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教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文学教程-ppt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什么是儿童文学?文学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成人文学:儿童文学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特别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不但要求作品的主题明确突出,形象具体鲜明,结构单纯,语言浅显精练,情节有趣,想象丰富,还要使其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尽可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他们所喜闻乐见。关于儿童文学的若干片面理解:1.儿童本位论。2.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3.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1.儿童文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材资源。 语言学
2、习 精神食粮 拓宽视野、获取知识 2.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更好地理解儿童、接近儿童。 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陶冶、净化心灵。三。学习儿童文学的基本要求1.热爱儿童、热爱事业、有颗赤子之心。2.广泛阅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3.背唱儿歌、讲故事,积累教学素材。4.创作儿童文学作品。5.广泛接触其他艺术形式。第二章 历史和今天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 神话、故事、歌谣,这些早期出现的文学形态是儿童文学的摇篮。人类社会的发展:童年、青年、成年、老年。人类个体的发展:童年、青年、成年、老年。 人类童年时期的神话、故事、歌谣今天仍适合儿童阅读一、从”自在“到”自觉“ ”童年”的概念在欧洲到十七世纪才
3、得以确立。在中国,儿童的独立身份到二十世纪初才被认识。1697年贝洛的鹅妈妈故事集的出版被看着是西方儿童文学自觉形态的开始。二十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推进中国的儿童文学也走向了自觉发展的道路。二、从民间文学到作家创作的文学 格林兄弟的儿童与家庭故事集 安徒生童话第二节 新媒介与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一切媒介形态最早出现时,都可称为新媒介。语言、文字、印刷术、电话、电报、录音、照相、电影、电视、网络。媒介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途径。是人的延伸。媒介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工具性,还在于它参与塑造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及其生活方式。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一、新媒介环境下的儿童生存状况新媒介的基本特
4、征:1、以现代电子和数字技术为核心。2、能实现即时性的迅捷传播。3、声像整合。4、互动性。 新媒介大大丰富了儿童的学习生活和闲暇生活,激发了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消极方面,导致了儿童过多地沉溺于虚拟世界,脱离现实生活,而且不再有能力获得理性、有序、思辨的思维品质。 两种对待新媒介的态度:丹尼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在电子媒体中成长的孩子。二、新媒介环境下的儿童文学 二十世纪初,儿童文学与新媒介的结合开始。影视媒介有意识的发掘和利用儿童文学。 以沃特迪斯尼为代表。1937年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开始放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媒介的普及,新的文化产业链的形成促使作家考虑作品与新媒介转
