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八年级生物下册 21.1 生物的无性生殖导学案(新版)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春八年级生物下册 21.1 生物的无性生殖导学案(新版)苏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生物的无性生殖科目生物课题21.1生物的无性生殖(2课时)主备人审核人学案类型新授学案编号学 习 目 标我能列举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我能尝试植物的嫁接或扦插;我能描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重点:列举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尝试植物的嫁接或扦插;描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装 订 线难点: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和实习植物的嫁接;学法指导及使用说明:认真研读课本37页内容,根据学习目标,完成学案上的问题。小组长负责组织好本组学生,完成学案时有疑问要用红笔标记,疑点知识1、2号学生帮助5、6号学生解决,3号与4号互帮。知识链接:人生命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细菌繁殖后代的方式为分裂生殖;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2、。生活中,我们把柳树的一根枝条插入土壤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就能萌发成一个新的植物体。【自主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知识点一.生物的无性生殖:1. 在课本中画出无性生殖的概念。2. 列举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 ;在课本中画出概念并举例 ; 概念:(在课本中画出来) ; 举例: ; 优点: ;知识点二.植物组织培养:3.原理: ;4.概念:(在课本中画出来)5.结合图21-6总结其过程: 6.优点: ; ; ; 【展示提升】1.实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实验步骤: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制定观察计划;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用吸管从酵母菌培养液的中上层吸一小滴液体,滴在载玻片的中央,用镊子夹起
3、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稀碘液浸染标本全部;使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临时玻片标本。(先低倍镜观察,再高倍镜观察。)讨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与图21-1中的酵母菌是否完全一样? 为什么说酵母菌的“出芽”现象是一种生殖方式?为什么出芽的马铃薯块茎长成马铃薯植株不属于出芽生殖?2.营养生殖的应用:嫁接概念:(在课本中画出嫁接、接穗、砧木)方式: 和 材料要求: ;嫁接成功的关键技术: ;举例: ;实习:植物的嫁接(课本第4页)讨论:a.以芽接或枝接为例,说出嫁接时要注意哪些操作细节? b.嫁接在生产中有什么意义?
4、扦插【达标练习】:一、选择题1成熟的酵母菌细胞向外突起产生芽体,芽体长大后脱落,从而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 )A、出芽生殖 B、孢子生殖 C、分裂生殖 D、有性生殖2.从柳树上摘下一个枝条,将其插入土壤中能发育成新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A、出芽生殖 B、营养生殖 C、分裂生殖 D、断裂生殖 ( )3.马铃薯的块茎能够“出芽”,这种芽能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出芽生殖 B、营养生殖 C、分裂生殖 D、断裂生殖4.要使一株桃树上结出几种不同品质的桃,应采取的方式是( )A、扦插 B、压条 C、分根 D、嫁接5.下列繁殖方式是营养生殖的是( )A、播撒玉米种子种在土壤中 B
5、、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C、用土豆的芽发育成新植株 D、埋下小麦种子后种子发芽6.果树嫁接时,成活的关键是( )A、选择接穗 B、选择砧木 C、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D、捆扎紧7.植物园引进了一种稀有花卉,技术人员想在短时间内将其大量繁殖,比较理想的方法是( )A、种子繁殖 B、植物的组织培养 C、扦插 D、压条8.将国光苹果的芽嫁接到富士苹果树上,由国光芽长成的枝上结( )A、富士 B、国光 C、一半是国光,一半是富士 D、不一定9.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能达到的目的是( )A、可以培育出植物新品种B、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植物C、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D、可以培育出在一株植物上
6、有两个品种的植株二、非选择题1、无性生殖是一类 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主要包括 生殖和 生殖两种方式。2、嫁接是生产中常见的一种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方式。嫁接的方法有两种,用芽作接穗的是 ,用枝作接穗的是 。3、利用胡萝卜根的组织或细胞繁殖后代的方法属于 。4、人们从一池塘中挖出一段藕,埋入另一池塘的泥层里,一段时间后,就能得到满塘的新藕,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三、 读图分析题看操作步骤示意图,分析回答:(1)图中操作步骤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 方式,属于 生殖。(2)称为 ,称为 。与结合时应当使与的 紧密结合,以确保的成活。(3)新形成的植株将表现出 的性状。(4)在嫁接过程中,人们选择的应是中的 性状,通过嫁接,果树可保持这种性状。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