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习题集(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习题集(1).doc(26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运动生理学习题集(1)对我院运动人体科学系学科建设的思考绪 论 试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2、生殖 3、兴奋性4、稳态 5、自身调节6、反射弧 7、反射8、非条件反射 9、体液调节10、局部体液调节11、反馈 12、正反馈 13、负反馈 14、神经调节 15、神经-体液调节 16、前馈17、生理学18、反应19、阈刺激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选项,其分支学科是
2、运动生理学的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动物学 D体育科学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血液和淋巴液 C组织液 D细胞外液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收缩反应 B神经冲动 C电位变化 D反射活动4、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正反馈调节 B自身调节 C神经调节 D负反馈调节5、下列生理过程属于前反馈调节的是 。A负反馈调节 B正反馈调节 C减压反射 D比赛前运动员出现心跳加快6、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分娩 C排便反射 D减压反射7、最能反映内环境状况的体液部分是 。A细胞内液 B脑脊液 C血液 D淋巴液8、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处于
3、 。A固定不变 B随机多变 C相对稳定 D绝对不变9、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 。A神经调节 B自身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10、内环境与体内细胞的关系是 。A细胞的生存环境 B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C物质交换的场所 D细胞排泄废物的通道11、回心血量增加使心肌纤维拉长而收缩力加大是属于 。A神经调节 B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自身调节12、负反馈的调节作用是 。A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途径 B使血压C使心率不致上升过快 D使排尿反射进一步增强13、运动会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是由于 。A自身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调节14、体液是 。A细
4、胞内的液体 B细胞外的液体 C细胞内液加细胞外液 D血液15、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D细胞内代谢水平稳定16、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B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C分泌激素的细胞有内分泌功能 D体液调节不一定是全身性的1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神经冲动 D正反馈调节三、填空1、 运动生理学中,对人体常用的实验测定方法有_法, 法。 运动生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 世纪 年代开始的。2、 细胞外液包括位于组织、细胞间隙中的 和血液中的 。3、 内环境是指细胞
5、生活的_,它由 构成,是 与 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4、 运动员听到枪声起跑属于 调节。5、 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至少包括 、 、 和 三个特征。6、 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作用具有 、 和 的特点。7、 自身调节是指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 或 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8、负反馈调节的只有输出信号出现 之后才发挥作用,起纠偏总要 一段时间。9、负反馈调节的缺点是 和 。反射活动分为 和 两类。10、反射弧由感受器、 、 、 、 五个缺一不可的部分组成。11、生理学的实验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实验分为 和 。12、生理学的实验根据实验进程不同可以将实验分为
6、和 。13、生理学的实验根据所观察的水平不同可以将实验分为 、 、 、亚细胞、 水平的实验。14、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的作用是 反射中枢对 的影响。15、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机体进行的调节过程一般属于 反馈过程。16、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 和 ,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17、细胞受到刺激而发生反应时,其 要发生周期性变化。四、判断题1、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因而只能通过对人体实验测定,获得运动时人体各种功能发展变化的规律。()2、运动生理学对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组织运动训练有重要的意义。( )3、体内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因此,体液调节相当于
7、反射弧传出道路的一个延伸部分。()4、正反馈是不可逆的和不断增强的过程。( )5、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绝对不变。( )6、刺激的阈值越小,说明组织的兴奋性越低。( )7、负反馈是不可逆的、不断增强的过程,直到整个过程迅速完成为止。()五、简答题1、你对反馈的概念及和体育运动的关系有哪些认识?2、何谓反馈?举例说明体内的负反馈和正反馈调节?3、人体生理功能活动有哪三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何区别?4、你对生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有哪些认识?5、生理学研究有哪些方法?6、体育专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六、论述题1、为什么说运动生理学是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基