5、换的可能性。 新媒介对儿童文学发展的意义:1、为儿童文学提供了新的创作空间。2、为儿童温煦忒供了新的传播载体。3、加强了儿童参与创作和接受的主动性。第三章 创作主体和接收对象第一节 儿童文学作家一、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1.独特的精神气质 别林斯基说:”儿童文学作家应当是生就的,而不应当是造就的。这是一种天赋。“儿童文学作家理应在天性上靠近童年,为孩子写作是出于内心的需要。2、独特的感受力和生活经验 儿童文学作家的独特感受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独特的生活经验,就是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回忆和守护,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获得童年记忆和深入儿童生活。3、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主要体现为:想象力、幽默感、诗意、故事叙
6、述 能力等等。 二、小学教师和儿童文学创作三、儿童与儿童文学创作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读者一、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儿童读者是儿童文学首位的基本阅读者和接受者。 成人对儿童文学的接近,其原因很复杂。最主要有两类原因。1. 成人读者出于“身份”或“职业”的需要走向儿童文学。2. 有些成人读者在天性上,在心灵深处与儿童、儿童文学有一种沟通、默契和认同感。 对于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有着双重的巨大艺术征服力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必然是那些历来被人们不断品味、赞叹的儿童文学精品。二、儿童读者文学接受能力的特殊性1.生理层面2.心理层面 3.文化层面三、儿童读者的多样性1.性别差异2.智力因素3.心理个性4.文化差异四
7、、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与儿童学1.儿童的年龄特征幼儿期(36岁)童年期(712岁)少年期(1315岁)2.儿童年龄阶段的适应性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 幼儿文学作品有更多纯真和稚拙的美,有突出的游戏化倾向。而童年文学、少年文学除了天真淳朴外,还逐渐融入幽默滑稽的喜剧美、震慑人心的崇高美和悲剧美。 第四章 文本特征 第一节 故事性一、故事性与儿童阅读 喜爱故事是人的欣赏特性。儿童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所以故事性强的作对于儿童更有吸引力。二、故事性的构成1.“故事元”和叙事技巧中的“矛盾体现物”2.叙事技巧中的传奇性与意外性3.叙事技巧中的完整性、连贯性、生动性与曲折性4.叙事
8、技巧中的悬念与气氛控制5.叙述语言的口语化与生活化6.几种常见的故事构成方式(1)纵列式结构(2)横列式结构(3)三叠式结构(4)连环式结构(5)对立式结构(6)误会式结构(7)递进式结构(8)设伏式结构第二节 语言特点一、形象性二、简洁性三、音乐性四、叙述性第五章 儿歌 儿童诗第一节 儿歌一、 儿歌的含义和特征 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于低幼孩子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1.注重音乐性,强调音韵和节奏2.短小单纯,易懂易记3.歌戏互补,富于情趣二、儿歌的一般艺术形式三、 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1.摇篮歌2.问答歌3.连锁调4.颠倒歌5.数数歌6.绕口令7.时序歌8.对数谣9.物象歌第二节
9、儿童诗一、 儿童诗的含义 儿童诗是为儿童创作的,符和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它是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但又具有陈述性特点的文学语言来抒写儿童情感的文学形式,也包括儿童自己为抒怀而创作的诗。二、 儿童诗的艺术特征1.1.高度凝练地表现儿童生活及其内心世界2.体现儿童特有的趣味与情调3塑造儿童视野中可知可感的诗歌形象梧桐树飘下黄叶一片,缓缓地落在地面。路边的野菊花露出笑颜,草丛里的蟋蟀拨动琴弦,蓝天上响起歌声,飞来一群大雁啊!黄叶一片,是秋天发出的金色信笺。秋天来信春天大好时光,百花争着开放,它不着急也不妒忌,只顾埋头生长。到了秋天,后来居上,它开得灿烂辉煌,分外的芬芳。菊花树枝上挂着残存的蛛
10、网,一片树叶,粘在细丝上。叶上歇着,蚂蚁姑娘,在风里飘,在风里荡。晃晃悠悠,悠悠晃晃,好不自在,好不欢畅。蚂蚁呱呱,咯咯,”荷塘里青蛙好多。我想逮住一个,青蛙一只只逃脱。水花溅满荷叶,留下银珠颗颗。我去抓水珠,水珠立刻滑落,哦,它们不属于我。我静静地看着水珠,我美美地看着翠荷,瞧鱼儿游来游去,听青蛙快活地唱歌。嘿!美好的池塘,全都属于我。荷塘 第六章 童话 寓言第一节 童话一、童话的起源与发展1.童话的概念 1909年孙毓修主编童话。沿用日文原意,即泛指写给儿童的读物,主要偏向故事体的作品。随着理论发展,“童话”被赋予特定的含义,指符合儿童想象方式的、充满幻想色彩的神奇故事。 德文的March
