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数学教案课程下册.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806581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高数学教案课程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职高数学教案课程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高数学教案课程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高数学教案课程下册.doc(8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61 数列的概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数列的有关概念;(2)掌握数列的通项(一般项)和通项公式能力目标:通过实例引出数列的定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教学重点】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并且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数列中的一项 【教学难点】根据数列的前若干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教学设计】通过几个实例讲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项、首项、项数、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讲解数列的通项(一般项)和通项公式从几个具体实例入手,引出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学生往往不易理解什么是“一定次序”实际上,不论能否表述出来,只要写出来,就等于给出了“次序”,比如我们随便写出的两

2、列数:2,1,15,3,243,23与1,15,23,2,243,3,就都是按照“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因此它们就都是数列,但它们的排列“次序”不一样,因此是不同的数列【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将正整数从小到大排成一列数为1,2,3,4,5, (1 )将2的正整数指数幂从小到大排成一列数为 (2 )当n从小到大依次取正整数时,的值排成一列数为 -1,1,-1,1, (3 )取无理数的近似值(四舍五入法),依照有效数字的个数,排成一列数为3,3.1,3.14,3.141,3.1416, (4)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新知识】按照一定的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数列的项从

3、开始的项起,按照自左至右的排序,各项按照其位置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3项,第n项,其中反映各项在数列中位置的数字1,2,3,n,分别叫做对应的项的项数 只有有限项的数列叫做有穷数列,有无限多项的数列叫做无穷数列【新知识】由于从数列的第一项开始,各项的项数依次与正整数相对应,所以无穷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作简记作其中,下角码中的数为项数,表示第1项,表示第2项,当由小至大依次取正整数值时,依次可以表示数列中的各项,因此,通常把第n项叫做数列的通项或一般项*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1.说出生活中的一个数列实例2.数列“1,2,3,4,5”与数列“5 ,4, 3,2,1 ”是否为同

4、一个数列? 3.设数列为“-5,-3,-1,1,3, 5,” ,指出其中、各是什么数?*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观察】 6.1.1中的数列(1)中,各项是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出的正整数 ,可以看到,每一项与这项的项数恰好相同这个规律可以用 表示利用这个规律,可以方便地写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如,6.1.1中的数列(2)中,各项是从小到大顺次排列出的2的正整数指数幂 ,可以看到,各项的底都是2,每一项的指数恰好是这项的项数这个规律可以用 表示,利用这个规律,可以方便地写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如,*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新知识】一个数列的第n项,如果能够用关于项数的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

5、公式.数列(1)的通项公式为,可以将数列(1)记为数列n;数列(2)的通项公式为,可以将数列(2)记为数列.*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1 设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写出数列的前5项分析 知道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数列中的某一项时,只需将通项公式中的n换成该项的项数,并计算出结果例2 根据下列各无穷数列的前4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5,10,15,20,; (2); (3)1,1,1,1,分析 分别观察分析各项与其项数之间的关系,探求用式子表示这种关系【注意】由数列的有限项探求通项公式时,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例如,与都是例2(3)中数列“1,1,1,1,”的通项公式【知识巩固】例3 判断16和45是

6、否为数列3n+1中的项,如果是,请指出是第几项.分析 如果数a是数列中的第k项,那么k必须是正整数,并且.*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1. 根据下列各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前4项:(1); (2)2. 根据下列各无穷数列的前4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1)1,1,3,5,; (2) , , , ,; (3) ,,.3. 判断12和56是否为数列中的项,如果是,请指出是第几项*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数列、项、项数分别是如何定义的?*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并且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数列中的一项 *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1)读书部分:教材(2)书面作业

7、:教材习题61 A组(必做);61 B组(选做)(3)实践调查:用发现的眼睛寻找生活中的数列实例教学后记:例1和例3是基本题目,前者是利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中的项;后者是利用通项公式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数列中的项,是通项公式的逆向应用例2是巩固性题目,指导学生分析完成.要列出项数与该项的对应关系,不能泛泛而谈,采用对应表的方法比较直观,降低了难度,学生容易接受.62 等差数列(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2)理解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揭示课题

8、 62 等差数列*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观察】将正整数中5的倍数从小到大列出,组成数列: 5,10,15,20, (1)将正奇数从小到大列出,组成数列: 1,3,5,7,9, (2)请观察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一般用字母d表示由定义知,若数列为等差数列,为公差,则,即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2,公差为5,试写出这个数列的第2项到第5项*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1. 已知为等差数列,公差,试写出这个数列的第8项 2. 写出等差数列11,8,5

