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pdf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28405276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PDF 页数:68 大小:5.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pdf(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U D C中华人民共和 国 国家标准P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S tandardfortestmethodof mechanicalpropertiesonordinaryconcrete2 0 0 3一0 1一1 0发布2 0 0 3一0 6一0 1实施中 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 质 量监督 检 验 检 疫总 局联合发布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S tandardfortestmethodof mechanicalpropertiesonordinaryconcreteG B广f5 0 0 81一2 0 0 2批准部 门: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 日期:

2、2 0 0 3年6月1日甲因止筑2 0 0 3工从欲版杜北京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普通 混凝土力学性 能试验方法标准S tandardfortestmethodof mechanicalpropertiesonordinaryconcreteG B尹 T5 0 0 81一2 0 0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出版、发行( 北京西郊百万庄)新华书店经销北京密云 红光印刷厂印刷开本:85 0 x11 6 8毫米1/ 3 2印张:2火字数:5 6千字2 0 0 3年4月第一版2 0 0 3年8月第三次印刷印数:3 0 0 0 1一4 5 0 0 0册定价:1 0.0 0元统一书号:1 5 1 1 21

3、 1 1 2 1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 0 0 0 3 7)本社 网址:http:/ www.china一abp。om.C n网上书店:http:/ www.china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1 0 2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公告现批 准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 B / T5 0 0 81一2 0 0 2,自2 0 0 3年6月1日起实施。原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 B J 81一85同时废止。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设部2 0 0

4、3年1月1 0日前争, J根据建设部建标 1 9 9 8 第9 4号文 1 9 9 8年工程建设 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标准组在广泛调研、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外先进标准、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 国家标准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 B J 81一85)进行了修订。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有:1总则;2取样;3试件的尺寸、形状和公差;4试验设备;5试件的制作和养护;6抗压 强度试验;7轴心抗压强度试验;8静力受压弹性模量 试验;9劈裂抗拉强度试验;1 0抗折强度试验;附录A圆柱体试件的制作和养护;附录B圆柱体试件抗压 强度试验;附录C圆柱体试件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附录D

5、圆柱体试件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为与国际标准接轨,在新标准的附录中增加了圆柱体试件的制作及其各种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2,对原标准中标准养护室 的温度和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原来的温度2 0士3,湿度为9 0 以上 的标准养护室,修订为与1 5 0试验方法一致 的温度为2 0士2,湿度为9 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3经一系列 的试验验证,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等同采用1 5 0标准试验方法。4对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 6 0的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提出 了更科学,更合理的试验方法;5.对试验仪器设备提 出了标准化要求,对某些计量单位在物理概念上进行 了更正

6、;6提 出了试验报告应包括的内容等。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 0号,邮编1 0 0 0 1 3,E一mail:jgbzcabrvip,)本标准参编单位: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大学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阳中建建筑科学设计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杭州应用工程学院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济南试金集团有 限公司。本标准 主 要起草 人:戎君明、陆建雯、姚燕、杨静、李启、令、黄政宇、钟美秦、林力勋、李家康、顾政民、陶立英目次1总则 , 12取样 ,33试件的尺寸、形状和公差 , , , ,43.1试件的尺寸 , 43.2试件的形状 43.3尺寸公差

7、54设备 , 64.1试模 64.2振动台 64.3压力试验机 64.4微变形测量仪 ,. 64.5垫块、垫条与支架 74.6钢垫板 74.7其他量具及器具 , , , 85试件的制作和养护, “ , 95.1试件的制作 95.2试件的养护 一1 05.3试验记录 , 1 16抗压强度试 验 , , , , , 1 27轴心抗压强度试验 1 48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 1 69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 1 91 0抗折强度试验 2 1附录A圆柱体试件的制作和养护 2 4附录B圆柱体试件抗压强度试验 2 67附录C圆柱体试件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 2 8附录D圆柱体试件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3 1本标准用词

