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D-LTE技术原理与网络规划ppt课件.ppt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28211513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PPTX 页数:79 大小:6.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FDD-LTE技术原理与网络规划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FDD-LTE技术原理与网络规划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FDD-LTE技术原理与网络规划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DD-LTE技术原理与网络规划ppt课件.pptx(7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通信服务集团 市场部2012年4月FDD LTE技术原理与网络规划LTE新技术培训 之一2 课程概述课程目的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FDD LTE的技术原理与网络规划,培训对象为协同体设计院,目的在于提高协同体设计院的整体LTE技术服务水平,为渐行渐近的LTE做好技术储备。o FDD LTE技术原理及与TD-LTE的对比o FDD LTE关键指标o FDD LTE天馈线方案o FDD LTE网络规划方法及流程3 目 录FDD LTE技术原理及与TD-LTE的对比FDD LTE关键指标FDD LTE网络规划方法及流程FDD LTE天馈线方案4 LTE 关键技术OFDMoOFDM原理:正交频分复

2、用技术,是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将一个宽频信道分成若干个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OFDM单载波传统多载波频域波形f宽频信道正交子信道5 LTE 关键技术OFDMOFDM具具有单载波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有单载波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o频谱利用率高:OFDM系统中各个子载波之间是彼此重叠、相互正交的,从而极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o抗多径干扰: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符号间干扰,在OFDM符号之间插入循环前缀CP 。当CP长度大于无线信道的最大时延扩展时,前一个符号的多径分量不会对下一个符号造成干扰。o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由于无线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OFDM

3、系统可以通过动态子载波分配,充分利用信噪比高的子载波,提高系统性能。 6 OFDM信号是由多个统计独立的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信号叠加而成。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当子载波数较大时,信号的幅度将趋于高斯分布。因此,OFDM存在峰均比(PAPR)过高的问题。 高峰均比对RF功率放大器提出很高的要求。 LTE上行采用SC-FDMA多址方式来抑制高峰均比问题。较高的峰均比受频率偏差的影响 高速移动引起的Doppler频移。 系统设计时已通过增大导频密度(大致为每0.25ms发送一次导频)来减弱此问题带来的影响。ICI功放设计难度增加PAPRmax10log10N LTE 关键技术OFDMOFDM的不足的不足7

4、折射、反射较多时,多径时延大于CP(循环前缀),将会引起ISI及ICI。 系统设计时已考虑此因素,设计的CP能满足绝大多数传播模型下的多径时延要求(4.68us),从而维持符号间无干扰。受时间偏差的影响ISI& ICIsFFTFfN 1sTfsgsTTT 采样频率Fs FFT点数NFFT 子载波间隔f 有用符号时间Ts 循环前缀时间Tg OFDM符号时间Ts 可用子载波数目Nc关键参数: f 、Tg及Nc。采样频率以及FFT点数与实现相关。OFDM的不足的不足 LTE 关键技术OFDM8 LTE 关键技术OFDMo下行多址技术:OFDMA,是一种资源分配粒度更小的多址方式,同时支持多个用户。它

5、将传输带宽划分成一系列正交的子载波资源,将不同的子载波资源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实现多址,实际上是TDMA+FDMA的多址方式。OFDMA示意图示意图SC-FDMA示意图示意图o上行多址技术: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主要为了克服高PAPR而引入。和OFDMA相同,将传输带宽划分成一系列正交的子载波资源,将不同的子载波资源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实现多址。与OFDMA不同的是任一终端使用的子载波必须连续分配。9 LTE 关键技术OFDMP/SIFFTS/Ps(t)插入CPDACS/PFFTP/Sr (t)移除CPADCOFDM发射机OFDM接收机信道10 LTE 关键技术OFDM 由于终端射频器件的

6、限制,LTE系统上行采用基于DFT扩展OFDM(DFT-S-OFDM)技术的SC-FDMA多址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信号的峰均功率比问题。子载波映射中,MN:MN时,DFT和IDFT的互相抵消,输出普通的单载波信号;当MN时,采用零输入来补齐IDFT。11 LTE 关键技术MIMOo 多天线:在发射机和接收机处设置两根或多根天线的技术,亦称为MIMO,即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基于发射、接收端的天线数目异同,可以分为SISO、SIMO、MISO、MIMO等四类:o 基于MIMO的用途,多天线可以分为三类:空间分集、空间复用、波束赋形三类。发射机接收机发射机接

