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计算课引发的思考]-由一节同课异构课引发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节计算课引发的思考]-由一节同课异构课引发的思考.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节计算课引发的思考 由一节同课异构课引发的思考 计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如何让计算教学更有实效?我以四年级上册的卫星运行时间这一素材为例来说明。本课内容是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包含两位数乘三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进位乘法、利用乘法运算定律交换乘数的位置进行笔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等。这在人教版教材中是安排5个课时,而北师大版中只安排了一个课时,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这些无限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一个思考! 一、读懂教材,把握好“教”的度 问题1:这节课的目标之一是“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而对11421结果的估计,学生会很容易确定得
2、数比2200大,可是一般学生不会去想上限,只会想到和2400差不多。这是否是没达到目标呢? 本课要求估算出积的范围,这应该是第二学段相比第一学段估算要求的提高。在这里,如果学生没有估算范围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估算范围的意识,这已经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也就是实现了估算的目标。教材的编写意图是,通过不同学生的不同估算策略之间的交流,从而产生一个大致的范围。作为教师,只有把它研读透彻,才能明白其中真知。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估算能力得到了加强,但学生的估算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能“写出来的”和“不容易写的、不容易说的”部分都是一种过程。看来,“估算”的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算”上,只有将它
3、用在解决问题上,“估算”才还原了它本来的面目。 二、读懂课堂,把握好“研”的度 问题2:在让学生结合情境提出问题时,学生可能提出“绕地球35圈(圈数是两位数)需要多少时间”的问题。这时,是用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后面的计算教学,还是仍用教材上的例题“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呢? 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真实的、实际的问题。所有的课上,在提出问题的环节都是不好预测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来的。如果一开始的计算就涉及进位,会给学生带来困难,影响他们对基本方法的理解。 就拿卫星运行时间这节课来说吧,教学目标的量化指标比较多,如估算、计算、解决问题等,如果练习少些,则显得课太单薄。怎么办? 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解决问题
4、探索两、三位数的乘法,要遵循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从不进位的简单计算到进位等复杂一些的计算。不然,势必会给一些孩子带来学习上的困难,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对算法多样化的交流和比较,影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等到掌握了计算方法,再来计算进位,也就容易多了。所以,我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测:如果学生提出圈数是1位数或是整十数的问题,直接让学生列式计算,从中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以此作为本课的学习起点;如果学生提出了圈数是两位数的问题,可以记下来,在解决了教材中的例题后,作为巩固练习,和学生一起解决。 三、读懂学生,把握好“学”的度 问题3:教参对于最后的综合题目并没有提出估算的要求,学生在
5、进行解决时,却出现这样的方法:按现价卖每台亏本2元,10台才亏了20元,而按原价卖一台就赚了20元,已经不赚也不亏了,那另外69台按原价卖的收入就是赚的了,所以一定赚钱。虽然孩子在表达想法时,还没有写清他的解题过程,但他不用精确计算就能解决问题,不正好说明不同的学生之间有认知差异吗? 在计算练习时,老师要“牵得多一些,还是放手让学生试着做”?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能很好地解读我们的学生,对于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题目是否过难,要相对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来确定。 同一内容的课,由于学生不同,教学策略和方式不同,生成性问题的解决机制不同,所以最后实现目标的程度也不一致,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这些都读懂了,也就是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那么,就不要求全求完美,该舍的就舍去吧。用一位老师的话说,只有抓住核心,才不会迷失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之中。 (作者单位福建省光泽县实验小学)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