8、、用语说明 , 3 3条文说明 , , 3 51总则1.0.1为进一步规范混凝土试验方法,提高混凝土试验精度和试验水平,并在检验或控制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时,有一个统一的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特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 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及一般构筑物中的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抗压 强度试 验、轴心抗 压 强度试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和抗折强度试验。1.0.3按本标准的试验方法所做的试验,试验报告或试验记 录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1委托单位提供的内容:1 )委托单位名称;2 )工程名称及施工部位;3 ) 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4)要说明的其他内容。2试

9、件制作单位提供的内容:1 ) 试件编号;2 ) 试件制作日期;3 ) 混凝土强度等级;4)试件的形状与尺寸;5 ) 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 以及混凝土配合比;6 )养护条件;7)试验龄期;8)要说明的其他内容。3检测单位提供的内容:1 )试件收到的 日期;2 ) 试件的形状及尺寸;13 )试验编号;4)试验日期;5)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6 ) 试验 室温度;7 ) 养护条件及试验龄期;8)混凝土强度等级;9)检测结果;1 0)要说明的其他内容。1.0,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按 现行国家强制性标准中有关规定的要求执行。2取样2.0.1混凝土的取样应符

10、合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 B 汀5 0 0 80) 第2章中的有关规定。2.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 验应以三个试件为一组,每组试件所用 的拌合物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3试件的尺寸、形状和公差3.1试 件 的 尺寸3.1.1试件的尺寸应根据混凝土中骨料的最大粒径按表3.1.1选定。表3.1.1混凝土试件尺寸选用表试件横截面尺寸(mm)骨料最大粒径 (mm)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其他试验1 0 0X1 0 02 03 1.51 5 0X1 5 04 04 O2 0 0X2 0 06 3注:骨料最大粒径指的是符合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 G J

11、5 3一9 2)中规定的圆孔筛的孔径。3.1.2为保证试件的尺寸,试件应采用符合本标准第4.1节规定的试模制作。3.2试件 的形状3。2,1123试件或试件。3。2。2定:14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边长为1 5 0 mm的立方体试件是标准试件。边 长为1 0 0 mm和2 0 O mm的立方体试件是非标准试件。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 笋1 5 0 mmx3 O 0 mm的圆柱体标准协1 0 0 mm又2 0 0 mm和 功2 0 0 mmX4 0 0 mm的圆柱体非标准轴心抗压 强度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件应符合下 列规边长为1 5 0 mmX1 5 O mmX3 0 O mm

12、的棱柱体试件是标准试件。2边长为1 0 O mm火1 0 O mmX3 O 0 mm和2 0 0 mmXZ O 0 mmX4 0 O mm的棱柱体试件是非标准试件。3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 庐1 5 0 mmx3 0 0 mm的圆柱体标准试件或笋1 0 0 mmx2 0 0 mm和 势2 0 0 mmx4 0 0 mm的圆柱体非标准试件。3.2.3抗折强度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边长为1 5 O mmx1 5 0 mm又6 O 0 mm( 或5 5 0 mm)的棱柱体试件是标准试件。2边长为1 0 0 mmx1 0 0 mmx4 O 0 mm的棱柱体试件是非标准试件。3.3尺 寸 公 差3.3.1

13、试件的承压面的平面度公差不得超 过O.O 0 0 5 d(d为边长)。3.3.2试件的相邻面间的夹角应为9 0,其公差不得超过0.5 0。3.3.3试件各边长、直径 和高的尺寸的公差不得超过lmm。4设备4.1试模4.1.1试模应符合 混凝土试模 (J G3 0 1 9) 中技术要求的规定。4.1.2应定期对试模进行 自检,自检周期宜为三个月4.2振动台4.2.1振动台应符合 (混凝土试验室用振动台( J G厅3 0 2 0)中技术要求的规定。4.2.2应具有有效期内的计量检定证书。4.3压力 试 验机4.3.1压 力 试验机除应符合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G B / T3 7 2 2)及试 验机

