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就那么一瞬间【琴台文艺】-琴台故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就那么一瞬间【琴台文艺】-琴台故径.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年,就那么一瞬间【琴台文艺】 琴台故径 【导读】除夕这天大扫除外,还真的忙,贴对子挂钱,给新年接风洗尘。女人叮叮当当地剁馅子,看着晚会包饺子。吃年夜饭时,各地习俗不同,还要举行祭祖仪式。 说起过年,真的是有些不公平。年,也就是除夕夜零点,那么一瞬间,为了迎接她,我们辛勤耕耘了三百多天,我们努力奋斗了六百多个日夜。 尤其是腊月,过年的味道浓了;忙碌得也更厉害了。不管光秃秃的老树上乌鸦在叫,寒风打透油渍的棉衣;还是洁白白的雪花在旷野曼舞,把人们的遮了又遮的小脸冻红农人们开始背着粮食或牵了毛驴去远远的轰隆隆的加工房碾那掺了姜黄的秫米;再携带一些豇豆、小芸豆去城里换回些黏黏地期盼的小眼睛。在那尘封的久
2、远的岁月里,人们就得靠在碾棍上,推着一个沉重的腊月。妇人们往往一遍遍地站在门外瞅,目光里律动着春讯,大寒小寒就过年,春节时往往都是打春的日子。她们倚在门边,多么盼着春天投怀入抱,驱走风寒!孩子则眼巴巴地手持一两个小摔炮,渴念着年的来临。丫头要花,小子要炮。父辈们就给女孩子买红红的打着花蝴蝶结的头绳,给男孩子买一百头或二百头一定要拆着放的小鞭,再捎带着几个双响。这时的城里人,也赶年集,买秫米,托关系认识的人,怕买着不黏的米啊,蒸出散散的不黏的豆包、年糕多丧气!过年,是吉利的象征!有钱呢,买鸡、买鱼,吉庆有余 曾记得买不起鞭炮的年代,老人就为孩子拴个鞭子,抽起来还真是回事,照样和鞭炮似地啪啪响!可
3、哪一鞭子不是抽在了大人的身上啊!生产队分的两三斤白面,包几个饺子还得掺些高粱面啊!就是这样,和旧社会的年也天壤之别啊!那时的年,是最难过,所以才有度日如年之说。 进得腊月,农妇们就忙着淘洗黏米,挑豇豆,蒸豆包、年糕,一盖帘一盖帘的,满屋金黄。养个小猪的,能听到杀猪的叫声。农人好客,会安排老邻旧居一顿。腊七腊八,冻死俩仨。早年的天冷,现在地球是不是迁移了,反倒年年暖冬。腊八粥还是喝得突突的,甚至把碗边都舔干净了,津津有味。糖瓜辞灶,新年来到。腊月二十三要吃甜的,给灶王爷嘴上抹蜜,让他下界保平安,上天言好事去吧农妇们蒸干粮,老爷们也不闲着,劈大块的硬木,让火苗腾得老高,把日子烧旺。热炕头的面呢,静
4、等她发得老高,这才叫发嘛!就是寒酸的年,也发苞米的面,蒸一锅笨豆包!大人行,有呢,吃点好的,可以舍不吃舍不穿,孩子可不行!说啥也得给孩子买一身新衣。大人感慨:过一回年嘛,不能苦了孩子。 小的时候,都盼着过年,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不用上学,趿拉着冻脚的鞋,鼻涕流了老长一吸,背着冰车去滑冰或打冰嘎。大一点呢,还是无愁无忧,吃着大人拼死挣来的现成的爱,玩扑克,看电视,发展到上网聊天,却不愿意去放鞭炮。成年了,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过年就像过节一样,就那么一天。富日子时,年好过,穷日子,过年难啊!老人是最不愿意过年,是过一年少一年啊 除夕这天大扫除外,还真的忙,贴对子挂钱,给新年接风洗尘。女人叮叮当当地剁馅子,看着晚会包饺子。吃年夜饭时,各地习俗不同,还要举行祭祖仪式。 说过年不公平在哪呢?正月初一,大家拜年问好后,就是玩。只许玩;闲着;呆着。老人们不许人摸一针一线。连日来的日用饮食都是腊月准备的,一直过了初五没了水吃,才勉强地让挑上一挑 五更分二年。年,就那么一瞬间,人,却要年复一年! 赞(散文编辑:江南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