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072674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140 大小: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5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05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5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1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K2MG-EHSWI+04-001 环境、健康安全、企业社会责任目标指标乐山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大纲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院教务处编二00五年四月目 录一、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教学大纲1、旅游学概论2、旅游心理学3、旅游资源与开发 4、旅游英语5、旅游经济学6、饭店管理原理7、旅行社经营管理8、旅游法规9、旅游规划二、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任意选修课教学大纲10、餐饮服务管理11、客房服务管理12、总台服务管理13、酒吧经营管理14、饭店英语15、导游业务16、旅行社管理实务17、中国旅游地理18、旅游产品开发设计19、世界旅游20、导游英语21、世界著名旅游企业管理分析22、国际旅游业务

2、23、英语听力24、英语口语25、领队业务26、会展旅游概论27、场馆管理与服务28、会展策划与组织29、商务英语30、旅游景区管理31、旅游环境保护32、旅游项目投资与评估33、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34、中国历史与文化35、巴蜀文化与四川旅游36、体验旅游37、中国西部旅游38、生态旅游39、休闲旅游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LY-ZB101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学时数:64学时 学分数:4学分编写执笔人:于华友 审定人:汪明林 编写日期:2005年4月说 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旅游学概论作为国家规定的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课)主要课程,

3、旨在对旅游学研究的框架和原理进行概要介绍,并结合国内外旅游学研究的发展,对有关旅游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基本问题作一全面的概述和分析,从而揭示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和活动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社会经济与旅游发展的内在关系;旅游需求的决定因素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规律;旅游业的构成及其运营特点;旅游的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便为以后深入学习和研究有关旅游专题奠定全面性基础。二、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其研究范围较广,涉及多种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历史学、美学、人类学等。三、课程

4、教学的基本要求1、根据所选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结合本科的课时安排和我系现有的教学设备,在教材处理上,既照顾到教材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同时又将突出重点;对适宜学生自学的教材,将作好对学生的自学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本课程以讲授为主。上课使用普通话,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和准确精炼;并结合多媒体教学,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案例和行业调查实践,通过讲授查阅文献案例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保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3、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讨开放式考核。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实践实验课,并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或周休时间到当地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学习。4、作业方式以书面为主,全期作业量不低于4次,全批全

5、改。半期安排一次测验,平时成绩记载不少于5次,对作业或测验中存在的问题,将在课堂上或辅导时进行点评,期未进行考试。5、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考试;(2)课程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含作业和半期考核及考勤),期末考试70%。四、课程教学内容绪论(2学时)一、旅游业已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二、旅游业的光明前景三、各国政府对旅游和旅游业的关注和重视四、旅游和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及功过之争的基本原因和解决办法五、旅游从业人员接受旅游教育和训练的必要性六、旅游学及其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旅游的产生与发展)(6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

6、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及其性质二、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三、奴隶社会的旅行发展四、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中外比较、发展特点一、五、19世纪以前旅行发展的特点二、三、第二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二、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和意义三、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四、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生产力社会经济旅游发展第三节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一、现代旅游的概念二、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第二章 关于旅游活

7、动的基本认识(8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概念,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第一节旅游的概念一、旅游的概念:定义的类型、分析与结论二、旅游活动的界定第二节旅游活动的类型(通常简称旅游的类型或种类)一、划分标准二、国际旅游三、国内旅游四、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比较第三节(现代消遣)旅游活动的性质一、消遣旅游活动现象分析二、歧见原因三、性质第四节(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一、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二、增长趋势(规模发展)的持续性三、空间上的地理(地域)集中性四、时间分配上的季节性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 旅游者(8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

8、,掌握我国旅游统计中对游客范围的划定与解释,熟悉国内外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掌握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及其意义,了解旅游者类型的划分目的和方法并熟悉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第一节旅游者的概念与界定一、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二、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国际旅游者的界定国际联盟的规定,罗马会议的规范,世界旅游组织 的解释,我国对来华入境旅游者的统计口径;国内旅游者的界定世界旅游组织,中外比较。第二节实现(非事务型)旅游活动所需具备的客观条件一、支付能力足够的可随意支配的收入二、闲暇时间足够的闲暇时间三、其他影响因素一、二、第三节 实现旅游活动所需具备的主观条件旅游动机一、旅游动机二、旅游动机