14、通用技术要求(G B / T2 6 1 1)中技术要求外,其测量精度为士1 %,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 的2 0 %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 的80 。4.3.2应具有加荷速度指示装置或加荷速度控制装置,并应能均匀、连续地加荷。4.3.3应具有有效期内的计量检定证书。4.4微变形测量仪4。4。14。4。24。4。3微 变形测量仪的测量精度不得低于0.0 0 1 mm。微变形测量 固定架的标距应为1 5 0 mm。应具有有效期内的计量检定证书。4.5垫块、垫条与支架4.5.1劈裂 抗拉强度试 验 应采用半径为7 5 mm的钢制弧形 垫块,其横截面尺寸如图 4.5.1所示,垫块的长度与试件相同。

15、4.5.2垫条为三层胶合板制成,宽度为2 0 mm,厚度为3一4 mm,长度不小于试件长度,垫条不得重复使用。R 7 5图4.5.1垫块图4.5.3支架示意1一垫块;2一垫条;3一支架4.5.3支架为钢支架,如图4.5.3所示。4.6钢垫板4.6.1钢垫板的平面尺寸应不小于试件的承压 面积,厚度应不小于2 5 mm。4.6.2钢垫板应机械加工,承压 面 的平面度公差为0.0 4 mm;7表面硬度不小于5 5 H R C;硬化层厚度约为smm。4.7其他t具及器具4。7。14。74。7。2。31 6 mm量程大于6 0 0 mm、分度值为lmm的钢板尺。量程大于2 0 0 mm、分度值为0.0

16、2 mm的卡尺。符合 混凝土坍落度仪(J 口3 0 2 1.)中规定 的直径、长6 0 O mm、端部呈半球形 的捣棒。5试件的制作和养护5.1试件 的制作5.1.1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成型前,应检查试模尺寸并符合本标准第4.1.1条中的有关规定;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2在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的精度:水泥、掺合料、水和外加剂为士0.5%;骨料为士1。3取样或试验室拌制的混凝土应在拌制后尽短的时间内成型,一般不宜超过1 5 min。4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成 型方法,坍落度不大于7 O 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振

17、实;大于7 O 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检验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试件成型方法宜与实际采用的方法相同。5圆柱体试件的制作见附录A。5.1.2混凝土试件制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取样或拌制好 的混凝土拌合 物应 至少 用铁锨再来回拌合三次。2按本章第5.1.1条中第4款的规定,选择成型方法成型。1 )用振动台振实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a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人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b,试模应附着或固定在符合第4.2节要求的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2 ) 用人工插捣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a混凝土拌

18、合物应分两 层装人模 内,每层 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b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 向中心 均匀进行。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 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人下 层2 0一3 0 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然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c每层插捣次数按在1 0 0 O 0 m扩 截面积内不得少 于1 2次;d插捣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3 ) 用插人式振捣棒振实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a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 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b宜用直径为沪2 5 mm的插人式振捣棒,插入试模振捣时,

19、振捣棒距试模底板1 0一2 0 mm且不得触及试模底板,振动应持续到表 面 出浆为止,且应避免过振,以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振捣时间为2 0 5。振捣棒拔出时要缓慢,拔出后不得留有孔洞。3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 临近初 凝 时,用抹刀抹平。5.2试 件 的养护5.2.1试件成型后应立 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5.2.2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 0士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应立 即放人温度为2 0士2,相对湿度为9 5以上的标准养护 室 中养护,或在 温度为2 0士2的不流动的C a(O H):饱 和溶液中养护。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

20、 间隔1 0一Z O 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5.2.3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拆模时间可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拆模后,试件仍需保持同条件养护。5.2.4标准养护龄期为2 8d( 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1 05.3试 验 记 录5.3.1试件制作和养护的试验记 录内容应符合本标准第1.0.3条第2款的规定。6抗压强度试验6,0.1本方法适用 于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圆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见附录B。6.0.2混凝土 试件的尺寸应符合本标准第3.1节中的有关规定。6.0.3试 验采用的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 强度试验所采用 压力试验机应符合本标准第

