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数学 讲练测系列 专题03 数列(学生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134883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数学 讲练测系列 专题03 数列(学生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高考数学 讲练测系列 专题03 数列(学生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数学 讲练测系列 专题03 数列(学生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数学 讲练测系列 专题03 数列(学生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项冲击波】2013年高考数学 讲练测系列 专题03 数列(学生版)【考纲解读】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简单的问题.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考点预测】1.等差(比)数列的基本知识是必考内容,这类问题既有选择题、填空题,也有解答题;难度易、中、难三类皆有.2.数列中an与Sn之间的互化关系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3.函数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

2、问题中常常用到,解答试题时要注意灵活应用.4.解答题的难度有逐年增大的趋势,还有一些新颖题型,如与导数和极限相结合等.因此复习中应注意:1.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学习时要善于利用函数的思想来解决.如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2.运用方程的思想解等差(比)数列,是常见题型,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抓住基本量a1、d(或q),掌握好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解方程三个环节,常通过“设而不求,整体代入”来简化运算.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本章尤为突出.学习时考虑问题要全面,如等比数列求和要注意q=1和q1两种情况等等.4.等价转化是数学复习中常常运用的,数列也不例外.如an与Sn的转化;将一些数列转化成等差(比)数列

3、来解决等.复习时,要及时总结归纳.5.深刻理解等差(比)数列的定义,能正确使用定义和等差(比)数列的性质是学好本章的关键.6.解题要善于总结基本数学方法.如观察法、类比法、错位相减法、待定系数法、归纳法、数形结合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数列应用题将是命题的热点,这类题关键在于建模及数列的一些相关知识的应用. 【要点梳理】1.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的两种基本方法:(1)定义法:为常数;(2)等差中项法:.2.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的两种基本方法:(1)定义法:(非零常数);(2)等差中项法:.3.常用性质:(1)等差数列中,若,则;(2)等比数列中,若,则.4.求和:(1)等差

4、等比数列,用其前n项和求出;(2)掌握几种常见的求和方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分组求和法、倒序相加法;(3)掌握等差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常用性质.【考点在线】考点1 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及性质在等差、等比数列中,已知五个元素或,中的任意三个,运用方程的思想,便可求出其余两个,即“知三求二”。本着化多为少的原则,解题时需抓住首项和公差(或公比)。另外注意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的运用.例如(1)等差数列中,若,则;等比数列中,若,则 . (2)等差数列中,成等差数列。其中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中(),成等比数列。其中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3)在等差数列中,项数n成等差的项也称等差数列. (

5、4)在等差数列中,; .在复习时,要注意深刻理解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其等价形式.注意方程思想、整体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例1. (2012年高考安徽卷文科5)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的各项都是正数,且,则 =( )(A) 1 (B)2 (C) 4 (D)8练习1: (山东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12月第三次模拟检测文)设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已知,则等于( ) A13 B35 C49 D63 考点2 数列的递推关系式的理解与应用 在解答给出的递推关系式的数列问题时,要对其关系式进行适当的变形 ,转化为常见的类型进行解题。如“逐差法”若且;我们可把各个差列出来进行求和,可得到数

6、列的通项. 再看“逐商法”即且,可把各个商列出来求积。另外可以变形转化为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利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解决问题.例2.(2011年高考四川卷文科9)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1=1, an+1 =3Sn(n1),则a6=( )(A)3 44 (B)3 44+1 (C) 44 (D)44+1练习2.(2011年高考辽宁卷文科5)若等比数列an满足anan+1=16n,则公比为( )(A)2 (B)4 (C)8 (D)16【答案】B 【解析】设公比是q,根据题意a1a2=16 ,a2a3=162 ,得q2=16 .因为a12q=160, a120,则q0,q=4.考点3 数列

7、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要深刻理解,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因此可以改写为是关于n的指数函数,当时,.例3. (山东省临沂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文)已知数列=( )A4B2C1D-2练习3.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科16)数列满足,则的前项和为 .考点4. 数列求和例4. (2012年高考全国卷理科5)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数列的前100项和为( )A B C D练习4. (2012年高考浙江卷文科19)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n=,nN,数列bn满足an=4log2bn3,nN.(

8、1)求an,bn;(2)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Tn.考点5 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解综合题要总揽全局,尤其要注意上一问的结论可作为下面论证的已知条件,在后面求解的过程中适时应用例5(2012年高考湖北卷理科18)已知等差数列an前三项的和为-3,前三项的积为8.(1)求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若a2,a3,a1成等比数列,求数列的前n项的和.练习5. (2012年高考重庆卷文科16)(本小题满分13分,()小问6分,()小问7分)已知为等差数列,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记的前项和为,若成等比数列,求正整数的值。【考题回放】1.(2012年高考辽宁卷文科4)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