9、,2,的第10项.*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你能很快地写出例1中数列的第101项吗?*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d ,则 依此类推,通过观察可以得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6.2)【想一想】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中,共有四个量:、和,只要知道了其中的任意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另外的一个量. 针对不同情况,应该分别采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2 求等差数列的第50项.例3 在等差数列中,公差求首项分析:本题目初看是知道2个条件,实际上是3个条件:,例4 小明、小明的爸爸和小明的爷爷三个人在年龄恰好构成一个等差数列,他们三人的年龄之和为120岁,爷爷的年龄比小明年龄的4倍还多5岁,求他

10、们祖孙三人的年龄.分析 知道三个数构成等差数列,并且知道这三个数的和,可以将这三个数设为,这样可以方便地求出,从而解决问题.【注意】 将构成等差数列的三个数设为,是经常使用的方法.*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练习6.2.2*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1)读书部分:教材(2)书面作业:教材习题62(必做);学习指导63(选做)(3)实践调查:寻找生活中等差数列的实例教学后记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重点是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难点是通项公式的推导等差数列的定义中,应特别强调“等差”的特点:(常数).例1是基础题目,有助于学生进一步

1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教材中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无限次迭代的过程,所用的归纳方法是不完全归纳法.因此,公式的正确性还应该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例2是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中任一项的巩固性题目,注意求公差的方法.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中含有四个量: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另外的一个量 62 等差数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及前项和公式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前项和公式,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教学设计】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等差数列应用举例.重点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难

12、点是前项和公式的推导以及知识的简单实际应用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很重要,所用方法叫逆序相加法,应该让学生理解并学会应用等差数列中的五个量、中,知道其中三个,可以求出其余两个,例5和例6是针对不同情况,分别介绍相应算法例7将末项看作是首项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以这类习题作为载体,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过程】*揭示课题62 等差数列*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趣味数学问题】数学家高斯在上小学的时候的故事。*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从小到大排列的前100个正整数,组成了首项为1,第100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小高斯的计算表明,这个数列的前100项和为现在我们按照高斯的想法来研究等差数

13、列的前n项和将等差数列前项的和记作即 (1)也可以写作 (2)由于 , , , (1)式与(2)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由此得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为 (6.3) 即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与项数乘积的一半知道了等差数列中的、n和,利用公式(6.3)可以直接计算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代入公式(6.3),得 知道了等差数列中的、n和,利用公式(6.4)可以直接计算【想一想】在等差数列中,知道了、d、n、五个量中的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其余的两个量针对不同情况,应该分别采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5 已知等差数列中,, 求 例6 等差数列的前多少项的和等于50?【想一想】例6中为

14、什么将负数舍去?*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练习 6.2.3*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7 某礼堂共有2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两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问礼堂共有多少个座位?【想一想】 比较本例题的两种解法,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例8 小王参加工作后,采用零存整取方式在农行存款从元月份开始,每月第1天存入银行1000元,银行以年利率1.71%计息,试问年终结算时本金与利息之和(简称本利和)总额是多少(精确到0.01元)?【说明】年利率1.71%,折合月利率为0.1425%计算公式为月利率=年利率12练习6.2.4*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结论:, *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1)读书部分:教材(2)书面作业:教

15、材习题62(必做);学习指导62(选做)(3)实践调查:运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 63 等比数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2)理解等比数列通项公式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教学设计】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重点是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难点是通项公式的推导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在内容上相类似,要让学生利用对比的方法去理解和记忆,并弄清楚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比数列的定义是推导通项公式的基础,教学中要给以足够的

16、重视.同时要强调“等比”的特点:(常数).【教学过程】*揭示课题 63 等比数列*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观察】某工厂今年的产值是1000万元,如果通过技术改造,在今后的5年内,每年的产值都比上一年增加10%,那么今年及以后5年的产值构成下面的一个数列(单位:万元): 不难发现,从第2项开始,数列中的各项都是其前一项的1.1倍,即从第2项开始,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1.1*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新知识】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这个等比数列的公比,一般用字母q来表示由定义知,若为等比数列,q为公比,则与q均不为零,且有,

17、即 (6.5)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在等比数列中,求、【试一试】你能很快地写出这个数列的第项吗?*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练习6.3.1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 如何写出一个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呢?*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与等差数列相类似,我们通过观察等比数列各项之间的关系,分析、探求规律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则 【说明】 依此类推,得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6.6)知道了等比数列中的和,利用公式(6.6),可以直接计算出数列的任意一项.【想一想】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中,共有四个量:、和,只要知道了其中的任意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另外的一个量. 针对不同情况,应该分别采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巩固知识 典型例