21、4.3节的规定。2混凝土强度等级妻C 6 0时,试件周围应设防崩裂网罩。当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不符合本标准第4.6.2条规定时,压力试验机 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应各垫以符合本标准第4.6节要求的钢垫板。6.0.4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步骤应按下列方法进行:1试件从养护地点取 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试件表面与上下 承压板面擦干净。2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垫板上,斌件的承 压 面应与成型时的顶 面垂直。试件的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 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 压板与试件或钢垫 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3在试验过 程中应连续均匀地加荷,混凝土 强度等级C 3 O时,加荷速度取每秒钟0.3一O

22、.S M P a;混凝土 强度等级)C 3 0且 C 6 O时,取每秒钟0.5一0.S M P a;混凝土 强度等级C 6 0时,取每秒钟0.8一1.0M P a。4当试件接近破坏开始急剧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6.0.5立 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按下列方法进行: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6.0.5)式中fcc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 (M P a);F试件破坏荷载 (N);A试件承压 面积(mm)。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应精确至O.I M P a。2强度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值 ( 精确

23、至0.,I M P a);2 )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巧 时,则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3 ) 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巧 ,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3混凝土强度等级 C 6 0时,用非标准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均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其值为对2 0 O mmx2 0 O mm只Z oomm试件为1.0 5;对1 0 O mmx1 0 O mm火1 0 O mm试件为0.9 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妻C 6 0时,宜采用标准试件;使用非标准试件时,尺寸换算系数应由试验确定。6.0.6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 验报告

24、 内容 除应满足本标准第1.0.3条要求外,还应报告实测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7轴心抗压强度试验7.0.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棱柱体混凝土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7.0.2测定混凝土轴心抗 压强度试验的试件应符合本标准第3章中的有关规定。7.0.3试验采用 的试 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所采用压力试验机的精度应符合本标准第4.3节的要求。2混凝土 强度等级妻C 6 0时,试件周围应设防崩裂网罩。当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不符合本标准第4.6.2条规定时,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与试件之 间应各垫 以符合本标准第4.6节要求的钢垫板。7.0.4轴心抗 压强度试验步骤应按下列方法进行:1试

25、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用干 毛巾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2将试件直立放置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钢垫板上,并使试件轴心与下压板中心对准。3开动试验机,当上压 板与试件或钢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4应 连续均匀地加荷,不得有冲击。所 用加荷速度 应符合本标准第6.0.4条中第3款的规定。5试件接近破坏而 开始急剧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破坏。然后 记录破坏荷载。7.0.5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按下列方法进行:1混凝土试件轴心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J cD二蕊才1(7.0.5)式中fcp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 (M P a);F试件破坏荷载 (N);A试件承压面积 (m

26、m)。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计算值应精确至0.I M P a。2混凝土轴心抗压 强度值的确定应符合本标准第6.0.5条中第2款的规定。3混凝土强度等级 C 6 0时,用非标准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均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其值为对2 0 0 mmX2 0 0 mmX4 0 0 mm试件为1.0 5;对1 0 0 mmx1 0 0 mmx3 0 0 mm试件为0.9 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 6 0时,宜采用标准试件;使用非标准试件时,尺寸换算系数应由试验确定。7.0.6混凝土轴压抗压 强度试验报告内容除应满足本标准第1.0.3条要求外,还应报告实测的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值。8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8.0.1本方

27、法适用 于测定棱性体试件的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 以下简称弹性模量 )。圆柱体试件的弹性模量试验见附录C。8.0.2测定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试件应符合本标准第3章中的有关规定。每次试验应制备6个试件。8.0.3试验采用 的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力试验机应符合本标准中第4.3节中的规定。2微变形测量仪应符合本标准第4.4节中的规定。8.0.4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步骤应按下列方法进行:1试件从养护地点取 出后先将试件表面与上下 承压 板 面擦干净。2取3个试件按本标准第7章的规定,测定混凝土 的轴心抗压 强度 (fcp)。另3牵试件用于测定混凝土 的弹性模量。3在测定混凝土弹性模量时,变形测量

