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壤肥料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壤肥料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1)].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壤肥料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壤肥料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1)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0.1mm时()。 A吸附能力比较强B吸附能力比较弱C吸附能力没有变化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2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 A腐殖酸B胡敏酸C植物残体D半分解的植物残体3养分离子淋洗出土壤,主要有关的是()。 A.非活性孔隙度B毛管孔隙度C通气孔隙度D土壤盐基饱和度4连续不断地向土壤供水时,水的入渗速度()。 A逐渐提高B逐渐降低C保持不变D略有变化5土壤与成土母质的明显差异在于()。 A.颗粒
2、大小B养分含量C质地D有明显的发生层次6中低产田指的是()。 A作物产量比较低的田B作物平均产量比较低的田C作物平均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D作物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7作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对根系吸收养分有很大的影响,但主要影响()。 A养分的被动吸收B养分的主动吸收C对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的影响几乎相同D先影响被动吸收,后影响主动吸收8当其它环境条件合适时,作物产量总是受到土壤中()的制约。 A.绝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B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C绝对和相对含量都最低的养分元素D总养分含量9在确定某地块的肥料用量时,必须知道土壤养分的供给量和作物的吸收量以及()。 A栽培耕作制度B灌溉条件C肥料利用率D土壤物
3、理性状10冬小麦吸收磷素最多的时期为()。 A苗期B返青期C乳熟期D开花期11.作物吸收的氮素如果超过其代谢消耗,则以()形式存于体内。 A.硝酸盐B铵C两种酰胺D核酸12不属于配方施肥建立理论的是()。 A养分归还原理B最少养分原理C报酬递减规律D冰山理论13作物所吸收的钙主要存在于()。 A叶片中B细胞壁中C籽粒中D根系中14.棉花缺硼时“蕾而不花”,其原因是硼影响()。 A糖向花器的运输B花器的受精C细胞壁的形成D糖的合成15.缺钾的植物表现为()。 A植株上部叶片发黄B植株下部叶片中间发黄C植株下部叶尖和边缘发黄D三种都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6.土壤由矿物质、有机物质、生
4、物、水分和空气等5种物质组成。 17.镁的营养功能可概括成三项:叶绿素的构成元素:很多酶的活化剂、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18典型的土壤胶体微粒包括三个部分:胶核、胶粒和胶团。 19岩石的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20土壤中氮素有4个来源:雨水、灌溉水、微生物固氮和施肥。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21盐基饱和度: 土壤胶体上交换性盐基离子与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摩尔比。 22土壤可塑性: 土壤被外力塑成某种形状,当外力消失或干燥后,仍能保持所获形状而不变的性能。 23速效养分: 是指当季作物能够直接吸收的养分,包括水溶态养分和吸附在土壤胶体颗粒上容易被换下来的养
5、分,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养分供给的强度指标。 24闭蓄态磷: 在酸性土壤中,大部分磷酸盐常常被铁的氧化物或水化氧化物的胶膜所包被着,在石灰性土壤,磷酸盐的表面也常常形成钙质胶膜,这就是闭蓄态磷。 25生物固氮: 指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为氨,包括共生固氮、联合固氮和自生固氮。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10分)26请简要描述作物缺钙的症状。 答:首先在根尖、侧芽和顶芽部位表现出来,(1分)表现为植株矮小,节间较短,组织软弱,(2分)幼叶卷曲畸形,叶缘变黄并逐渐坏死,茎和根尖的分生组织腐烂、死亡。(2分)27.请简述土壤具有缓冲能力的原因。 答:一是由于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有机酸
6、等弱酸及其盐类5(2分)二是由于土壤胶体上离子的吸附与交换作用:土壤胶体上吸附的盐基离子能够通过交换作用被解吸,从而对进入土壤中的酸性离子起中和作用,而胶体上吸附的H+和Al3+离子又对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3分)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28.请说明有机肥料高温发酵堆制技术的过程、条件和结果。 答:有机肥料的堆制实际上是一个微生物发酵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发热阶段、高温阶段和降温阶段。(4分)堆制的条件包括:水分、空气、温度、物料的碳氮比、酸碱度等。(3分)腐熟的有机物料一般为黑褐色,汁液浅棕色或无色,有臭味,材料完全变形,很容易破碎。 (3分)29.请论述土壤团粒结构体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作用促使它形成?答:团粒状结构体是经过多次复合团聚而形成的。(2分)一般先是单粒相互凝聚成复粒或粘团,再经过逐级粘结作用,以此形成微团聚体,微团聚体再经过多次团聚形成较大的团粒。(3分)土壤结构体形成过程极其复杂,(2分)主要有胶体的凝聚作用、水膜的粘结作用、胶结作用、干湿交替、冻融交替、机械作用、生物作用、耕作措施等作用机制。(3分)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