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重基础-厚实践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浅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重基础-厚实践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浅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重基础厚实践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浅析 【摘要】针对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为实现重基础、厚实践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文中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模块化课程体系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等培养模式改革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双师型导师队伍建立的意义及实现方法。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队伍 一、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一些特定社会职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向高层次延展的背景下发展起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和普遍趋势。它是以一定的职业领域为背景,以加强人才基
2、础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相结合为培养目标和衡量尺度的教育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中一种新兴和重要的力量,在社会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2009年,为进一步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步伐,增强研究生重基础、厚实践的能力,增强所培养人才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能力,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0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达到1:1的比例。此外,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招生单位制定下一年
3、度招生工作计划时,除将当年招生计划的增量部分主要安排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外,还应将当年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按原则上不少于5的比例调至全日制专业学位。上述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显示出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性调整,以及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总体趋势。 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的形式下,由于办学理念、社会认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健康发展,为此,应在教育理念的树立、培养模式的改革、双师型导师队伍的建立等方面进行强化,以期提高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具有重基础、厚实践能力高层次专业人次的需求。 二、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位研
4、究生教育理念 为适应社会对特定职业领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运而生,它具有特定的职业倾向性和专业实践性的特征。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是并重的两类研究生教育体系,它们的功能定位不同,即学术型研究生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侧重于“学”理论与研究,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则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侧重于“术”实践与应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重视实践和工程应用。但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不高。在有些人的心目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相比“矮了一头”,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持怀疑态度,同时有些用人单位亦尚未认同专业学位研究
5、生。基于此,首先应加强宣传,增强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和认同,使之认识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较强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具有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等优势;其次,应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力度,提升其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其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使之逐步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青睐。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加强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适合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的培养体现,提升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内涵,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重基础、厚实践的能力。 1.培养方案的制定 优化的培养方案的制定是提高专业学
6、位研究生质量的关键一环,是决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针对与学生型研究生培养的不同之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应基于社会对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需求出发,结合专业基础知识结构、科技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素养,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为核心,以培养社会特定职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指导性方案为依据,以学科专业为背景,以相关企业为依托,共同制定以基础理论学习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采用学校+企业相结合的模式,通过不同学位论文表现形式为综合评价指标。 2.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设置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中,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质量的基础,而重基础、厚实践能力
7、则是课程体系设置中的主线要求。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重基础、厚实践能力的要求,采用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设置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方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专业技能人才,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中应注重基础性知识和实践环节的有效结合性,为此,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中采用“理论基础模块+专业实践模块”的设置,而理论基础模块又主要包含公共基础知识模块、学科基础模块、学科专业模块及人文素质模块等部分。专业实践模块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际工作经验、培养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源泉。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模块的有效运行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该种模块
8、化的课程体系设置,不仅能够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的建立,更能在此基础上,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有机结合,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专业实践过程中,大大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培养高质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奠定了良好基础。 3.应用型实践基地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显著不同的一点便是要借助专业实践基地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联系实践及解决工程应用问题的能力。结合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体系,建设应用型专业实践基地便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必由之路。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建设实践基地过程中应注重层次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首先是实践基地建设的层次性,为适
9、应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不同需求,应分别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实践基地和校企联合实践基地等多层次的基地建设。通过充分利用学校导师科研工作优势,不断建设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及科研思维培养创设条件,不断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上建立校企联合创新基地,在培养了创新意识的前提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企联合创新基地可以从事学位论文工作,从而增强其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四、建立、健全双师型导师队伍 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一环便是要具有一支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明显职业背景、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导师队伍。当前专业学位研究
10、生培养过程中需要的做法是采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相结合的方法,该种体制下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针对学生的特点和专业方向,共同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和学位论文。采用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有助于发挥校内导师的专业知识、科研优势和企业导师实践优势,能集中双方特长,切实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重基础、厚实践的能力。 但是,目前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增长,校企导师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并未完全实施,校企导师在指导过程从存在较大的脱节情况。校内导师主要承担的是学术型研究生的指导工作,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多是辅助性质的,而企业导师多是兼职导师,其自身多工作较为繁忙。无法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学位研
11、究生的指导过程中来,从而导致了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两不靠的尴尬境地。为此,需要建立和健全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制度,以充分发挥双方结合的优势。为此一方面需要培养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以此来改变目前高校专职研究生导师的结构。其次,需要不断创造条件,积极邀请企业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授课任务,搭建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平台。再次,加强校企双方导师的不断沟通,以相关的项目合作作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建立长效的校企双方导师合作机制,不断为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和良好的环境。 五、结束语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求的不断扩大,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基础、厚实践能力的提升无疑是重中之重。通过适合社会需求的培养方案制定,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建立符合实际状况的双师型导师队伍等一系列措施,可在当前形势下稳步推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增强其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融合,提升其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彦斌,宋晓华,能力导向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6566. 2高文波。提高全目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5861.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