18、题例2求等比数列 的第10项例3 在等比数列中,求【注意】 本例题求解过程中,通过两式相除求出公比的方法是研究等比数列问题的常用方法【想一想】在等比数列中, 求时,你有没有比较简单的方法?【知识巩固】例4 小明、小刚和小强进行钓鱼比赛,他们三人钓鱼的数量恰好组成一个等比数列已知他们三人一共钓了14条鱼,而每个人钓鱼数量的积为64 并且知道,小强钓的鱼最多,小明钓的鱼最少,问他们三人各钓了多少条鱼?分析 知道三个数构成等比数列,并且知道这三个数的积,可以将这三个数设为,这样可以方便地求出,从而解决问题.【注意】 将构成等比数列的三个数设为,是经常使用的方法*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1.求等比数列.的

19、通项公式与第7项2.在等比数列中,, 判断是否为数列中的项,如果是,请指出是第几项. *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结论:*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1)读书部分:教材(2)书面作业:教材习题63A组(必做);教材习题63B组(选做)(3)实践调查: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个问题【教师教学后记】例1是基础题目,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与等差数列一样,教材中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归纳过程实际上也是不完全归纳法,公式的正确性也应该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这一点不需要给学生讲.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中含有四个量:,,

20、, 只有知道其中任意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另外的一个量.教材中例2、例都是这类问题.注意:例3中通过两式相除求公比的方法是研究等比数列问题常用的方法.从例4可以看到,若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则将这三个数设成是比较好,因为这样设了以后,这三个数的积正好等于很容易将求出. 63 等比数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教学设计】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等比数列应用举例.重点是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难点是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求等比数列的项数的问题及知识

21、的简单实际应用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叫错位相减法,这种方法很重要,应该让学生理解并学会应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中共涉及五个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另外的两个量.教材中例6是已知求的例子将等号两边化成同底数幂的形式,利用指数相等来求解的方法是研究等比数列问题的常用方法.【教学过程】*揭示课题 63 等比数列*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趣味数学问题】传说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和国王的故事。*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下面来研究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 (1)由于故将(1)式的两边同时乘以q,得 (2) 用(1)式的两边分别减去(2)式的两边,得 (3)当时,由(3)式

22、得等到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6.7)知道了等比数列中的、n和,利用公式(6.7)可以直接计算由于 因此公式(6.7)还可以写成 (6.8)当时,等比数列的各项都相等,此时它的前项和为 (6.9) 【想一想】 在等比数列中,知道了、q、n、五个量中的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其余的两个量针对不同情况,应该分别采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 【注意】 在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一定要判断公比q是否为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5 写出等比数列 的前n项和公式并求出数列的前8项的和例6 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为,末项为,各项的和为,求数列的公比并判断数列是由几项组成【注意】 例6中求项数n时,将等号两边化成同底数幂的形式,利

23、用指数相等来求解这种方法是研究等比数列问题的常用方法现在我们看一看本节趣味数学内容中,国王为什么不能兑现他对大臣的奖赏承诺? 国王承诺奖赏的麦粒数为 ,据测量,一般麦子的千粒重约为40g ,则这些麦子的总质量约为7.36g,约合7360多亿吨我国2000年小麦的全国产量才约为1.14亿吨,国王怎么能兑现他对大臣的奖赏承诺呢!*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练习6.3.3*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趣味问题】设报纸的厚度为0.07毫米,你将一张报纸对折5次后的厚度是多少?能否对折50次,为什么?【小知识】复利计息法:将前一期的本金与利息的和(简称本利和)作为后一期的本金来计算利息的方法俗称“利滚利”例7 银行贷

24、款一般都采用“复利计息法”计算利息小王从银行贷款20万元,贷款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5.76%, 如果5年后一次性还款,那么小王应偿还银行多少钱?(精确到0.000001万元)*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张明计划贷款购买一部家用汽车,贷款15万元,贷款期为5年,年利率为5.76%,5年后应偿还银行多少钱?*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什么?结论: *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1)读书部分:教材(2)书面作业:教材习题63组(必做); (3)实践调查:运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教学后记】第六章小结与复习7.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向量、