9、的基本类型三、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四、认识意义第四节 旅游者的类型一、类型划分的标准和意义:WTO对国际旅行者的分类二、按基本旅游目的的划分的旅游者类型三、不同类型旅游者的基本特点第四章 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6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以及旅游资源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认识意义;认识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熟悉其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应遵循的原则,认清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辨证关系并熟悉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施原则和基本措施。第一节 旅游资源一、 旅游资源的定义二、 旅游资源的分类三、 旅游资源的特点四、 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

10、发一、 开发工作的必要性二、 旅游资源的调查三、 旅游资源的评价四、 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五、 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六、 开发工作的原则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一、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二、致使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三、保护工作的途径第五章 旅游业(12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业和传统产业在划定标准上的差异,熟悉旅游业的构成;了解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熟悉旅游业的一般特点,熟悉旅游业主要经营部门的基本常识并掌握旅游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第一节 旅游业的概念一、 何谓旅游业:产生的概念二、 旅游业的构成三、 旅游业的性质四、 旅游业的基本特点第二节 旅行社一、 何谓旅行社二、 旅行社

11、的分类:中外比较三、 旅行社在旅游中的作用四、 旅行社的业务开展五、 我国旅行社的发展现状第三节 住宿业与饭店一、 饭店在住宿业中的发展二、 饭店的类型划分三、 饭店的等级划分与我国的星级评定四、 饭店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五、 饭店业中的集团化经营六、 我国饭店业的发展现状第四节旅游交通一、 何谓旅游交通二、 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任务和作用三、 主要的旅行方式旅行方式的发展与现状四、 影响旅行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五、 我国旅游交通的发展现状第五节旅游景点一、 何谓旅游景点二、 旅游景点的类别三、 我国旅游景点的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四、 旅游景点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五、 景点在经营中的影响因素六、 我国

12、旅游景点的发展现状第六节 旅游业的产品一、 何谓旅游产品二、 旅游产品的特点三、 旅游产品的质量标准四、 我国旅游产品的质量管理五、 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第六章 旅游组织(6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政府支持发展旅游和旅游业的动机以及旅游发展行使干预的必要性;熟悉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主要手段;掌握国家旅游组织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熟悉我国旅游组织的基本状况并了解同我国有关系的主要诡计旅游组织。第一节 国家旅游组织一、 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干预:政府支持旅游发展的动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主要的干预手段。二、 国家旅游组织:概念及其设立形式、各国差异原因、国家旅游组织的职能第二节 我国的旅游组织一、 旅游行

13、政组织二、 旅游行业组织第三节 国际旅游组织一、 概念与类型划分二、 同我国有关的国际旅游组织第七章 旅游市场(8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以及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的原因、意义和常用的划分标准,熟悉全球国际旅游客源和客流的地区分布格局,并能据以分析国际旅游客流的主要流动规律。在了解我国旅游业海外客源状况的基础上,熟悉选择海外客源市场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并能够分析和认识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第一节 旅游市场的基本概念一、 市场的概念与旅游市场二、 客源市场的重要性三、 旅游市场细分第二节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一、 国际旅游客流量二、 国际旅游客流分布格局三、 国际旅

14、游客源的分布格局四、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第三节 我国旅游业的客源市场一、 入境旅游市场二、 国内旅游市场三、 出境旅游市场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8学时)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将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产生一系列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通过本章的学习,除了应当熟悉这些影响的基本表现外,还应了解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决定其程度大小的条件。从而为探讨和认识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途径打下基础。第一节 旅游的经济影响一、积极方面的影响二、消极方面的影响第二节 旅游促进接待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根据一、 旅游乘数理论二、 旅游乘数的类型三、 影响旅游乘数效应的的因素第三节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15、一、 积极方面的影响二、 消极方面的影响三、 正确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第四节 旅游的环境影响一、 积极方面的影响二、 消极方面的影响第五节 可持续旅游发展一、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含义二、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内容三、 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补充说明 68学时的教学时数可能偏紧。另外,第五章中有关旅行方式的内容以及第六章中关于我国旅游业主要海外客源市场的介绍性内容可让学生自行阅读。若时间和条件允许,可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到有关部门和企业作实地教学或邀请旅游界人士作专题讲座。五、课时分配及教学方式与手段序号教 学 内 容理论课时课内实践教学课时小计备 注课时数教学方式手段课时数教学方式手段1绪论第一

