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死不休-欣赏杜甫诗的语言知识特点-教学方针设计.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810779 上传时间:2020-05-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不惊人死不休-欣赏杜甫诗的语言知识特点-教学方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不惊人死不休-欣赏杜甫诗的语言知识特点-教学方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不惊人死不休-欣赏杜甫诗的语言知识特点-教学方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不惊人死不休-欣赏杜甫诗的语言知识特点-教学方针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诗歌的语言特色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课教学设计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设计自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努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学法指导】1、了解作家作品

2、、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2、反复吟诵,掌握诗歌节奏,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把握杜甫诗歌的语言特色。3、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感悟、讨论和讲析相结合的方法。4、教师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语言特点。【知识目标】1、通过了解作家生平及思想体味诗歌内容。2、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3、把握杜甫诗歌的语言特色。【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诗歌内涵和把握诗人独特的语言特色的能力【情感目标】1、感受杜甫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2、了解诗人的风格,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提升诗歌语言艺术鉴

3、赏力,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内容,把握诗歌语言特色【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特色【教学方法】诵读式感悟式自主式交流式点拨式讲析式比较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星空里,镶嵌着许许多多璀璨耀眼的明 星。沉郁顿挫的是杜甫,豪放飘逸的是李白;提起柳永,我们便难忘“执手相 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缠绵悱恻;说到苏轼,我们又怎能忘却“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雄浑。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风格。今天我们 就来鉴赏杜甫诗歌的语言特点。一、预习检测 说说你所知道的著名诗人或词人的诗歌的语言风格

4、(指名回答) :如: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维的清新自然,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陆游的慷慨激昂,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二、知识温习1、涵义(师讲解) :诗歌风格简称诗风,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由诗人创 作个性决定的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表现出来的总的特色。从诗风渊源看有浪漫 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体裁看词有豪放和婉约之分,曲有通俗和幽默之别。 诗歌的语言风格,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 是诗人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主要由作者的写作个性、选择的题材类型等因素

5、决定。 2、诗歌的语言风格及鉴赏术语(师生共同温习) :1、简洁又表述为: 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浅显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2、质朴清新 淡雅 ,自然. 3、词藻华丽 4、明快:明白通畅。 5、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6、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这一般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身上。(师补充:诗歌的语言风格不止上述词语,还比如:朦胧隐晦、幽默讽刺、 婉转缠绵、雄壮浑厚、强健刚劲等等,需要同学们在实际训练中总结积累。 ) 3、方法指津(生讨论,师点拨) :辨别诗歌语言风格的一般途径。 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风格; 品读诗句,把握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

6、; 明确类别,区分题材体裁; 重视背景,关注朝代文风。 三、了解杜甫生平概述杜甫,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原籍襄阳,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及安史之乱,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弃官。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集。四、例析:1、杜甫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句,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7、,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分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曰雨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2、拟声词:分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萧、滚滚拟声词就属于叠词,作用是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3、表颜色的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要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分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

8、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4、语序颠倒: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如:(1)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析: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2) 定语的位置: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

9、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例:定语挪后:杜甫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花重)析: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诗词曲中特殊词序的出现,声律的要求和修辞的需要往往是兼而有之的。如杜甫春夜喜雨例,定语“锦官城”移后,除了为符合七绝和五律的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突出和强调春雨后诗人想象中繁花坠落的景象。(3)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5、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

10、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如:杜甫春日忆李白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分析:故人相见,或谈心,或论文,总是要吃酒的。仅用“一杯酒”,就写出了两人相会的情景。诗人还选了“桃李”、“春风”两个词。这两个词,也很陈熟,但正因为熟,能够把阳春烟景一下子唤到读者面前,用这两个词给“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就把朋友相会之乐表现出来了。杜甫梦李白云:“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试想,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也不