28、仪应安装在试件两侧的中线上并对称于试件的两端。4应仔细调整试件在压力试验机上的位置,使其轴心与下压板的中心线对准。开动压力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其接触匀衡。5加荷至基准应力 为0.S M P a的初始荷载值F O,保持恒载6 0 5并在以后 的3 0 5内记录每测点的变形读数:。应立即连续均匀地加荷至应力为轴心抗压强度fcp的1/ 3的荷载值F,,保持恒载6 0 5并在以后的3 0 5内记 录每一测点的变形读数。a。所用加荷速度应符合本标准第6.0.4条中第3款的规定。6当以上这些变形值之 差与它们平均值之 比大于2 0 时,应重新对中试件后重复本条第5款的试 验。如果无法使

29、其减少到低于2 0 时,则此次试 验无效。7在确认试件对中符合本条第6款规定后,以与加荷速度相同的速度卸荷至基准应力O.S M P a(F。),恒载6 0 5;然后用同样的加荷和卸荷速度以及6 0 5的保持恒载 ( F O及F a )至少进行两次反复预压。在最后一次预 压完成后,在基准应力O.S M P a( F O )持荷6 0 5并在以后的3 0 5内记 录每一测点的变形读数。0;再用同样的加荷速度加荷至F。,持荷6 0 5并在以后的3 0 5内记录每一测点的变形读数。(见 图8.0.4 )。说明:1.9 0,包括6 0 5持荷3 0,读数;2.6 0,为持荷。时间图8.0.4弹性模量加荷

30、方法示意图8卸 除变形测量仪,以同样 的速度 加 荷 至 破坏,记 录破坏荷载;如果试件的抗压 强度与fcp之差超过fcp的2 0 时,则应在报告中注明。8.0.5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按下列方法进行:1混凝土弹性模量值应按下式计算:_F。一F o.L五。二一一了一-X丁一了 气O n(8.0.5一1)式中E c混凝土弹性模量(M P a);F a应力为1乃轴心抗压强度时的荷载 (N);凡应力为0.S M P a时的初始荷载 (N);A试件承压 面积(mm);L测量标距(mm);n。一。0(8.0.5一2)式中n最后一次从F。加荷至F。时试件两侧变形的平均值 (mm);。a-F。时试

31、件两侧变形的平均值 (mm);。F。时试件两侧变形的平均值 (mm)。混凝土受压 弹性模量计算精确至looM P a;2弹性模量按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如果其中有一个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值与用 以确定检验控制荷载的轴心抗压强度值相差超过 后者的2 0 时,则弹性模量值按另 两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如有两个试件超过上述规定时,则此次试验无效。8.0.6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报告内容除应满足本标准第1.0.3条要求外,尚应报告实测 的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值。9劈裂抗拉强度试验9.0.1本方法适 用 于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方法见附录D。9.0.2劈裂抗拉强度

32、试件应符合本标准第3章中有关的规定。9.0.3试验采用的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力试验机应符合本标准第4.3节的规定。2垫块、垫条及支架应符合本标准第4.5节的规定。9.0.4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步骤应按下列方法进行:1试件从养护地点取 出后应及时进 行试验,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2将试件放在试验机 下 压板的中心位置,劈裂承压 面 和劈裂面应与试件成型时的顶面垂直;在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垫 以圆弧形垫块及垫条各一条,垫块与垫条应与试件上、下面的中心线对准并与成型时的顶 面垂直。宜把垫条及试件安装在定位架上使用(如图4.5.3所示 )。3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圆弧形垫块接近时,调整球

33、座,使接触均衡。加荷应连续均匀,当混凝 土强度等级C 3 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钟0.0 2一0.0 5 M P 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 C 3 0且C 6 O时,取每秒钟0.0 5一O.0 8M P a;当混凝土 强度等级 )C 6 0时,取每秒钟0.0 8一0.1 0 M P a,至试件接近破坏时,应停止 调整试验机油 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 录破坏荷载。9.0.5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按下列方法进行:1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ts一纂一。6 3 7务(9.0.5)式中fts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M P a);F试件破坏荷载(N);A试件劈裂面面积 (m耐);劈裂抗拉强

34、度计算精确到O.0 1 M P a。2强度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值 ( 精确至0.0 1 M P a);2 )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巧 时,则把最大及 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3)如最大值与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 5%,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3采用1 0 0 mmx1 0 0 mmx1 0 O mm非标准试件测 得 的劈裂抗拉强度值,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0.85;当混凝土 强度等级)C 6 O时,宜采用标准试件;使用 非标准试件时,尺寸换算系数应 由试 验确定。9.