8、础理论课?2、试述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是如何调节其功能活动以使之与环境保持新的动态平衡的。3、试述环境变化时,机体是如何通过调节机制以保持机体与环境的动态平衡的? 参考答案部分 一、名词解释1、生物体是在不断地更新自我,破坏和清除已经衰老的结构,重建新的结构。这是一切生物体存在的最基本特征,是生物体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中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终结。2、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3、指组织细胞在受刺激时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4、是一种复杂的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是代谢过程使这种相对
9、恒定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是通过调节使平衡恢复。5、身调节是指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6、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缺一不可的部分组成。7、所谓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应答性反应。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形成,是人或高等动物在生活过程中根据个体所处的生活条件而建立起来的,所以是后天获得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8、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固定的反射,是一种较低级的活动,如声音所引起的朝向反射(头朝向声源方向)。9、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完成的。这
10、些激素分泌入血液后,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主要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基本功能。大多数激素通常是通过血液运输到距离较远的部位而起作用,故称为体液调节。10、除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外,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以在局部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附近的组织细胞的活动。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体液调节,称为局部体液调节。11、在人体整体内进行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时,往往被调节的器官(效应器),在功能活动发生改变时,这一变化的信息又可以通过回路反映到调节系统,改变其调节的强度,形成一种调节回路。人们常常用反馈(Feedback)一词表示这种调节方式。12、若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增强
11、反射中枢对效应器的影响即称为正反馈。13、若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弱控制装置对受控量的影响称为负反馈。14、神经调节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调节机制,实现这一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15、在人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是直接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了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相当于反射弧传出道路的一个延伸部分,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16、控制装置仅根据干扰信息发出控制信号的方式称为前馈。如赛前状态。17、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18、生物体生活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细胞、组织或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及外部的表现都将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称为反应。19、阈刺激刺
12、激有强弱或大小的差别,凡能引起某种组织产生兴奋的最弱(最小)刺激强度成为阈刺激。二、选择题1、 B 2、 D 3、 C 4、 B 5、 D 6、 D 7、 C 8、 B 9、 D 10、B 11、D 12、A 13、D 14、C 15、C 16、 B 17、 A 三、填空1、运动现场测定;实验研究;20;20 2、组织液;血浆3、液体环境;细胞外液;体内细胞;外环境4、神经;蛋白质5、核酸;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6、缓慢、广泛;持久7、神经;体液调节8、偏差;滞后9、有波动性;滞后现象;条件反射;非条件反10、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1、人体实验;动物实验12、急性实验;慢性实验
13、13、整体;器官;细胞;分子14、增强;效应器15、负16、物质交换;能量交换17、兴奋性四、判断1、错 2、 对 3、对 4、对 5、错 6、错 7、错 五、简答题1、答: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对效应器实行控制的同时,效应器活动的改变在引起体内特定的生理效应的同时,又通过一定的途径影响控制中枢的活动。这种受控部分不断有信息返回输给控制部分,并改变它的活动,成为反馈。这种信息成为反馈信息。如果反馈信息产生的结果是提高控制部分的活动,成为正反馈;如果反馈的信息产生的效应是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则称负反馈。举例(略)。 实际上,正常机体在环境因素不断干扰下,能保持良好的稳态。进一步的研究已表明,干扰信号