16、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发展4讲授CAI41、利用周休或节假日开展专业调查2、除课堂安排外,鼓励同学利用课外时间到当地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学习。2第二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第三节 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4讲授3CAI讨论143第二章 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第一节旅游的概念第二节旅游活动的类型(通常简称旅游的类型或种类)3讲授CAI1作业44第三节(现代消遣)旅游活动的性质第四节(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4讲授CAI45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 旅游者第一节旅游者的概念与界定第二节实现(非事务型)旅游活动所需具备的客观条件4讲授CAI46第三节实现旅游活动所需具备的主观

17、条件旅游动机第四节旅游者的类型3讲授CAI1讨论47第四章 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开发3讲授1作业48第三节旅游资源的保护半期考试2讲授29第五章旅游业第一节旅游业的概念第二节旅行社4讲授410第三节住宿业与饭店第四节旅游交通3讲授1自学411第五节旅游景点第六节旅游业的产品3讲授1作业412第六章 旅游组织第一节 国家旅游组织第二节 我国的旅游组织4讲授413第三节 国际旅游组织第七章 旅游市场第一节 旅游市场的基本概念4讲授CAI(2)414第二节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一、 国际旅游客流量二、 国际旅游客流分布格局三、 国际旅游客源的分布格局四、 国际旅游客流规

18、律3讲授1作业415第三节我国旅游业的客源市场一、 入境旅游市场二、 国内旅游市场三、 出境旅游市场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第一节 旅游的经济影响第二节 旅游促进接待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根据3讲授1自学416第三节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第四节 旅游的环境影响3讲授1讨论417第五节 可持续旅游发展复 习2讲授2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建议教材:旅游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李天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2004年2月第5次印刷。2、旅游学概论(修订版)李天元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4版,2002年2月第20次印刷。3、旅游学概论

19、马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4、基础旅游学谢彦君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8月第版。5、旅游学概论田里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版。6、旅游学概论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王洪滨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年5月第2版。旅游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LY-ZB102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学时数:48学时 学分数:3学分编写执笔人:汪红烨 审定人:汪明林 编写日期:2005年4月 说 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旅游心理学是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的任务是授予学生有关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生今后从事旅游企业管理(饭店管理、旅行社管

20、理和旅游景区管理)、开发旅游市场、提供旅游优质服务奠定理论基础。二、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旅游心理学是一门建立在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经济学、市场营销学、饭店管理原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景区管理、旅游信息管理等专业理论课程基础之上的独立的专业课程。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旅游经营管理与实务相关课程的基础。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本课要求学生掌握旅游者的心理及行为规律,有效地理解和改进旅游业的管理、经营、服务的措施。2、本课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管理心理的基本理论,初步具有对旅游企业科学管理和发展企业的能力。3、本课要体现旅游服务是旅游业的灵魂,正确地树立学生旅

21、游服务的心理观。4、本课应适量向学生介绍国内外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新动向和新进展。5、本课应结合中国特色的旅游企业的实际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特别是立足于四川,面向全国旅游业的发展,并借鉴其它行业及国外旅游企业的管理经验来丰富旅游心理学的课程内容。四:教学方法与主要教学环节建议1、由于学生没有普通心理学的基础,对心理学的概念不易理解,教学中应注意深入浅出,重点突出,联系实际,融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一体。2、旅游者的心理、旅游管理心理的内容详讲、精讲,旅游服务心理的部分内容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对专科学生以旅游者的心理、旅游服务心理为重点。3、本课以讲授为主,辅以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等。制

22、作和运用CAI。4、本课程讲授一学期,共48学时。5、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考查;(2)课程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含作业与期中考核),专业调查与阅读10%,期末考试60%。本课程完成作业34个。 考核中注意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知识的比例结构,应有必要的案例分析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6、教学大纲是参考性文件。教师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在使用时可以灵活掌握或作适当的调整。五、本课程内容教学内容(48学时)第一讲引论(4学时)第一章旅游心理学的概述(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理解研究旅游心理学的目

23、的和重要意义。第一节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对象一、 旅游及旅游的发展1、 休闲与旅游2、 旅游与旅游业3、 国际旅游与旅游科学二、学习旅游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2、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心理依据。3、对科学、合理地安排旅游设施、开发旅游资源提供依据。4、有利于旅游企业职工队伍的素质三、 旅游心理学是怎样一门科学1、旅游心理学定义: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的科学。2、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服务人员、管理者)3、旅游行为与旅游产品四、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1、研究的主要对象旅游者2、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决定着旅游业的前途