7、收机SISOMISO接收机SIMO发射机发射机MIMO接收机12 LTE 关键技术MIMOo空间分集:利用较大间距的天线阵元之间的不相关性,发射或接收一个数据流或与该数据流有一定相关性的数据,避免单个信道衰落对整个链路的影响。DataUESFBCo波束赋形:利用较小间距的天线阵元之间的相关性,通过阵元发射的波之间形成干涉,集中能量于某个(或某些)特定方向上,形成波束,从而实现更大的覆盖和干扰抑制效果。o空间复用:利用较大间距的天线阵元之间的不相关性,向一个终端/基站并行发射多个数据流,以提高链路容量(峰值速率)。UE1Layer 1, CW1, AMC1UE2Layer 2, CW2, AMC

8、2UE1UE2MIMO Encoder and layer mapping13 LTE 关键技术MIMOoLTE定义了8种天线传输模式(传输模式由高层通过传输信道通知基站和UE),但FDD 只有六种。o当信道质量发生变化时,eNB可以根据信道质量快速切换多天线传输模式TM 编号传输模式多天线增益系统增益应用场景TM1单天线发射- 用于单天线基站TM2开环发送分集分集增益提高系统覆盖固定发送分集,应用于信道质量不好场景,如小区边缘、高速移动环境,提升传输的可靠性,TM3 开环空间复用分集增益复用增益提高系统容量信道质量好时采用开环复用,应用于对数据速率要求较高的场景,信道不好时回落到发送分集(根

9、据RI反馈)TM4 闭环空间复用复用增益提高系统容量信道质量好时采用闭环复用(根据PMI选择预编码向量),信道质量不好时回落到发送分集(根据RI反馈)TM5 多用户空间复用复用增益提高系统容量信道质量好时多用户MIMO,信道质量不好时回落到发送分集(根据RI反馈)TM6 单层闭环空间复用 分集增益复用增益提高系统覆盖闭环反馈可得时采用单层闭环复用(比分集效果更佳);闭环反馈不可得时回落到发送分集(根据RI反馈)。TM7 单流BF(小天线间距阵列)赋形增益提高覆盖闭环反馈可得时采用波束赋形(比分集效果更佳)条件更好采用双流或者回落单流,闭环反馈不可得时回落到发送分集(根据RI反馈),无法分集回落

10、到单天线。TM8 (R9新增)双流BF(小天线间距阵列)赋形增益复用增益提高系统容量14 LTE 关键技术链路自适应技术o 链路自适应技术:系统根据当前获取的信道质量信息,自适应地调整系统传输参数(调制方式、编码方式、冗余信息、发射功率、时频资源等),用以克服或适应当前信道变化带来的影响。链路自适应技术AMC技术HARQ功率控制技术信道选择性调度技术o功率控制技术:根据无线信道的变化调整系统的发射功率。当信道条件较好时,降低发射功率;当信道条件较差时,提高发射功率。o资源调度技术:根据无线信道的测量结果,资源分配时选择信道条件较好的空时频资源进行数据传输。调度算法有Max CIR、RR、PF等

11、。o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根据无线信道的变化调整传输系统的调制方式与编码速率,LTE共定义29种MCS方案供选择。当信道质量较好时,提高调制等级与编码速率;当信道质量较差时,降低调制等级和信道编码速率。o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通过调整数据传输的冗余信息,在接收端获得重传/合并增益,实现对信道的小动态范围的、精确的、快速的自适应。HARQ分为三种类型:Type I HARQ、 Type II HARQ、 Type III HARQ。15o发射端干扰抑制:发射端在获取干扰用户信道特征的基础上,通

12、过联合信号发送,达到被干扰用户干扰抑制的目的。例如:波束赋形。o接收端干扰抑制:接收端在获取干扰信号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联合检测的方法抑制邻区干扰。例如最大信干噪比合并。 LTE 关键技术小区间干扰控制技术干扰随机化技术干扰随机化技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协调资源(频域、时域、空域、功率)的调度和分配,尽量降低小区间干扰。干扰协调分为三种:o静态干扰协调:通过预配置或网络规划办法固定限制各小区的资源调度和分配策略,避免小区间干扰。例如:部分频率复用技术为典型静态干扰协调方法。o半静态干扰协调:小区间通过X2口慢速交互小区间用户功率信息、小区负载信息、资源分配信息、干扰信息等,协调资源分配和功率分