11、en,指“带有魔法或神奇色彩的民间故事”。2.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童话故事最早在民间流传,可以追溯到历史久远的神话和传说。周作人说:“神话者原人之宗教,世说者其历史,而童话则其文学也。” 童话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传统童话和现童话两个阶段。传统童话指民间童话,也包括作家采录、复述、加工而成的童话作品。如贝洛的鹅妈妈的故事、格林的儿童与家庭故事集。现代童话主要指创作童话,以安徒生为标志。20世纪后作家利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文化传媒手段进行童话创作。漫画、电视、电动玩具,等等。二、童话的文学特征(一)传统童话的文学特征1.固定的叙述程式 表现在开头和结尾上。“从前”。“从此以后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重复式的叙
12、事模式:最为典型的是三段式的重复2.鲜明的主题 在二元对的模式中,建立一定的道德判断图式,从而对儿童的未来成长产生作用。(二)现代童话的文学特征1.日常生活进入幻想世界 现代童话常常讲故事的背景放置在现代生活场景中,构建现实世界和童话世界同时并行、交错存在的双线结构,大大拓展了童话的审美疆域。2.个性化、多样化的趣味和风格现代童话很少沿用传统模式,有难以复制的特点。3.儿童与成人共享童年梦想三、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1.拟人2.2.夸张3.颠倒4.象征四、童话的形象类型11.超人体形象 2.拟人体形象 3.常人体形象第二节 寓言一、寓言的含义和历史形成1.寓言的含义 “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是把深
13、刻的哲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形象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样式。寓言是理性认识的感性化,是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寓言必须由教训和故事两个要素组成。 ”寓言“最早见于庄子:”以天下为沉沦,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是虚构人物借题发挥的大段议论。并不是特指一种文体。1902年林纾翻译出版伊索寓言,1917年茅盾编出中国寓言(初编), 中国学术界对寓言的认定从“言论”、“技法”转向文体。 在西方,寓言源于拉丁文Fabula,指虚构的故事或描绘性的陈述,现代的意思是指一种以散文体或诗体写成的简短故事,用以表示某种教训。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外寓言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在题材上,中国
14、古寓言往往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人公,常常通过社会故事、历史故事等事实揭示真理;西方寓言常以动物为主人公,用比喻形式来揭示人类的行为特质。其次,在体式方面,中国寓言以散文为主,欧洲寓言以诗体为主。2.寓言的历史形成 寓言的产生晚于神话、传说等文体,它在继承、和吸收和借鉴这些传统养料的同时,破除原始蒙昧思想,演绎着人类共通的普遍哲学。在寓言中,人们有意识地利用联想和想象反映从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和认知,并以严谨的逻辑思维显示人类理性意识的逐渐觉醒。 寓言在世界有三大发祥地:古希腊、印度和中国。 古希腊伊索寓言(前6世纪) 印度 百喻经、五卷书、佛本生故事。 中国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寓言。二、寓言的特征1.寓
15、意于言的教训性 寓言的要旨是为了阐明教训或哲理,寓意是灵魂,故事必须为寓意服务。 寓言的教训意义分为两种类型讽刺型和经验教训型。2.连类比物的比喻性3.犀利幽默的讽刺性4.精炼简洁的概括性三、寓言与童话的联系与区别第七章 儿童故事 儿童小说第一节 儿童故事一、 儿童故事的含义和特征 故事是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注重叙事技巧的运用,营构完整连贯、生动曲折、富有趣味性的情节适合口头讲述是故事的基本特征。儿童故事则占据有故事基本特征的内容单纯、篇幅短小,与儿童的接受相适应,供儿童阅读或聆听的叙事性文学体裁。1. 完整连贯 只有能充分展示时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乃至尾声的故事,才是有序、完整和连贯
