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300字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300字7篇.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 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300字7篇 你对写,有没有哪里什么不懂的地方呢,一篇打动读者的心得体会,一定是富有真情实感的,职场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300字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1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一致表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
2、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显现。“十四五期间和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刘伟委员表示。近年来,中国经济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以扩大内需的新发展格局,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同时,积极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促进国际贸易活力。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9%,全年实际使用外资9999.8亿元人民币、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对中国投资前15位国家和地区,投资增长6.4%,占比98%,做到了引资总量、
3、增长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真正实现了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进而带动世界经济复苏,促进国际循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委员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改善科研环境、增加经费投入,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这些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人才优化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之间的融合。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4位,比上年上升3位,是唯一进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如今,嫦娥五号九天揽月,北斗三号
4、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重大科技成果捷报频传,创新为高质量发展积聚澎湃动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就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不好,最终将影响可持续发展前景。”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委员认为。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当前,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回眸十八大以来的生态保护之路,党中央可谓高瞻远瞩,科学决策,提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彰显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确立了环境在生产力构成中的基础地位。可以说,“十三五”时期,成
5、为迄今为止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5年,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2韩文龙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 9月21日至22日,李克强总理在上海考察时强调:推进改革开放、促进创新发展,进一步稳就业巩固经济恢复性增长基础。李克强总理在上海的考察,进一步突显了中国政府对稳就业和促增长的高度重视。当前,经历了中美经贸摩擦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后,中国通过“六稳政策”基本巩固了经济恢复性增长的基础。近几个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等指标正在恢复性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唯一一
6、个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大国。尽管如此,中国经济还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挑战。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实施全面的遏制和打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外部需求和产业供应链的负向冲击效应,使得中国必须立足扩大内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长期看,中国经济的增长必须依靠创新驱动,从短期看中国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要重点解决好稳就业和促增长两大目标。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关系到社会的大局稳定,必须抓紧抓好。今年,八百多万的大中专毕业生、几千万的返乡农民工、以及大批的退伍军人和受到疫情影响的再就业者都需要解决就业问题,这使得我国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所以,稳就业是“六稳政策”的重中之
7、重。要实现稳就业,需要通过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来创造新就业岗位,通过劳动力市场化改革来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政府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扩大人才招聘和储备规模,通过社保减免、延迟缴纳等方式鼓励中小微企业留住人才,通过财政和信贷政策鼓励各类人才进行创新创业,借助“互联网+”实现灵活就业和弹性就业。经济增长是突破发展困境的关键。当前,我国经济既要实现稳增长的目标,又要通过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必然要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高质量治理的有机统一。随着发展由经济一元目标转向经济、社会和治理多元目标,经济
8、增长的关注度可能会逐步下降。但是,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经济增长始终是实现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没有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作铺垫,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和治理的高质量都是无法实现的。当前,要实现稳增长和促增长的政策目标,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重点是建好自贸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引进高质量的外资、技术和服务等。二是强化制造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的转变,在关键核心技术、重大工程和先进制造领域实现更大突破。三是落实金融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助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四是多措并举积极扩大消费,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9、扩大消费关键是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充实老百姓的钱袋子;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品质量、品牌、安全和售后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使得老百姓敢于消费、乐于消费。五是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和数字经济的引领作用,加快实现中国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业附加值,重点是要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3文|张影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进行持续的科技创新,并将其积极地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中,是我国宏观经济能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必要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
10、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的运行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也对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提出了更高要求。放眼未来,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对于经济增长来说,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升供给能力和潜在增长率。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技术革新,带来了资源配置效率快速提升的可能性,并催生了新的经济形态。进行持续的科技创新,并将其积极地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中,是我国宏观经济能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必
11、要条件。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如何提升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使得有限的资源能够催生更多的产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与劳动边际效率的下降,是初始生产要素红利逐渐见顶的显现,而科技创新是阻止这一下降最有效的手段。与历次工业革命的关键要素一样,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科学技术具有极强的通用性特征。因其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协同性,数字技术能深刻地影响参与生产的各种要素,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方式提高经济总产出。技术是基础科学规律发现的应用,科技创新高度依赖于深厚的基础科学积累。只有在基础科学上产生的核心技术发明、新产业和新理念,才能保证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边际产出