13、配,达到干扰协调的目的。例如:ICIC为典型的半静态干扰协调技术,交互周期为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o动态干扰协调:小区间实时地进行协调调度,调度周期通常为毫秒级。但是X2口的时延为10-20ms,因此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动态干扰协调。干扰抑制技术干扰抑制技术干扰协调技术干扰协调技术将小区间的同频干扰信号转换为随机的干扰,使窄带的干扰等效为白噪声干扰。干扰随机化方法通常分为两种:o序列加扰:在时频域将数据加入伪随机序列达到干扰随机化的目的,如PCI规划。o交织:通过一定的映射方法,扰乱数据在时、频域的位置实现干扰随机化。小区间干扰控制技术16 LTE FDD帧结构o类型1帧结构:o概念:无线帧(Ra

14、dio frame)、子帧(Sub frame)、时隙(slot)、OFDM符号、Tso1 Radio frame = 10ms = 10 Subframes = 20 Slotso采样间隔 Ts =1/2048*15000 0.033us(LTE中的基本时间单位)o每个slot含7个OFDM符号( 常规CP)或6个OFDM符号( 扩展CP)o常规CP: #0: 160+2048*Ts + #1-6:144+2048*Ts*6 = 0.5mso扩展CP: #0-5:512+2048*Ts*6 = 0.5ms #0 #1 #2 #3 #19 One slot, T slot = 15360 T

15、s = 0.5 ms One radio frame, T f = 307200 T s = 10 ms #18 One subframe Normal CPFDD帧结构17 物理资源单元oRE(Resource Element):最小时频资源,频域为1个子载波,时域为1个OFDM符号。oRB(Resource Block):在频域上连续的 个子载波,时域上包含 个连续的OFDM符号。RBscNDLsymbNo系统带宽与RB关系系统系统带宽带宽(MHz)1.435101520615255075100DLRBNo1 REG = 4 REso1 CCE = 9 REGs3246扩展扩展CP712普

16、通普通CP配置配置DLsymbNkHz 15fkHz 15fkHz 5 . 7fRBscN18 下行物理信道PCFICH Add Your TextAdd Your TextAdd Your TextAdd Your TextAdd Your Texto承载信息:用于发送上/下行资源调度信息、功控命令等。o时频位置:占用每个子帧的前n个OFDM符号,n=1,2,3;频域占用除RS 、PCFICH 、PHICH外的所有REPDCCHPMCHo承载信息:用于指示一个子帧内传输PDCCH所使用的OFDM符号个数。o时频位置时频位置:位于下行子帧第1个OFDM符号中的4个REG上。o承载信息:承载上行

17、共享信道(PUSCH)数据分组的HARQ应答(ACK/NACK)信息o时频位置:位于下行子帧的前13个OFDM符号中。PHICHo承载信息:广播小区基本的物理层配置信息,例如下行系统带宽、PHICH资源指示、系统帧号信息等。o时频位置:位于子帧0的第2个时隙的前4个OFDM符号,带宽1.08MHzPBCHo承载信息:下行用户数据、系统消息(SIB)及寻呼信息o时频位置:位于下行子帧中不用于传输PDCCH、PCFICH、PHICH的RE中PDSCHo物理多播信道:用于单频网络中传输多播广播和多媒体业务。19 下行物理信号o对于各种不同的系统带宽,同步信号的传输带宽相同:占用频带中心的1.08MH

18、z带宽,其中同步信号占用62个子载波,两边各预留5个子载波作为保护带。o在FS1 FDD 10ms无线帧中,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位于时隙0和时隙10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主同步信号在后,辅同步信号在前。同步信号用于小区搜索过程中UE和eNB的时频同步,包含两个部分:o主同步信号(PSS) :3个序列,分别为0,1,2;用于符号timing对准,频率同步以及部分的小区ID侦测。o辅同步信号(SSS):168个序列,分别为0,167;用于帧timing对准,CP长度侦测以及小区组ID侦测。20 下行物理信号公共参考信号(Normal CP),即小区专用参考信号:o用于下行信道估计及非BF模式下

19、的解调和用作下行信道质量测量。oRS时频域位置与天线数目、PCI模3值有关。在某一天线端口上,RS的频域间隔为6个子载波,时域间隔为7个OFDM符号。21 上行物理信道PUSCH Add Your TextAdd Your TextAdd Your Texto承载信息:传输用户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CQI、ACK/NACK反馈、调度请求等。o时频位置:位于上行子帧(UpPTS除外)频带两侧,1个PUCCH信道占用1个RB Pair,并在子帧的两个slot上下边带跳频。系统可以根据需求配置多个PUCCH信道。PUCCHo承载信息:上行用户数据及控制信息。o时频位置:位于上行子帧(UpPTS除外)不