16、的。2、 生动有趣 在故事中表现为事件发展过程的新奇拙趣、惊险曲折、活泼变幻、温暖动情等。3. 语言口语化和生活化二、儿童故事的类型1.民间故事2.改编故事3.生活故事4.历史故事5.谜语故事6.动物故事第一节 儿童小说一、 儿童小说的含义和特征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得环境的具体描绘来反映社会生活。儿童小说是小说体裁的一个分支,必须要遵循小说创作的基本规律,抓住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要素,通过虚构、合理想象等手段来编织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同时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多方面地真实地反映儿童生活。二、 儿童小说的构成元素1.人物2.故事3.主题第八
17、章 儿童散文 儿童报告文学第一节 儿童散文一、儿童散文的特征 散文指以自由的笔墨抒写作者的经历见闻和感受的形式活泼、情思精美的文学作品。 儿童散文是指用准确、凝练、充分生活化和儿童化的文学语言为少年儿童创作,供少年儿童阅读和欣赏并与儿童审美感受相适应的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1. 内容的包容性与限定性 儿童散文是一种在取材范围和表现内容上都有着极大包容性的文学体裁。但它有特定的读者对象,是专为儿童所作,是指具有明显的限定性。2. 多样的儿童情趣 以跃动的童心表达童趣,借事理物象的描述融贯理趣,是儿童散文的特色。 儿童散文中的理趣不是游离与作品内容之外的抽象说教,而是与作品所讲述的故事、所描绘的物象
18、水乳交融,不可分离。3. 美的和谐统一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二、 儿童散文的类型1. 叙事型2. 写景状物型3. 抒情型4. 议论型第二节 儿童报告文学一、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 将文学与新闻结合,及时迅速地反映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人物和事件的文学体裁被称为报告文学。儿童报告文学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认真恪守新闻的真实性,及时迅速地报告与少年儿童相关的具有新闻价值和影响力的现实生活和典型人物;从总体构思到具体表现都实现文学化;作者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1. 对当代少年儿童生活的热切关注2. 对现实报告的冷静思考3. 现实报告与读者对象的适应性第九章 儿童科学文艺第一节 儿童科学文艺的含义和特点
19、科学文艺是指用艺术手法来描写科学、表现科学普及科学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儿童科学文艺以介绍科学知识,展现科学的世界观,宣传科学的思想与方法为主要内容。它不采取理论论述、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等方法直接讲述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而是通过艺术想象和构思,以生动可感的形象来表现蕴含科学的内容。一、 科学性和文学性的结合二、 客观性和幻想性的结合三、 教育性和趣味性的结合第二节 儿童科学文艺的类别一、 科学童话二、 科学幻想小说三、 科学诗四、 科学小品五、 科学相声六、 科学故事七、 科学寓言八、 科学谜语第十章 图画书第一节 图画书的含义和发展 图画书是利用绘画和文学两种媒介进行相互补充,由图与文相结合而产
20、生完整而又意味的故事的特殊的儿童文学门类。第一章 儿童戏剧文学 儿童影视文学第一节 儿童戏剧文学 一、 儿童戏剧文学的含义和特征 儿童戏剧是指用语言、肢体、表情、等表现形式表现的一种表演形式,设计轻松、愉悦、有情节、有故事性、有理念的表演 。 儿童戏剧文学是指专门为儿童戏剧演出创作的文本,简称剧本。 儿童戏剧文学具有文学和戏剧的双重价值。 1. 主题意蕴 儿童戏剧文学的主题具有相对鲜明、浅显、集中,易于为儿童理解和接受,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等特点。 儿童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局限,虽然他们具有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等特点,但也存在着缺乏分辨能力、注意力容易转换等弱点。因此,儿童
