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步练习试题(无超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点详解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步练习试题(无超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步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某大坝开始下闸蓄水,如果平均每天流入库区的水量为,平均每天流出的水量控制为,当蓄水位低于时,;当蓄水位达到
2、时,设库区的蓄水量与时间(天)存在变量关系,那么表示与之间关系的大致图象为( )ABCD2、一个学习小组利用同一块木板,测量了小车从不同高度下滑的时间,他们得到如下数据:支撑物高h(cm)1020304050607080小车下滑时间t/s4.233.002.452.131.891.711.591.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每增加10 cm,t减小1.23 sB随着h逐渐升高,t逐渐变大C当h50 cm时,t1.89 sDt是自变量,h是因变量3、瓶子或者罐头盒等圆柱形的物体常常如图所示那样堆放着,随着层数的增加,物体总数也会发生变化,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层数n/层12345物体
3、总数y/个1361015A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层数是自变量,物体总数是因变量B当堆放层数为7层时,物体总数为28个C物体的总数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均匀增加D物体的总数y与层数n之间的关系式为4、将温度计从热茶的杯子中取出之后,立即被放入一杯凉水中每隔后读一次温度计上显示的度数,将记录下的数据制成下表:时间t(单位:s)51015202530温度计读数(单位:)49.031.022.016.514.012.0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温度计的读数B当时,温度计上的读数是31.0C温度计的读数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小,最后保持不变D依据表格中反映出的规律,时,温度计上的读数是13.05、
4、世纪花园居民小区收取电费的标准是0.6元/千瓦时,当用电量为x(单位:千瓦时)时,收取电费为y(单位:元)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是自变量,0.6元/千瓦时是因变量By是自变量,x是因变量C0.6元/千瓦时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D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0.6元/千瓦时是常量6、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空气的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其关系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20100102030传播速度/(m/s)318324330336342348A自变量是传播速度,因变量是温度B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C当温度为10时,声音10s可以传播3360mD温度每升高10,传播速
5、度增加6m/s7、佳佳花3000元买台空调,耗电0.7度/小时,电费1.5元/度持续开x小时后,产生电费y(元)与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ABCD8、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BCD9、在进行路程 s、速度 v 和时间 t 的相关计算中,若保持行驶的路程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v 是变量Bs、t 是变量Cv、t 是变量Ds、v、t 都是变量10、如图,某工厂有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蓄水池,且中间有管道连通,现要向甲池中注水,若单位时间内的注水量不变,那么从注水开始,乙水池水面上升的高度h与注水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可能是( )ABCD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
6、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汽车离开甲站后,以的速度匀速前进了,则汽车离开甲站所走的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式是_.2、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如果高为h(cm)时,体积为V(cm3),则V与h的关系为_;3、根据图中的程序,当输入时,输出的结果_4、圆的半径为,圆的面积与半径之间有如下关系:在这关系中,常量是_5、将长为、宽为的长方形白纸,按如图所示的方法粘合起来,粘合部分的宽为,设张白纸粘合后的总长度为,与的函数关系式为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分别表示甲步行与乙骑自行车(在同一路上)行走的路程s甲,s乙与时间t的关系,观察图
7、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乙出发时,乙与甲相距 千米;(2)走了一段路程后,乙的自行车发生故障,停下来修车的时间为 小时;(3)乙从出发起,经过 小时与甲相遇;(4)乙骑自行车出故障前的速度与修车后的速度一样吗?为什么?2、如图,已知在RtABC中,点D在斜边AB上,将ABC沿着过点D的一条直线翻折,使点B落在射线BC上的点处,连接并延长,交射线AC于E(1)当点与点C重合时,求BD的长(2)当点E在 AC的延长线上时,设BD为x,CE为y, 求y关于x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3)连接,当是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BD的长3、一根长的弹簧,一端固定,如果另一端挂上物体,那么在弹性范围内,物体的
8、质量每增加,弹簧伸长(1)填写下表:所挂物体的质量/1234弹簧的总长度/(2)如何表示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的质量与弹簧的总长度之间的数量关系?4、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如图是夏季的白天7时18时的一般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分析图象回答问题:(1)大约几时的光合作用最强?大约几时的光合作用最弱?(2)说一说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从7时到18时是怎样变化的.5、如图是甲、乙两人同一地点出发后,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此变化过程中, 是自变量, 是因变量;(2)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大于、等于、
