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点解析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专题攻克试卷(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考点解析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专题攻克试卷(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专题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关于微小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物体的分子可以停止运动B分子很小,但我们凭肉眼还是可以分辨出它们C铁块
2、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D金属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所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B物体中含有的分子是大量的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零摄氏度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D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3、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分子的直径约10-1B人们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C液体的分子结构使得液体容易被压缩,从而没有确定的形状D为证明液体之间发生了扩散,可以将半杯清水和半杯硫酸铜溶液倒在一起4、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厅纸摩擦吸
3、管使其带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的一端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则物体带正电B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的一端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则物体可能不带电C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附近,吸管被排斥开D用餐厅纸摩擦过的吸管带正电5、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吸引,由此可判断()A小球一定带负电B小球一定不带电C小球一定带正电D小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生电的实质是产生了电荷B绝缘体不能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C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D验电器能够检验摩擦过的物体是否带电7、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
4、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甲所示;用玻璃棒靠近(不接触)不带电的验电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也张开,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丝绸与玻璃棒相比,玻璃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强B图甲中,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图甲中,玻璃棒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D图乙中,金属箔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球上8、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B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C橡胶棒失去电子带正电D毛皮得到电子带正电9、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橡胶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
5、电B验电器的金属箔是绝缘体C毛皮摩擦橡胶棒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D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而张开10、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在这个过程中描述正确的是()A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都带上了正电荷C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失去了电子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时,正电荷从金属球转移到橡胶棒上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a是原子结构情况示意图,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_(选填“正”或“负”)电的电子组成的;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捧带正电,这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_(选填“得到正电荷”或“失去电子”)
6、。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如图b所示。接触瞬间_(选填序号即可:“有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验电器”、“有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玻璃棒”或“没有电荷转移”)。而验电器金属箔片会张开,这是因为_。2、小明用干燥的毯子将家中的长毛狗包裹起来并来回摩擦,结果小狗的长毛竖了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刺猬,这是因为狗毛由于摩擦带上了 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 _。3、闻到的“花香”是由于花粉分子在不停地做_运动。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4、 “酒香不怕巷子深”,闻到酒的香味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_;酒精和水
7、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_。5、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如图所示,小女孩用橡胶棒去摩擦动物的皮毛后,把它靠近细细的水流现象是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阅读下面一段关于“热转印技术”的说明,然后完成问题. “热转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特种印刷技术,其主要特点是转印图像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其效果可与印刷相媲美,与印刷不同之处在于热转印是在高温下使热转印油墨受热渗入物体表面后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所以,热转印产品经久耐用,图像不会脱落、龟裂和褪色.可以将任何图案、照片烤制在杯子、盘子、瓷砖
8、等物体上面,只需要几分钟时间.(1)仔细分析“高温下使热转印油墨受热渗入物体表面后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这句话,你认为固态的油墨经过怎样的物态变化过程才能进入物体的表面并形成亮丽的图案?(2)要制作一个带有自己喜爱的图片的茶杯,需要经过一些什么工序?想想看,也许你能成为这方面的工程师.2、质量为1g的水有3.341022个水分子,若这些水的流速是每秒1亿个水分子,那么需要经过多少年这1g滴水才流完?3、将一滴体积为1mm3的油滴在水面上,充分扩展后的最大面积为3m2 , 请你估计油分子的直径为多少?4、在研究分子模型时,把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液体的体积之和为
9、了确定减小的体积和酒精含量的关系,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A把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固定在米尺上,封口端和零刻度线对齐;B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出水面的刻度L1;C然后快速注入酒精到100cm刻度线;D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读出液面的刻度L(1)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这一现象表明_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是运动的(2)学习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出水柱的长度L1和混合后液柱的总长度L,并计算出混合后酒精质量的含量和液柱减小的长度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水柱长度L1/cm 混合后液柱的长度L/cm 液柱减小的长度L/cm
10、 酒精质量的含量/% 1 76.2 98.1 1.920 2 96.8 3.2 40 3 44.0 96.4 3.6 4 35.0 97.4 60 5 16.7 98.4 1.6 80第2次实验水面对刻度如图所示,读出水面的刻度_cm根据试题中信息,计算第3次实验后酒精质量的含量为_%;第4次实验液柱减小的长度为_cm(酒精密度0.8g/cm3)根据有关数据,请在如图坐标系中描点作出L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的增大而_5、如图所示,AB是一根长为1.6m、可绕中点O自由转动的轻质杠杆A端用绳子系着拴在地面上,在距O
11、点40cm处放一质量为1kg的铅球,杠杆于平衡状态,g取10N/kg求:(1)绳子的拉力是多大?(2)若绳子最大承受力是8N,则铅球到达离O点多远时绳子会断?-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的做热运动,不能停止运动,故A错误;B分子很小,人们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故B错误;C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所以铁块难以被压缩,故C错误;D金属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所以金属能够导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D正确。故选D。2、C【详解】AB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并且含有的分子是大量的,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C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快,0时分