35、0.6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 验报告内容除应满足本标准第1.0.3条要求外,尚应报告实测的劈裂抗拉强度值。2按图1 0.0.3装置 试件,安装尺寸偏 差 不得大于lmm。试件的承压面应 为试件成型 时 的侧面。支座及承压面与圆柱 的接触面应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3施加荷载应保持均匀、连续。当混凝土强度等级 C 3 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0.0 2一0.0 5 M P 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 3 0且 C 6 0时,取每秒钟0.0 5一0.0 8M P a;当混凝土 强度等级)C 6 0时,取每秒钟0.0 8一0.1 0 M P a,至试件接近破坏时,应停止调 整试 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

36、记 录破坏荷载。4记录试件破坏荷载的试验机示值及试件下边缘断裂位置。1 0.0.5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按下列方法进行:1若试件下边缘断裂位置处于二个集 中荷载作用线之间,则试件的抗折强度ff(M P a)按下式计算:(1 0.0.5)式中ff混凝土抗折强度( M P a);F试件破坏荷载 (N);Z支座间跨度 (mm);h试件截面高度 (mm);b试件截面宽度 (mm);抗折强度计算应精确至O.I M P a。2抗 折 强度值的确定应符合本标准第6.0.5条中第2款的规定。3三个试件中若有一个折断面位于两个集中荷载之外,则混凝土抗折强度值按另两个试件的试验结果计算。若这两个测值的差值不大

37、于这两个测值的较小值的巧 时,则该组试件的抗折强度值按这 两个测值的平均值计算,否则该组试件的试 验 无效。若有两个试件的下边缘断裂位置位于两个集中荷载作用线之外,则该组试件试验无效。4当试件尺寸为1 0 0 mmx1 0 0 mmx4 0 0 mm非标准试件时,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0.85;当混凝土 强度等级 C 6 0时,宜采用标准试件;使用非标准试件时,尺寸换算系数应由试验确定。1 0.0.6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报告内容除应满足本标准第1.0.3条要求外,尚应报告实测的混凝土抗折强度值。附录A圆柱体试件的制作和养护A.0.1本方法适用于混凝土 圆柱体试件的制作及养护。A.0.2圆柱体试件的直

38、径为1 0 O mm、1 5 0 mm、2 0 O mm 三种,其高度是直径 的2倍。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试件直径的1/ 4倍。A,0.3试验采用的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模:试模应 由刚性、金属制成的圆筒形和底板构成,用适当的方法组装而成。试模组装后不能有变形和漏水现象。试!模的尺寸误 差,直径 误 差应小于1/ 2 0 0 d,高度误 差 应小于1/1 0 0 h。试模底板的平 面度公差 应 不超过0.0 2 mm。组装试模时,圆筒形模纵轴与底板应成直角,其允许公差为0.5。2试验用振动台、捣棒等用具:应符合第4.2节与第4.7节的有关规定。3压板:用于端面平整处理的压板,应采用厚度

39、为6 mm及其以上 的平板玻璃,压板直径应 比试模的直径大2 5 mm以上。A.0.4圆柱体试件的制作应按下列方法进行:1在试验室制作试件时;应 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成型方法,坍落度不大于7 0 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振实;大于7 O 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1 ) 采用插捣成型时,分层浇注 混凝土,当试件的直径为2 0 0 mm时,分3层装料;当试件为直径1 5 0 mm或I O 0 mm时,分2层装料,各层厚度大致相等;浇 注时以试模的纵轴为对称轴,呈对称方式装人混凝土拌合物,浇注完一层后用捣棒摊平上表面;试件的直径为Z O 0 mm时,每层用捣棒插捣2 5次;试件的直径为1 5

