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题库(填空)+必考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题库(填空)+必考知识点.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医学题库(填空)+必考知识点1、中医以元气学说、阴阳五行为其哲学基础,以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为其理想的追求目标,以系统论、信息论等为其研究方法2、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3、伤寒杂病论张仲景所著,是我国第一部临床专著。4、神农本草经初步建立了中药学理论体系,为药学专著。5、金匮要略以脏腑分证治疗杂病。6、金元四大家: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子和;补脾(土)派李东桓;滋阴派朱丹溪。7、清代以叶天土、吴鞠通为代表的温病学派。8、中医主要内容涉及到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和预防治则等各个方面。9、中医诊法望闻问切10、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衡动观念;辨证观
2、念11、中医学将气分为:自然之气、生理之气、病邪之气、药物之气12、气的作用:温煦作用;推动作用;气化作用;防御作用;营养作用;固摄作用;调节作用13、气的性质:具有无限生命力;运动不息;无形有征14、阴阳属性: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可分性。15、阴阳相互关系: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消长和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16、五行:木、火、土、金、水17、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18、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19、五脏:肝、心、脾、肺、肾 ;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20
3、、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明。2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肺朝百脉、肺主宣发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主治节22、脾的主要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脾主统血、脾主升清23、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24、肝的主要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肝藏血肝主疏泄包括:(1)调节精神情志(2)促进消化吸收(3)维持气血运行(4)调节水 液代谢(5)调节生殖功能肝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25、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藏精、主水、主纳气 肾藏精:主骨、生髓、化血、充脑。肾中精气的功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调节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26、 气的来源: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呼吸之清
4、气27、 气的功能: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28、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29、血的生成:水谷精微化生、肾精转化、营气转化30、血的主要生理功能:营养滋润全身、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31、与津液密切相关的脏器:肺、脾、肾32、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化生血液、调节阴阳、排泄废物33、中医诊法:望闻问切34、中医诊法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达变;基本原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35、望神的四种情况:得神、少神、失神、假神36、望面色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病性的寒热等。37、常见病色有: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38、常色分为主色和客色;病色分为善色和恶色39、白
5、色主虚、主寒和主失血;黄色主湿、主虚和主黄疸;赤色主热证,也可见于戴阳病;青色主寒、主痛、主血瘀、主惊风;黑色主肾虚、水饮、血瘀和寒证。38、正常的舌象:淡红舌、薄白苔;淡白舌:主虚证、主寒证;红舌:主热证;绛舌:主热盛证、主瘀;青紫舌:主瘀血、寒证。老舌:主实证。嫩舌:主虚证;胖大舌:水湿痰饮阻滞;瘦薄舌:气血阴液不足;芒刺舌:主热盛;裂纹舌:阴血亏虚39、舌态:痿软、强硬、震颤、歪斜、卷缩、吐弄、麻痹。舌纵40、白苔:主表证、寒证、湿证。 黄苔:主里证、热证。 灰、黑苔:热极伤阴,津液枯竭; 阳虚寒盛,痰湿内停。41、常见的病态言语:谵语、郑声、独语、狂言、语謇。42、寒热包括:恶寒发热、
6、但寒不热(里寒证)、但热不寒(壮热、潮热、低热、寒热往来。43、正常脉象: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快不慢,一息脉来四五至,即有胃、有神、有根。44、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诸证、妊娠。弦脉:主肝胆病,诸痛证,痰饮等,亦见于老年健康者。涩脉:气滞血瘀、痰食内停,精伤、血少。45、脏腑辨证: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46、心气虚证:入睡之后汗出,醒后汗自止,属阴虚。心血虚证:心悸、失眠及血虚证。心火亢盛证:失眠、烦躁、狂谵及舌尖红绛、舌疮等实火内炽。痰火扰神证:神志异常和痰黄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痰火内盛。心脉痹