20、传输PUCCH的RB中。o承载信号: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用于发起随机接入过程。o时频位置:PRACH的发送时间、频率位置以系统信息形式在系统内广播,频域带宽固定为1.08MHzPRACH22 上行物理信号上行参考信号:o解调参考信号 (DM RS,Demodulation RS) : PUSCH和PUCCH传输时的导频信号, 用于UE 上行带宽内信道估计以解调上行数据oDMRS在时隙中的位置根据伴随的PUSCH和PUCCH的不同格式而有所差异,如下所示:o探测参考信号 (SRS,Sounding RS) :无PUSCH和PUCCH传输时的导频信号,探测参考信号用来探测整个信道带宽内的信道质

21、量,从而实现上行频率选择性调度。oSRS由高层调度,配置在子帧的最后一个SC-FDMA符号上, 如右图所示:For PUSCH 每个slot(0.5ms) 一个RS, 第四个SC-FDMA symbol Slot structure for ACK/NAK and its RS 每个slot中间三个SC-FDMA符号为RS For PUCCHACKSlot structure for CQI and its RS 每个slot两个RS,位于SC-FDMA 符号1和6For PUCCHCQI 23 物理层过程-UE的状态转移空闲状态上行数据传输下行数据传输p 小区搜索,获得系统信息p 接收系统信

22、息,监听寻呼消息,为接入做准备p 向系统请求分配资源,准备传输数据p 系统在UE申请到的上/下行信道中传输数据p UE活动完毕,向系统申请拆除链接24 物理层过程-小区搜索UE开机UE在下行信道上搜索小区4、UE获知:p 系统帧号(SFNp 下行系统带宽p PHICH配置信息p 天线端口数信息。UE搜索PSSp 尝试与3个可能的主同步信号之一相匹配。2、UE获知:p 精确的载波频率p 确定3个小区组IDp 子帧同步3、UE获知:p 10ms帧同步p 确定168个小区组内IDp 确定当前的PCIp CP的长度UE搜索SSSp 尝试与168个辅同步信号中的某一个相匹配。1、UE获知:p 粗频率同步

23、读取PBCH信道。5、UE获知:p SIB信息读取PDSCH信道。进入空闲态25 物理层过程-UE的空闲状态空闲态下的小区重选p 接收系统信息广播p 周期性接收寻呼信息p 临近小区测量和小区选择/重选空闲态活动原则空闲态的动作p 非活动UE传输资源使用最小化p UE省电UE执行小区重选和驻留新小区的步骤如下:p 解码广播信息p 跟踪区域更新p 处理新的寻呼消息p 小区重选评估在UE完成小区搜索后,进入空闲状态。26 物理层过程-随机接入IP NetworkMMEeNBPRACHPDCCHPUSCHPHICHX2S1eNBp 目的:资源请求(主叫、被叫)p 分类:竞争接入;非竞争接入p 网络指示

24、特定的PRACH资源或UE从普通PRACH资源中选择;p UE以逐渐增加的功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p UE在PDCCH上接收随机接入回应;p 物理资源块(PRB)和调制与编码策略(MCS)p UE在PUSCH上发送信号和用户数据接入步骤27 物理层过程-下行数据传输IP NetworkMMEeNBPDSCHMultiple TX modesPUCCH or PUSCHPDCCHX2S1PCFICHeNBp UE通过PUCCH报告CQI,PMI,RI;p eNB调度器周期性给UE分配资源;p UE以子帧为周期读取PCFICH以获取PDCCH所占OFDM数量;p UE读取PDCCH以发现TX Mod

25、e,并获知分配资源(PRB和MCS);p eNB 在PDSCH上发送用户数据;p UE尝试对接收到的包解码并在PUCCH上发送ACK/NACK。步骤28 物理层过程-上行数据传输IP NetworkMMEeNBPUCCHPDCCHPUSCHPHICHX2S1eNBUEp UE在PUCCH上发送SR,BSR和PHR;p eNB的调度器动态的给UE分配上行资源;p 通过PDCCH给UE分配权限p 分配好的资源(PRB和MCS)通知给UEp UE在PUSCH上发送用户信息;p 如果eNB成功对上行数据解码,则更改PDCCH上的NDI, 在PHICH上发送ACK/NACK。步骤29 LTE FDD/T

