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与管理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运作与管理教案.doc(2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生产运作与管理教案生产运作与管理教案生产运作与管理教案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特点生产与运作管理属于专业课。本课程以生产管理为基础,向学生讲授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相关知识,突出运作管理以及生产管理在服务业中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二)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更广泛、系统地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掌握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及相关技能,学
2、会对生产现场的各种要素,即对人、机、料、法、环、资、能、信等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优化组合,满足学生未来的就业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教学组织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案例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习准备:需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对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以便为案例交流进行准备。二、教学内容第一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若干基本概念,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过程以及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系统框架。内容结构:一、生产运作与生产运作系统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能和内容本章重点:生产与运作的概念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本章难点:生产与运作系统在企业系统中的地位
3、和作用本章教学进度:6课时主要讲授内容:一、“生产与运作”提法的由来1、生产管理(Production Management):是指制造业生产管理领域使用的方法与技术。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根据企业经营决策所确定的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战略与计划任务,组织生产活动,并保证实现。生产管理就是把这种处于理想状态的经营目标,通过产品的制造过程而转化成为现实。从生产管理的范畴来讲,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产管理是指对生产系统运行的管理,它的着眼点主要在生产系统内部,即着眼于在一个开发、设计好的生产系统内,对开发、设计好的产品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随着世界经济以及技术
4、的发展,工业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给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也带来了新的变化,使生产管理的范畴得到了相应的扩充与发展。企业为了更有效的控制生产系统的运行,适时适量的生产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生产管理必然要参与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系统的选择、设计中去,以便使产品工艺的可行性、生产系统的合理性能够得到保障。因此广义的生产管理可以理解为对生产系统设置和运行的管理。2、运作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是指生产的概念及方法被应用到制造业以外的服务业与其它各业。 为什么要学习运作管理呢?第一,运作管理活动在所有的企业组织中居核心地位,不论这些企业经营什么。第二,35%
5、或更多的工作是与运作管理有关的,如顾客服务、质量保证、生产计划与控制、进度安排、工作设计、库存管理等等。第三,企业组织所有其它方面的活动,如财务、会计、人力资源、后勤供应、营销、采购等等都与运作管理活动相互联系,因此,对运作管理有一基本了解是十分必要的。3、产品生产与服务运作的比较比较项目制造业服务业产出本身产出的存储性产出的一致性顾客参与程度产业性质前场服务比例规模经济的实现有形高高低资本密集低增加批量无形低低高劳动力密集高多店作业产品生产与服务运作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产品导向型,后者是活动导向型。其区别包括表中几个方面。(1)产品生产带来的是有形的产品,而服务通常是指一种活动。(2)产出
