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提高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之问题解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提高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之问题解 .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提高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之问题解答发布日期: 2009 年 3 月 25 日文章来源: 2009.02.06 中国人事报1突发事件如何进行分类分级?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 将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会安
2、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和严重危及公共安全重特大刑事案件等。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l 级(特别重大 )、Il 级(重大 )、Ill 级(较大 )和级 (一般 )。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进行预警,一般划分为四级:I级 (特别严重 )、级 (严重 )、级 (较重 )和级 (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根据分级管理原则,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分别由发生地县级、市级和省级政府甚至国务院统一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2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突发事件应
3、对法第五条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这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最核心的指导原则。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则规定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6 条工作原则,分别为:(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3)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 在党中央、 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
4、结合、 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4)依法规范, 加强管理。 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 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
5、,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3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由哪些部分组成?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由六个部分组成:(1)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规范性文件,由国务院制定
6、并公布实施。(2)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定的涉及数个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由国务院有关部17 牵头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目前已经制定实施的专项预案包括4 大类 25 项。(3)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事件制定的预案,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印发,报国务院备案。目前已经印发有80 项部门应急预案。(4)突发事件地方应急预案。具体包括:省级人民政府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各市(地)、县 (市)人民政府及其基层政权组织的突发事
7、件应急预案。上述预案在省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分类管理、 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别制定。省级人民政府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报国务院备案。(5)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应急预案。(6)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应当制订应急预案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各类预案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由指定单位及时修订;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构成种类将不断补充、完善。4应对地震灾害有哪些自救互救方法?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8、 - - - - - - - - - (1)高度警惕大地震预警现象。它们主要有地面初期震动、地声和地光等。如初期震动:人们感到大地在“颤动” 。地声:持续几秒到几分钟,强烈、怪异,如雷鸣、大炮或机器轰鸣、狂风呼啸、大树折断声,好似刮风,但树梢和树叶都不动。地光:大地震发生前震中或附近地区常常出现形态各异的地光,持续几秒到几分钟,以白、红、黄、蓝色较为常见,明亮而恐怖,呈片状、带状、柱状、球状等,亮如白昼。(2)瞬间抉择正确避灾方法。室内避震:室内房屋倒塌以后,大块僦塌体与支撑物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安全地点,被称为避震空间或“安全岛”。如果地震发生时,在家中要选择易形成三角空间的
9、地方躲避,如是平房,可逃出房外,外逃时注意用被子、枕头、安全帽护住头部。室内安全地点有:炕沿下、床下、桌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角;厨房、 卫生间、 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不利于避震的地方是周围没有支撑物的床、空荡荡的房间:地震时不要乘电梯,一般也不要选择跳楼这一避震方式。室外避震: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避开高大建筑物、烟囱、胡同、架空管道、高压线、变电器、桥梁、山坡陡崖、危岩滚石、河岸地带等。学校、 工作岗位避震:最好躲在桌下或大设备下;特殊部门应按地震应急预案运作。要关闭机器和易燃易爆有毒物阀门、切断电源。公共场所避震:停止一切正常活动,选在排椅下、舞台脚下、课桌下、讲台旁避灾。可以蹲下或坐
10、下,蜷曲身体,降低重心,还可以抓住牢固物体,防止摔倒而致伤:或者迅速有序撤离,切忌拥挤。(3)困境脱险。被埋压对策:如果地震时不幸被埋压,在精神上千万不能崩溃,要坚定求生意志,树立生存勇气和信心,千方百计保持正常呼吸,等待救援:争取暴露双手和头部;挣脱手脚,清除压在身上尤其是腹部的重物;寻找利器,设法用手或其他工具开辟通道逃出,但如果费时、费力过多则应停止,保存体力,就地取材加固周围的支撑,扩大生存空间,尽量向有光、 通风的地方移动。在可以活动的空间中寻找食物和水,节省食物,以备长时间使用。不要盲目大声喊叫呼救,可用敲击铁管、墙壁,吹哨子等方式与外界沟通,听到救援者靠近时再呼救。防止新侵害:震
11、后一般余震不断,生存环境可能进一步恶化,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等待救援要有一定的时间,要有足够的耐心;闻到有毒有害气体的异味或灰尘太大时,用湿衣物捂住口、鼻: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稳定的悬挂、易倒塌物品;不要随便用水、用电,不要使用明火, 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气体充溢;长期处于黑暗中的眼睛,不能立即受强光刺激:进水进食要循序渐进,以免肠胃受害。迅速脱险:从危房中撤出,到开阔的地方去。不要轻易回到危房中,谨防余震威胁。尽快与家人团聚并按震前家庭计划行动,或与服务处所联系,到规定的疏散地点避震。(4)积极参与互救。在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一些互救的经验,这对提高互救效率有一定指导意义。如,先救多,后救少;先
12、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要充分利用灾区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组织灾区民众,特别是青壮年劳力充分自救,可以把幸存老就地组织成救灾队, 也可以组织轻灾区救援队赶赴重灾区,弥补专业救援力量不足。要留心各种呼救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声音。了解坍塌处的房屋构造,判断哪里可能有人。挖掘时不破坏支撑物。使用小型轻便工具,接近伤员时,要手工谨慎挖掘。尽早使封闭空间与外界沟通,以便新鲜空气注入。如灰尘太大,要
13、喷水降尘。一时无法救出,可先将水、食品、药品递给被埋压人员使用。施救时,要先将头部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尘土,再将胸腹部和身体其他部位露出,切不可强行拖拽。5处理突发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程序性方法有哪些? 突发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初,头绪繁杂、时间紧迫,能否准确判断事态,迅速进入角色,临机处置得当往往对事件发展走向起着关键的作用。研究把握其一般规律,提高处置工作水平十分必要。一般方法有:(1)迅速控制事态。突发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首先要做的就是迅速控制住事态发展,防止其蔓延扩大。反之,如行动迟缓、处理不当,往往会激化矛盾,使得事态扩大和升级。(2)提出整体方案对策。突发群体性事件涉及人数众多,参与者社会
14、成分、思想和目的不一,局面复杂,只有拿出切实可行的整体方案和对策,才能使事件尽快平息下来。(3)统一行动。平息较大规模的突发事件,需要精心组织部署,明确责任分工,各方联合行动,才可能全面解决问题。(4)直接对话。政府主要领导与群体代表直接对话,是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平息突发事件的一个有效办法。可以取得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消除误解和对立情绪的效果,为真正平息事件,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5)主导舆论导向。突发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各种信息、传闻、猜测都会广为传播,使参与者产生思想混乱和情绪波动,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也会大肆渲染,散布谣言, 歪曲事实真相,以图扩大事态影响。因此,重视舆论导向的作用,利
15、用各种宣传媒体,对事件进行正面真实宣传报道 压制和消除不实传闻和谣言,才能够为迅速安抚群众心理,平息事态影响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6)组织纪律约束。参加突发群体性事件的群体一般隶属于某个或某几个组织。因此,在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时,要充分利用各种组织的联系和影响,约束或劝阻本组织成员终止参与突发事件,放弃过激行为,这对突发群体性事件能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7)法律措施。不可否认,绝大多数突发群体性事件都在合理要求的同时伴随着违纪违法行为。因此, 在处置事件中, 不失时机地依法采取果断措施,对于防止事态扩大和降低社会危害都起着重要作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