24、和命运和影响经营和管理第二节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一、 原则(研究时遵循的基本要求)1、 客观性2、 系统性3、 发展性二、常用基本的研究方法(定义、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1、 观察法2、 调查法3、 测量法4、 个案研究法5、 实验法6、 评价法三、研究方法中常用的基本术语1、变量 2、信度和效度第三节影响旅游者的行为因素一、 旅游者的旅游决策1、旅游决策的定义: 2、旅游决策的种类:(1) 常规决策 (2) 广泛性决策。 (3) 瞬时决策 二、旅游行为模式1、 刺激因素(1) 诱发因素(2) 受限定因素2、 心理因素(1)个体影响(2)社会影响 3、行为反应第二章旅游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25、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支柱,并运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理解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第一节普通心理的基本原理一、 人的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知、情、意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二、人的心理是物质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1、 脑是心理的器官2、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3、主观能动性随实践活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第二节 社会心理的基本原理一、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个性和行为具有社会化的特点。二、社会知觉是人们社会行为基础,是人们人际交往中对他人认识的主要过程,是对社会认识的重要途径。三、在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人们逐步形成自己的社

26、会态度,也是可以转变的。人际关系贯穿于每一种社会关系中,情感起作重要的作用。四、 社会群体心理影响着个体心理。第二讲 旅游者的心理(16学时)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业服务的主要对象,旅游者的行为趋向决定着旅游业的前途和命运。本单元教学是全课程的重点。第三章 旅游者的知觉(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知觉的基本原理和旅游消费活动中的知觉,以及知觉对旅游消费决策的影响。第一节 知觉的概述一、知觉的定义二、影响旅游知觉的客观、主观因素1、 影响旅游知觉的客观因素:知觉对象强度、知觉对象与背景2、 影响旅游知觉的主观因素:需要和动机、兴趣、经验、阶层意识三、知觉的特性1、 选择

27、性 防御机制2、 理解性 知识经验第二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一、 旅游者对距离的知觉(距离知觉对旅游者产生的作用)1、 阻止作用 2、 激励作用 二、 旅游者对时间的知觉1、 旅途要快2、 游览要慢3、 一切活动要准时三、 旅游者对交通条件的知觉1、 旅游者对旅游汽车及火车的知觉2、 旅游者对飞机的知觉四、 旅游者对目的地(旅游区)的知觉1、 信息2、 综合评价五、 影响旅游者知觉印象的条件1、 旅游景观独特性、观赏性、参与性。2、旅游设施安全、方便、舒适。3、旅游服务礼貌、周到、诚实、公平。第四章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需要是旅游消费积极性的源泉,

28、动机是推动旅游消费行为的直接动因,目标是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诱因。第一节旅游需要一、 需要1、 定义2、 种类(1) 天然性需要(2) 社会性需要(3) 精神性需要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4、单一性多样性需要的平衡(1) 单一性需要 (2) 多样性需要 (3) 旅游是平衡单一性多样性需要的理想方式二、旅游需要1、旅游需要的定义;2、旅游需要的多样性3、旅游者的一般需要(1) 天然性需要:(2) 社会性需要:(3) 精神性需要:4、旅游是丰富人生活的源泉第二节 旅游动机一、 动机(略,结合旧备课本的内容)1、 定义2、 种类3、 动机过程(结合教材的图示分析)二、旅游动机1、旅游动机的定义2、旅

29、游动机的种类(1) 历史原因的动机(2) 现代社会的动机 三、旅游动机与旅游行为1、 旅游行为B=F(P,E)2、旅游行为的多种分类与旅游动机的多源性三、 旅游动机的激发 1、旅游产品的吸引力2、 旅游设施的供应能力3、旅游业的组织接待能力第五章 旅游者的态度(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态度及其特性,了解态度与旅游决策、态度与旅游偏爱的关系,并学会通过改变态度来改变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第一节态度的概述一、 态度的概念1、 定义:2、 特征:3、 态度的形成 途径与形成阶段4、 态度与行为;第二节态度与旅游行为一、 态度与旅游决策1、 旅游决策的特征2、 态度与旅游决策的关系二