7、阻证:心悸怔忡,心胸闷痛,痛引肩背时作49、 肺气虚证:咳喘无力、痰清稀 + 气虚见症。 肺阴虚证:干咳或痰少而粘和阴虚内热燥邪犯肺证:干咳或痰少而粘、口鼻咽干 + 表证见症。痰热壅肺证:咳喘 、痰多及里实热证。寒痰阻肺证:咳喘、寒痰内盛。大肠湿热证:下痢脓血或暴泻 + 湿热见症。大肠液亏证:大便干燥 + 津亏见症。50、 脾失健运: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证。脾气下陷证:以脾气虚证与内脏下垂并见。脾不统血证:脾气虚证和出血。脾阳虚证:纳少腹胀便溏 + 阳虚见症。寒湿困脾证:脘腹胀痛、便溏呕恶 + 寒湿见症。寒滞胃脘证:脘部冷痛及实寒证。胃热炽盛证:胃脘灼热疼痛及实火内炽见症。51、 脾气虚证:脾
8、失健运、中气下陷、脾不统血。52、 肝血虚证:筋脉、目、爪甲失于濡养血虚证。肝阴虚证:头目、筋脉、肝络失于滋润阴虚内热证。肝气郁结证: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窜痛,或妇女月经失调等表现。肝火上炎证:肝经循行部位表现的实火炽盛症状。肝阳上亢:头晕胀痛,腰膝酸软,头重足飘。肝阳化风证:阳亢 + 动风表现。热极生风证:实热证(高热神昏)+ 肝风表现。血虚生风证:血虚 + 肝风(肢麻、震颤,肌肉瞤动)。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厌食腹胀,身目发黄+湿热内蕴证。53、 肾阳虚证:性与生殖机能减退+形寒肢冷,腰膝酸冷等虚寒。肾阴虚证:肾病主症 + 阴虚见症。肾精不足:发育迟缓、生殖机能减退、成人早衰。肾气不
9、固证:小便失摄、滑精、滑胎等。膀胱湿热证:尿频、尿急、尿痛 + 湿热见症 。54、 中医常用的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辩证等55、 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56、 表里辨证的主要作用有两个:辨轻重、辨进退。57、 表证的特点:起病急,病程较短,病位浅,病情较轻,除肺以外,一般不影响其他脏腑。主症: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次症:头身疼痛、鼻塞流涕或喷嚏咳嗽气喘。58、 里证特点:病因复杂,病情较重,影响气血,病位深而广泛,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复杂59、 虚证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耗损正气。分类: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精虚、津亏60、
10、气虚证:气短、神疲乏力、自汗、脉细弱。血虚:面色苍白、头昏眼花; 阴虚证: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阳虚证:畏寒,形寒肢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迟,舌质淡胖,有齿印,脉沉细无力。61、 常见的证候转化类型: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62、 温热病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63、 治则包括:治未病、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三因制宜64、 未病先防:调节精神情志、适应自然环境、调摄饮食起居、加强身体锻炼、药物预防与人工免疫。65、 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66、 中药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67、 寒、凉:多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
11、作用。治疗热性病证。 温、热:多有温中散寒、助阳通脉作用。治疗寒性病证。 68、 中药配伍(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69、 中药用法:先煎、后下、单煎、包煎、烊化。70、 辛温解表药:适用于风寒表证,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生姜、羌活、白芷、细辛71、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温经通阳。防风:散风解表、去湿止痛、祛风止痉。72、 柴胡: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止痒 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73、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清热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湿热蕴结,热毒炽
12、盛 阴虚内热74、 茯苓:利水渗湿 健脾安神74、大黄: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活血祛瘀75、补气药:人参、黄芪、白术、 甘草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消肿 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76、补血药:当归、熟地、白芍、阿胶、枸杞子。 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熟地黄:养血滋阴,补精益髓77、麻黄汤: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桂枝汤: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78、 大承气汤: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峻下热结。79、 逍遥散:柴胡、当归、茯苓、芍药、白术、炙甘草。 疏肝解郁,养血
13、健脾。80、 白虎汤: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 清热生津。81、小建中汤:桂枝、炙甘草、大枣、芍药、生姜、饴糖。 温中补虚 缓急止痛82、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益气健脾83、玉屏风散:防风、黄芪、白术。 益气固表止汗。84、四物汤:熟地黄、当归、白芍药、川芎; 补血调血。85、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丹皮、茯苓; 滋阴补肾。86、二陈汤:半夏、橘红、白茯苓、炙甘草;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中医学常考知识点1.中医药理论的初步形成,是以皇帝内经的成书为标志,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2.神农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3.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