9、小于);(3)6时表示 ;(4)路程为150km,甲行驶了 小时,乙行驶了 小时;(5)9时甲在乙的 (前面、后面、相同位置);(6)乙比甲先走了3小时,对吗?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分析】根据题意:当蓄水位低于135米时b,ba,即蓄水量逐渐增加;当蓄水位达到135米时,b=a,蓄水量稳定不变,由此即可求出答案【详解】当蓄水位低于135米时,此时蓄水量增加;当蓄水位达到135米时,此时蓄水量不变;故选:【点睛】本题要求正确理解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的关系,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或减小的快慢2、C【
10、分析】根据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可得答案【详解】解:A、h每增加10 cm,t减小的值不一定,故A错误;B、随着h逐渐升高,t逐渐减小,故B错误;C、当h50 cm时,t1.89 s,故C正确;D、因为 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即h是自变量,t是因变量,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表示方法,观察表格获得信息是解题的关键3、C【分析】先根据表中数字的变化规律写出y和n之间的关系式,再根据每个选项的说法作出判断【详解】解:物体总个数随着层数的变化而变化,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表中数字的变化规律可知y=,当n=7时,y=28,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表中数字的变化规律可知总
11、数增加的越来越快,C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根据表中数字的变化规律可知y=,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列表表示函数的应用,关键是要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y与n之间的关系式4、D【分析】根据题意和表格中的数据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A、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温度计的读数,正确,不符合题意;B、当时,温度计上的读数是31.0,正确,不符合题意;C、温度计的读数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小,最后保持不变,正确,不符合题意;D、依据表格中反映出的规律,时,温度计上的读数可能低于12或者等于12,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用表格表示变量间的关系,能从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
12、是解答的关键5、D【分析】根据自变量、因变量和常量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得答案【详解】解:A、x是自变量,0.6元/千瓦时是常量,故本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y是因变量,x是自变量,故本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0.6元/千瓦时是常量,y是因变量,故本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0.6元/千瓦时是常量,故本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自变量、因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属于基础知识题型,熟知概念是关键6、A【分析】根据所给表格,结合变量和自变量定义可得答案【详解】解:A、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传播速度,故原题说法错误;B、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故原题
13、说法正确;C、当温度为10时,声音10s可以传播3360m,故原题说法正确;D、温度每升高10,传播速度增加6m/s,故原题说法正确;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常量与变量,关键是掌握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7、A【分析】根据耗电0.7度/小时,电费1.5元/度,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列函数关系式,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准确理解题意8、A【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即可求解.【详解】解:由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解得:,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和二次
14、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9、C【分析】根据常量和变量的定义判定,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详解】s始终不变,是常量,v和t会变化,是变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常量和变量的区分,注意,常量是始终不变的量,因此有些不变的字母也是常量.10、D【详解】开始一段时间内,乙不进行水,当甲的水到过连接处时,乙开始进水,此时水面开始上升,速度较快,水到达连接的地方,水面上升比较慢,最后水面持平后继续上升,故选D二、填空题1、【解析】【分析】根据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可得函数解析式【详解】汽车离开甲站所走的路程=速度时间+初始路程,故.【点睛】本题考查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
15、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找出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2、V=100h【分析】根据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进行填空即可【详解】解:V与h的关系为V=100h;故答案为:V=100h【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列函数关系式,题目比较简单3、2【分析】先对x=3做一个判断,再选择函数解析式,进而代入即可求解【详解】解:当输入x=3时,因为x1,所以y=-x+5=-3+5=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实质上是考查了分段函数,应根据x的范围来判断将x=3代入哪一个式子4、【分析】利用常量定义可得答案【详解】解:公式S=R2中常量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常量,关键是掌握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数值始