6、导向性的产品生产可建立起制成品库存,以缓冲需求变化带来的一些冲击。然而服务运作不可能建立起一定期间的库存且对需求变化及其敏感。(3)因为机械化使得产品规格变动不大,所以产品生产的生产流程顺利、效率高;而服务运作的产出多变、效率低。(4)从本质上讲,服务运作与顾客联系的程度要高于产品生产。提供服务于对服务的消费通常发生在同一地点,而产品生产与产品消费可相分离,因此后者可在消费者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这样就给制造商在选择工作方法、分配工作、安排工作进度和运作时是控制方面提供了相当大的主动权,而服务运作由于涉及与顾客的联系而使主动权受到较大的限制。(5)由于服务的就地消费和投入的变化程度高,服务业一般
7、说来劳动含量较高,而制造业资本密集(机械化)程度较高。(6)产品生产可以通过增加批量实现规模经济,而服务则需通过多点经营来达到一定的规模。4、美国就业情况变化服务业制造业农业1950 1960 1970 1980 1990706050403020100现在美国服务业提供了占全国70%以上的就业机会。而且,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在逐步增多,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却在逐步下降。5、生产与运作从表面上看,生产管理与运作管理是用于两个不同行业管理模式,事实上两者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大多数现实的系统(企业组织)都是兼有产品生产和提供服务的,例如,设备的维护与修理是每个制造组织都要从事的服务。可见两种管理方法是相
8、辅相成的。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定义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定义:对提供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评估和改进。它是管理的一个职能领域。组织营销生产与运作财务三、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地位1、从企业内部职能分析 企业组织三个基本职能 典型的企业组织有三个基本职能:财务、营销和生产与运作。这三个职能和其他辅助职能分别完成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活动,这些活动对组织的经营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生产与运作 财务营销企业组织三个职能的相互依赖性这些职能必须相互
9、配合才能实现组织的目标,并且每个职能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除非生产部门与营销部门相互配合,否则营销部门推销的可能是那些非赢利的产品或服务,或者生产部门正在创造的是那些本无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同样,若无财务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密切配合,当组织须扩大规模或购买新设备时,可能会因资金无着落而难以实现。运作职能:是由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直接相关的所有活动组成。对大多数企业组织来说,运作职能是其核心。一个组织产品或服务的创造正是通过运作职能来完成的。利用投入,通过一个或多个转换过程(贮存、运输、切割)可获得制成品或服务。为确保获得满意的产出,需在转换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检测(反馈),并与制定好的标准作比较
10、,以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控制)。运作职能的实质是在转换过程中发生价值增值。投入土地劳动资本信息转换过程产出产品服务控制反馈反馈反馈增值2、从企业组织结构的运作管理分析制造性企业营销销售制造购买广告促销 培训运作财务质量保证工程技术生产控制 工厂经理规划原料控制基金来源资本需求服务性企业推销货物销售促销运作经理工程广告销售维护新设备设备更新,交流设计财务会计销售(交通)航班 支持 静态维 护,食物和杂货 店航班间的信息沟通预定进度直接邮件,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现金控制,新的融资方式,外汇收益总账地面运作维护飞行运作维护交通管理维护财务管理维护方法设计:课堂讨论结合入世谈学习该门课程的重要性作
11、业布置:撰写有关入世的论文第二章 生产与运作战略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与生产运作管理紧密联系的三个基本概念:生产率、竞争力和运作战略,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内容结构:一、战略的含义二、企业经营战略三、生产与运作战略本章重点:企业间竞争的焦点 企业经营战略与生产运作战略的关系 本章难点:生产与运作战略的内容本章教学进度:4课时主要讲授内容:一、战略的含义(一)战略的定义伊丹敬之:从环境关联的角度,指明有关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基本方向。波特:公司为之活动的终点,实质是将一个公司与其环境建立联系。Oster:战略是一个企业有方向的进化程序。解培才:企业在竞争环境中,为实现长期生存与发展
12、而进行的整体性决策。战略是一个企业竞争致胜的理论。(赢的逻辑)战略是企业在竞争环境中,为创造价值而谋划出的一个完整方案;是企业在对抗性环境中,为实现成长目标而设计出的经营模式创新方案。(二)战略管理过程1、环境分析2、设定目标3、战略策划4、战略实施5、战略控制(三)战略与策略的关系使命书为一个组织指示了总体方向,同时也为该组织确定了目标。(1)战略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计划;是决策的核心。 (2)策略用来完成战略的方法和措施;策略与战略相比更具体。(3)关系计划和决策在组织中的等级性如图2.1所示使命目标组织战略职能战略营销运作财务策略策略策略操作步骤操作步骤操作步骤图2.1二、企业经营战略企业