14、第一部证候学专著。4.宋代陈无择在其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5.金元四大家:刘完素,火热论-寒凉派 张子和:汗、吐、下-攻下派 李东峘:补脾胃-补土派 宋丹溪:滋阴降火-滋阴派6.我国最早的妇科专著经效产宝7.我国儿科第一部专著颅囟经8.中医治病以方药、针灸为主,还包括刮痧、火罐、水疗、蜡疗、泥疗、推拿、气功、捏脊、割治等。9.中医学理论体系三大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辩证观念、恒动观念。(P8)10.东汉华佗首创五禽戏以锻炼身体。11.中医学的生理观念:吐故纳新12.阴阳的基本概念(P17)13.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交感相错。14.阴阳学说在
15、中医学中的应用,就脏腑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泄”为阴。15.阴阳说明人体病理变化: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16.阴阳用于疾病的诊断,中医认为人体产生疾病的本质是-阴阳失调。17.阴阳用于中医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泄其有余,回复阴阳的相对平衡。18.治疗原则:阴阳偏盛,损其有余;阴阳偏衰,补其不足。19.四气、五味、升降浮沉(P23)20.五行的基本概念21.五行的基本特点(P23-24)22.五行生克乘侮关系:相生、相克、相乘、相侮23.运用“虚则补其母”治则的常见治法
16、: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益火补土法。24.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25.既属于奇恒之腑有属于六腑的脏腑:胆 26.气的来源:a.父母的先天之精气 b.脾胃吸收的水谷精微 c.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27.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28.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29.气的分类: a.元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b.宗气:帮助肺司呼吸、协助心主血脉 c.营气:营养全身各脏腑组织功能 d.卫气:护卫肌表、温煦脏腑肌肉皮毛、调节维持体温。 30.人体的血液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而化生-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31.精血同源:精可以生血,精和
17、血可以相互化生。 32.津液为血液的组成部分,津亏则血少,血少则津亏,两者相辅相成。33.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34.六淫的致病特点:季节性、外感性、地区性、相兼性35.六淫的性质和治病特点(P65)36.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37.继发病因包括痰饮、瘀血、结石38.饮,因其所停留部位及病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39.病机的一般规律为正邪相争、阴阳失调、气机失常40.气机失常又称气机失调,在疾病过程中脏腑的升降出入遭到破坏,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理变化41.司外揣内:内-机体在里的脏腑和
18、疾病的本质;外-疾病的外在表现。通过观察外表的现象推测内脏的变化,认识疾病本质,并解释外在证候。42.四诊之首-望诊43.望神中临床一般分为得神、少神、失神、假神44.五色主病-青色-惊风、寒、痛、瘀、气滞 赤色-热、戴阳证 黄色-湿、虚、黄疸 白色-虚、寒、脱血、夺气 黑色-肾虚、水饮、瘀血、寒症45.望小儿指纹适用于3岁以内的小儿,将小儿食指按指节部位分为风、气、命三关46.望小儿指纹的临床意义:纹色辨寒热、淡滞定虚实、浮沉分表里、三关测轻重47.舌诊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变化48.望舌色-淡白色-寒证、虚证 红舌-热证(注意虚实之分) 绛舌-邪热炽盛、主瘀 青紫舌-热证、寒证、瘀血49.
19、望舌形-老-实证、热证;嫩-虚证、寒证 胖-水湿痰饮阻止;瘦-气血阴液不足 裂纹舌-热盛伤津或阴盛液固 芒刺舌-热毒炽盛,深入血分 齿痕舌-脾失健运 舌疮-肝肾阴虚火旺所致50.谵语、郑声、独语、狂语、语謇名词解释51.潮热-阴盛潮热-午后或入夜即发热,五心烦热 阳明潮热-日晡阳明旺而热甚 湿温潮热-午后热甚,身热不扬52.自汗-气虚卫阳不固,盗汗-阴虚内热53.三部为寸、关、尺,每部都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三部九侯54.症、证、病的区别理解55.八纲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阴阳为八纲的总纲56.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57.正治和反治58.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59.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60.四气-寒、热、温、凉61.五味-酸、苦、甘、辛、咸62.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63.特殊的煎药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单煎、包煎、烊化、冲服64.方剂学组成原则-君、臣、佐、使65.佐药-a.佐助药,加强君、臣药的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 b.佐治药,减轻或消除君、臣药峻烈之性或毒性的药物 c.反佐药,在方中配伍少量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效66.方剂组成的变化包括药物的增减、药量的增减、剂型的更换67.熟练掌握常用方剂 白虎汤、平胃散、二陈汤、菌陈蒿汤、痛泻要方、玉屏风散、四逆汤、四君子汤、四物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