14、还可直接通过体内的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对输出变量可能出现的偏差及时发出纠正信号,做到防患于未然。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这种直接作用称为前馈。如运动员进入训练和比赛场地,通过各种视觉、听觉刺激,以条件反射方式发动神经系统对心血管、呼吸和骨骼肌等器官活动进行调整,以适应即将发生的代谢增强的需要,就是前馈性控制的表现。2、答: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对效应器实行控制的同时,效应器活动的改变在引起体内特定的生理效应的同时,又通过一定的途径影响控制中枢的活动。这种受控部分不断有信息返回输给控制部分,并改变它的活动,成为反馈。这种信息成为反馈信息。如果反馈信息产生的结果是提高控制部分的活动,成为正反馈;如果反
15、馈的信息产生的效应是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则称负反馈。举例(略)。3、答: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又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总是以整体活动的形式进行。为了使机体组织细胞的功能与机体的整体活动需要相适应,需要不断地对细胞的功能进行调节。神经调节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调节机制,实现这一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完成的。这些激素分泌入血液后,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主要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基本功能。大多数激素通常是通过血液运输到距离较远的部位而起作用,故称为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是指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
16、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体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生理功能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精确;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作用广泛。在人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是直接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了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相当于反射弧传出道路的一个延伸部分,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这三种调节方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4、答: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活体。人们对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了解,并不是来自于想象和推理,而是来自于实验。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一切生理学的理论均来自实
17、验。人体生理学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正常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5、答: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生理学的知识都来自于实验,因此,生理学的学习中一定要重视实验,培养实验动手能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在实验中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 生理学的实验可分多类。如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可将实验分为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根据实验的进程可将实验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根据实验所观察的水平又可将实验分为整体、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的实验;根据实验的场所又可分为运动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等等。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基本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对人体的实验测定而获取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发展变化规律的实验资料。但是,有
18、时为了深入观察某种特定条件下运动引起的生理变化,可能会使实验对象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就需要利用动物进行实验观察。譬如从动物身上摘取局部组织器官进行离体观察;将动物去势造成雄激素缺乏,以研究雄激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等。6、答: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时,或在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的影响下,人体功能产生反应与适应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首先可以掌握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功能系统发展的影响和规律,使其有目的地通过相应手段来发展与提高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能力。其次,可掌握不同年龄、性别的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的关系,以便根据其不同的特点,科学地组织锻炼。第三,可学习并掌握评定人体功能能力的基本方法或手段,使