25、向量的相等、共线向量等概念;(2)掌握向量、向量的相等、共线向量等概念能力目标: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运算技能与熟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向量的线性运算 【教学难点】已知两个向量,求这两个向量的差向量以及非零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教学设计】从“不同方向的力作用于小车,产生运动的效果不同”的实际问题引入概念通过生活实例,借助于位移来引入向量的加法运算向量的加法有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向量的减法是在负向量的基础上,通过向量的加法来定义的.即a-b=a+(-b),它可以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得到,即a-b可表示为从向量b 的终点指向向量a的终点的向量.作向量减法时,必须将两个向量平移至同一起点

26、.实数乘以非零向量a,是数乘运算,其结果记作,它是一个向量,其方向与向量a相同,其模为的倍。【教学过程】*揭示课题 7.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如图71所示,用100N的力,按照不同的方向拉一辆车,效果一样吗? 图71*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新知识】在数学与物理学中,有两种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叫做数量(标量),例如质量、时间、温度、面积、密度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矢量),例如力、速度、位移等平面上带有指向的线段(有向线段)叫做平面向量,以A为起点,B为终点的向量记作也可以使用小写英文字母,印刷用黑体表示,记作a;手写时应在字母上面加箭头,记作 向量的大小叫

27、做向量的模向量a, 的模依次记作,模为零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零向量的方向是不确定的模为1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1 一架飞机从A处向正南方向飞行200km,另一架飞机从A处朝北偏东45方向飞行200km, 两架飞机的位移相同吗?分别用有向线段表示两架飞机的位移*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练习7.1.1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观察图74中的向量与,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两个向量的方向相同;向量与所在的直线平行,两个向量的方向相反*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新知识】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两个非零向量叫做互相平行的向量向量与向量b平行记作/b规定:零向量与任何一个向量平行由于任意一组平行向量都可以平移

28、到同一条直线上,因此相互平行的向量又叫做共线向量【想一想】图74中,哪些向量是共线向量?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新知识】图74中的平行向量与,方向相同,模相等;平行向量与,方向相反,模相等我们所研究的向量只有大小与方向两个要素当向量a与向量b的模相等并且方向相同时,称向量a与向量b相等,记作a = b 也就是说,向量可以在平面内任意平移,具有这种性质的向量叫做自由向量与非零向量的模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向量的负向量,记作规定:零向量的负向量仍为零向量*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2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图75),O为对角线交点(1)找出与向量相等的向量;(2)找出向量的负向量;(3)找出与向量

29、平行的向量分析 要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分析两个向量相等,它们必须是方向相同,模相等;两个向量互为负向量,它们必须是方向相反,模相等;两个平行向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练习7.1.1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王涛同学从家中(A处)出发,向正南方向行走500 m到达超市(B处),买了文具后,又沿着北偏东60角方向行走200 m到达学校(C处)(如图76)王涛同学这两次位移的总效果是从家(A处)到达了学校(C处)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位移叫做位移与位移的和,记作=+一般地,设向量a与向量b不共线,在平面上任取一点A(如图76),依次作=a, =b,则向量叫做向量a与向量b的和,记作

30、ab ,即 ab = (71)求向量的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上述求向量的和的方法叫做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观察图77可以看到:依照三角形法则进行向量a与向量b的加法运算,运算的结果仍然是向量,叫做a与b的和向量其和向量的起点是向量a的起点,终点是向量b 的终点【做一做】给出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和b,画出它们的和向量【想一想】(1)ab与ba相等吗?请画出图来说明(2)如果向量a和向量b共线,如何画出它们的和向量?*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如图79所示, ABCD为平行四边形,由于=,根据三角形法则得=这说明,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所表示的向量就是与的和这种求和方法叫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四边

31、形法则不适用于共线向量,可以验证,向量的加法具有以下的性质:(1)a0 = 0a = a; a(a)= 0;(2)ab=ba;(3)(ab) c = a (bc)*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3 一艘船以12 km/h的速度航行,方向垂直于河岸,已知水流速度为5 km/h,求该船的实际航行速度*例4 用两条同样的绳子挂一个物体(图711)设物体的重力为k,两条绳子与垂线的夹角为,求物体受到沿两条绳子的方向的拉力与的大小分析 由于两条同样的绳子与竖直垂线所成的角都是,所以解决问题不考虑其它因素,只考虑受力的平衡,所以.所以 【想一想】根据例题4的分析,判断在单杠上悬挂身体时(如图712),两臂成什么角度

