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2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23.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23 (二六)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玄龄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会义旗入关,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温彦博又荐焉。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害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
2、,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垂堕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二十二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曰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大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
3、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70自胜。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曰,谥曰文昭。 (节选自旧唐书房玄龄传) 柳芳曰: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祸乱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谏诤而房、杜让其贤,英、卫善将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归人主。为唐宗臣,宜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五) 注 杜:杜如晦。王:王圭。魏:魏征。英:李世勐。卫:李靖。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徇地渭北 徇:曲从、偏私。 B文约理赡,初无稿草 赡:充足。 C致之幕府 致:召集。 D及渐笃,追
4、赴宫所 笃:沉重。(二六)1A(“太宗徇地渭北”,“徇”的意思是“带兵巡行占领地方”)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B将至御座乃下 质于齐,兵乃出 C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D为唐宗臣,宜哉 圣人之所以为圣2A(B项“乃”译为“才”;c项“与”译为“和”;D项“为”译为“作为,是”。A项“以”表因果,译为“因为”;介词,译为“把”)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能表明房玄龄贤能得君王倚重的一组为( ) 3D A罄竭心力,知无不为 朕无西顾之忧矣 B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 擢拜太子右庶子 C玄龄屡上言
5、敌不可轻,尤宜诫慎 并委令处分发遣 D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废朝三曰,谥曰文昭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书法、文章均佳。后来掌管文书,每当撰写奏章时,他驻马路边,不打任何草稿,一挥而就。 B房玄龄与唐太宗一见如故,房玄龄竭尽心力廷揽人才,遇有猛将谋臣,他就暗中与他们交结,使他们能各尽死力。 C房玄龄一度曾因为人中伤,被唐太宗驱斥。后又被召入府阁议事。到太宗入东宫成为皇太子,才提拔房玄龄为太子右庶子。 D唐高祖认为房玄龄深知事理,完全可以委以重任;柳芳认为房玄龄的德行异常高深、伟大,已经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4C(并非“被唐太宗驱斥”)5把文言文阅
6、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 译文:_5(1)用人不求全责备,也不以自己的长处来衡量别人,随才录用,不拘贵贱。 (2)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 译文:_ (2)如果房玄龄病情稍有好转,太宗便喜形于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脸色便变得悲伤。 (3)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 译文:_(3)玄龄辅佐太宗平定天下,在宰相位去世,总共有32年,天下人称为贤相。 (二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
7、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其所有为,必尽其力,曰:“为之自我者当如是。其成与否,有不在我者,虽圣贤不能必,吾岂苟哉?” 天圣中,晏丞相荐公文学,以大理寺丞为秘阁校理。以言事忤章献太后旨,通判河中府。久之,上记其忠,召拜右司谏。当太后临朝听政时,以至曰大会前殿,上将率百官为寿,有司已具。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开后世弱人主强后母之渐。其事遂已。又上书请还政天子,不报。及太后崩,言事者希旨,多求太后时事,欲深治之。公独以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始终十年,未见过失,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 自公坐吕公贬,群士大夫各执二公曲直,吕公患之,凡直公者皆指为党,或坐窜逐
8、。及吕公复相,公亦再起被用,于是二公欢然相约,戮力平贼。天下之士皆以此多二公。然朋党之论,遂起而不能止,上既贤公可大用,故卒置群议而用之。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 (节选自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注 晏丞相:即晏殊。希旨:迎合皇上的心意。吕公:即吕夷简,范仲淹曾因与其意见相左而被贬职,后吕夷简也被罢免。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二七)1B A.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 欢戚:愉悦悲伤。 B宜掩其小故 小故:小事。71 C二公欢然相约,戮力平贼 戮力:合力。 D食不重肉 重肉