13、战略是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对较长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关系全局问题的谋划。一般来说,企业的战略分三个层次:企业经营战略、事业部战略和职能战略,如图2.2。如果企业的规模较小,企业的战略可能只包括企业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两个层次。企业经营战略的任务是决定企业的使命,密切关注企业经营环境发生的变化,并根据观察不断地调整企业的经营目标和长期发展计划。因此,企业经营战略从根本上影响了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由于企业经营战略从全局出发,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整体性的方向,所以企业经营战略的覆盖范围较广。企业经营战略B事业部战略A事业部战略C事业部战略生产运作战略营销战略财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R&D战略图
14、2.2 生产运作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事业部战略是企业内独立核算单位或经济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对本部门的生存和发展所做出的谋划。它将企业经营战略的方向和意图具体化,使其变得明确、详细。职能战略明确了各事业部门对各职能规定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战略措施。生产与运作战略属于职能战略。其范围较窄,主要与运营系统中的各个方面,如产品、工艺、方法、使用的资源、质量、成本、提前期及进度安排密切相关。企业运营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相辅相成。首先,生产与运作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部分,因此生产与运作战略的制定必须以企业经营战略为指导,与其保持一致性,服务于企业经营目标。其次,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运营
15、的优势与劣势,做到扬长避短。这就要求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与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共同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与运作战略和企业经营战路的制定中来,使二者相互配合和有机协调,进而有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三、生产与运作战略生产与运作战略是指在竞争环境中,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变化,根据企业的总体战略,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中所采取的全局性的、整体性的指导思想或决策;是在企业整体战略的框架下,根据企业各种资源和内外环境,对与生产与运作管理和生产与运作系统相关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总的指导思想和一系列决策、规划和计划。生产与运作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因此生产与运作管理对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作为
16、企业经营战略指导下的一种职能性战略,它具体刻画了企业如何通过运营活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经营战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企业总体战略成功的保证。(一)使命、组织战略和运作战略之比较如表2.1所示表2.1 使命、组织战略和运作战略的比较管理层次时间跨度范围详细程度设计内容使命最高长宽低生存、盈利能力组织战略较高长宽低增长率、市场份额运作战略较高中或长宽低产品设计、选址、技术选择、新设施策略中中中中雇工人数、产量大小、设备选择、设备布置运作低短窄高人员分工、调整产量、库存管理、采购(二)国际上企业采用的两种战略1、基于质量的战略以满足顾客为中心,将质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各个阶段。不仅最终向顾客提供产
17、品或劳务,还要抓相关的过程,如设计、生产及售后服务。2、基于时间的战略将重点放在减少完成各项活动的时间上。其理论依据是:通过减少花在各项活动上的时间,通常是使成本下降、生产率增大、质量趋于提高、产品创新加快和对顾客的服务得到改进。(三)企业可在下列几个方面缩短时间1、计划时间2、产品或劳务设计时间3、加工时间4、变换时间5、交付时间6、对抱怨的反应时间方法设计: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作业布置:从制造业、服务业各选定一个企业,实地调查企业战略第三章 设施选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生产与服务设施的重要性,了解选址需考虑的因素及选址的一般步骤,并掌握选址的方法。 内容结构:一、 设施选址