30、、旅游偏爱定义影响的因素(1) 对象的性质(2) 信息的种类和数量(3) 吸引力三、旅游态度的改变1、 更新产品2、 说服宣传3、 引导人们积极参加旅游活动第六章 旅游者的人格(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消费者人格的含义与性质,掌握人格特征、人格类型、人格结构、自我、生活方式等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第一节人格的概述一、人格的概念1、 人格的定义2、 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1、遗传素质2、家庭3、学校4、社会文化5、社会生活实践三、人格理论1、 弗洛伊德2、 艾森克3、 吉尔福特4、 奥尔波特第二节人格特征与旅游行为一、 人格类型与旅游行为1、加拿大旅游局对人格特

31、征的研究2、人格内倾型与外倾型3、追新猎奇型与安乐小康型 二、自我意识与旅游行为1、自我意识的定义2、自我形象3、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三、生活方式与旅游行为1、平静生活者 2、交际型旅游者 3、考古型旅游者第三节人格结构与旅游决策一、 柏恩人格结构理论、 P父母型 、 A成人型 、 C儿童型 二、根据三种状态作好旅游促销工作第七章 旅游者的学习(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学习的含义,了解旅游消费者要解决实际的旅游消费问题和满足实际的旅游消费需要,应学习什么及怎样学习,以及觉察到风险、购买后疑虑学习对旅游经营者的启示。本章内容略讲,结合前面章节内容以自学为主。第一节 学 习一、

32、学习的定义。学习过程是适应自身和环境变化的过程。学习的起因。二、学习理论第二节 旅游行为的学习一、 旅游动机的学习二、态度的学习三、对减少觉察风险和购买后疑虑的学习1、对减少觉察风险的学习2、处理购买后的疑虑的学习四、学习的过程1、经验和信息2、信息的寻觅(满意者和最佳者)第八章 社会群体对旅游行为的影响(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群体社会参照群体,以及家庭、社会阶层、文化、亚文化是怎样对人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第一节群体与旅游者的参照群体一、 群体1、定义2、旅游团对个体提供的基本利益二、参照群体1、规范的参照群体与比较的参照群体2、影响个人消费行为的主要社会群体:家

33、庭、朋友、社会阶层、社会文化三、影响个体行为的群体效应1、购物模式2、风险转移第二节家庭群体与旅游行为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单独的、最重要的闲暇活动。一、 家庭的生命周期即家庭的发展过程1、现代家庭生活周期2、三个阶段与旅游决策行为(1) 青年阶段(2) 中年阶段(3) 老年阶段二、家庭旅游决策1、家庭旅游决策的一般规律2、家庭决策类型第三节社会阶层与旅游行为一、 社会阶层1、定义2、美国关于社会阶层的研究二、社会阶层的组成部分1、职业声望2、收入三、社会阶层的价值观与态度1、自我知觉2、父母与子女的关系3、夫妻关系四、社会阶层对旅游行为的影响1、同一社会阶层旅游行为的相似性2、不

34、同社会阶层旅游行为的差异性3、同一社会阶层旅游行为的差别性第四节文化与旅游行为一、 文化1、文化定义2、文化特征3、信仰与惯例4、礼仪5、时尚二、亚文化1、定义2、民族和种族亚文化3、宗教亚文化群体4、年龄亚文化群体三、旅游行为影响的表现1、文化与旅游角色2、文化与行为方式3、亚文化与规范、价值观4、不同亚文化与旅游不同利益获得5、体育运动与馈赠礼品的文化价值第三讲 旅游企业管理心理(20学时)旅游企业管理行为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它关系到企业职工人力资源的发挥,人际关系的和谐,良好工作环境的创造,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和组织的发展导向等重要问题。旅游管理专业应把本单元作为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作为教学的

35、重点和难点。第九章 个体差异与管理(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在旅游企业活动中,旅游企业员工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理解员工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习因势利导作好管理工作,发挥员工的优势和特长。本章简要讲授,指导学生自学。第一节 能力差异与管理一、 能力1、能力的定义2、才能最完备的结合3、一般能力(智力)与特殊能力4、心理能力与体质能力二、影响能力的因素1、素质 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征2、知识和技能3、教育4、社会实践5、勤奋三、能力结构理论1、“二因素结构”理论 斯皮尔曼 G因素与S因素 2、“多因素结构”理论 塞斯登 七种因素3、“智力结构”理论 吉尔福特 操作、内容