26、DD 对比对比项目 FDD技术TDD技术频谱支持情况必须使用成对的频段可有效利用零散的非成对频段非对称业务较TDD技术性能差可根据业务流量灵活配置上下行时隙抗干扰性能上下行异频,抗干扰性能强上下行同频,小区间干扰需加强干扰控制同步要求较TDD制式宽松由不同时隙来区分上下行,同步要求严格移动性支持优于TDD制式,支持更高的移动速度劣于FDD的移动性覆盖半径优于TDD制式,支持更大的覆盖范围受限于上下行的时隙转换保护间隔网元 相同点不同点EPC相同的核心网架构和协议,核心网侧可同时接入LTE FDD和TD-LTE,保证系统的平滑升级E-UTRANL2/L3除TDD特殊配置及特有的终端能力外,其余部

27、分基本相同L1编码调制双工方式随机接入机制帧结构小区选择机制部分物理信道(如同步信号、PRACH、SRS、SCH)资源配置不同均支持多天线模式TM1-TM6TD-LTE支持TM7/8上/下行控制机制部分物理过程(如HARQ过程)技术对比LTE FDD与LTE TDD对比30 目 录FDD LTE技术原理及与TD-LTE的对比FDD LTE关键指标FDD LTE网络规划方法及流程FDD LTE天馈线方案31 LTE系统及设计目标p LTE 是3GPP主导的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系统架构演进为SAE ,由EPC和E-UTRAN组成。p 核心网演进为 EPC;接入网演进为E-UTRAN ;p 根据空口

28、技术的不同,E-UTRAN分为TD-LTE和LTE FDD两种制式。 350km/h高速环境下,100kbps。 支持500km/h高速移动。 控制面时延小于100ms; 用户面时延小于10ms。支持多种带宽的灵活配置更高的峰值速率更高的频谱效率更低的时延更高的移动性扁平化架构、全IP网络 下行100Mbps(20MHz); 上行50Mbps(20MHz)。 下行5bps(20MHz); 上行2.5bps(20MHz)。系统主要设计目标 HSPA、MBMSR5/6/7R8R9R10 LTE-Advanced为R10的主要内容 LTE在R8的36系列规范中发布 R8包含了LTE的绝大部分特性 完

29、善和增强LTE系统32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SRP) 定义:测量带宽内,某个Symbol内承载C-RS的所有RE上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的平均值. 作用:衡量某扇区(下行)或某用户(上行)的参考信号的强度,在一定频域和时域上进行测量并滤波。用来估计路损,是LTE系统中测量的关键对象。 分类:CRS RSRP(下行)、SRS RSRP(上行)。 测点:UE天线连接处(下行)、基站设备柜顶射频接口处(上行)。上报值上报值测量值(测量值(/15kHz)单位单位RSRP_00RSRP -140dBmRSRP_01-140 RSRP -139dBmRSRP_96-45 RSRP -44dBmRSRP_97-4

30、4 RSRPdBm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定义:测量带宽内,某个Symbol内接收到的所有信号(包括服务小区和非服务小区的信号,以及邻信道干扰、热噪声等)功率的平均值。 覆盖评估指标33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定义:接收带宽内RSRQNRSRP(E-UTRA carrier RSSI),其中N为RSSI测量带宽内的RB数量。 作用:衡量某扇区(下行)或某用户(上行)的参考信号的强度,在一定频域和时域上进行测量并滤波。用来估计路损,是LTE系统中测量的关键对象。 分类:CRS RSRQ(下行)、SRS RSRQ(上行)。 测点:UE天线连接处(下行)、基站设备柜顶射频接口处(上行)。

31、参考信号信噪比(RS-SINR) 定义:取全频带测量得到的参考信号信噪比。分别计算port 0对应的SINR和port 1对应的SINR最后进行平均。网络规划中,最主要的覆盖评估指标为RSRP和RS-SINR。 覆盖评估指标34p 小区理论峰值吞吐量与系统参数选定、终端类别等有关系。p 考虑控制信道开销、MCS和TBS等因素的小区下行/上行理论峰值速率能达到约150Mbps/75Mbps。小区理论峰值吞吐量MCS单流单流/MIMO1.4M3M5M10M15M20M下行64QAM 1/1单流4.411.118.336.755.175.464QAM 1/1MIMO8.822.236.773.711