18、的重要性二、 影响选址的因素及选址的步骤三、 选址的方法本章重点、难点:选址方法本章教学进度:6课时主要讲授内容:一、选址的概念及必要性1、概念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决定设施的位置,使之与企业的整体经营运作系统有机结合,以便有效、经济地达到企业的经营目的。通俗地讲,就是确定在何处建厂或建立服务设施。它包括选位与定址两个层面的内容。2、必要性选址决策成为生产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他们是一个长期责任范畴,一旦出错,就很难克服。第二,选址决策经常会影响投资需要、运作成本、税收及运作。选址不仅关系到设施建设的投资和建设速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从而影响到企
19、业的生产管理活动和经济效益。特别是服务设施的选址,直接关系到营业额的多少。而不好的选址将会导致成本过高、劳动力缺乏、丧失竞争优势、原材料供应不足或与此类似不利于运作的情况。就服务业而言,不好的区位将导致顾客量减少并使运作费用较高。因此,对制造和服务业两者而言,选址对于竞争优势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二、影响选址的因素1、经济因素(1)运输条件与费用在企业的输入输出过程中,有大量的物料进出。有的企业输入运输量大,有的企业输出运输量大。在选址时,要考虑是否接近原材料供应地,还是接近消费市场。(2)劳动力可获性与费用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费用占产品成本的大部分,必须考虑劳动力的成本。工厂设在劳动力资源
20、丰富、工资低廉的地区,可以降低人工成本。(3)能源可获性与费用(4)厂址条件与费用建厂地方的地势、土地利用情况和地质条件,都会影响到建设投资,同时地价也是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2、政治因素:政治局面是否稳定,法制是否健全,税赋是否公平等。3、社会因素: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生活水平。4、自然因素: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状况。三、选址的基本方法1、成本利润产量定址法 步骤(1)确定每一被选地点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2)在同一张图表上绘出各地点的总成本线(3)确定在某一预定的产量水平上,哪一地点的总成本最少或者哪一地点的利润最高 几点假设产出在一定范围时,固定成本不变;可变成本与一定范围
21、内的产出成正比;所需的产出水平能近似估计;只包括一种产品;在成本分析中,要计算每一地点的总成本: 总成本=FC+VCQ举例:下表列出了四个可能成为工厂所在地的地点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地址每年的固定成本/美元每单位的可变成本/美元ABCD25000010000015000020000011302035a.在一张图上绘出各地点的总成本线绘出各总成本线,选择最接近预期产量的产出(如每年10000个单位)。计算在这个水平上每个地点总成本线。地址固定成本/美元+可变成本/美元总成本/美元ABCD250000100000150000200000+11302035=360000=400000=350000=
22、550000绘出每一地址的固定成本(在产出为0时)及产出为10000个单位时的总成本;用一条直线把两点连接起来。b.指出使每个被选地点产出最优的区间(即总成本最低)图中显示出了各个供选择地点的总成本最低时的区间。请注意D地从未优于其它任何一地。因此可以从B线和C线的交点以及A线和C线交点所得到的产出水平求出确切的区间。为了得到这点,使他们的总成本公式相等,求Q,即得到他们最优产出水平的界限。对于B和C来说: (B) (C) 100000+30Q=150000+20Q解之,Q=5000 单位/年对于C和A来说: (C) (A) 150000+20Q=250000+11Q解之,Q=11111 单位
23、/年 c.如果要选择的地点预期每年产量为8000个单位,哪一地的总成本最低?从这张图中你可看出,每年产出8000单位,地点C的成本总额最低。2、因素分析法这是一种普遍的地点评估方法,它考虑了质和量的输入。步骤:A 选择有关因素(如市场位置、水源供应、停车场、潜在收入等)B 赋予每个因素一个比重,以此显示它与所有其它因素相比的相对重要性。各因素比重总和一般是1.00C 给所有因素确定一个统一的数值范围(如0100)D 给每一待选地点打分E 把每一因素的得分与它所占的比重值相乘,再把各因素乘积值相加就得到待选地点的总分F 选择其中综合得分最高的地点举例:一家摄影公司打算开张一家分店,下表是两个可供
24、选择的地点的信息因素比重得分(100)衡量值地点1地点2地点1地点2邻近已有商店交通繁华租金大小布局运营成本0.100.050.400.100.200.151.0010080708640806080909270900.10(100)=10.00.05(80)=4.00.40(70)=28.00.10(86)=8.60.20(40)=8.00.15(80)=12.0 70.60.10(60)=6.00.05(80)=4.00.40(90)=36.00.10(92)=9.20.20(70)=14.00.15(90)=13.5 82.7地点2综合得分高,是更好的选择。3、重心法概念: 这是一种选择销
25、售中心的位置,从而使销售成本降至最低的方法。这种方案包括利用地图显示目的地的位置。步骤:(1)画出显示目的地的地图(2)在地图上加上坐标系(3)标出重心计算公式当运往各地的产品数量一样时 x=x/n y=y/n当运往各地的商品数量不一样时 x=xQ/ Q y=yQ/ Q 方法设计:案例分析,实际例题计算作业布置:英文材料阅读,案例分析第四章 设施布置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生产与运作系统设置的影响因素,设施布置的基本类型,掌握生产与运作系统设置的方法等。内容结构:一、 生产与运作系统设置的影响因素二、 生产与运作系统过程的组织三、 生产与运作系统设置的基本类型四、 生产与运作系统
