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省西安市届高三模拟文综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陕西省西安市届高三模拟文综历史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西安市 2022 届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第 I 卷挑选题共 140 分本卷部分共 35 个小题,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哪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的;24.学术界公认中国山水画所包蕴的特殊境域在宋代的山水画中表达的最为纯粹、充分,这种“ 外 师造化,中得心源” 的境域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分于西方风景画的根本所在;这说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B意在笔先,以形写神但又择他官参与议政,名号为 “ 参议朝政” 、C笔意奔放,体势连绵D真景实现,返璞归真25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
2、堂,“ 参议得失” 等;以后又显现“ 同中书门下三品”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这说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A 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 B新设官职逐步融入三省六部C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减弱D唐朝时官僚制度仍不成熟26钱穆在国史大纲 中评判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 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肯定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A 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头实行” 以下各项对“ 此田制” 的懂得正确的选项是B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全部,由政府平均安排 C它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复原与进展 D它有利于排除土地兼并现象 27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
3、教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剧烈 了;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 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儒学统治位置动摇 C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 D南宋社会相对稳固 28.图 9 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段机器设备进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形;导致此变化的主要缘由是A 洋务运动的进一步进展 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丢失 C近代民族工业初步进展 D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 29. 1937 年 8 月上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头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地点集中 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个别厂家在共产党的帮忙下迁到了陕甘宁边区;这反映了名师归纳总结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B国民政府预备长久抗战第 1
4、 页,共 5 页C国共内战争夺战略资源D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部-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0. 1958 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 二五” 方案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救济,同时削减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进展;这一文件的判定A 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量不足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救济的作用 D与中国工农业进展状况不符31. 1984 年中心一号文件指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勉励农夫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
5、企业仍是称自己为“ 集体企业”,这反映出A 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 B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C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 D传统观念困扰体制转型32.公元前 415 年初, 雅典公民大会就是否出兵远征西西进行表决,下通过了出兵决议,结果大败而回,帝国从今由盛而衰,这说明在大多数赞成少数反对的情形A 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B希腊民主制在雅典的完善表达C直接民主易导致群体非理性决策D决议有利于雅典向海外扩张33.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中写道:“ 1784 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然执政;” 这一大事说明A 议会对内
6、阁首相失去制约力 C英国民主政治在碰撞中完善B内阁失去议院信任即应辞职 D内阁首相利用制度漏洞专权34. 1936 年法国作家纪德写了从苏联归来一书,书中有一个苏联高校生在谈到学习外语的感受时说:“ 几年以前, 德国和美国仍有几点可以给我们学习,那么,说外国话有什么用处呢?” 这说明当时的苏联A 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的民族骄傲感 B高度集中体制下民众的盲目自满心态 C削减对深陷经济危机的西方世界的依靠 D胜利地突破了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但现在我们无需向外国人学习什么了;35.1961 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训练投资、为老年人供应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拒绝,但他
7、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美国A 顺应学问经济进展要求 C分权制衡原就受到冲击B政府缩小“ 福利国家” 规模 D政府的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第二卷非挑选题 共 160 分非挑选题部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第 364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需作答;第 4246 题为选考题,考生依据要求作答;4025 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创立并逐步成熟的,基本标志是中心特地 监察机构的显现和地方监察体系的初具规模,秦设御史大夫,且为副相,在郡设监郡御史监察郡 政;汉设御史府,与丞相府并重;丞相遣刺史往地方监察,郡守以下设督邮,负责属地
8、监察;魏 晋时御史台独立,成为皇帝直接领导的国家专职监察机关,中心监察机构初步统一,监察职权有 所扩大;唐宋时御史台内分设台院、殿院、察院三个各有侧重、分工合作的系统,在地方就建立 起多重监察制;明清时,御史台易名为都察院,官员设置有所缩减,比较简约精干,大体与中心 六部和地方十三布政使司行政系统相适应;分工比较明确,各司其职;改编自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名师归纳总结 材料二清政府 1908 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虽然它仍第 2 页,共 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然规定“ 君上神圣尊严,不行侵害”,但它第一要求
9、“ 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其次规定不经议院议决,君主就不能颁布法律,“ 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 ,君主也无权“ 以命令更换废止”;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产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在传统的监督体制中,监察机构独立承担着整饬吏治的职责;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就;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显现和“ 庶政公诸舆论” 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 “ 庶人不议”的禁令解除了; 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专制显现了松动,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谈论国事;同