21、戏剧文学在思想内容的表现上应考虑与儿童的接受特点相吻合,表现的主题与少年儿童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趣味相适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戏剧文学的主题便有相对鲜明、浅显、集中,易于为儿童理解和接受,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等特点。这些特点都存在于不同类型乃至不同内容的儿童戏剧文学中。 以反映少年儿童现实生活题材的儿童戏剧文学,通过对儿童生活的表现,或歌颂真善美的形象,为培养少年儿童的良好道德品质提供可学习的榜样;或对少年儿童身上尚存的缺点提出善意的批评和引导,帮助他们认识缺点,明辨是非。 以童话作品改编而成的童话剧,主题思想则往往要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之具有符合现代儿童欣赏的艺术特质,体现出时代的精
22、神。童话剧人参娃娃就是一部成功改编民间童话故事,同时又体现着儿童戏剧文学主题特征的作品。这个童话剧改编于20世纪80年代,表现“宁可粉身碎骨,也要找到一颗滚烫的心,给人间唤来春天”这样一个舍己为人的主题。 与成人戏剧文学相比,儿童戏剧文学在揭示主题的方式上也有其自身特点,这就是必须将主题意蕴的呈现融于儿童的情趣之中,通过表现童趣来揭示主题。事实上,在优秀的儿童戏剧文学中,就连大灰狼这样凶狠残暴的形象都被表现得极富儿童情趣。 二、 儿童戏剧文学的戏剧结构 首先,剧情的安排要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 必须在有限的篇幅中营构独特的戏剧场景,设计有利于情节展开并能推进剧情发展的人物对话和动作,以促使剧情的
23、快速推进和高潮的层层迭起。 其次,戏剧冲突的集中可信。 一般来说,儿童戏剧文学的内容常常只反映一个核心事件,其剧情的推进、人物性格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的展开都围绕这一核心事件,于开端展示最为激烈的矛盾冲突,于中段揭示冲突形成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于结尾解答开端设置的悬念,解决和平息冲突,而很少出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和错综的情节。儿童戏剧文学这种快速展开情节、迅速而集中地表现戏剧冲突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小读者、小观众阅读和观赏的期待。 三、儿童戏剧文学的人物塑造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儿童熟悉而又独特的,他们常常带有一定的夸张性和独创性。 于戏剧冲突中运用戏剧语言塑造个性鲜明
24、的人物形象,是儿童形象的有力手段。对此,老舍就认为在塑造戏剧人物时作者的眼睛要老盯住书中人物,在适当的地方必须叫人物开口说话。在他看来,对话是人物性格最有力的说明书。让人物在适当的地方开口说话,是为了让人物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对话中,人物的语言常常就是自己个性的身份证。可以说,儿童戏剧人物的性格特点,常常就是通过独具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的。 鲜明而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在儿童戏剧文学中常常是被置于戏剧冲突中来塑造的。 四、儿童戏剧文学的语言特点 浅近易懂、富有儿童情趣和动作性是儿童戏剧文学在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老舍曾在儿童剧的语言一文中说:“儿童剧的语言不容易写好:既要简明易懂,又要用字不多,还
25、要生动活泼,很不好办。”无论是成人戏剧文学,还是儿童戏剧文学,其剧情的发展大多由戏剧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而观众和剧本阅读者对人物之间关系的把握也只有通过人物的语言才能实现。 在儿童戏剧文学中,儿童的生活语言已被提升为儿童乐于接受的戏剧语言。它没有大段的抒情性或叙事性的内心独白,也没有大段的纯理性对白,而是浅显活泼、充满儿童情趣、符合儿童的口语习惯的语言。通常戏剧文学的语言形式有两种,即人物语言和舞台提示语。 人物语言是剧中人所讲话语的文学显现,有对白、旁白、独白及唱词等,是展示人物性格和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具有口语化、音调铿锵等特点。舞台提示语是对舞台场景和戏剧人物动作的一种提示和说
26、明,一般不用大篇幅的讲述,具有简略的特点。 由于儿童观众的特殊性,儿童戏剧文学的语言除了具有以上能适合舞台演出的特点外,还须具有儿童的特点,要与儿童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因此,儿童戏剧文学没有大段的抒情性或叙事性的内心独白、更没有大段的纯理性对白,而是浅显活泼、充满儿童情趣、符合儿童的口语习惯的语言。如小熊拔牙中熊妈和小熊的一段对话。 明显的动作性也是儿童戏剧语言的一大特点。戏剧是一种表演艺术,戏剧文学直接为舞台演出服务,必然要有利于舞台表演的实现。因此,戏剧语言大都具有一定的动作性,通过能产生视觉感受的动作性的语言,使人物的心理活动、情感的变化、人物的经历、遭遇、命运以及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有形