19、之客观地评价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价值与效果。综上所述,运动生理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学习它对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地组织运动训练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六、论述题1、答: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时,或在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的影响下,人体功能产生反应与适应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首先可以掌握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功能系统发展的影响和规律,使其有目的地通过相应手段来发展与提高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能力。其次,可掌握不同年龄、性别的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的关系,以便根据其不同的特点,科学地组织锻炼。第三,可学习并掌握评定人体功能能力的基本方法或手段,使之客观地评价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价值与效果
20、。综上所述,运动生理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学习它对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地组织运动训练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2、答: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人体将产生相应的反应,使自己的功能活动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以与变化了的环境保持新的动态平衡。人类发生适应性反应时,既要调节运动系统完成一定的动作。又要调节内脏活动以保持稳态。这些调节是由体内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调节机制来完成的。神经调节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所谓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应答性反应。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缺一不可的部
21、分组成。反射活动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固定的反射,是一种较低级的活动,如声音所引起的朝向反射(头朝向声源方向)。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形成,是人或高等动物在生活过程中根据个体所处的生活条件而建立起来的,所以是后天获得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完成的。这些激素分泌入血液后,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主要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基本功能。大多数激素通常是通过血液运输到距离较远的部位而起作用,故称为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作用具有缓慢、广泛和持久的特点。除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外,某些组
22、织细胞所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以在局部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附近的组织细胞的活动。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体液调节,称为局部体液调节。在人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是直接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了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相当于反射弧传出道路的一个延伸部分,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是指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例如心肌收缩力量在一定范围内与收缩前心肌纤维的长度成正比,即在一定范围内收缩前心肌纤维越长,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越大。因此,当心室中充盈的血量增多时,心室肌纤维即被拉长,因而心肌收缩力量增大,使博出血量增多,从而心容量
23、又保持相对恒定。3、答:人的活动通常是整体活动,即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将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使人体功能活动与环境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环境间的动态平衡。人体在发生适应性反应时,既要调节运动系统完成一定的动作,又要调节内脏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密切配合,相互调节。其中,神经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它通过反射活动来实现。反射的基本类型有两种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神经调节在整个功能调节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它具有迅速、局限和准确等特点。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完成的。这些激素分泌入血液后,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主要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基本功能。