32、0.1149.8上行64QAM 1/1单流4.411.118.336.755.175.4 容量评估指标35指指 标标定定 义义并发用户数某一时刻同时进行数据业务的用户数调度用户数在同一个TTI中被调度(传输数据)的用户数连接用户数建立了RRC连接的用户数激活用户数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在队列中有数据的用户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说说 明明网络负荷对于同频部署的网络,邻区负荷将产生同频干扰,降低小区吞吐量。用户分布用户分布在不同区域信道质量不同,分布在信号质量好点的用户数比例越高,小区吞吐量越高。调度算法不同厂商算法有所不同:资源调度算法不同,小区吞吐量有一定的变化。干扰消除算法引入干扰消除算法(例如频率

33、选择性调度等)提升用户信道质量,提升小区吞吐量。p 小区平均吞吐量与网络负荷、用户分布、调度算法、干扰消除算法等因素有关。一般通过实测获得。p 小区边缘吞吐量与上述因素也有关系,网络规划时一般根据运营商的需求来取定。p 关于小区用户容量指标的定义: 容量评估指标36 目 录FDD LTE技术原理及与TD-LTE的对比FDD LTE关键指标FDD LTE网络规划方法及流程FDD LTE天馈线方案37 LTE天馈介绍LTE天线相关概念天线增益天线尺寸天线尺寸随着频率升高,尺寸将成反比例下降考虑到天线安装工程实施难度,LTE天线一般采用多天线集成设计方案。天线增益是天线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具体天线增

34、益选取,可以根据实际工程安装情况和覆盖需求来设计多天线中的各个线阵一般都采用相同增益的天线单元目前主要是三扇区基站,定向天线波束水平面宽度一般在65度左右,也有30度、90度的天线波束宽度天线振子数天线振子数将决定着天线的增益大小,考虑到频率升高,在天线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天线振子数来提高天线的增益38 LTE天馈介绍LTE天线结构此为1个双极化的阵子,极化方向为+45度和-45度。此天线一共有8个双极化阵子。LTE 2天线TD-LTE 8天线39 LTE天馈介绍室外天线性能指标天线类别频段增益尺寸(mm)重量(Kg)单频单频8端口端口2.6GHz17140032011017单频2端

35、口2.6GHz171040145744单频2端口2.1GHz171300160905单频8端口2.1GHz171045314135单频单频2端口端口1.8GHz171400160905单频单频2端口端口700MHz172040*260*14010双频2端口790960/1710218014/171400*259*13513.7双频2端口790960/1710218016/18.51934*260*14015三频2端口790960/(17102180)*216/16/162100*259*13519.440 LTE天馈介绍8通道(TD-LTE 2.6G)2通道(FDD LTE 2.1G)天线尺寸

36、(mm)1400*320*1051300*160*90天线迎风面积0.45m20.28m2天线抱杆直径要求50 115 mm50 80 mm跳线8根RF跳线以及相应安装材料2根RF跳线以及相应安装材料馈线每付天线对应9根馈线每付天线对应2根馈线FDD LTE 2通道和TD-LTE天线对比:除了考虑天线物理特性对其安装的影响外,天面还需要考虑异系统间的干扰情况。FDD LTE与不同系统之间的干扰隔离度及隔离距离可以参考多系统间干扰分析部分的内容。建议新建站要预留LTE天面资源,具备改造共享条件的基站要依托现网建设而进行改造。41 LTE无线网络干扰分析系统间干扰隔离原则被干扰接收机在设备机顶天线

37、连接处接收到来自干扰发射机的杂散干扰电平需在接收机底噪ROT(dB)以下。ROT以灵敏度损失不超过1dB为原则;由干扰发射机导致被干扰接收机产生的每个三阶交调(IMP)不超过接收机允许的互调干扰限值;被干扰接收机滤波器衰减的全部干扰载波功率不超过接收机允许的抗杂散干扰限值。Ni-Nb=-6.9dB灵敏度损失约0.8dB Nb:被干扰基站的接收噪声底限(dBm) Ni:干扰基站的杂散辐射在被干扰基站的接收机处引入的噪声功率(dBm)42 LTE无线网络干扰分析基础数据取定系统运营商上行(MHz)下行(MHz)CDMA800电信825835870880GSM900移动890909935954联通9

38、09915954960DCS1800移动1710172518051820联通1745175518401850TD-SCDMA注(1)移动18801900、20102025WCDMA联通1940195521302145FDD LTE注(2)-1920193521102125TD-LTE移动(规模试验网)25702620通信网络现状及频谱资源分配表注(1):移动18801900M频段计划部署TD-LTE,TD-SCDMA部署的频段为20102025MHz。注(2):以2.1G FDD LTE频段为例。43 LTE无线网络干扰分析基础数据取定系统调制带宽(MHz)噪声系数(dB)热噪声密度(dBm)

