只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就可以使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中学生的道德行为有两种表现:一种道德行为是不稳定的,有条件的;另一种道德行为,或是良好的,或是不良的,但它是一种无条件的、自动的、带感情色彩的行为。前一种未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后一种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的境界;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会给改造不良品德的工作带来困难。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者不仅常常有必要使一些习惯牢固地扎下根来,而且也常常有必要去根
4、除一些已经形成的习惯。后者比前者更困难,因此,它需要更加周密地思考,也需要更大的耐心。”教育者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学生成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而且对他们一生的生活、工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其间还要和已经存在的不良习惯作斗争,因此在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应坚持渐进性、持久性和严格性。中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通过一系列的模仿、无数次的重复、有意识的练习及与坏习惯作斗争等过程和教育过程形成与培养起来的。叶圣陶说:“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
5、自己的东西。”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到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1、诱发动机积极性是学习诸因素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能动因素。积极性的源泉是需要。当需要的强度达到某种水平,它就成为愿望。在一定的诱因条件下,即需要和适应的客体出现时,愿望变成了动机,在提出和行动相适应的目标的情况下,动机才唤起人们的行动。一般说来,有了明确的动机,行为就有了动力和方向,就能自觉地主动去做。要诱发学生的动机,就必须使学生明确培养行为习惯的目的,认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实现远大理想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通过动员报告、个别交谈、先进模
6、范事迹的宣传、竞赛活动的开展等方法对学生加强教育,使之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从而产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欲望。2、激发兴趣兴趣是行为的自觉性的起点,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不能自已。”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形式可分为三种:直觉的情绪体验、道德形象所引起的情绪体验和伦理道德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的发展既决定于外界刺激强度,又决定于主观状态。实践证明,兴趣是行为自觉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兴趣来辅助和支撑。(1)优化环境“近朱者赤,近
7、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教育科学早已证实。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创设有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环境。中学生道德意志的控制能力一般受到集体影响和个体差异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提高自觉纪律性、发展道德意识与自我意识的重要条件。在正确的教育下,集体成员能获得良好的集体性陶冶、相互制约。因此,加强班集体建设,对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2)积极开展集体活动中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喜欢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能够不断地满足并不断地引起行为需要和行为兴趣,使学生的道德观念在集体的影响下发展变化。(3)捕捉成功点成功是兴趣的支柱。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的成功感
8、、自豪感是产生学习兴趣的根本源泉。”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就能增强信心,就会兴致勃勃,干劲十足。(4)坚持激励因素的主导作用适当的表扬或鼓励,可以培养学生的行为动机。要建立评比制度,经常督促检查,及时总结,表扬先进,奖励模范。建立“三好学生”评奖制度,经过层层评比,选出优秀的学生,学校给予奖励。这样做,对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学生无疑是一种激励,对其他同学也起到教育作用。3、培养意志习惯是一种随意动作,即人们在实践中学会的、有一定目的的动作。而意志行动正是由一系列随意动作构成的。意志调节人们的行为。人的意志可以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行为习惯的养
9、成必须强化对意志的培养和锻炼。(1)严格要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对学生有必要通过规章制度、批评教育、组织舆论等方法进行硬性要求,常抓不懈,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决不随便找理由原谅自己而随随便便。这样从每件小事做起,长期坚持。逐渐养成习惯。(2)经常督促检查认真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经常督促检查,进行科学的评估,该表扬的要表扬,该批评的要批评,及时适度,兑现奖惩。教育学生经常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经常和周围的同学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奋力追赶,养成习惯。(3)开展学伟人活动积极开展“学伟人,做健全的现代人”的活动。要求学生以伟人的事迹作借鉴,并以他们的箴言、格言作为座右铭,来督促自己,养成习惯。4、教师应养成良好的习惯“身教重于言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教师有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习惯,就会产生一股潜移默化的巨大教育力量。“正人先正己”。教师应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中成为学生的表率,名副其实地为人师表,用模范的行为、良好的习惯表现影响、教育学生。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十分重要,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常不抓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