9、4+a8=16,则a2+a10=( )(A) 12 (B) 16 (C) 20 (D)242(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文)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当取最小值时,( )A9B8C7D63(山东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在等比数列( )A.B.4C.D.5 4(2012年高考福建卷理科2)等差数列中,则数列的公差为( )A1 B2 C3 D45.(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科5)已知为等比数列,则( ) 6(2012年高考浙江卷理科7)设S n是公差为d(d0)的无穷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若d0,则数列S n有最大项B若数列S

10、 n有最大项,则d0C若数列S n是递增数列,则对任意的nN*,均有S n0D若对任意的nN*,均有S n0,则数列S n是递增数列7.(2012年高考辽宁卷理科6)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4+a8=16,则该数列前11项和S11=( )(A)58 (B)88 (C)143 (D)1768(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文)已知各项为正的等比数列中,与的等比数列中项为,则的最小值( ) A.16 B.8 C. D.49(山东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12月第三次模拟检测文)数列中,则等于( ) A B C1 D10(山东省青岛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

11、,则实数的值是( )A B C D11(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文)已知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其公比q1且,,若,则( )A.B.C.D. 12(北京四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验文)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 A. 15 B. 18 C. 9 D. 12 13(2011年高考安徽卷文科7)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则( )(A) 15 (B) 12 (C ) (D) 14. (2012年高考湖北卷文科7)定义在(-,0)(0,+)上的函数f(x),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等比数列an,f(an)仍是等比数列,则称f(x)为“保等比数列函数”。现有定义在(-,0)(0,+)上

12、的如下函数:f(x)=x;f(x)=2x;f(x)=ln|x |.则其中是“保等比数列函数”的f(x)的序号为( )A. B. C. D.15.(2012年高考辽宁卷文科14)已知等比数列an为递增数列.若a10,且2(a n+a n+2)=5a n+1 ,则数列an的公比q = _.16.(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文科14)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3+3S2=0,则公比q=_17. (2012年高考湖南卷文科16)对于,将n表示为,当时,当时为0或1,定义如下:在的上述表示中,当,a2,ak中等于1的个数为奇数时,bn=1;否则bn=0.(1)b2+b4+b6+b8=_;(2)记

13、cm为数列bn中第m个为0的项与第m+1个为0的项之间的项数,则cm的最大值是_.18. (2012年高考江西卷文科13)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公比不为1。若a1=1,且对任意的都有an2an1-2an=0,则S5=_。19. (2012年高考上海卷文科7)有一列正方体,棱长组成以1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体积分别记为,则 .20(2012年高考山东卷文科20)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5项和为105,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任意,将数列中不大于的项的个数记为.求数列的前m项和.【高考冲策演练】一、选择题:1.(天津市新华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等差数列中,如果,则数列

14、前9项的和为( )A. 297 B. 144 C. 99 D. 662.(天津市新华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已知正项等比数列满足:,若存在两项使得,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 不存在3.(山东省兖州市2013届高三9月入学诊断检测文)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等于( )52 5456 584.(天津市新华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是与的等比中项,则等于( )A. 18B. 24C. 60D. 905.(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区2013届高三11月联考文)设等比数列中,前n项和为,已知,则( ) A. B. C. D.6(山

15、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文)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则( ) A4 B6C8D7.(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区2013届高三11月联考文)已知中,把数列的各项排列成如下的三角形状, 记表示第行的第个数,则=( ) A. B. C. D.8.(2012年高考全国卷文科6)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A) (B) (C) (D)9.(2012年高考四川卷文科12)设函数,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则( )A、0 B、7 C、14 D、2110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文科12)数列an满足an+1(1)n an 2n1,则an的前60项和为( )(A)3690 (B)3660

16、 (C)1845 (D)183011. (2012年高考四川卷理科12)设函数,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则( )A、 B、 C、 D、12(2012年高考北京卷文科6)已知为等比数列,下面结论种正确的是( )(A)a1+a32a2 (B) (C)若a1=a3,则a1=a2(D)若a3a1,则a4a2二填空题:13(2012年高考广东卷文科12)若等比数列an满足,则 。14 (2012年高考北京卷文科10)已知an为等差数列,Sn为其前n项和,若,S2=a3,则a2=_,Sn=_。15.(2012年高考重庆卷文科11)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的前4项和 16. (2012年高考上海卷文科14)

17、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满足,若,则的值是 .三解答题:17. (2012年高考浙江卷文科19)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n=,nN,数列bn满足an=4log2bn3,nN.(1)求an,bn;(2)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Tn.18(2012年高考山东卷文科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的前5项和为105,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任意,将数列中不大于的项的个数记为.求数列的前m项和.19(2012年高考广东卷理科19)(本小题满分14分)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满足2Sn=an+1-2n+1,nN,且a1,a2+5,a3成等差数列。(1) 求a1的值;(2)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3) 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有.20(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文)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有,(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为21(山东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12月第三次模拟检测文)(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 满足条件:, (1)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项和,并求使得对任意N*都成立的正整数的最小值22(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文)在数列中,已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设数列满足,求的前n项和.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