26、的时间组织五、 生产与运作系统设置的方法本章重点、难点:生产与运作系统设置的方法本章教学进度:8课时主要讲授内容:一、设施布置的概念及考虑的问题1、概念:对车间、工作中心和设备进行布局,以确保系统中工作流(顾客或材料)的畅通。2、考虑的问题:(1)有利生产(服务)工厂布置要满足产品生产过程的要求,围绕基本生产车间进行安排(2)方便运输适应厂内外运输要求,避免货运路线与人流路线交叉 (3)节约用地布置紧凑,立体布置 (4)良好环境布局整齐、美观;色调配套;照明;音乐;香味二、典型的布置形式1、按产品原则布置按产品原则布置就是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布置有关机器和设施。2、按工艺原则布置按工艺原则布置,又
27、称工艺专业化布置,就是按照工艺专业化原则将同类机器集中在一起,完成相同工艺加工任务。3、定位布置定位布置是指加工对象位置固定,生产工人和设备都随加工产品所在的某一位置而转移。由于某些产品体积庞大笨重,不容易移动,所以可保持产品不动,将工作地按生产产品的要求来固定布置。4、单元化布置按工艺专业化布置生产和服务设施,容易造成被加工对象在生产单位之间交叉往返运输,不仅引起费用上升,而且延长了生产周期。而单元化布置的基本原理是,首先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结构和工艺相似的零件组成一个零件组,确定出零件组的典型工艺流程,再根据典型工艺流程的加工内容选择设备和工人,由这些设备和工人组成一个生产单元。单元化布置很类
28、似于对象专业化形式,但它更适合于多品种的批量生产,因而比对象专业化形式具有更高的柔性。三、设施布置的分类1、工厂布置工厂布置的目标“五最”(1)最短的运输路线使未来的生产经营成本尽可能低;(2)最大的灵活性灵活、富有弹性的布置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及适应变化的能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往往是困难的; (3)最有效的面积利用在地价日益上涨的今天,为了节约成本,企业应尽可能的节省用地;(4)最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企业设施是配置在一定的厂区之内,企业职工也在这一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他们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果。所以,工厂布置应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5)最合理的发展余地合理的工厂
29、平面布置应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适当的余地,那种不考虑远景发展的短视眼光在工厂布置中是十分有害的。工厂布置的方法样片和模型布置法(Samples and Models)这种布置方法就是把工厂中的某一厂房或某一车间、工段内所需要布置的各种机器设备、通道和其他设施,按1/100的比例,用硬纸板剪成样片,按照应该占用的面积,适当地试布置在同一比例的建筑蓝图上。对于工厂总平面布置图和建筑物、构筑物样片可采用1/1000的比例。由于规模的不同,采用的比例可以适当放大和缩小。如果需要更形象化,可以采用适当比例的立体模型,使空间关系更加明显清楚。物料流向图法(Material Flow Chart)这种方法是按
30、照原材料、在制品及其他物资在生产过程中总的流动方向和运输量这两个方面来布置工厂的车间、设施和生产服务单位,并且编制物料流向图的方法。在该图上要标明物料的流向。具体步骤为1、根据原材料、在制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流向,统计车间之间的物流流量,制定运量表。2、根据运量表,初步布置各个生产车间和生产服务单位的相对位置,绘出初步物流图。3、采用实验法,将车间之间运输量大的安排在相邻位置,并考虑其他因素进行改进和调整。例:某企业有六个生产单位,各生产单位的运输量为已知,编制物料运量表,如表3.1: 表3.1 物料运量表至某车间从某车间123456总计162241426431336644204624125116
31、347总计0151613111267为了得到更为直观和清晰的观点,可把以上物料运量用物料运量相关线图来表示: 452631图3.1图例:2吨 -1吨各生产单位平面布置图如下所示652431图3.2作业相关图法“作业相关图法”是由穆德提出的,它是根据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活动关系密切程度布置其相互位置。首先将关系密切程度划分为A、E、I、O、U六个等级,其意义见下表。然后根据这种资料,将待布置的部门一一确定出相互关系,根据相互关系的重要程度,按重要等级高的部门相邻布置的原则,安排出最合理的布置方案。代号密切程度A绝对重要E特别重要I重要O一般U不重要X不予考虑例:一个快餐店预布置其生产与服务设施。该
32、快餐店共分成5个部门,各部门的面积以及部门间的作业关系密切程度如下所示:1(1000平方米)2(2000平方米)UAOUOOEUIU3(2000平方米)4(1000平方米)5(1000平方米)图3.3 作业相关图(1)在选择布置方案时,首先要根据“作业相关图”计算每个组成部分的关系积分,编制“各部门接近程度表”。 表3.2 各部门接近程度表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关系分数12345U E I UU O O UE O A OI O A UU U O U2+5+4+2=132+3+3+2=105+3+6+3=174+3+6+2=152+2+3+2=9图3.4343(2)选取关系分数最高的部门(部门3)