36、、产品 四、能力差异与 旅游企业管理1、掌握能力阈限,搞好人与工作性质的配合2、同一个人部可能适应所有部门的每一项工作3、同样聪明的人,不一定适应同一工作4、接受同等教育程度者,能力水平并不相等5、旅游企业应该针对员工的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实施不同的职业教育和培训6、完善组织机构,确立人才“金字塔”7、在选择和安排工作时,尽量考虑和培养员工的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第二节 气质差异与管理一、 气质的类型与特征1、气质的定义2、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3、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二、气质差异与旅游企业管理1、气质差异2、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应做到的几点第三节 性格差异与管理

37、一、 性格与性格特征1、定义 现实的态度与习惯化的行为方式2、性格的特征:(1) 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2) 性格的理智特征(3) 性格的意志特征(4) 性格的情绪特征二、性格的类型1、按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分类 内向型、外向型2、按理智、情绪和意志三者之间哪一种因素占优势,可将型格分为三种, 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3、按个体行为是否易受暗示分类, 独立型、顺从型、 按人的情绪和社会适应的特征分类 A、B、C、D型、 按心理活动的指向和情绪特征分类 高忧外向、高忧内向、低忧外向、低忧内向三、性格的形成与发展1、生理因素:遗传;性别2、环境因素:家庭;学校;社会文化;职业四、性格差异与旅游企业管理

38、1、掌握员工的性格特点的意义(1) 控制员工的行为(2) 创设良好的适宜的工作环境,与性格吻合,利用人力资源,避免“不和谐”而引起的“抗阻”作用。2、何掌握员工的性格特点(1) 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家庭、学校、社会交往)(2) 借助心理测验的方法掌握员工性格的特点3、创设一定的环境促使员工性格的健康发展第十章 激励与管理(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为了调动旅游企业职工的积极性,理解激励,掌握激励理论及应用,结合实践了解激励的心理原则。本章作为全单元的重点章节,激励理论作为教学的难点。第一节 激励一、 激励的概念1、激励的定义 动机激发、朝向目标、积极性的调动 2、动机激发(被激励

39、状态)的心理过程3、激励因素二、激励的层次1、个人行为方向2、员工努力程度3、坚持三、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1、内在激励2、外在激励四、 激励与绩效1、绩效的定义2、绩效=(能力,激励,机会)3、影响绩效水平的因素五、激励的功能1、激励的管理职能2、激励与实现组织目标3、激励对员工提高工效的功能第二节 激励的理论一、 早期的激励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2、X和Y理论3、双因素论二、当代激励理论1、目标设置理论2、强化理论3、公平理论4、期望理论第四节激励理论的应用一、 理论运用的制约因素1、饭店业的工作性质2、公司政策和管理理念3、管理者的权力和所掌握资源的范围4、员工的类型5、管理者的压力6、管理者

40、的时间二、激励员工的方法和步骤1、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2、建立积极的工作气氛3、提供明确的绩效目标4、支持员工以高绩效的努力5、提供及时的绩效反馈6、奖励员工的绩效第十一章 压力(1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压力和压力源,了解压力的反应,引导员工正确地对待压力,学会心理调适减轻压力感。本章简要介绍。第一节 压力概述一、 压力二、压力源1、环境2、组织3、个体因素4、其它因素三、压力的个体差异1、个体认知2、工作经验3、社会支持4、控制点观念5、敌意感第二节 压力的反应一、 压力的行为反应1、问题解决2、退缩3、运用添加物二、压力的生理反应三、压力的心理反应1、防御机制2、对环境的

41、不良适应3、情绪上的不良反应第三节 压力应对策略一、 压力与工作绩效1、倒U型模型2、强度与时间3、评估二、减少压力的策略1、员工个人减少压力的策略2、组织减少员工压力的策略第十二章 员工劳动心理(1学时)第一节 员工疲劳的心理研究一、 人与工作环境1、人与职业的协调2、人、物、环境二、疲劳与分类1、疲劳定义:是指人在劳动和活动中由于能量消耗而引起的机体的生理变化。2、疲劳分类二、疲劳时的状态1、无力感2、注意的失调3、感觉方面的失调4、动觉方面的失调5、记忆和思维方面的失调6、意志的衰退7、睡意三、疲劳的生物学意义及产生疲劳的因素1、产生疲劳的因素2、产生生理疲劳主要因素分析3、心理疲劳产生的主要因素四、疲劳的消除1、合理安排休息2、改变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3、换工作类型4、工作内容丰富化5、自我心理训练6、提供足够的睡眠第二节 饭店员工工作环境研究一、 照明二、噪声1、嗓声允许的范围2、控制嗓声的措施3、功能音乐三、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