39、噪声基底(dBm)噪声上限注(3)(dBm)CDMA8001.255-113.0-108.0-114.9GSM9000.28-121.0-113.0-119.9DCS18000.28-121.0-113.0-119.9TD-SCDMA1.67-112.0-105.0-111.9WCDMA3.844-108.2-104.2-111.1FDD LTE155-102.2-97.2-104.1TD-LTE205-101.0-96.0-102.9通信网络系统参数注(3):为了减少灵敏度的损失控制干扰,这里取Ni-Nb-6.9dB作为杂散辐射的干扰底限,这时灵敏度损失约为0.8dB,对系统的影响很小,可以

40、接受。44 LTE无线网络干扰分析 对于共站址建设时,不同系统间的干扰隔离需要重点考虑。 计算不同系统间的隔离距离时,有如下假设: 计算水平隔离距离时,两系统天线高度相同,主瓣方向同向,天线间耦合损耗为36dB; 计算垂直隔离距离时,假设两系统天线主瓣方向同向。 某厂家天线增益为17dBi,90度方向副瓣电平为12dBp(相对主瓣方向,取负值)。LTE与其它通信系统的天线隔离距离计算:水平隔离距离垂直隔离距离)()(lg2022BABAhiSSGGddBHviddBVlg*402845系统系统移动移动GSM900DCS1800TD-SCDMATD-LTE联通联通GSM900WCDMACDMA8

41、00不考虑频分系统双工抑制能力隔离度(dB)73796264736984垂直(m)1.9 2.7 1.0 1.1 1.9 1.5 3.5 水平(m)158.4 316.1 44.6 56.2 158.4 99.9562.0 考虑频分系统双工抑制能力隔离度(dB)23 29 37 39 23 1934 垂直(m)0.1 0.1 0.2 0.3 0.1 0.10.2 水平(m)0.5 1.0 2.5 3.2 0.5 0.31.8 p 在实际工程中,因为天线参数、天线方向、传播模型、各种损耗等与假设存在不一致性,设备指标与协议指标存在偏差等原因,上述计算结果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工程中应根据实际的指

42、标针对各个共站址基站进行具体计算。p 隔离度大小还取决于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应尽量避免天线相对或接近面对的情况。背对背的两天线情况比其他情况下所需隔离度小很多。 参考规范:1、3GPP规范:TS 36.101 V10.0.0(UE)、TS 36.104 V9.5.0(BS)、TS 25.101 V9.5.0 (2010-09);2、其他行业规范:YD/T 883-1999、YD/T 1028-1999、YD/T 1367-2008 、YD/T 1365-2006、YDC 014-2008、YD/T 1552-2007、GSM 05.05 version 8.5.1 Release 1999等。

43、 LTE无线网络干扰分析 46 LTE多系统并存方案不同的运营商的天线间采取垂直隔离的方式;同运营商不同系统间水平隔离,具备条件的应实现天馈共享;新建塔桅应为现有系统之外预留天线挂装位置;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天线数量多、风荷大的应挂装在塔桅的低平台;天线数量少、风荷小的应挂装在高位置;共享已有塔桅时,需注意PHS系统与其它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保护。已建塔桅的共享需结合塔桅的条件和天线挂装方案等诸多因素详细评估、核算,慎重制定改造方案。47 LTE多系统并存方案LTE 天线LTE RRUCDMA 天线CDMA 主设备 方法 优点 缺点 模式一 新增2.1G天馈 可独立进行天线调整 需要额外的天面 模

44、式二 更换4端口宽频天线 节省天面安装空间 可能影响CDMA现网 模式三 CL合路共享馈线 节省天面空间,无需新增馈线 对现网引入会增加合路器损耗0.51dB 模式四 采用有源天线 节省天面空间、系统可靠性高、零损耗 现网应用较少,价格偏高模式一宽频天线LTE RRU模式二宽频天线模式三模式四电源光纤室外天馈改造48 LTE多系统并存方案CDMA现网基站天线塔桅已预留支臂或平台,预留空间满足系统间隔离要求。如核算承重及风荷满足LTE安装要求,可直接利用。天面资源准备49 LTE多系统并存方案天面资源准备50 LTE多系统并存方案如果天面受限可考虑引入双频天线优点:天面成本相对较低缺点:实施复杂