11、那么容易。诗人却选了“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了动人的抒写。“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夜雨”,能引起怀人之情,”在“江湖”而听“夜雨”,就更增加萧索之感。“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接着选了“灯”字。“灯”,这是一个常用词,而“十年灯”,则是作者的首创,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联缀,就能激发读者的一连串想象: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之久!五、延伸拓展训练(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回答) 新秋杜甫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12、。(1)诗歌的首联是如何照应题目中的“新”这个字进而描写景物的?(2)颔联中的“几处”“谁家”能否替换为“处处”“家家”?为什么?解析:(1)诗歌题目为“新秋”,首联描写了秋的“新”,表现在:云还具有夏天云的特点,天气还很热,但是已经有叶子被吹落,这是秋的特点。这个时候既有夏的特征又有秋的特点,说明是夏末秋初,体现了秋“新”的特点。(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题目要求对比分析“几处”“谁家”与“处处”“家家”在表达效果上的区别。回答问题时可以先分析这两对词语在表达上的区别,同时注意分析它们与题目“新秋”的关系。答案:(1)诗歌首联上句描写了夏日的火云(红色的云彩),表明盛夏的威力还没有过

13、去,傍晚的云峰还在变换着各种形态;下句写有凉意的风、一片落叶,表明已经到了秋天。首联紧紧围绕“新”字选取景色,写云表明是刚刚过了夏天,写风表明已经进入秋天。(2) 不能。诗歌描写的是初秋的景象,“几处”的意思是园林中有几处可以看到秋天景象。“谁家”,有几家,意思是到了秋天有几家人已经开始做秋天的衣服了,如果是“处处”“家家”,就应该是深秋了。六、课堂演练(生讨论,师点拨)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唐诗一首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实宵。五更鼓角声悲注,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从内容或形

14、式,都如此。因为这里不只是一般的青春、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纵情欢乐。深刻地反映了那整个一代初露头角的知识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他们要求突破各种传统约束羁勒;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进入社会上层;他们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傲岸不驯,恣意反抗。而所有这些,又恰恰只有当他们这个降级走上破路,整个社会处于欣欣向荣并无束缚的历史时期才可能存在。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一切都是冲可而出,随意创造,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李白的天才作品确已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音诗的

15、极峰。然而这个极峰,与文学上许多浪漫主义峰巅一样,它只是一个相当短促的时期,很快就转入另一个比较持续的现实典范阶段。那就是以杜甫为诗圣的另一种盛唐,其实那已不是盛唐之音了。(李泽厚美的历程选段)请根据有关唐诗知识分析判断上述一首唐诗的作者是李白还是杜甫,并简述理由为什么说诗圣杜甫已不是盛唐之音?请参照上文来回答。答:1、该诗为杜甫作品。因其具有杜诗的沉郁顿挫,深刻悲壮、气势磅礴的现实主义风格,同时又是严格工整的七律。2、从形式来说,杜诗李白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凝聚在一定的形式、格律中,从而不再是一种天才美、自然美,而是一种人工美、世俗美,为后世提供了可以学到的范本;从内容来

16、说,杜诗更多地关注国远民生,且充满忧患意识,不似李白那么飘逸洒脱,也明显地蕴含了这个阶级的停滞与走下破路。因而,李白与杜甫是两种风度,两种意境,两种格调,如果说李白是盛唐之音,那么杜甫就是另一种盛唐了。七、课堂小结:杜甫以“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表现出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苦心追求的精神;“毫发无遗憾”、“新诗改罢自长吟”,表现着诗人的辛苦锤炼和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表现诗人不仅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且还具有渊博的知识修养。正是经过这样辛勤的努力,杜甫成为古典诗歌语言艺术的大师。八、作业:课下阅读杜甫的咏怀古迹 其三诗,体会其中的语言艺术板书设计: (见方法指津)教后反思:1、杜甫是古典诗歌语言艺术的大师。有人提出杜诗无一字无来处的说法,杜甫在诗歌语言艺术上的巨大努力绝非仅仅体现为清词丽句必为邻(戏为六绝句之五),即广泛地借鉴、汲取古往今来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中的精华,而更体现为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即在诗歌创作中自铸伟辞。2、杜甫在遣词造句时多方面地体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追求,由于字句是诗歌的最小语言单位,所以这使得杜诗艺术具有精微细致、玲珑透剔的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