10、时“ 党禁” 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这些新生事物为中国法律监督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摘编自刘双舟简析我国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进展的特点;6 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并分析缘由;13 分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中国监察制度建立和进展的积极作用;6 分41.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 法国历史学家派特别强调价值观念或社会价值观在引导经济进展方面的作用;价值观念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制度,保罗 戴维称之为“ 历史载体”为制度的一部分;经济史学家戴维将“ 契约和组织” 归摘编自 美查尔斯 P金德尔
11、伯格世界经济霸权 1500-1990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学问,环绕“ 价值观念在引导经济进展方面的作用”;自行拟定一个详细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规律清楚;44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进展为“ 什伍连坐” 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 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就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始终实 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 掌握之
12、下; 唐安史之乱后, 土地兼并风行, 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明白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 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别离;从今,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 据,而户籍的作用就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完全废止人丁编审,户籍治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 台;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及其演化特点;9 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化的缘由;6 分45.15 分【二十世纪
13、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1940 年 10 月 14 日,蒋介石召见英国大使卡尔:“ 我等中国人素讲信义,既不甘屈服于强国之威逼,亦不鄙视战争失利之国家;法国屈服之后,中心领导确有大部分主见重新考虑我国策 者,然我人仍主见坚守此项原就,不应更张;我人绝不转变我国家之特性;” 1940 年 1 1 月 1 日,蒋介石约见卡尔及美国驻华大使詹森,面交中关英三国合作方案 ;其原就部分认定中国之独立 自由为远东的和平基础,提出英美与日本,或英美两国中任何一国与日本开战,中国陆军全部参战;英、美派遣军事与经济、交通代表团来华,组织远东合作机构;1942 年,戈林的亲信洋克与名师归纳总
14、结 桂永清谈判,要求中国“ 突攻印度,与德合作”,妄想使德日两军在印度洋会师;蒋介石6 月第 3 页,共 5 页18 日日记云:“ 对德国路线,勿再探究为宜,以桂永清非长于此,不如严令拒绝之;” 随后,蒋介-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石即命陈布雷以陈本人的名义复桂永清一电:指示其“ 谢绝”转达其意,覆绝为要”;,“ 以为此种提案,决不行能,亦难一摘编自杨天石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蒋介石召见英、美大使时的二战形势;9 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蒋介石的对德态度及影响;6 分46.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以下
15、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谭嗣同在仁学 自叙中毅然宣称:“ 流涕哀号,强聒不舍,以速其冲决网罗, 初当冲决利禄之网罗,次冲决俗学假设考据假设词章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学之网罗,次冲决君主之网罗,次冲决伦常之网罗, 次冲决天之网罗, 次冲决全球群教之网罗, 终将冲决佛法之网罗; ” 他以极尖锐、 极简明的语言概括道: “ 故常以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 皆大盗也; 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二者相交资,而罔不托之于孔;”一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材料二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同辈,即生育于此种“ 学问饥荒” 之坏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 不中不西,即中即西”
16、 之新学派,而已为时代所不容;盖固有之旧思想,既根深蒂固,而外来之新思想,又来源浅觳,汲而易竭,其支拙灭裂,固宜然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1依据材料,概括谭嗣同的基本思想观点;6 分2依据材料,结合社会背景,简要评述谭嗣同的思想;9 分2022 届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历史参考答案401 特点:中心、地方监察机构规模逐步扩大; 2 分逐步形成与行政体制并行的监察体制制度化、标准化 ;2 分相伴专制皇权与中心集权的进展而不断强化与完善; 2 分2 变化: 一切权力包括君权都要受到法律监督和限制;2 分监察机构不再独立承担法律监督职责,形成综合监督体制;2 分显现了舆论监督和政党监督等全
17、新的监督方式;2 分缘由: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峻,统治危机加深;2 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进展,民族资产阶级力气不断壮大; 2 分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传播;2 分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推动;1 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 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2 分保护社会稳固; 2 分有利于近代民主政治的进展;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41答案:价值观念在引导经济进展方面起了重要促进作用;3 分例如一契约观念新航路开创后,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等商业经营方式的显现,推动了商业经济的进展;工业革命时期,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全国工业复兴法有利于经济复苏;二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
18、协定的建立,促进了战后经济的复原和进展; 9 分,任答三点言之有理亦可例如二经济组织其次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显现肯定程度上促进经济进展;罗斯福新政时期工会组织的建立有利于解决经济纠纷,促进经济复苏;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银行、欧共体成立,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欧洲经济的复原和进展;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以及世贸组织等建立促进了区域经济、世界贸易的进展;可9 分,任答三点言之有理亦例如三经济制度工业革命期间,近代工厂制度、专利制度的建立,促进了经济进展;罗斯 福新
19、政期间,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经济的复苏;斯大林时期确立的“ 斯大林模式” 在短期内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进展;9 分,任答三点言之有理亦可44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 功能:征发民力;掌握人民或保护地方治安;征收赋税、徭役;统计人丁;5 分,答对1 点 2 分, 2 点 4 分, 3 点 5 分特点: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洁;户籍对人身的掌握由紧到松或答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步减弱;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步别离;传统户籍制度逐步被废止;4 分,答对 2 点即可2 缘由:中心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统治者的改革;农夫的抵抗斗争;商品经济的进展;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化;财政危机;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4
20、515 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6 分,答对 3 点即可1 形式:德军突袭北欧、闪击西欧取得胜利,法国等国家沦陷;英美对日加紧实施禁运政策;中国战场中日处于相持状态;9 分2 态度:拒绝德国的拉拢;影响:打乱了德国的战略方案;稳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6 分46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 思想观点: 反对传统伦理纲常,主见思想变革; 反对传统政治制度,认为封建制度舒适人性;主见借鉴西方文化,改造传统文化;6 分219 世纪末, 中国社会危机严峻, 维新变法运动绽开,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见利用西学进行变法,以富国强兵; 谭嗣同看出传统文化依靠并保护君主专制,对二者一并加以批判,显示其熟悉深刻;但谭嗣同深受传统文化感染,自身全部的传统思想难以革除,在学习西学的过程中不免笼统、浅名师归纳总结 薄或支离破裂的局限性,从而限制自身的思想进步;9 分第 5 页,共 5 页- - - - - - -