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指导书.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472184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指导书.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实验三 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空气水蒸汽简单换热管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中常数A、m的值。2.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系数准数关联式中常数B、m的值和强化比,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3.了解热电偶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1.测定5-6个不同空气流速下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2.对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中常数A、m的值。3.测定5-6个不同空气流速下强化套管换热

2、器的对流传热系数。4.对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中常数B、m的值。5.同一流量下,根据所得准数关联式求,计算传热强化比。三、实验原理 光滑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的测定 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在该传热实验中,空气走内管,蒸气走外管。对流传热系数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用实验来测定 (1)式中:管内流体对流传热系数,W/(m2); Qi管内传热速率,W; Ai管内换热面积,m2; 内壁面与流体间的温差,。 由下式确定: (2)式中:t1,t2 冷流体的入口、出口温度,; tw 壁面平均温度,; 因为换热器内管为紫铜管,其导热系数很大,且管壁很薄,故认为内壁温度、外壁温度和壁面平均温度近

3、似相等,用tw 来表示。 管内换热面积: (3)式中:di内管管内径,m; Li传热管测量段的实际长度,m。 由热量衡算式: (4)其中质量流量由下式求得: (5)式中:冷流体在套管内的平均体积流量,m3 / h; 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 / (kgK); 冷流体的密度,kg /m3。 和可根据定性温度tm查得,为冷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t1,t2, tw, 可采取一定的测量手段得到。 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的实验确定流体在管内作强制湍流,被加热状态,准数关联式的形式为 . (6) 其中: , , 物性数据、可根据定性温度tm查得。经过计算可知,对于管内被加热的空气,普兰特准数变化不大,可以认

4、为是常数,则关联式的形式简化为: (7)这样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流量下的与,然后用线性回归方法确定A和m的值。 强化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及强化比的测定图1 螺旋线圈内部结构强化传热又被学术界称为第二代传热技术,它能减小初设计的传热面积,以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和重量;提高现有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使换热器能在较低温差下工作;并且能够减少换热器的阻力以减少换热器的动力消耗,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和资金。强化传热的方法有多种,本实验装置是采用在换热器内管插入螺旋线圈的方法来强化传热的。螺旋线圈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螺旋线圈由直径3mm以下的铜丝和钢丝按一定节距绕成。将金属螺旋线圈插入并固定在管内,即可构成一种

5、强化传热管。在近壁区域,流体一面由于螺旋线圈的作用而发生旋转,一面还周期性地受到线圈的螺旋金属丝的扰动,因而可以使传热强化。由于绕制线圈的金属丝直径很细,流体旋流强度也较弱,所以阻力较小,有利于节省能源。螺旋线圈是以线圈节距H与管内径d的比值技术参数,且长径比是影响传热效果和阻力系数的重要因素。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总结了形式为的经验公式,其中B和m的值因螺旋丝尺寸不同而不同。采用和光滑套管同样的实验方法确定不同流量下得Re与Nu,用线性回归方法可确定B和m的值。单纯研究强化手段的强化效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可以用强化比的概念作为评判准则,它的形式是:,其中Nu是强化管的努塞尔准数,Nu0是光滑

6、管的努塞尔准数,显然,强化比1,而且它的值越大,强化效果越好。四、实验流程与装置 1. 实验流程实验装置的主体是两根平行的套管换热器,内管为紫铜材质,外管为不锈钢管,两端用不锈钢法兰固定。实验的蒸汽发生器为电加热器,内有2根2.5kW螺旋形电热器、用160V电压加热。 空气由旋涡气泵吹出,由旁路调节阀调节,经孔板流量计,由支路控制阀选择不同的支路进入换热器器。管程蒸汽由加热器发生后自然上升,经支路控制阀选择与空气呈逆流进入换热器壳程,由另一端蒸汽出口自然喷出,达到逆流换热效果。图1 空气-水蒸气传热综合实验装置流程图1-普通套管换热器;2-内插有螺旋线圈的强化套管换热器;3-蒸汽发生器;4-旋

7、涡气泵;5-旁路调节阀;6-孔板流量计;7-风机出口温度(冷流体入口温度)测试点;8、9-空气支路控制阀;10、11-蒸汽支路控制阀;12、13-蒸汽放空口;14-蒸汽上升主管路;15-加水口;16-放水口;17-液位计;18-冷凝液回流口2.实验装置设备主要技术数据见表1 表1 实验装置结构参数实验内管内径di(mm)20.00实验内管外径do(mm)22.0实验外管内径Di(mm)50实验外管外径Do(mm)57.0测量段(紫铜内管)长度L(m)1.00强化内管内插物(螺旋线圈)尺寸丝径h(mm)1节距H(mm)40加热釜操作电压200伏 操作电流10安 实验的测量手段 空气流量的测量空气

8、流量计由孔板与差压变送器和二次仪表组成。该孔板流量计在20时标定的流量和压差的关系式为: (8)流量计在实际使用时往往不是20,此时需要对该读数进行校正: (9)式中:孔板流量计两端压差,KPa; 20时体积流量, m3/h;流量计处体积流量,也是空气入口体积流量,m3/h; 流量计处温度,也是空气入口温度,。由于换热器内温度的变化,传热管内的体积流量需进行校正: (10)传热管内平均体积流量,m3/h;传热管内平均温度,。 温度的测量空气进出口温度采用Cu50铜电阻温度计测得,由多路巡检表以数值形式显示(1普通管空气进口温度;2普通管空气出口温度;3强化管空气进口温度;4强化管空气出口温度;