16、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5、y=21x+2【分析】等量关系为:纸条总长度=23纸条的张数-(纸条张数-1)2,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详解】每张纸条的长度是23cm,x张应是23xcm,由图中可以看出4张纸条之间有3个粘合部分,那么x张纸条之间有(x-1)个粘合,应从总长度中减去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23x-(x-1)2=21x+2故答案为:y=21x+2【点睛】此题考查函数关系式,找到纸条总长度和纸条张数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10;(2)1;(3)3;(4)不一样,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t=0时甲乙两人的路程差即为两人的距离解答即可;(2)根据s不变的时间即为修车时
17、间解答即可;(3)根据两人的函数图象的交点即为相遇,写出时间即可;(4)利用速度与时间路程的关系解答即可;【详解】解:(1)由图象可知,乙出发时,乙与甲相距10千米故答案为10(2)由图象可知,走了一段路程后,乙的自行车发生故障,停下来修车的时间为=1.5-0.5=1小时,故答案为1(3)图图象可知,乙从出发起,经过3小时与甲相遇故答案为3(4)乙骑自行车出故障前的速度与修车后的速度不一样.理由如下:乙骑自行车出故障前的速度=15千米/小时与修车后的速度=10千米/小时因为1510,所以乙骑自行车出故障前的速度与修车后的速度不一样.【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路程、速
18、度、时间的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图中信息解决问题,所以中考常考题型2、(1)BD=1;(2);(3)或【分析】(1)由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得AC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解得BC的长,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结合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当点与点C重合时,可证明ADC是等边三角形,最后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即可;(2)过D作于H,在中,设,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解得则,在中,设,最后由解题即可;(3)设,先证明,当是直角三角形时,再分类讨论当时或当时,分别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和勾股定理解得的值即可解题【详解】解:(1)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由折叠知
19、, ,当点与点C重合时,DC=DB,ADC是等边三角形, AD= AC=1,BD=AB-AD=1;(2)如图1,过D作于H,在中,设,则,在中,设,则,;(3)设,在中, ,由(1)知,是直角三角形,当时,如图2,在中,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即,解得,;当时,如图3,同的方法得,综上所述,当是直角三角形时,满足条件的或【点睛】本题考查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外角、一次函数、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一般,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3、(1)82 84 86 88;(2)【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运用代数法即可完成.(2)根据弹簧的总长度等于弹簧挂重物伸长的
20、长度加弹簧的长度,可得函数解析式.【详解】解:(1)80+12=82;80+22=84;80+32=86;80+42=88;故答案为:82 、84 、86 、88.(2)设所挂物体的质量为,弹簧从长度为y;那么弹簧伸长的长度为,所以弹簧的总长度: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解析式,利用了弹簧的总长度等于弹簧挂重物伸长的长度加弹簧的长度;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审题.4、 (1)大约10时的光合作用最强,大约7时和18时的光合作用最弱;(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从7时至10时逐渐增强,从10时至12时逐渐减弱,从12时至14时30分左右逐渐增强,从14时30分至18时逐渐减弱.【解析】【分析】(1) 观察
21、函数的图象,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表示的时间即可;(2) 在函数的图象上找出光合作用强度上升和下降的部分即可;【详解】(1) 函数的图象可得:大约10时的光合作用最强,大约7时和18时的光合作用最弱;(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从7时至10时逐渐增强,从10时至12时逐渐减弱,从12时至14时30分左右逐渐增强,从14时30分至18时逐渐减弱.【点睛】此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属于基础题,关键是能读懂函数图象,从函数图象中获得有关信息5、(1)t;s;(2)小于;(3)乙追赶上了甲;(4)9;4;(5)后面;(6)不对.【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含义得到时间是自变量,路程是因变量;(2)
22、甲走6小时行驶100千米,乙走3小时走100千米,则可得到他们的速度的大小;(3)6时两图象相交,说明他们相遇;(4)观察图形得到路程为150千米,甲行驶9小时,乙行驶了7-3=4小时;(5)观察图象得到t=9时,乙的图象在甲的上方,即乙行驶的路程远些;(6)观察图象得到甲先出发3小时后,乙才开始出发.试题解析:解:(1)函数图象反映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t是自变量,s是因变量;(2)甲的速度是1006=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1003=千米/小时,所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3)6时表示他们相遇,即乙追赶上了甲;(4)路程为150千米,甲行驶9小时,乙行驶了7-3=4小时;(5)t=9时,乙的图象在甲的上方,即乙行驶的路程远些,所以9时甲在乙的后面;(6)不对,是乙比甲晚走了3小时.故答案为(1)t;s;(2)小于;(3)乙追赶上了甲;(4)9;4;(5)后面;(6)不对.考点:函数的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