12、子也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D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B【详解】A、大多数分子直径约为,即,故A错误;B、分子比较小,可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故B正确;C、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故C错误;D、为证明液体之间发生了扩散,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由于硫酸铜溶液比水的密度大,会沉在量筒的下部,因此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明显的界面。静放几天,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不是随意的倒在一起,故D错误。故选B。4、B【详解】AB带电体除了吸引带有异种电荷
13、的物体外,还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所以不能判定物体是否带电,故A错误,B正确;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不知道吸管带什么电荷,所以吸管不一定被排斥,故C错误;D用餐厅纸摩擦过的吸管如果得到电子就带负电,失去电子就带正电,这里无法判断带电子的得失,所以无法确定带正电还是负电,故D错误。故选B。5、D【详解】由摩擦起电的原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为得到电子带负电,根据带电体的特征,带电体有吸引较小物体的特点,所以轻质小球可能不带电;又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当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为得到电子带负电,与其相互吸引的物体可能带正电,即小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
14、电。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6、D【详解】A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故A错误;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其原因是绝缘体内部的自由电荷很少,故B错误;C电流的方向就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故C错误;D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故D正确;故选D。7、D【详解】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带正电,说明玻璃棒失去电子,即玻璃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故A错误;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图甲中,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错误;C图甲中,玻璃棒A带正电,
15、接触金属球B上,B和金属箔上的自由电子被吸引而远离,转移到玻璃棒上,故C错误;D图乙中,玻璃棒A没有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B,所以金属箔上的自由电子被吸引而转移到B金属球上,故D正确。故选D。8、A【详解】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电荷会发生转移,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9、D【详解】A橡胶棒经过毛皮摩擦后带的是负电,即因为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故A错误;B验电器的金属箔是金属,容易导电,所以是导体。故B错误;C毛皮摩擦橡胶棒后,是因为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橡胶棒上,此过程不会创造电荷。故C错误;D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而
16、张开。故D正确。故选D。10、A【详解】AB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金属球,电子经金属球金属杆到达金属箔片,金属箔片因为带负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一定角度,故A正确,B错误;C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毛皮失去电子,橡胶棒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故C错误;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时,是电子从金属球转移到橡胶棒上,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 负 失去电子 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解析】【详解】1原子是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的,由图知,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2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玻璃棒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3用带电
17、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小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的电子转移给带电玻璃棒,玻璃棒得到一部分电子,所带的正电荷减少,金属箔片因失去电子带正电。故在接触的时有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玻璃棒,所以选填。4用带正电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小球,验电器金属箔片上部分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金属箔片上因失去电子都带上了正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箔片会张开。2、 同种 排斥【解析】【详解】12狗毛是由于摩擦带上了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小狗的长毛竖了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刺猬。3、 无规则 间隙 斥力【解析】【详解】1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由于花粉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2一定量的水和酒
18、精混合后,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彼此进入对方,所以总体积会变小。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造成的。4、 做无规则运动 间隙#空隙【解析】【详解】1能闻到酒香是扩散现象,这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隙,当把酒精和水混合以后,两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彼此对方分子的间隙,所以总体积会变小。5、带电的橡胶棒吸引细小的水流,水流变弯【解析】【详解】小女孩用橡胶棒去摩擦动物的皮毛后,橡胶棒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当把橡胶棒靠近细细的水流时,橡胶棒
19、会吸引水流,水流变弯。三、计算题1、 (1)固态的油墨在加热的过程中,升华为气体就容易渗入物体的表面,然后降低温度凝华成固态,就形成了色彩亮丽的图案了. (2)首先在纸上画好图案,然后按色彩的实际需要在图案上着色,再将有色彩的纸张图案紧贴在茶杯上相应的位置,再高温加热即可实现热转印了.【解析】【详解】解答: (1)热转印技术又叫热升华技术,热转印技术是在高温下使固态的油墨受热升华,变成蒸气,这样容易渗入物体的表面,温度降低后会凝华成固体,即形成色彩亮丽的图象(2)升华是吸热过程,所以工艺过程中要对油墨加热,使油墨升华进入物体表面首先在纸上画好图案,然后按色彩的实际需要在图案上着色,再将有色彩的
20、纸张图案紧贴在茶杯上相应的位置,再高温加热即可实现热转印了2、1.06107年【解析】【详解】解答:水的流速v108个/秒 v t3.341014秒 1年3600秒243653.1536107秒 因此流完这些水分子需要:1.06107年答:需要经过1.06107年这1g滴水才流完【点睛】知道分子的总数量以及水流的速度,利用速度计算公式变形就可以求出相应的时间3、3.331010m【解析】【分析】该操作是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步骤,油散开后,油膜的厚度为一个油分子的直径,知道一滴油的体积和充分扩展后的最大面积,利用 求解【详解】 ,油分子的直径: 答:油分子的直径为3.331010m.4、 C
21、55.0 50 2.6 先增大后减小【解析】【详解】 (1)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当把酒精和水混合以后,两种分子不发生化学反应,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穿插渗透,进入彼此的分子间隔,所以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故选C;(2)由图1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则第2次实验水面水面的刻度55.0cm.设细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水柱的质量m水水V水水SL1,酒精柱的质量m酒精酒精V酒精酒精SL2,则酒精质量的含量:100% 100%100%,由表格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水柱长度L144.0cm,酒精柱的长度L2100cm44.0cm56.0cm,代入上式可解得:5
22、0%.第4次实验液柱减小的长度为:L100cm97.4cm2.6cm.将表中的数据(1.9,20)、(3.2,40)、(3.6,50)、(2.6,60)、(1.6,80)在图2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如图所示:由图线可知,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点睛(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体积小,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间隙;(2)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3、;设细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根据密度公式分别表示出水柱和酒精柱的质量,利用100%求出第3次实验后酒精质量的含量;用100cm减去混合后液柱的长度即为液柱减小的长度L;将表中的数据分别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其连接起来即可得出L-的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可知,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的变化规律5、(1)5N (2)0.64m【解析】【详解】分析:开始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绳子的拉力;若绳子最大承受力是8N,应正好使杠杆满足平衡条件,则可求得铅球到达离O点多远; 解答:(1)AB是1.6m,中点为O,所以AO为0.8m, 在距O点40cm处放一质量为1kg的铅球,杠杆于平衡状态,,所以,可得出F=5N;(2)若绳子最大承受力是8N,应正好使杠杆满足平衡条件,即,所以故答案为(1)5N (2)0.64m【点睛】本题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重点要把握小球滚动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找准力臂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