33、开始布置,再选出与他关系最密切的部门(部门4),即与他有A关系的部门,安排在它的旁边,可布置如图3.4。本例中布置用的样片为1000平方米,部门3为2000平方米,所以需用两块样片。(3)找出与已选部门(如部门3和4)关系最密切的部门,按A、E、I、O、U的顺序来选。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样关系程度的部门则比较它们的关系分数,优先布置关系分数最高的部门。按照上述原则,本例可按部门3,4,1,2,5的次序进行布置。布置部门1可以有三个方案。如图3.5334113344331图3.5(a)部门41 4分 (b)部门41 4分 (c)部门41 0分 部门31 5分 部门31 0分 部门31 5分合计
34、 9分 合计 4分 合计 5分接着对方案进行记分,两部门靠在一起按相关图上的数码算分,不靠在一起算零分。上述部门1的三种布置方案中,以方案(a)得分最多,其他次之。实际上部门1还有其他一些布置方案,但都不如方案(a)好。用同样的方法再布置部门2 和部门5,最后可得出如图3.6的结果:2523314图3.62、设备布置从至表试验法“从至表试验法” (From-to Chart)是一种常用的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方法。它是根据各种零件在各工作地和设备上加工的顺序,编制零件从某工作地(设备)至另一工作地(设备)的移动次数的汇总表即从至表,利用从至表中列出的机器或设施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对角线元素为基准计算
35、工作地之间的相对距离,经过有限次实验性改进,找出整个生产单元物料总运量最小的布置方案。可按下列步骤进行:第一步:首先绘制多种零件在各类生产设备上加工的工艺流程图,称为零件的综合工艺流程图。第二步:根据零件的综合工艺流程图,编制零件从至表。表中每一小格内记入各类机床设备上加工的零件上、下道工序间移动的次数,进行分析比较,寻求一个最佳的机床设备排列方案。例如:有一个按对象专业化形式组织的生产2种零件的生产线。生产线包括7个工作地;相邻两工作地的距离都大致相等,算作一个单位距离。求最优设备布置方案。第一步,按照每一种零件的工序组成的顺序,可编制零件综合工艺流程图,如图3.7所示。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
36、加工工序号,箭线表示零件在各工序间移动的方向。 零件号机床12合计毛坯库铣 床车 床钻 床镗 床磨 床检 验124537654321222312图3.7第二步,根据零件综合工艺流程图编制零件从至表。从至表示按工作地数(n)作的一个nn矩阵,表中直列为起始的工序,横行为终至的工序。对角线的右上方(上三角)表示按箭头方向前进的移动次数,对角线左下方(下三角)表示按箭头方向后退的移动次数。在表的每一格填入从某工作地至另一工作地的零件移动次数。初始零件从至表如表3.3所示: 表3.3 原从至表10 2 1 3 2 2 合计7、检验6、磨床 1 15、镗床 3 2 14、钻床 2 23、车床 2 22、
37、铣床 2 21、毛坯 合 计 7检验 6磨床 5 镗床 4钻床 3车床 2铣床 1毛坯 至从第三步,分析和改进初始的零件从至表,求得较优的设备可行布置方案。从从至表的构成我们可知,从至表中的数据具对角线的格数就是设备之间的距离单位数。我们在从至表对角线的两侧做平行于对角线,穿过各从至数的斜线。如果将所有斜线按距离对角线远近依次编号i=1,2,3,(n-1),编号为i的斜线穿过的从至数为j,则设备在这种排列下,零件总的移动距离为L=ij,如表3.3所示,初始从至表中对角线右上方第一条斜线i=1,表示从各设备至斜线经过的各设备之间的距离均为1个单位;i=2则表示距离均为2个单位从而可以求出总的零件
38、移动距离。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斜线与对角线越靠近,表明移动距离越短。因此,最佳的设备排列应该是使从至表中从至数越大的设备,排列在越靠近对角线的位置上。依据这一原则,通过多次调整,找出较优的排列顺序,则改进后的最终零件从至表如表3.4所示:表3.4 最终零件从至表10 2 1 2 3 2 2 合计7、磨床 1 16、镗床 5、检验 3 1 24、钻床 2 2 3、铣床 2 22、车床 2 21、毛坯 合 计 7磨床 6镗床 5 检验 4钻床 3铣床 2车床 1毛坯 至从 第四步,计算改进前后零件移动的总距离,如表3.5所示。通过计算比较可知,改进后的总的零件移动距离减少了6个单位距离,占原总距离数
39、的33.3%,设备布置的优化程度大大提高了。 表3.5 从至表计算表排列顺流逆流调整前格数对角线位上各次之和11=1 2(2+2)=832=6格数对角线位上各次之和1 (2+1)=3小计 15小计 3零件移动总距离 15+3=18 (单位距离)调整后1(2+2+2+2)=821=221=2小计 10小计 2零件移动总距离 10+2=12 (单位距离)零件移动总距离调整前后之差 18-12=6(单位距离)总距离相对减少程度 6/18=33.3%改进后的零件综合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零件号机床12合计毛坯库车 床铣 床钻 床检 验镗 床磨 床124537651243222321四、流水线的组织与设
40、计1、概念: 流水生产是指产品经过各道工序,按规定的路线、规定的速度,一件接一件川流不息地进行加工和生产。2、特征:l 连续生产流水线上固定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生产过程是连续的;l 工作地专业化流水线上各工作地是按照产品工艺过程的顺序排列的,每个工作地只固定完成一道或少数的几道工序;l 产品按照节拍进行生产所谓节拍,就是流水线上前后出产两件相同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按节拍生产就是说,流水线每隔一个节拍要出产一件产品,各工作地也要保证每隔一个节拍为下一道工序提供一件制品,因此,每件产品各道工序的加工时间要相等或成简单的整数比例关系l 生产能力平衡各道工序的设备数同各道工序单件作业时间的比例相一致;3、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