9、5 加热釜水温)。壁温采用热电偶温度计测量,光滑管的壁温由显示表的上排数据读出,强化管的壁温由显示表的下排数据读出。 电加热釜是产生水蒸汽的装置,使用体积为7升(加水至液位计的上端红线),内装有一支2.5kw的螺旋形电热器加热。 气源(鼓风机) 又称旋涡气泵,XGB2型,电机功率约0.75 KW(使用三相电源),使用过程中,输出空气的温度呈上升趋势。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实验前的准备,检查工作。 向电加热釜加水至液位计上端红线处。 检查空气流量旁路调节阀是否全开。 检查蒸气管支路各控制阀是否已打开。保证蒸汽和空气管线的畅通。 接通电源总闸,设定加热电压,启动电加热器开关,开始加热。2. 实验开始

10、. 关闭通向强化套管的阀门11,打开通向简单套管的阀门10,当简单套管换热器的放空口12有水蒸气冒出时,可启动风机,此时要关闭阀门8,打开阀门9。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换热器出口处有水蒸气冒出。 启动风机后用放空阀5来调节流量,调好某一流量后稳定5-10分钟后,分别测量空气的流量,空气进、出口温度及壁面温度。然后,改变流量测量下组数据。 做完简单套管换热器的数据后,要进行强化管换热器实验。先打开蒸汽支路阀11,全部打开空气旁路阀5,关闭蒸汽支路阀10,关闭空气支路阀9,打开空气支路阀8,进行强化管传热实验。实验方法同步骤。 实验结束后,依次关闭加热电源、风机和总电源。一切复原。注意事项:1.

11、必须保证蒸汽上升管线的畅通。即在给蒸汽加热釜电压之前,两蒸汽支路阀门之一必须全开。在转换支路时,应先开启需要的支路阀,再关闭另一侧,且开启和关闭阀门必须缓慢,防止管线截断或蒸汽压力过大突然喷出。2.必须保证空气管线的畅通。即在接通风机电源之前,两个空气支路控制阀之一和旁路调节阀必须全开。在转换支路时,应先关闭风机电源,然后开启和关闭支路阀。3.调节流量后,应至少稳定510分钟后读取实验数据。4.实验中保持上升蒸汽量的稳定,不应改变加热电压,且保证蒸汽放空口一直有蒸汽放出。六、实验数据1. 数据整理表表2 光滑套管换热器原始数据及数据整理表装置编号: 传热管内径:0.020m 有效长度:1.00

12、m 冷流体:空气(管内) 流体:蒸汽(管外)123456孔板压差(KPa)空气入口温度t1()(kg/m3)空气出口温度t2()壁面温度()管内平均温度()(kg/ m3)*100(W/m)(kJ/ kg)*10000(Pas)空气进出口温差t()平均温差tm()20时空气流量(m3/h)流量计处空气流量(m3/h)管内平均流量(m3/h)平均流速u(m/s)传热量(W)(W/m2)ReNuNu / Pr0.4表3 强化套管换热器原始数据及数据整理表装置编号: 传热管内径:0.020m 有效长度:1.00m 冷流体:空气(管内) 流体:蒸汽(管外)123456孔板压差(KPa)空气入口温度t1

13、()(kg/m3)空气出口温度t2()壁面温度()管内平均温度()(kg/ m3)*100(W/m)(kJ/ kg)*10000(Pas)空气进出口温差t()平均温差tm()20时空气流量(m3/h)流量计处空气流量(m3/h)管内平均流量(m3/h)平均流速u(m/s)传热量(W)(W/m2)ReNuNu / Pr0.4Nu0Nu / Nu02.实验数据的计算过程 ( 光滑套管第1列数据为例) 孔板流量计压差计读数 =5.30KPa,空气进口温度41.8出口温度66.4(),传热管壁面温度=100.3(1)传热管内径及流通截面积 20.00(),0.0200 (); 3.142(0.0200

14、) 240.0003142(m2).(2)传热管有效长度 及传热面积 1.00 3.1420.021.000.06284(m2). (3)空气平均物性常数的确定先算出空气的定性温度, = 54.1()在此温度下空气物性数据如下:平均密度 m 1.08(kg/m3); 平均比热1005 (JKgk);平均导热系数 m0.0285(K); 平均粘度 m0.0000198 (); 空气流过换热器内管时平均体积流量和平均流速的计算20时对应的孔板流量计体积流量= 22.6965.300.5 = 52.25(m3/h)因为流量计处温度不是20,故需校正:(m3/h) 传热管内平均体积流量: (m3/h)

15、平均流速:=49.78(m/s) 壁面和冷流体间的平均温度差的计算: = 100.354.1 = 46.2() 传热速率418(W) 管内传热系数 144 (W/m2) 各准数101其它组数据处理方法同上,数据结果见表2。 求关联式中的常数项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在对数坐标系上标绘关系,见图3中直线。由图线回归出如下结果: 即 强化套管换热器数据重复上面步骤,同样可以得到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数据,数据结果见表3。其中强化比的计算如下:将强化套管换热器求得的Re数带入光滑套管换热器所得的准数关联式中,可以得到。如表3中第1组数据:= 15659= 72/54.1 = 1.33 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关联式见图3中直线,由图线回归结果,得出: 关系曲线 图3 关系曲线【精品文档】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