40、 0时,每层插捣1 5次;试件的直径为1 0 O mm时,每层插捣8次;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该层后插人下一层2 0一3 0 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当所确定的插捣次数有可能使混凝土拌合物产生离析现象时,可酌情减少插捣次数至拌合物不产生离析的程度。插捣结束后,用橡皮捶轻轻敲打试模侧面,直到捣棒插捣后留下的孔消失为止。2 )采用插人式振捣棒振实时,直径为1 0 0一2 0 0 mm的试件应分2层浇注混凝土。每层厚度大致相等,以试模的纵轴为对称轴,呈对称方式装人混凝土拌合物;振捣棒的插人密度按浇注层上表面每

41、6 0 0 0 mm“插人一次确定,振捣下 层时振捣棒不得触及试模的底板,振捣上层时,振捣棒插人下层大约1 5 mm深,不得超过2 0 mm;振捣时间根据混凝土 的质量 及振捣棒的性能确定,以使混凝土充分密实为原则。振捣棒要缓慢拔出,拔 出后用橡皮锤轻轻敲打试模侧面,直到捣棒插捣后留下的孔消失为止。3 )采用振动台振实时,应将试模牢固地安装在振动台上,以试模的纵轴为对称轴,呈对称方式一次装入混凝土,然后进行振动密实。装料量以振动时砂浆不外溢为宜。振动时间根据混凝土 的质量和振动台的性能确定,以使混凝土充分密实为原则。2振实后,混凝土 的上表面稍低于试模顶 面1一Z mm。A.0.5试件的端面找

42、平层处理按下述方法进行:1拆模前当混凝土 具 有一定强度后,清除上 表 面 的浮浆,并用干布吸去表面水,抹上同配 比的水泥净浆,用压板均匀地盖在试模顶部。找平层水泥净浆的厚度要尽量薄并与试件的纵轴相垂直;为了防止压板与水泥浆之 间粘固,在压板的下面垫上结实的薄纸。2找平处理后 的端面应与试件的纵轴相 垂 直;端面 的平面度公差应不大于0.lmm。3不进行试件端部找平层 处 理 时,应将试件上端面研磨整平。A.0.6圆柱体试件养护应符合本标准5.2节的规定。附录B圆柱体试件抗压强度试验B.0.1本方法适 用于测定按附录A要求制作和养护的圆柱体试件的抗 压强度。B.0.2测定圆柱体抗压强度的试件应

43、是按附录A要求制作和养护的圆柱体试件。B.0.3圆柱体试件抗压强度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力试验机:应符合本标准第4.3节中的有关规定。2卡尺:量程3 0 0 mm,分度值0.0 2 mm。B.0.4抗压 强度试验步骤应按下列方法进行:l试件从养护地 取 出后 应 及时进 行试验,将试件表 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然后测量试件的两个相互垂直的直径,分别记为dl、dZ,精确至0.0 2 m谊;再分别测 量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段部的 四个高度;应符合本标准第3.3节中的有关规定。2将试件置 于试验机 上 下压板之间,使试件的纵轴与加压板的中心一致。开动压力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钢垫板接近时,调

44、整球座,使接触均衡;试验机的加压板与试件的端面之间要紧密接触,中间不得夹人有缓冲作用 的其他物质。3应连续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应符合本标准第6.0.4条中第4款的规定;当试件接近破坏,开始迅速变形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 门直至试件破坏。记 录破坏荷载F(N)。B.0.5圆柱体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按下 列方法进行:1试件直径应按下式计算:di+dZ2(B.0.5一1)式中d试件计算直径(?);2 6dl、dZ试件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 (mm)。试件计算直径的计算精确至0.lmm。2抗 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B.0.5一2)妞一耐一一fc式中fcc 混凝土 的抗压强度 ( M P a);F试

45、件破坏荷载 (N);d试件计算直径(mm)。混凝土圆柱体试件抗压强度的计算精确至O.I M P a。混凝土 圆柱体抗 压 强 度值的确定应符合本标准第2款的规定。6.0.5其试用非标准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均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3第4中条值为对 必2 0 0 mmx4 0 O mm试件为1.0 5;对 价1 0 O mmx2 0 0 mm件为0.9 5。B。0。61.0.3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内容除应满足本标准第条要求外,尚应报告实测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值。附录C圆柱体试件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C.0.1本方法 适 用 于测定按附录A要求制作和养护的圆柱体试件的静力受压弹性模量(以下简称弹性模