45、对既有网络性能均有影响无法实现各自网络的独立优化天面资源准备51 目 录FDD LTE技术原理及与TD-LTE的对比FDD LTE关键指标FDD LTE网络规划方法及流程FDD LTE天馈线方案52LTE规划的重点在于:覆盖规划、容量规划、站址规划、参数规划及仿真等环节。 LTE网络规划流程p LTE网络规划可分为规划准备、预规划和详细规划阶段。 规划方法流程53 覆盖规划流程覆盖规划中的关键是链路预算分析!容量规划覆盖规划站址规划参数规划仿真验证 覆盖规划54p 覆盖区域可以按无线传播环境进行划分,可以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地形地貌。一般划分为密集城区、一般城区、郊区和农村,以及山地、水面等其它

46、特殊地形。从业务需求来看,LTE的覆盖区域一般以市区为主,而且覆盖场景更复杂,维度更细! 覆盖区域类型划分密集城区农村一般城区郊区容量规划覆盖规划站址规划参数规划仿真验证 覆盖规划55 链路预算方法 覆盖规划容量规划覆盖规划站址规划参数规划仿真验证56 系统参数及指标确定序号序号指标指标基站侧取值基站侧取值终端侧取值终端侧取值1系统频率2120MHz1930MHz2频率带宽10MHz10MHz3天线配置2T2R1T2R4传播模型COST Hata2315边缘速率目标下行1024kbps/上行256kbps6边缘覆盖率95%/90%7边缘用户RB数下行10/上行48邻区负荷50%9场景密集市区/

47、一般市区/郊区/农村10天线挂高25/25/30/45m1.5m容量规划覆盖规划站址规划参数规划仿真验证 覆盖规划57UE发射功率:0.2W噪声系数:7基站线缆损耗终端天线增益:0dB其它增益:无阴影衰落余量:与下行一致干扰余量穿透损耗:与下行一致人体损耗:取0dB基站天线增益:17dBi基站接收灵敏度:根据带宽大小计算噪声系数:2.3路径损耗上行链路eNode发射功率2*20W噪声系数:2.3基站线缆损耗基站天线增益:17dBi其它增益:分集增益2.5dB阴影衰落余量:13.15/10.25(根据不同场景取值)穿透损耗:比800M高2-4dB人体损耗:取0dB终端天线增益:取0dBiUE接收

48、灵敏度:根据带宽大小计算噪声系数:7路径损耗下行链路干扰余量:在50%-100%负载的情况下,仿真建议值为2-8dB。MAPL(路径损耗)发射端EIRP 增益损耗工程余量接收端接收灵敏度 链路预算分析 覆盖规划容量规划覆盖规划站址规划参数规划仿真验证58根据此覆盖半径可计算规划区域内满足覆盖需求的站点数。p 考虑到现网拓扑结构对LTE站点选择的影响以及同类型区域内地形地貌的不同,基于前述目标下的LTE站间距一般选择为:密集市区300500m,一般市区500800m。 覆盖能力计算容量规划覆盖规划站址规划参数规划仿真验证 覆盖规划59TD-LTE下下行和上行时隙配比为行和上行时隙配比为3:1。上

49、行平均单用户速率单用户使用系统全部带宽资源多用户下行边缘速率之和 覆盖测试验证 覆盖规划容量规划覆盖规划站址规划参数规划仿真验证60 容量规划流程 容量规划容量规划覆盖规划站址规划参数规划仿真验证61业务类型业务名称下行带宽要求(kbps)手机终端卡类终端业务比例数据流量(kbps)业务比例数据流量(kbps)音视频节目手机视频节目流媒体(普通屏幕)80010%80高清视频节目流媒体(大屏幕,或手机投影仪)160010%160视频通话标清视频通话80010%80中高速上网手机上网浏览40070%280电脑的移动上网100080%800视频监控视频监控6410%6.4家庭监控80010%800业

50、务体验综合要求(kbps)520966.4业务占空比10%20%激活用户宽带业务综合模型(kbps)55193.2TD-LTE模型借鉴业务类型业务特性承载方式(上行/下行)kbps图铃下载交互式业务64/128WAP浏览交互式业务64/128WWW浏览交互式业务64/128音频流流业务64/128视频流流业务64/384EMAIL背景类业务64/64MMS背景类业务64/64信息服务背景类业务64/643GPP的建议LTE 数 据 卡:200kbps(参考ADSL的模型)LTE手持终端:40kbps上下行流量比例:取1:5。忙时激活比:取20%。移动的取值EV-DO现网模型业务模型(单用户忙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