24、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以在局部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附近的组织细胞的活动。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作用具有缓慢、广泛和持久的特点。在人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是直接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了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相当于反射弧传出道路的一个延伸部分,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是指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例如心肌收缩力量在一定范围内与收缩前心肌纤维的长度成正比,即在一定范围内收缩前心肌纤维越长,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越大。第一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第二章 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试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1
25、、兴奋性2、阈强度3、阈刺激4、强度时间曲5、基强度6、时值7、“全或无”现象 8、神经冲动9、神经肌肉接头10、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11、单收缩12、强直收缩二、单项选择1、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特征的错误叙述是 。 A.电传递 B.单向性 C.有时间延搁 D.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2、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 A.明带缩短,H带不变 B.明带缩短,H带变窄或消失 C.暗带缩短,H带消失 D.暗带长度不变,H带不变 3、环绕肌原纤维的横管系统是 。 A.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B.营养物质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交换的通道; D.将兴奋时的电
26、变化传入细胞内部; 4、位于肌浆网两端的终末池是 。 A 实现肌纤维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 B Ca2+的 库; C Ca2+的和Mg2+的库; D Ca2+的释放库5、目前认为实现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 A 兴奋沿横管系统传至细胞内部; B 兴奋沿肌浆网传播融发Ca2+的释放; C 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Ca2+;D终末池对Ca2+通透性增大 6、一般认为肌肉作等张收缩时 。 A 负荷恒定,速度恒定; B负荷恒定,速度改变; C负荷改变,速度改变; D负荷改变,速度恒定 7、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 A 只做等长收缩; B只做等动收缩; C 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 D先做
27、等张收缩再做拉长收缩8、与慢肌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 A 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B肌纤维直径粗,线立体数目多; C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 D肌纤维直径细,毛细血管少9、与快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 A 肌纤维直径较大,受胞体大的运动神经元支配; B 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 C肌纤维直径较大,线立体数量多; 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10、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A 收缩力量大,耐持久; B 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 D 收缩力量小,不持久11、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A兴奋阈值低,收缩速度快; B
28、收缩速度快,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快,力量小; D 收缩力量大,能持久 12、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 A 800M跑; B 1500M跑; C 10000M跑; D 100M游泳13、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 A 100M跑; B 跳高和跳远; C 马拉松跑; D 800M跑14、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 A 可使两类肌纤维都肥大; B 对肌肌纤维横断面积大小无影响; C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D举重训练使慢肌纤维肥大15、耐力训练可使肌纤维中 。 A 线粒体数目和体积增加,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提高; B 线粒体数目和体积增加,乳酸脱氢酶
29、活性提高;C线粒体数目增加,而体积不变; D乳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提高16、骨骼肌的收缩蛋白是指 。 A 肌球蛋白;B 原肌球蛋白;C 肌动蛋白;D 肌钙蛋白三、填空题1、实现运动神经与骨骼肌兴奋传递的物质 ;该物质可与终板膜上的 结合,进而造成终板膜的去极化。2、终板电位具有 ,其大小与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递质的量成 ,可表现总和等现象。3、 在光学显微镜下,每个肌小节是有中间的 带和两侧各二分之一的 带所组成。4、构成粗肌丝的主要成分是 分子,而够成细肌丝的分子至少包括 , 和 三种。5、横桥有两个重要的功能特征:一是有一个与 结合的位点,二是能与 呈可逆性的结合。6 引起横桥摆动的最