27、化。而这一点在儿童戏剧文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语言的动作性使得儿童戏剧的节奏更明快,戏剧效果更强烈。 二、儿童戏剧文学的类别(一)按容量和场次划分,可分为多幕剧、场景剧和独幕剧三种。 这种划分涉及“幕”、“场”两个概念。通常所说的“幕”是戏剧结构的较大单位,指戏剧文学及其演出中按照时间、地点、事件的变化来划分的一个相对完整的段落,“场”则是戏剧文学中包含在“幕”里的一个较小段落。 多幕剧是分成若干幕演出的大型戏剧,通常人物繁多,情节复杂,如马兰花。独幕剧就是通常意义上内容只有一幕一场的戏剧形式,其剧情简单集中,故事完整,人物较少,如四只大神龟。场景剧是在同一个舞台背景下进行多个场次演出的戏剧形式
28、,与独幕剧不同,场景剧虽然只有一幕,但可以有多场次,人物和情节都可增多,如葡萄仙子。 (二)按题材划分,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 历史剧是以反映历史题材为主要内容的戏剧作品。根据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又可分为古代历史剧和现代历史剧,有代表性的古代历史剧如花木兰替父从军,现代历史剧如报童。历史剧以表演的方式来再现历史,有利于儿童对历史事件的了解。现代剧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戏剧作品。通常反映当代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因其贴近儿童,富有时代气息而易于为儿童接受,如红蜻蜓。(三)按照儿童戏剧的艺术形式来分,可分为话剧、戏曲、歌舞剧、木偶剧、皮影剧、课本剧等。第二节 儿童影视文学 影视文化是20世纪人类文明演化史
29、中又一个行将逝去的百年中人们所创造的最为重要的文化之一。它是一种和近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近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紧密相联的一种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作为艺术形式,它们以直观的图像、丰富的色彩、动听的音乐、还原的声音,综合了文学、戏剧、摄影、表演、音乐等多种艺术门类的要素,在题材样式上表现出了色彩纷呈的多样性,在内容上展示出了历史累积的丰厚和继续开发探索的无限可能性;作为一种传播现象,它们在整体与受众联结的共时过程中产生了作品与观众最为广泛的接触面,成为当代最独特而又完整,同时也最具影响力的大众文化。 电影电视是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七种
30、艺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的人们誉为“第八艺术”和“第九艺结果。随着电子传媒时代的到来,对于广大少年儿童来说,电视这本“魔法书”以不可抗拒的态势参与到儿童世界的建构与发展中来。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与成人电视剧堂而皇之地走进各个层面少年儿童的观赏视野,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游戏伙伴和“启蒙老师”。有人说,是电视颠覆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间的秘密花园。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儿童电视文艺的创作显得尤为紧迫。 在我国,从事儿童电视剧创作的人相对较少,一些电视导演常通过改编的方式把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搬上荧屏,但往往削足适履、费力不讨好。儿童电视文艺采用视听语言的叙事方式而更直接地面对儿童,人物对
31、话、行为动作、情态变化更加生动形象,根据儿童的生活经历、认知水平、审美特点而设计,少年儿童往往更容易接受这种文艺样式。 儿童影祝的基本特征儿童影祝的基本特征儿童影视作为整个影视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概括其基本特征有:(一)极大的综合性如上所述,它们是多种艺术相互渗透、融合、吸收的结晶,而且要摄制好一部儿童影视片,必须依靠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工、特技、音乐、效果、录音、剪辑、照明等不同创作人员的集体劳动。因此,儿童影视是经过众多创作人员从高度综合的角度对生活作出的审美反映,它们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使之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显示出巨大的“混合能量”。2005年至2006年,中