9、:两种以上荤菜。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C A不择利害为趋舍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B故卒置群议而用之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C天下之士皆以此多二公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 D吕公患之 欲深治之3对下列各句中“其”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3D A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 称代前文的“公”即范仲淹。 B其成与否,有不在我者 称代前文的“所有为”的事。 C其事遂已 称代前文的“上将率百官为寿”。 D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 称代前文的“言事者”。 4全体现了范仲淹“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思想品质的一组是( ) 4D 终身
10、非宾客,食不重肉 以言事忤章献太后旨 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开后世弱人主强后母之渐 多求太后时事,欲深治之 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始终十年,未见过失,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 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 A B C D5下列叙述和分析,与文意不符合的一项是( ) 5B A范仲淹认为事情能否办成功,有不由自己决定的客观因素影响,但自己必然想方设法尽力去做。 B太后临朝听政时,皇上打算在冬至这一天大会群臣,并亲率百官为太后祝寿,后来听从范仲淹的劝谏而作罢。 C范仲淹与吕夷简因意见相左而遭贬职,群臣中有以吕夷简为是,也有以范仲淹为是,各不相让,但以范仲淹为是都被指为营私结党,有的因此遭放逐。 D范
11、仲淹慷慨无私,为政清廉,对妻子儿女仅仅给以维持生活之需。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_ _6(1)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天下人欢乐之后再欢乐。 (2)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 译文:_ (2)他侍奉皇上、对待同僚,全都从自己坚守的原则出发。(或“他侍奉皇上、对待同僚,全都按照自己坚守的原则办事”) (二八)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知莫州任丘县,当辽使往来道,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介坐驿门,令曰:“非法所应给,一切勿与。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皆帖伏以去。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中人杨怀
12、敏主之,欲割邑西十一村地猪注涨潦,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通判德州,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介留牒不,且移安抚司贵责数之。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 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转殿中侍御史。张尧佐骤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介与包拯、吴奎等力争之,又请中丞王举正留百官班庭论,夺其二使。无何,复除宣徽使、知河阳。介谓同列曰:“是欲与宣徽,而假河阳为名耳,不可但已也。”而同列依违,介独抗言之。仁宗谓曰:“除拟本出中书。”介遂劾宰相文彦博守蜀曰造间金奇锦,缘阉侍通宫掖,以得执政;今显用尧佐。益自固结,请罢之而相富弼。又言谏官吴奎表里观望,语甚切直。 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
13、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帝急召执政示之曰:“介论事是其职。至谓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冢司,岂应得预?”时彦博在前,介责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梁适叱介使下殿,修起居注蔡襄趋进救之。贬春州别驾,王举正以为太重,帝旋悟,明曰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宋史唐介传) 注猪,同“潴”,水停聚处。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帖伏以去 帖伏:顺从。伏,通“服”。 B峄怒,数驰檄按
14、诘 按诘:诘责质问。 C而同列依违 依违:表面依从,暗地背叛。 D进用冢司 冢司:宰相的别称。 (二八)1c(依违,指做事骑墙,犹豫不决,模棱两可)7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2B(A却,表转折;B准备干预;C如果;D很快,马上)3对下列各句“之”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 指“辽使”。 B中人杨怀敏主之 指“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 C介筑堤阑之 指“泛滥的塘水”。 D即有之,不可隐 指文彦博的劣迹。3B(之,指处理“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的事)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唐介“刚直无畏”性格的一组是( ) 稍毁吾什器
15、者,必执之 民以为利 遂劾宰相文彦博 明曰取其疏入,改置英州 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 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A B C D4D(写百姓得利;写唐介被皇帝改迁;写士大夫对唐介的敬仰)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介是刚直不阿、不畏权势的谏官,他对张尧佐为笼络同党突然任命四个地方官的行为据理力争,毫不考虑个人的安危。 B.从文中可以看出,统治集团内部不乏种种卑劣行径,有的人明哲保身,不敢直言,有的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谋一己之利,相比之下,唐介的精神更显得可贵。 C皇帝虽几次发怒,但在理智上不能不承认唐介是尽到了职守,还是接受了谏议,直臣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D唐介的时代,朝廷里仍有些秉公无私的官吏,他们或据理力争,或揄扬直臣,表现了正气,这也是皇帝最终肯定了唐介的原因之一。5A(“张尧佐为笼络同党突然任命四个地方官”的说法不对)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 译文:_ 6(1)唐介扣留文牒不下发,而且交给安抚司指责崔峄。 (2)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 译文:_ (2)皇上又担心唐介可能在路上死去而使自己担了杀忠直大臣的名声,就叫近侍大臣护送唐介至任所。(“中使”一词可不译)-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