30、直接因素是 ;当刺激中止时,肌浆网膜上的钙泵迅速地回收 ,从而导致收缩肌肉开始舒张7、 肌肉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早期,就开始新的舒张早期,就开始新的事实收缩,称 。五、问答题:1、刺激引起组织兴奋应具备哪些条件?2、简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 3、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与在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机制和特点。4、试述从肌细胞兴奋到肌肉收缩的全过程。5、试比较肌肉工作三种形式的特点?指出它们在体育实践中的意义。6、分析肌肉工作的张力与速度关系,生理机制以及在运动时间中的意义。7、分析肌肉工作的长度与张力关系,生理机制以及在运动时间中的意义。8、简述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区分方法。9、简述运动员肌纤维类
31、型分布的特征。10、论述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转变的影响,11、比较不同类型骨骼肌的收缩速度和收缩力量。12、何谓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13、简述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抗疲劳性。 参考答案部分 一、名词解释1、兴奋性:生物体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2、阈强度:通常把在一定刺激作用时间何强度时间变化率下,引起组织兴奋的这个临界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3、阈刺激:引起组织兴奋的这个临界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4、强度时间曲线:以刺激强度变化为纵坐标,刺激的作用时间为横坐标,将引起组织兴奋所需要的刺激强度和时间的相互关系,描绘在直角坐标系中,可得出一条曲线,称为强度时间曲线5、基强度:刺激的强度低于某一
32、强度时,无论刺激的作用时间怎延引起组织兴奋,这个最低的或者最基本的长,都不能样阈强度称为基强度。6、时值:是指以2倍的基强度刺激组织,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要的最短作用时间。7、“全或无”现象:无论使用任何种性质的刺激,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它们在同一细胞所引起的动作电位的波形何变化过程是一样的,并在刺激强度超过阈值时,即使刺激强度再增加,动作电位幅度不变,这种现象称为“全或无”现象。8、神经冲动:是指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9、神经肌肉接头:是指运动神经末梢与骨骼肌相接近并进行信息传递的装置。10、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用粗丝和细丝之间的相对运动解释肌肉收缩的学说。认为肌肉收缩时虽然外观上可以
33、看到整个肌肉或肌纤维的缩短,但在肌细胞内并无肌丝或它们所含的分子结构的缩短或卷曲,而只是在每个肌小节内发生了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的滑行。11、单收缩:是指整块肌肉或单个肌纤维接受一次短促的刺激后,先产生一次动作电位,及一次机械性收缩。12、强直收缩:是指每次刺激是时间间隔短于单收缩所持续的时间,肌肉是收缩将出现融合现象,即肌肉不能完全舒张,称为强直收缩。二、单项选择1、A 2、B 3、D 4、B 5、C 6、B 7、C 8、C 9、B 10、C11、B 12、E 13、C 14、C 15、A 16、B 三、填空题1、乙酰胆碱;相应受体 2、具部电位的性质;正比 3、暗;明4、肌球蛋白;肌动蛋白;
34、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5、ATP;肌动蛋白6、ATP分解供能;Ca2+ 7、不完全强直收缩四、问答题:1、任何刺激要引起组织兴奋需具备三个条件,即对于可兴奋的组织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刺激强度、持续一定的作用时间和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它们是互相影响的,在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刺激的作用时间,引起组织兴奋的阈强度也随着发生变化。也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阈强度和刺激时间是作用时间呈反变关系。2、静息电位是指细胞静息时的膜电位,是一种内负外正的直流电位。其成因是细胞膜两侧Na+和K+分布的不均衡和静息时膜对K+有同透性所致。静息时K+的通道部分开放,膜内高浓度的顺着
35、本身的浓度剃度向外扩散,膜内的负离子分子较大不能随K+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当膜的净透量为零时,两侧的电位差稳定在一个水平时,称为的K+平衡电位,便形成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成因首先是刺激对膜的去极化作用。当膜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水平时,膜对Na+和K+的通透性会发生一次短促的可逆性变化。即Na+通道突然打开,使膜对Na+和的通透性迅速增大。出现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反极化状态。当Na+内流净透量为零时,膜两侧形成了Na+和的平衡电位,便形成动作电位。3、在神经纤维上,膜的一点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该点的膜电位为内正外负,而邻近未兴奋部位仍然维持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于是兴奋部位和邻近未兴奋部
36、位之间,产生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电流方向相反。这种刺激足以使邻近未兴奋部位产生动作电位。同时,原兴奋部位开始极化,兴奋也就由原兴奋部位传至其邻近部位。此过程在细胞膜上连续进行下去,动作电位不断向前传导,直至传遍整个细胞。其特点为生理完整性、双向传导、不衰减和相对不疲劳,及绝缘性。在神经肌肉接点处,兴奋的传递是以化学性信号的方式进行的。当神经纤维兴奋时,使接点前膜去极化使膜上的Ca2+通道开放,使囊泡与接头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进入接头间隙,并扩散到达接头后膜,其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后膜对Na+和K+等离子的通透性改变,产生终板电位。终板电位使邻近肌细胞膜去极