32、国大陆共拍摄了大约56部少年儿童电影(不含动画电影),平均每年生产28部。在年产数量上大大超过以前的任何时期拍摄的儿童电影。厂家、电影频道,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影视文化企业。这些影片中有少量的数字电影,大多数是胶片拍摄的电影。 电影科技发达了,影视艺术进步了,制作成本越来越大了,可是让少年儿童喜爱、能正确引导少儿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影视佳作却不多见。“戏说历史”“暴力血腥”等充斥荧屏,动画片也渐渐成人化。这些电视节目不仅不能引导少年儿童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直接导致了部分孩子盲目崇拜,甚至还有一些孩子因模仿影视剧中的情节导致人生偏离了正轨。 (二)
33、鲜明的直观性关注当下少年儿童生存状态,为他们不平或不幸的境遇大声疾呼,历来是中国电影工作者所关注的焦点。在这类儿童影片中,少年儿童绝对是主人公。但在这些影片当中表现得更多的是儿童的苦难和儿童面临的社会问题,我们把这类电影称之为“关于儿童的电影”。在这类影片中,“问题”往往被放在第一位。 儿童影视主要是通过银(屏)幕映现表现人物场景的镜头画面,塑造视觉形象,以供观众欣赏,因而具有鲜明的直观性。这是儿童影视区别于其它儿童文艺形式的最显著的特点。其它文艺形式如儿童散文、儿童小说、童话等,主要是通过叙述和描写来刻画人物、塑造形象、表现主题,小读者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含义的理解并借助于想象,才能使存在于脑
34、海的“静止的画面”浮现出来。儿童影视则以“活动的画面”作为基本表现手段,直观地把视觉形象置于真实的场景中,将主题思想传达给观众。表现的对象都是具体可感的物质现实,小观众看儿童影视,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三)广泛的群众性儿童影视是少年儿童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所拥有的观众,是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相比的。有关研究显示,婴儿认知世界是从感知声、光和颜色开始的。影视媒介恰好是一种综合声、光、颜色的复合媒介材料,形象直观,色彩鲜明,节奏强烈,流动性强,而且可以通过接收终端传送到家庭,成为婴儿孕育和成长的环境音响和画面。有关研究还显示,在我国的青少年中,每天电视节目的收看时间大致在1小时到3小时之
35、间,高中阶段的学生为1小时,学龄前儿童为3小时。年龄段愈低与电视接触的时间愈长受影视文化的影响愈大。银幕和屏幕就像两扇敞开的窗户,通过它,孩子们充分领略到“世界真奇妙”的丰富内涵。儿童电影电视播放、收看的便利也使它拥有更多观众,更具广泛群众性。电视剧真实展现了中国当下儿童的生活与心理感触、行为自觉和敏锐意识,揭示了他们在面临不同生活环境、成人文化撞击时心灵上产生的种种新问题,表达了儿童视野的爱憎、愿望与理想。同时剧中营造的情景喜剧效果和家庭的快乐气氛感染了观众并为儿童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范式,警示儿童教育应重新审视儿童性格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从儿童的心理与感受出发,更多地发挥好教育、示范、开导、疏通
36、作用。(四)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影视艺术的拍摄对象是运动着的人和物,摄影机(摄像机)的运动,也可以产生多变的景别和角度、多变的空间和层次。在儿童影视的制片过程中,就需要按照物理时间把时空不同的各段画面连续成情节连贯的影视片,这便是技术性的蒙太奇组接。通过蒙太奇对镜头的分切和组合,增强儿童影视片的表现力。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电视剧对于儿童本身的人文关怀,不是简单地把孩子定位成好孩子、坏孩子,而是从儿童的心理与感受出发,更多地发挥好引导、示范、疏通、教育的作用。当成人文化在一种反文化的情结桎梏中难以解脱而致无可奈何时,儿童电视剧作家首要做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不是做消费文化的商品制作者。影片朴实无华,却有强烈的震撼力,这首先得益于编导因对儿童关注所生发的激情。那些看似冷静的画面蕴涵着编导精心的思索,这样才使得画面准确而富于表现力。台词的犀利到位也使得影片既生活化而又充满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