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1.2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提升作业.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258345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1.2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提升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1.2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提升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1.2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提升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1.2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提升作业.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全程复习方略】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1.2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提升作业(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C.该政策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D.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解析】选A。由材料“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可知,当时实行的是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目的是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拓展延伸】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1)破坏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产值下降;(2)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俄国经济危机严重;(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适应,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是一次不成功的实践。2.(2015湖州模拟)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A.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C.苏俄生产力水平所致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解析】选C。苏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而新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这说明实行新经济政策与苏俄的社会性质无关,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

3、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苏俄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苏俄才进行政策调整,实行新经济政策,因此政策调整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故C正确;B、D不是根本原因,故B、D错误。3.(2015菏泽模拟)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党内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列宁指出:“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我们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以上材料表明()A.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权宜之计B.列宁这样做是要使俄国倒退到资本主义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恢复资本主义D.新经济政策延缓了向社会主义过渡进程【解析】选A。“退一步”指的

4、是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进两步”指的是借助国家资本主义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故B、C、D说法错误;列宁认为实施新经济政策只是暂时的,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故选A。【加固训练】(2014广州模拟)列宁说:“政治事态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它好比一条链子,你要抓住整条链子,就必须抓住主要环节。”他认为1921年的主要环节是实行有秩序的退却。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A.实行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B.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D.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解析】选B。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苏俄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实行有秩序

5、的退却”,部分恢复发展资本主义,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经济条件,故B正确。【拓展延伸】正确认识新经济政策(1)从原因看,其出现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分析。首先,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其次,从深层次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2)从本质特征看,新经济政策是坚定的无产阶级政策,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其本质特征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治、经济领导权的前提下:第一,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第二,利用商品货币关

6、系建设社会主义;第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利用物质利益,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4.19131926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工业生产情况年份项目1913年1920年1925年1926年总产值(按1926/1927年度价格计算)(亿卢布)102.5114.1077.39110.83产值指数(以1913年为100)10013.875.5108.1材料表明()A.新经济政策使经济迅速恢复B.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经济近于崩溃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经济发展缓慢D.苏联工业化举步维艰【解析】选A。题干不仅呈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俄经济的恶化,凸显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苏俄经济的破坏,材料更呈现了1926年苏联

7、经济的迅速恢复,故A正确,B、C错误;1926年苏联工业化还没开始,故D错误。5.(2015临汾月考)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但苏联的经济建设却取得巨大成就。这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苏联()A.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B.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C.与西方国家处于敌对状态D.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解析】选B。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由单纯的市场调节造成的,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指令性的经济计划能够避免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固训练】(2014肇庆模拟)“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材料中

8、的“独特实验”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戈尔巴乔夫改革【解析】选C。“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指的是西方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A、B与这一时间段不符,A、B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时间为1985年至1991年,D错误。故选C。6.“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使我国(苏联)成为经济上独立自主而依靠国内市场的国家,成为能把其他一切逐渐脱离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经济轨道的国家吸引到自己方面来的基地。”为此,苏联实施了()A.新经济政策B.社会主义工业化C.农业集体化D.赫鲁晓夫改革【解析】选B。“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使我国(苏联)成为经济上独立自主而依靠国内市场的

9、国家,成为能把其他一切逐渐脱离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经济轨道的国家吸引到自己方面来的基地”体现了建立计划经济,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故B正确。7.“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符合这条道路特征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玉米运动【解析】选C。从材料“带有强制性”“充分动员群众”以及为工业化服务等信息,可以判断是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带有强制性,牺牲农业利益,为工业化筹集资金,故C正确。【拓展延伸】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影响苏联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

10、集体经济的过程。为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要求,1928年11月,联共(布)中央全会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步伐。到1937年,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农户参加了集体农庄。农业集体化消灭了富农阶级,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但其中出现的强迫命令现象,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和后果。8.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A.采取余粮收集制B.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C.导致国家经济的衰退D.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解析】选D。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题干

11、所讲是“斯大林模式”建立后的情况,故A错误;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对苏联公民的剥削,故B错误;西方的批评主要针对的是老百姓的生活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不是仅仅因为国家经济的衰退,故C错误,D正确。【拓展延伸】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1)含义: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为摆脱苏联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而实行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2)意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按照预先编制的详细计划进行建设的开端,同时也是人类大规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初步建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2、奠定了物质基础。9.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了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A.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B.基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C.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D.完全否定了“斯大林模式”【解析】选A。据材料“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和“迅速跨过了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可知苏联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而发展工业的,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较为客观,故A正确。10.(2015浙江名校联考)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

13、拔”。下列选项能表明其“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是()A.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扩大地方权力B.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摆脱个人崇拜泥淖C.推行“新经济体制”,企业获得独立自主地位D.推行“加速发展战略”,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解析】选A。赫鲁晓夫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一定的改革,地方权力有所扩大,而工业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故A正确;赫鲁晓夫改革虽然进行了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但赫鲁晓夫掌握政权后,继续搞“一言堂”,使苏联重新陷入个人崇拜,故B错误;“新经济体制”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与赫鲁晓夫无关,故C错误;推行“加速发展战略”,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主

14、要内容,故D错误。11.(2015山西诊断)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有研究表明,“采取这一改革步骤,使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具体”。这是因为上述“改革”()A.完全背离了斯大林模式B.使当权者的利益受损C.客观上造成思想的混乱D.使国家体制更加僵化【解析】选B。根据材料苏联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可知,这势必影响到苏联各个领导层的切身利益,因此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争斗,故选B。这一改革并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没有造成思想的混乱,故A、C错误;这一改革使僵化的国家体制受到冲击,故