46、量 )。C.0.2测定圆柱体试件的弹性模量 的试件应是按附录A要求制作和养护的圆柱体试件。每次试验应制备6个试件。C.0.3试验采用的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力试验机:应符合本标准中第4.3节中的规定。2微变形测量仪:应符合本标准第4.4节中的规定。C.0.4圆柱体试件弹性模量试验步骤应按下列方法进行:1试件从养护地点取 出后应及 时进行试验,将试件擦干净,观察其外观,按本标准B.O.4条中第1款的规定,测 量 试件尺寸,应符合本标准第3.3节中的有关规定。2取3个试件按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测定圆柱体试件抗压强度 (fcp)。另3个试件用于测定圆柱体试件弹性模量。3在测定圆柱体试件弹性模量

47、 时,微变形 测 量仪应安装在圆柱体试件直径 的延长线上并对称于试件的两端。4应仔细调整试件在压 力试验机上 的位置,使其轴心与下压板的中心线对准。开动压力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其接触均衡。5加荷至基准应力为O.S M P a的初始荷载值F。,保持恒载6 0 5并在以后的3 0 5内记录每测点的变形读数。应立 即连续均匀地加荷至应力为轴心抗压强度fcp的1/ 3的荷载值F。,保持恒载6 0 5并在 以后 的3 0 5内记 录每一测点的变形读数。、。所用加荷速度应符合本标准第6.0.4条中第3款的规定。6当以上这些变形值之差与它们平均值之比大于2 0 时,应重新对中试件后重复本

48、条第5款的试验。如果无法使其减少到低于2 0 时,则此次试验无效。7在确认试件对中符合本条第6款规定后,以与加荷速度相同的速度卸荷至基 准应力O.S M P a(F O ),恒载6 0 5;然后用同样的加荷和卸荷速度以及6 0 5的保持恒载 (F。及F a )至少进行两次反复预 压。在最 后一次预 压完成 后,在基 准应力0.S M P a(F。)持荷6 0 5并在以后 的3 0 5内记录每一测点的变形读数。;再 用同样的加荷速度加荷至F。,持荷6 0 5并在以后 的3 0 5内记录每一测点的变形读数。( 见图8.0.4)。8卸除变形测量仪,以同样的速度加荷至破坏。记 录破坏荷载;如果试件的抗

49、压强度与fcp之差超过fcn2 0时,则应在报告中注 明。C.0.5圆柱体试件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按下列方法进行:试件计算直径d按B.0.5的有关规定计算。圆柱体试件混凝土受压弹性模量值应按下式计算:_4(F,一F。)L月_(F。一F O)LE。二一生二一兰X于乙二1.2 7 3 X二J云W一上 几一“7 rdzn一一一”dz 乃n式中式中(C.0.5一1)E c圆柱体试件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M P幻;F a应力为1/ 3轴心抗压强度时的荷载 (N);F 0应力为O.S M P a时的初始荷载 (N);d圆柱体试件的计算直径 (mm);L测量标距(mm);八n。一。(C.0.5一2)

50、乙n最后一次从F O加荷至F。时试件两侧变形 的平均值(mm);。a-F。时试件两侧变形的平均值 (mm) ;。F O时试件两侧变形的平均值 (mm)。圆柱体试件混凝土受压弹性模量计算精确至1 0 0 M P a。3圆柱体试件弹性模量按3个 试件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如2 9果其中有一个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值与用以确定检验控制荷载的轴心抗压 强度值相差超过后者的2 0 时,则弹性模量值按另两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如有两个试件超过 上述规定时,则此次试验无效。C.0.6圆柱体试件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报告内容除应满足本标 准第1.0.3条要求外,尚应报告实测 的圆柱体试件混凝土的静力受压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