32、时,双臂受力最小?*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练习7.1.2*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 在进行数学运算的时候,减去一个数可以看作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与数的运算相类似,可以将向量a与向量b的负向量的和定义为向量a与向量b的差即a b = a(b)设a,b ,则即 = (72)观察图713可以得到:起点相同的两个向量a、 b,其差ab仍然是一个向量,叫做a与b的差向量,其起点是减向量b的终点,终点是被减向量a的终点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5 已知如图714(1)所示向量a 、b ,请画出向量ab【想一想】当a与 b共线时,如何画出ab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1填空:(1)=_,(2)=_,(3

33、)=_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设= a,= b,试用a, b表示向量、*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观察图715可以看出,向量与向量a共线,并且3a图715*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一般地,实数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a,它的模为 若0,则当0时,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当0时,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由上面定义可以得到,对于非零向量a、b,当时,有 一般地,有 0a= 0, 0 = 0 数与向量的乘法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运算,容易验证,对于任意向量a, b及任意实数,向量数乘运算满足如下的法则: 【做一做】请画出图形来,分别验证这些法则向量加法及数乘运算在形式上与实数的有关运算规律相类似,因此,实数

34、运算中的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变形,可直接应用于向量的运算中但是,要注意向量的运算与数的运算的意义是不同的*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6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为两对角线交点如图716,a ,b,试用a, b表示向量、分析 因为,,所以需要首先分别求出向量与.例6中,ab和a+b都叫做向量a,b的线性组合,或者说,、可以用向量a,b线性表示一般地,ab叫做a, b的一个线性组合(其中,均为系数)如果l a b,则称l可以用a,b线性表示 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都叫做向量的线性运算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1 计算:(1)3(a 2 b)2(2 ab);(2)3 a 2(3 a 4 b)3(a

35、 b)2设a, b不共线,求作有向线段,使(ab)*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向量、向量的模、向量相等是如何定义的?结论:当一种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例如力、速度、位移等,这种量叫做向量(矢量) 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向量a, 的模依次记作,a与向量b的模相等并且方向相同时,称向量a与向量b相等,记作a = b *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自我反思 目标检测 本次课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你是如何进行学习的?你的学习效果如何?计算: (1); (2)*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1)读书部分:教材(2)书面作业:教材习题71 A组(必做);71 B组(选做

36、)(3)实践调查:试着用向量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师教学后记】7.2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向量坐标的概念,了解向量加法、减法及数乘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2)了解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的坐标形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向量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向量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及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向量的坐标的概念.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教学设计】向量只有“模”与“方向”两个要素,为了研究方便,我们首先将向量的起点放置在坐标原点(一般称为位置向量)设轴的单位向量为,轴的单位向量为如果点A的坐标为(,),则,将有序实数对(,)叫做向量

37、的坐标记作=(,)【教学过程】*揭示课题7.2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观察】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的单位向量为i, y轴的单位向量为j,为从原点出发的向量,点A的坐标为(2,3)(图717)则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知 图717, 【说明】 可以看到,从原点出发的向量,其坐标在数值上与向量终点的坐标是相同的*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新知识】设i, j分别为x轴、y轴的单位向量,(1)设点,则(如图718(1));(2)设点(如图718(2)),则 图718由此看到,对任一个平面向量a,都存在着一对有序实数, 使得有序实数对叫做向量a的坐标,记作 如图718(1)所示,起点为原点,终点为

38、的向量的坐标为如图718(2)所示,起点为终点为的向量坐标为*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1 如图719所示,用x轴与y轴上的单位向量i、j表示向量a、b, 并写出它们的坐标【想一想】观察图719,与的坐标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例2 已知点,求的坐标*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1 点A的坐标为(2,3),写出向量的坐标,并用i与j的线性组合表示向量2 设向量,写出向量a的坐标3 已知A,B两点的坐标,求的坐标(1) (2) (3)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观察】 观察图720,向量,可以看到,两个向量和的坐标恰好是这两个向量对应坐标的和*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新知识】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则 所以 (76)类似可以得到 (77) (78)*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3 设a(1,2), b(2,3),求下列向量的坐标:(1) ab , (2) 3 a,(3) 3 a 2 b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已知向量a, b的坐标,求ab、 a b、2 a3 b的坐标(1) a(2,3),b(1,1);(2) a(1,0), b(4, 3);(3) a(1,2),b(3,0)*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问题】前面我们学习了公式(7.4),知道对于非零向量a、b,当时,有如何用向量的坐标来判断两个向量是否共线呢?*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新知识】设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