15、D错误。12.(2015南京摸底)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的是()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解析】选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体现了戈尔巴乔夫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故A正确;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是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故B错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军事重工业,故C错误;赫鲁晓

16、夫时期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2分)13.(26分)分配制度直接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3年4月1日,我们(福特汽车公司)第一次试验了一条生产装配线,我相信这是安装在生产上的第一条流水线。1914年1月,我们宣布并实行了一项利润分成计划:将工人工资由每天最低2.34美元提高到5美元,并将每天工作由9小时缩短到8小时。我们这项计划是想把公司预期利润的一部分提前支付给在公司工作6个月以上的工人。如果预期利润不能实现,那么工人的工资水平将回到从前我们如果支付高工资,这些钱也要被(工人)花掉,一旦商店的老板、批发商、其他行业的

17、生产厂家和工人更加富裕,那么他们反过来又会刺激我们的销售。亨利福特我的生活和事业材料二1919年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决定实行一种特殊的粮食制度。以往,我国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一直称这种制度为“余粮收集制”(或“余粮征集制”)。近年,一些史学研究者指出,这个译名是错误的。按俄文本义,应译为“粮食摊派制”(或“摊派粮食制”)。该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由中央粮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包括红军)的需要,确定年度征粮总额后,依次摊派至产粮省、县、乡、村,直到每个农户。地方上用半军事化方式,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强制征购农民粮食。错译的“余粮收集制”与国内史学界对苏联史的误读)材料三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统计表(单位:

18、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1)据材料一,指出福特公司在生产方式上的创新,概括说明福特公司进行工资改革的意图。(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一特殊粮食制度的两种译法反映出的主要差别,并说明该制度对苏俄的影响。(12分)(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发展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结合材料一中关键信息“第一次试验了一条生产装配线”总结回答;第二问结合材料从对企业、社会等角度归纳回答。第(2)题第一问结合所学从两种征粮制度的范围和手段回答;第二问结合所学从对粮食的需求、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产生政治危机等角度回答。第(3)题第

19、一问从材料三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数据整体变化和城乡数据变化对比归纳回答;第二问结合所学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等角度回答。答案:(1)创新:建成生产装配线(流水线)。(2分)意图:对企业:吸引和稳定高素质工人队伍,提高工人积极性(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对社会:刺激消费,促进销售(或希望缓和劳资矛盾)。(4分)(2)差别:粮食征集的范围不同(“余粮收集制”指征集除农民口粮、种子粮之外的粮食;“粮食摊派制”的征集范围涵盖农民的全部粮食),“粮食摊派制”更强调征收的强制性。(6分)影响:一方面保证了苏维埃政权和红军对粮食的需求,巩固了新生政

20、权;一方面因用强制摊派的办法征购粮食,引起农民的抵制和反抗,导致出现政治危机。(6分)(3)趋势: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差异明显。(2分)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发展完善之中(或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改革重点转到城市;城乡经济实行二元体制;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分配制度存在漏洞等)。(6分)14.(26分)世界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现代化途径。在苏联的现代化进程中,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所起的作用也颇有争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

21、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材料二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成了6 000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法国时报在1932年1月发表评论说:“苏联不依靠外国资本而实现工业化,就是赢得了第一局。”从1941年至1945年,苏联在任何武器门类方面的产量都多于德国。苏联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品种、数量、价格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和调整的,而是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指令性计划。工业化的资金只能从内部积累,1

22、935年粮食收购一项,给国家预算带来200亿卢布以上的收入。1926-1940年,重工业增长18.4倍,轻工业增长6.2倍,农业增长26%。到1953年,粮食产量为8 250万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3年为8 600万吨。最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低速、停滞和衰落。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材料三这里就我所知的关于现代化涵义的种种说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大类(二)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可以说,今天所有在经济上处于欠发达或开发不足的国家都共同致力于工业化的目标,把它作为根本改变国家面貌和国际地位的战略性措施。罗荣渠

23、现代化新论材料四衡量一种现代化方式是否成功,不能只看几项指标和集中力量办的几件大事,更应该看这些措施是否惠及百姓,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在推动社会向自由王国前进。左凤荣、沈志华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1)材料一中苏联采用的“非常手段”是什么?“用行政办法”形成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型现代化途径”的“新”还表现在何处。(10分)(2)运用相关史实,以“斯大林模式与苏联现代化”为题,论述材料三、四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分明,行文流畅。250字左右)(16分)【解析】第(1)题,联系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特点等知识回答“非常手段”,回忆课本知识可知“用行政办法”

24、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新型现代化途径”的“新”还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中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经济发展高速度等。第(2)题,分析材料三和材料四的核心思想,材料三认为,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材料四认为,现代化发展关键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走向民主、自由,分析这些观点的合理性和不足,联系相关史实回答。答案:(1)手段:农业集体化;义务交售制。(2分)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分)新:优先发展重工业;高速度。(4分)(2)材料三材料四观点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关键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走向民主、自由论据“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现代化的新型途径;在短期内推动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基础“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现代化具有片面性,不是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损害农民的利益;忽视商品货币关系,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日益阻碍苏联现代化的进程论证能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理由归纳完整;能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辩证的视角讨论问题-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