12、保持在高位水平。将经济发展模式转向科技创新驱动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持之以恒的投入。现在,我国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尤其需要重视和培养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人才。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一大批既具有科研和原创能力,也能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科研实践是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根本途径,而管理实践是将科技创新实践与中国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重要抓手,复合型人才的孕育需要复合培养体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13、既要对科学葆有好奇心,也要有“把需求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的敏感性,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才能有更高水平的原创成果,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要持续为经济注入动力,需要科技人才保持知识的更新频率,从而延长人才的创新生命周期。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应积极提供人才持续学习的机会,将基础理论学习和应用实践学习体系相结合,利用一流学术研究帮助创新人才维持理论前沿高度,并助力其将基础理论研究更好地应用到经济发展中。把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才能更好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支撑。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4x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
14、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此次报告特点就是首次不设定GDP目标,但不设GDP目标,并不代表中国失去目标。这是我们党和政府着眼经济发展和疫情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实施务实的举措,是适应全球经济形势的“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创新之举,读后深感特别务实、又特别提气。一、深深感到抗疫阶段性胜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报告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的公共卫生事件。”在“三个最”的严峻形势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迎难而上、力挽狂澜,带领全国人民群众,通过艰苦卓绝努力并付出巨大的牺牲,取得疫情防控重大阶段性成果。在全球经济
15、严重衰退、持续下行的态势下,我们迎势而上、逆势上扬,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增长6、1%,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在打赢经济发展攻坚战和疫情防控狙击战中,中国经济取得亮眼的成绩,表现出坚强韧性和巨大潜能。二、深深感到一切为了人民的历史使命、时代担当报告直言疫情中,我们也付出巨大代价,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简单的语句体现出我们党和政府临难不避的历史担当,体现了坚持人民生命安全至上的价值观和使命责任,也让全国人民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成绩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
16、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举全国之力支援湖北和武汉,先后调派4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10天建成雷神山、火神山两座医院,快速扩充收治床位;在实施严格管控措施同时,全力抓好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有力保障交通干线畅通和煤电油气供应。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三、深深感到祖国的未来发展可期、美好有梦报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我们有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经济基础、巨大市场潜力,亿万人民勤劳智慧。只要直面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明确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污染防治攻
17、坚战阶段性目标。加强重大风险防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回顾过去,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千山万水、踏过沟壑坎坷,站上经济实力全球第二、制造业第一的历史高位,走进了从未有过舞台中央;展望未来,中国人民也必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危机中寻得先机,在变局中创出新局,共同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更加辉煌的未来!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520*年两会中强调今年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关键年,对扶贫攻坚的指示也非常明确。即使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对扶贫攻坚战带来的许多困难,却依旧无法阻挡扶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这令我感触良多。在此,我想就扶贫攻坚来谈谈它带给我的思考与感受。第一,杜绝形式主义,正所谓“纸
18、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实事求是,并且“躬行”,自己努力去做到。第二,要有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气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扶贫攻坚战中完成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重大艰难任务亦是如此。第三,洁身自律。各个部门干部更是需要懂得廉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赢扫黑除恶斗争。第四,坚持不懈。在我看来,坚持是所有精神中最重要的一点,大到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发展,小到我们自己良好习惯的养成,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如期打赢战。我们作为整个社会的中流砥柱,更应在当下的新时代承担好自己的历史使命。俗话说“青年兴
19、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6“两会”工作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顺应全国人民期盼,是一个高举旗帜、高瞻远瞩、求真务实、鼓舞人心的好报告,也是一个接地气、聚人心、勇担当、谋新篇的好报告。认真学习“两会”精神,感触颇深,受益良多,有三个关键词:一是新。无论是总结成绩中的“稳中求进”,分析形势的“稳中有变”,还是部署今年工作任务,都充分体现了全新的工作理念。二是实。报告总结工作实事求是,设立目标切实可行,任务措施
20、扎实有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战略定力。三是民。就是反映人民群众期盼,聚焦人民群众诉求,解答人民群众呼应。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学习“两会”精神,更重要的是把会议精神转化为精神动力、思想动力、行动能力,融入到工作实践中去,为人民服务。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7“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
21、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民情怀最动人。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访真贫、问真苦,走遍了全国所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每年的新年问候,都惦念和牵挂着困难群众;到地方考察调研,特别注重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察实情、听实话。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到“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的重要标准”,从“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到“人民至上、生命
22、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体现在造福人民的一言一行,贯穿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彰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升华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中央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虑尽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340多支医疗队、超过4、2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中国最顶尖的10个院士团队奋战一线,全国近1/10的重症医学骨干接力上阵在全国范围调集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
23、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程度提高了检测率、治愈率,程度降低了感染率、病亡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民生命重于泰山!只要是为了人民的生命负责,那么什么代价、什么后果都要担当。”中国在短时间内就有力扭转疫情局势,不仅诠释了“不惜一切代价”的精神旨归,更揭示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的源泉所在。“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初心使命,必须体现在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行动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奋进的征程上,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我们就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无往不胜。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