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配套习题: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Wo.docx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798541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配套习题: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Wo.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配套习题: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Wo.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配套习题: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Wo.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配套习题: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Wo.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0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古代中华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是在()A.殷周时期B.秦始皇统一中国后C.宋明理学产生后D.文化开放氛围浓郁的隋唐时期答案:D解析:注意区分古代中华文化的几个重要时期:形成时期、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时期、全盛时期、走向衰微时期。2.中国玉器已有7 000多年的辉煌历史。7 000多年前南方河姆渡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玉文化表明中华文化()A.博大精深B.源远流长

2、C.最早进入文明社会D.独一无二答案:B3.王蒙曾说:“百十年来谈中华文化都绕不开一个问题,就是汉字。它是一幅美术作品,表达着声音、历史的典籍、已经不能够说话的那些人的智慧和感情。”可见汉字具有的重要价值有()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A.B.C.D.答案:A解析:汉字如美术作品,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符合题意;文字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文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4.“一个

3、民族,疏离了历史,自然就无希望,舍弃了文化,也就失去了前进的灵魂。”这启示我们()A.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B.只有回归历史,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C.实现民族振兴,必须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D.文化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答案:C5.孔子一生集古今之大成,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深刻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历史进程。儒家学说被确立为至尊地位的时期是()A.秦朝B.汉代C.隋唐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答案:B6.中国历来有“易代修史”的传统。一个朝代灭亡后,后继的朝代为了总结历史、借鉴往事、吸取经验教训,都要给上一个朝代编纂历史。这个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下来。这个优良传统有利于中华文化()A.传承文明,开拓创

4、新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D.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答案:C解析: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易代修史”以“总结历史、借鉴往事、吸取经验教训”,这有利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故答案选C项。7.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到了近代,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则明显式微。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维新运动的出现洋务运动的出现A.B.C.D.答案:A8.材料一经专家认定,6 000多年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就是汉字的雏形。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并流传后世的。历朝历代都以

5、汉字作为通用文字。材料二相传我国在夏商时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有史官。古代史官大都终身世袭,这使他们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文化现象?(2)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2)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之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解析:本题

6、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问,材料一说明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材料二说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统而观之,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第(2)问较为简单,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能力提升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观点能够证明中华文化这一基本特征的有()汉代确立了至尊地位的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统一的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志史记为后世所传播,为统治阶级所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新内涵A.B.C.D.答案:A2.

7、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其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标识下方则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识。上述材料表明()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全面吸收外国文化成果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得以传播和发展A.B.C.D.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说明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符合题意;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错误;材料未体现。故选A项

8、。3.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轩辕黄帝逸仙之日,也是中华儿女拜谒人文始祖的传统祭日。“古柏千丛迎赤子,心香一炷祭轩辕。”每年重阳节,海内外中华儿女都会恭祭中华始祖轩辕黄帝。这表明()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在轩辕黄帝时期,中华文化已具有雏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A.B.C.D.答案:C解析:重阳节中华儿女拜谒人文始祖,说明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符合题意。每年重阳节,海内外中华儿女都会恭祭中华始祖轩辕黄帝,一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二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项。观点错误,春秋时期才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

9、文化思想的雏形。4.2018年5月28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举行。工程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 000年文明。悠久的文明传承,自此不再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更是跨越时空,化为每个人内心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资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独特写照A.B.C.D.答案:A解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资料记载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实证了中华大地5 000年文明,见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资料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错误,中

10、华文学艺术是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独特写照。故选A项。5.中国瓷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工艺,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瓷器艺术进入了衰微的历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瓷器艺术采取“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瓷器艺术工作者不断深入生活,探索创新,研制了大量时代气息浓郁的艺术瓷及经济适用瓷。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瓷器艺术更是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发展的新时期。(1)20世纪上半叶,中国瓷器艺术为什么会进入衰微的历史时期?(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瓷器艺术的蓬勃发展对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有什么启示?答案:(1)20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使中国瓷器艺术进入了衰微的历史时期。(2)启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是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根本保证。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进行文化创新。既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解析:第(1)问实际是要求回答中国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可结合材料以及教材相关知识,从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根本保证、文化创新的途径等方面组织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