37、化而产生动作电位,同时完成了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处的传递。其特点为化学传递、兴奋传递是1对1、单向传递、时间延搁和高敏感性。4、从肌细胞兴奋到肌肉收缩的全过程包括三个过程:肌细胞兴奋融发肌肉收缩,即兴奋-收缩耦联;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收缩肌肉的舒张。兴奋-收缩耦联:当肌细胞兴奋时,动作电位沿横管系统进入三联管,横管膜去极化使终池大量释放Ca2+。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 当肌浆的浓度升高时,肌钙蛋白结合足够的,使原肌球蛋白的双螺旋体从肌动蛋白结构的沟沿滑到沟底,肌动蛋白上能与横桥结合的位点暴露出来。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形成肌动球蛋白,激活横桥上的ATP酶的活性,在Mg2+参与下,结合在横桥上的AT
38、P分解放出能量,横桥牵引细丝向粗肌丝中央滑行。收缩肌肉的舒张:当刺激终止后,终池不断地将肌浆中的收回,肌浆浓度下降,与肌钙蛋白结合消除,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恢复到原来构型,肌动蛋白上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重新掩盖起来,肌丝由于自身的弹性回到原来位置,收缩肌肉产生舒张。5、肌肉收缩的形式分为三类:缩短收缩、拉长收缩和等长收缩。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如进行屈肘、高抬腿跑、挥臂扣球等练习时,参与工作的主动肌就是作缩短工作。;拉长收缩是肌肉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加力,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方向与阻力相反,肌肉做
39、负功。在人体运动中拉长收缩起着制动、减速和克服重力等作用。如跑步时,支撑腿后蹬前的屈、屈膝等,使臀大肌、股四头肌等被预先拉长,为后蹬时的伸髋伸膝发挥更大的肌肉力量创造了条件。等长收缩是指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等长收缩时负荷未发生位移,肌肉没有做外功,但仍消耗很多能力。等长收缩是肌肉静力性工作的基础,对运动环节固定、支持和保持身体某种姿势起着重要作用。6、当肌肉在有后负荷的条件下收缩时,最初由于肌肉遇到阻力而不能缩短,只表现张力的增加。但当肌肉张力发展到与阻力相等或更大时,肌肉开始以一定的速度缩短,负荷被移动。张力曲线说明,在一定的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速度大致呈相
40、反关系;当后负荷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张力可达到最大,但收缩速度为零,肌肉只能作等长收缩;当后负荷为零时,肌肉收缩速度达到最大。其机制为产生张力的大小取决于同时活化的横桥数目,而收缩速度取决于横桥上能量释放的速率。收缩速度与活化横桥数目无关。在运动实践中,可依据张力-速度的这种反变关系,确定最适工作的最佳负荷和发挥最大爆发力(负荷应以30-60%最大力量)。7、肌肉初长度对主动张力的影响表象为最适宜的初长度,此时,肌肉收缩可产生最大的力量。其机制是肌肉收缩产生张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参与收缩的横桥数目。当肌肉为最适初长度时,粗肌丝和细肌丝处于最理想的重叠状态,使收缩时起作用的横桥数目达最大,因而能产
41、生最大的主动张力。与此相反,如果肌肉拉得太长,粗肌丝和细肌丝 向分离,起作用的横桥数目减少,肌肉张力下降;同样,如果肌肉过于缩短,细肌丝中心端在肌节中央交错,起作用的横桥数目亦减少,肌肉张力将急剧下降。8、可依据骨骼肌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特征区分。最早根据动物骨骼肌有红、白颜色分为红肌和白肌,电刺激的结果表明红肌纤维速度慢,白肌纤维速度快。结构研究发现红肌纤维肌红蛋白多。根据肌原纤维ATP酶反应、氧化美、磷酸化酶含量,可将骨骼肌纤维分为慢缩强氧化型、快缩强氧化型和快缩强酵解型三类。较理想的肌纤维分类方法为肌原纤维ATP酶组织化学染色法。9、人类骨骼肌均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混合而成,但受同一运动
42、神经元支配的所有肌纤维具有相同的类型。一般上肢肌的型肌纤维比率在40-67%之间;下肢在功能上以维持身体姿势为主的骨骼肌,型肌纤维所占是比率较高。以动力性工作为主的骨骼肌中的型肌纤维占比率较低。参加时间短的剧烈运动项目(如短跑、举重等)肌肉中的快肌纤维明显占优势;而参加耐力性项目(如马拉松、长跑等)肌肉中的慢肌纤维明显占优势;对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需要均较高的中跑运动员,其两类肌纤维的分布接近相等。10、运动训练对骨骼肌肌纤维类型转变的影响:早期观点认为出生后肌肉中的纤维数量不再增加,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百分组成的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近研究表明,肌纤维类型百分组成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
43、加以改造的。即专门性的训练可使慢肌纤维变、为快肌纤维或反之,即:慢肌纤维 快C纤维 快肌纤维运动训练对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数量的影响:训练可使骨骼肌组织壮大,肌肉功能得以改善。此与肌纤维增粗、肌原纤维增多,即肥大和肌纤维数量增加(增生)。运动训练对骨骼肌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耐力训练明显地使肌纤维中的线立体的数量和体积增大,容积密度增加,从而使线立体蛋白增加,使线立体中琥珀脱氢酶、细胞色素C等酶的活性增加,提高了有氧氧化能力。训练对无有氧氧化能力的影响为提高乳酸脱氢酶活性;研究认为骨骼肌具有很大的可 性,可能可改变肌纤维类型。11、快肌纤维百分比较高,其收缩速度比慢肌纤维快。收缩快与大运动神经元
44、支配,肌原纤维ATP酶的活性高、无氧代谢年能力强,肌浆网释放和回收Ca2+的能力强等因素有关。快肌纤维百分比较高,其收缩力量也比慢肌纤维大。肌肉收缩力大小取决于肌肉的横断面积、肌纤维类型等因素的影响,与肌纤维的大小及其神经支配有关。支配慢肌的小运动神经元的兴奋阈值低,产生较小的张力;支配快肌的大运动神经元的兴奋阈值高,产生较大的张力。12、训练引起的肌纤维的适应变化,具有明显的专一性,即不仅表现在运动专项或不同训练方式上,而且也表现在局部,或同体各不同肌肉部位。例如划船运动员由于多用臂,则臂部慢肌纤维相对面积高于腿部。13、一般认为快运动单位单收缩张力大,收缩速度快,但易疲劳(FF);快运动单位单收缩张力和收缩速度居中抗疲劳能力较强(FR);而慢运动单位的单收缩张力小,收缩速度慢,抗疲劳能力强(ST)。第三章 呼 吸 试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1、呼吸2、外呼吸3、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4、吸气过程5、呼气过程6、补吸气量7、补呼气量8、余气量9、肺容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